- 年份
- 2024(954)
- 2023(1740)
- 2022(1485)
- 2021(1418)
- 2020(1111)
- 2019(2461)
- 2018(2398)
- 2017(4399)
- 2016(2509)
- 2015(2690)
- 2014(2830)
- 2013(2800)
- 2012(2656)
- 2011(2640)
- 2010(2659)
- 2009(2577)
- 2008(2531)
- 2007(2139)
- 2006(1853)
- 2005(1904)
- 学科
- 济(7522)
- 经济(7507)
- 管理(5973)
- 业(5030)
- 企(4835)
- 企业(4835)
- 学(2729)
- 理论(2680)
- 方法(2495)
- 中国(2478)
- 财(2296)
- 融(2139)
- 金融(2139)
- 教育(1894)
- 业经(1877)
- 银(1732)
- 银行(1731)
- 和(1685)
- 行(1673)
- 制(1627)
- 贸(1579)
- 贸易(1579)
- 易(1515)
- 策(1478)
- 务(1472)
- 财务(1462)
- 农(1460)
- 财务管理(1459)
- 数学(1441)
- 企业财务(1407)
- 机构
- 大学(38774)
- 学院(34931)
- 研究(14212)
- 济(13696)
- 经济(13373)
- 管理(12562)
- 理学(10724)
- 理学院(10565)
- 管理学(10424)
- 管理学院(10343)
- 中国(10194)
- 京(9080)
- 科学(7406)
- 所(7169)
- 范(7168)
- 师范(7148)
- 财(7109)
- 研究所(6369)
- 师范大学(6205)
- 北京(6191)
- 教育(6096)
- 中心(5883)
- 财经(5528)
- 经(5111)
- 院(4964)
- 江(4848)
- 经济学(4202)
- 财经大学(4182)
- 州(3806)
- 研究中心(3784)
共检索到580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殷明 刘丹青 郑继昌
学历资格框架(DQP)是美国新兴发展的高等教育改革工具,构建了针对三个学历(副学士、学士、硕士)有着五个共同的基本学习领域的、基于学习成果的学历资格框架,并在美国高等院校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实践。学历资格框架(DQP)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的高等教育质量的国家标准体系建设、学分制改革以及推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课程优化均具有重要启示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
学历资格框架 DQP 高等教育改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鞠慧敏 王文槿
新西兰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国家资格框架的国家,经过20多年的实践和发展,新西兰已建立了统一、完备的资格框架体系,统一的资格框架打通了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之间的通道;完备的资格框架包括对资格全面而系统的描述、全方位的质量保证机制、灵活的学分转换和对先前学习的认可机制。新西兰国家资格框架的特色及具体实施策略能为其他国家和区域建设资格框架提供参考。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为民
基于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迫切诉求和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现实困境,2012年9月,印度政府出台了"国家职业教育资格框架"。该框架主要包括设定技能层级与制定国家职业标准、实施先前学习认定、加强与产业界的合作等内容。该框架旨在通过"层次衔接"与"桥梁课程"促进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与完善,通过研制"国家职业标准"以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及其管理水平。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鞠慧敏、王文槿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年第6期中撰文,阐述了新西兰国家资格框架的建立和发展,分析了资格框架的结构和特色,总结了资格框架的实施与运作策略。国家资格框架(National Qualification Frame work,NQF)是根据各级学习结果标准对资格进行分类的工具。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和终身教育理念的盛行是新西兰资格框架(New Zealand Qualification Framework,NZQF)建立的两大促成因素。NZQF由新西兰资格总署(New Zealand Qualification Authority,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蓝洁
国内对于国家资格框架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当前,国家资格框架研究进入系统发展和理性反思阶段。30余年来,国内学者不仅关注国家资格框架的国际比较,而且着手研究和探讨国家资格框架的理论基础及行动策略。国家资格框架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本土研究不足、研究群体单一、研究深度缺乏等问题,需要不断孕育本土理论和实践成果,发挥利益相关主体的作用,深入开展理论研究,以加强理论研究对于实践的指导。
关键词:
资格框架 学历证书 职业资格证书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万东升 张红霞
美国研究理事会(NRC)新近发布的K-12《科学教育框架(草案)》采用"核心学科理念"、"跨学科素"和"科学与工程实践"三个维度重构美国科学教育标准,这标志着国际科学教育思想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考虑中美科学教育的历史文化与现实情况的差异,我们需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借鉴这一最新进展。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仇晓春 肖龙海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教师数字胜任力研究的日益丰富,但相关概念与框架难以系统理解与对比。本研究通过数据库搜索和文本分析,系统梳理了教师数字胜任力研究发展阶段,提炼出较有影响力的框架,从组织类型、框架目标、建构理念、胜任力要素及社会伦理责任等维度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现有框架可分为概念型与内容型(清单型与发展型),总体涉及技术、教学、伦理和态度四大胜任力域,在流行地域、影响范围、表述术语和基础能力设置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对数字化应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的侧重程度及对社会伦理责任的理解各有不同。研究有望为数字时代我国教师数字胜任力理论建构、实践探索及教师教育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辉
本文分析了英国国家课程测验的框架设计、组织管理与监控调适程序,梳理出它的重要特征是明确外部统一考试管理的权力与职责,设立独立的负责外部统一考试的专业机构,构建基于标准的外部统一考试框架,以及建立外部统一考试的监控与调适机制,这对我国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体系的建议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英国 国家课程 外部统一考试 测验框架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冬岩 刘家访
"投入型学习"框架是新加坡教育部为实施"少教多学"教育改革推出的课堂教学改革指导原则,为新加坡中小学广泛运用。"投入型学习"框架以学生投入学习为核心目标,分别从教学法、学习体验、学习环境的氛围、评价、学习内容五个维度阐述了如何使学生投入学习的具体策略。"投入型学习"框架的实施,还需要有"支持的学校领导层"以及创建富有"支持、拥护、能力创造、演示"特色的学校生态系统。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塔娜
专业发展学校作为美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一种实践模式影响不断扩大,体现了整个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随着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学者对专业发展学校的研究也日益增多。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专业发展学校本身的研究(包括涵义、效果、问题、政策等),专业发展学校对美国教师教育的影响以及专业发展学校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
专业发展学校 教师教育 教师专业化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光富
19世纪末,指导先驱们进行了早期的探索。弗兰克·帕森斯《选择一份职业》(1909)一书将特质因素理论作为学生指导的理论基础,标志着现代学生指导制度的正式诞生。20世纪4050年代,联邦政府正通过法令资助高校对专业指导人才的培养。70年代,全方位学校指导项目将学生指导提升到与教学、管理同等重要的地位。1997年《学校指导项目的国家标准》提出学生指导是为了促进学生在学业、职业和个人/社会性三大领域内的发展,该标准现已成为美国及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学生指导工作的实践指南。美国学生指导的健康发展得益于心理学科的支持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陈玉芬
本文阐述了美国学术职业流动行为的定义,总结了对其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包括组织文化、工作满意度和工作表现。研究结果表明改善高校组织文化与提高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有助於高校教师留任,但是现任薪酬的不足会促使高校教师流动。工作时间为高校教师流动与否的影响因素之一,然而研究经费所造成的影响不大。
关键词:
高校教师 学术职业 离职倾向 职业流动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柴会明
美国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制定学校图书馆服务相关标准,到2007年共出台了九个全国性学校图书馆服务标准文件,这些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反映出美国学校图书馆服务发展的脉络。在此过程中,ALA、AASL等行业协会发挥重要作用,图书馆服务和馆员价值得到彰显。具体呈现出以下特征:1学校图书馆服务根据教育改革需要进行调整,保持对学校教育的贡献度;2建设标准和服务标准统一,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3与行业协会的成熟和馆员专业化发展相辅相成。本文呼吁我国的研究者和教育管理部门关注中小学图书馆服务标准的确立,重视学校图书馆服务对素质教育的影响和作用。
关键词:
学校图书馆 服务标准 美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中建
教育管理的改革是美国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的基础教育改革和学校重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校本管理的实践 ,特许学校的问世 ,公校私营的形成 ,全面质量管理的移植 ,失败学校的重组乃至失败学区的被接管等改革举措 ,使得美国基础教育的管理体制逐步从单一走向多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姜桂兴 赵志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