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60)
- 2023(7032)
- 2022(6244)
- 2021(5834)
- 2020(5310)
- 2019(12550)
- 2018(12510)
- 2017(24101)
- 2016(13713)
- 2015(16065)
- 2014(16391)
- 2013(16443)
- 2012(15913)
- 2011(14578)
- 2010(14859)
- 2009(14281)
- 2008(14534)
- 2007(13456)
- 2006(11709)
- 2005(10643)
- 学科
- 济(56846)
- 经济(56770)
- 管理(36310)
- 业(34601)
- 方法(28544)
- 企(27761)
- 企业(27761)
- 数学(25120)
- 数学方法(24777)
- 农(15613)
- 学(15161)
- 财(14373)
- 中国(14236)
- 贸(11491)
- 贸易(11487)
- 制(11119)
- 易(11111)
- 地方(10587)
- 业经(10454)
- 农业(10003)
- 理论(9053)
- 和(8953)
- 银(8864)
- 银行(8732)
- 融(8676)
- 金融(8674)
- 务(8570)
- 财务(8543)
- 财务管理(8508)
- 行(8278)
- 机构
- 大学(212973)
- 学院(207512)
- 济(80829)
- 经济(78907)
- 研究(77101)
- 管理(73139)
- 理学(62083)
- 理学院(61272)
- 管理学(59884)
- 管理学院(59507)
- 中国(57170)
- 科学(51211)
- 京(47271)
- 农(45724)
- 所(42608)
- 研究所(38813)
- 财(37087)
- 农业(36862)
- 业大(36360)
- 中心(34988)
- 江(33312)
- 北京(30262)
- 财经(29084)
- 范(28797)
- 师范(28375)
- 院(27033)
- 州(26260)
- 经(26235)
- 经济学(24849)
- 省(24651)
- 基金
- 项目(132949)
- 科学(100945)
- 基金(93936)
- 研究(90900)
- 家(84657)
- 国家(83941)
- 科学基金(68462)
- 社会(54065)
- 省(51967)
- 社会科(50953)
- 社会科学(50931)
- 基金项目(49096)
- 自然(46659)
- 自然科(45547)
- 自然科学(45525)
- 划(45250)
- 自然科学基金(44698)
- 教育(43087)
- 资助(40867)
- 编号(36972)
- 成果(32025)
- 重点(30855)
- 部(29457)
- 发(28420)
- 计划(26991)
- 课题(26495)
- 科研(26422)
- 创(26363)
- 大学(24776)
- 创新(24765)
共检索到3180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继红 王华
【目的】研究美国大杏仁烘烤和烘烤后贮存过程中香气成分及其含量的变化,为美国大杏仁的加工及贮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氯化钙柱吸附法制备样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美国大杏仁烘烤前、后及烘烤后贮存3个月和6个月的风味成分及其含量进行分析。【结果】美国大杏仁烘烤前的主要挥发性物质有25种,烘烤后的主要挥发性物质有44种,烘烤后贮存过程中的主要挥发性物质有50种;美国大杏仁中的挥发性香气成分主要为芳香醛类、脂肪族醛类、芳香醇类、脂肪族醇类、吡嗪类及其衍生物,苯甲醛是美国大杏仁挥发性成分的主要特征香气组分。【结论】纸袋包装的烘烤美国大杏仁在37℃下贮存6个月时已经氧化变质,高含油量及高不饱和脂肪...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尹燕雷 苑兆和 冯立娟 招雪晴 王金政 王超
采用带捕集肼的静态顶空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设施和露地2种栽培条件下凯特杏果实发育过程中香气成分的组成及其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条件下,凯特杏在绿熟期、商熟期和完熟期共检测到61种香气成分,主要成分为醇类和酯类;在果实的不同发育时期,香气成分及其含量差异较大,绿熟期以醇类为主,商熟期和完熟期以酯类为主;露地栽培的香气成分含量明显高于设施栽培;凯特杏酯类化合物含量较高,包括乙酸乙酯、(Z)-丁酸-3-己烯酯、丁酸乙酯等,其含量随着果实的成熟逐渐升高;乙酸丁酯、乙酸己酯、丁酸乙酯、丁酸丁酯、己酸乙酯、2-甲基丙酸己酯、1-己醇、3-己烯-1-醇是凯特杏果实的特征香气成分。
关键词:
凯特杏 果实发育 香气成分 GC/MS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泰山 韩卫娟 杜改改 刁松锋 冯延芝 杨绍彬 岳华峰 李芳东 傅建敏
【目的】了解不同品种杏李果实香气成分及含量特征,为杏李果实评价和品种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辛醇为内标,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分别对杏李品种‘风味玫瑰’、‘味帝’、‘味王’、‘恐龙蛋’、‘味厚’和‘风味皇后’的果实香气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根据香气阈值确定杏李各品种的香气值和特征香气。【结果】6个品种的果实中共检测出6大类77种化合物,包括9种醇、16种醛、29种酯,9种内酯、4种萜和10种酮。6个杏李品种均含有己醇、甲基庚烯酮、苯乙酮、己醛、辛醛、5-羟甲
关键词:
杏李 香气 风味 特征香气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宋朝鹏 武圣江 高远 许自成 张卫建 宫长荣
【目的】研究密集烘烤变黄阶段烤烟类胡萝卜素组分、酶活性及其降解香气成分含量的变化,为密集烤房烘烤工艺优化和完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河南农业大学设计的电热式温湿自控密集烤烟箱,研究不同温湿度条件对变黄期烤烟类胡萝卜素各组分降解、相关酶活性变化及其降解香气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变黄期类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叶黄质、新黄质、紫黄质)含量均随烘烤过程推进而逐渐降低。其中低温低湿变黄(T1)和低温中湿变黄(T2)β-胡萝卜素在变黄结束时含量较低,其值分别为17.14μg·g-1FW、19.00μg·g-1FW。叶黄质、新黄质、紫黄质含量在各处理中随温湿度的降低而降低。低温变黄处理β-胡萝卜素与...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宫长荣 王爱华 王松峰
研究了河南不同产烟区烟叶在烘烤过程中酚类物质含量变化及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总酚含量在烘烤开始后的前24h呈增加趋势,之后则降低,至72h降到最低,72h后又迅速升高直到烘烤结束;绿原酸含量在烘烤0~24h也呈上升趋势,其最低值出现在60h或72h处,之后则缓慢上升至烘烤结束;芸香苷含量随烘烤进程的推进,呈递增趋势,中间稍有起伏;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趋势相反。在烘烤过程中芸香苷的含量变化与总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822),与淀粉、烟碱和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朝鹏 段史江 李常军 马力 史龙飞 宫长荣
为寻求烘烤过程中烟叶图像的数字化特征指标,以云烟97上、中、下3个部位鲜样、烤后样及关键温度点稳温结束的360张烟叶图像为材料,采用图像处理技术提取其形状、颜色、纹理特征值,进行数值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烟叶形状特征变化表现为变黄期缓慢、定色期剧烈、干筋期减缓的趋势,颜色特征变化表现为变黄期剧烈、定色和干筋期较缓的趋势,纹理特征变化表现为变黄期较缓、定色期较剧烈的趋势;不同部位烟叶形状特征以下部叶变化最为剧烈,中部叶次之;红分量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中部叶、上部叶、下部叶,绿分量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中部叶、下部叶、上部叶,蓝分量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不同部位烟叶纹理特征值变化无明显...
关键词:
烤烟 形态特征 图像处理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怀生 朱旗 李拥军 周文 毛清黎
为研究稻米加工工艺对香米香气成分的影响,采用SDE法对加工过程中香米香气成分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碾磨程度的提高,香米中香气成分的损失越大,由谷糙分离米至成品米,杂环类、酮类、酯类、烃类、醛类及醇类香气成分的含量减少,分别减少了71.52%,29.70%,27.64%,27.38%,26.83%,20.00%;而酸类香气成分的含量却呈增加的趋势,增加了21.77%.
关键词:
香米 香气成分 加工工艺 同时蒸馏萃取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涛 贺帆 詹军 李伟 赵华武 裴晓东 龙大彬 宫长荣
以烤烟中部叶为试验材料,对密集烘烤过程中烤烟颜色参数(L*、a*、b*)、形态特征变化及其与主要化学成分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密集烘烤过程中烤烟叶片正面与背面各颜色指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烘烤前期变化较大,烘烤后期变化幅度较小,同时正面变化速度较背面快。烘烤开始时烟叶厚度收缩率一直呈现较大变化,进入干筋期变化趋势减缓;其余各形态指标前期变化幅度较小,中期相对剧烈,后期又逐渐减缓。相关分析表明,烟叶正面和背面L*、a*、b*与烟叶形态和主要化学成分大部分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回归分析表明,烤烟烟叶颜色参数与其形态和化学成分各指标的回归方程表现出较好的拟合度。烘烤过程中烟叶颜色参数的变化可以...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宫长荣 汪耀富 赵铭钦 赵会杰 林学梧
采用温湿度自动控制电热烤烟箱,研究了烟叶烘烤过程中变黄温度和定色升温速度对其内在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35~38℃)变黄条件下,缓慢升温(每小时0.33℃)定色,烟叶的化学成分含量适宜,各成分间比例协调,叶内主要致香物质数量多,含量高,香气质好,量足;快速升温(每小时1℃)定色时叶内致香物质含量降低,烟叶香气质量变差;在高温(38~42℃)变黄条件下,无论定色升温速度快慢,烤后烟叶的内在质量都有不同程度下降。而且,变黄温度比定色升温速度对烟叶香气质量的影响更大
关键词:
烘烤,烟叶,化学成分,香气特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朝鹏 路晓崇 裴晓东 谭方利 李生栋 蒋博文 魏硕 宫长荣
【目的】了解烤烟烘烤过程中烘烤环境对烟叶外观特征变化的影响,为烟叶精准化烘烤的实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色差仪提取烟叶的颜色特征值,用Matlab2015b获取烟叶纹理特征值,然后对烘烤过程中烟叶颜色特征指标和纹理特征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并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法对烘烤过程中烘烤环境指标(温度、叶温、水汽压差、相对湿度、风速、风压)与颜色指标(明度、红度、黄度、饱和度、色相角)、纹理指标(能量、熵、惯性矩、相关度)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随着烘烤的进行,烟叶颜色特征值的变化均呈上升趋势,且正反面变化规律相似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涛 贺帆 詹军 霍开玲 赵华武 王梅 宫长荣
为优化烤烟密集烘烤技术,实现烟叶烘烤进程的精准化和智能化控制,以中烟100下部叶、中部叶和上部叶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密集烘烤过程中不同部位烟叶亮度值(L*)、红度值(a*)、黄度值(b*)、彩度值(C*)、色相角(H)与主要化学成分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密集烘烤过程中3个部位的烟叶各颜色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开始烘烤至42℃变化最为显著,但上部叶各颜色值变化较中部叶和下部叶滞后;不同部位烟叶颜色值与主要化学成分相关性差异较大,其中总酚含量与各颜色值的相关性均不显著,但还原糖和色素类物质与各颜色值的相关性较好;中部叶还原糖含量与L*值和a*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b*值和C*值呈显著正相关,与H值呈极显...
关键词:
烤烟 部位 颜色值 化学成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朝伟 于晓南
‘巧玲’和‘杨妃出浴’是杂交选育芳香型芍药新品种的重要亲本材料。为了弄清其不同花器官香气成分、含量及其分布规律,进而为芍药花香相关功能基因的分离、鉴定、克隆、时空表达及芳香型芍药分子育种等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以典型芳香型芍药品种‘巧玲’与‘杨妃出浴’为试材,以淡香型芍药品种‘粉玉奴’为对照,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分析其花瓣、瓣化雄蕊、雌蕊、萼片4个不同花器官的香气成分。结果表明:‘杨妃出浴’含有29种香气成分,主要为香叶醇(27.62%)、苯乙醇(18.00%)、3,7-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洪华俏 郭紫明 易克 董道竹 练文柳 卢向阳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从卷烟主流烟气中萃取中性香气成分,对其进行气相色谱(GC)分析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鉴定.结果表明,在萃取时间为2h,水浴温度为60℃的条件下,同时蒸馏萃取法能提取和分离出主流烟气中多种主要中性香气成分.在提取得到的中性香气成分中,质谱鉴定出了72种,其中:烃类17种,醛类7种,酮类23种,醇类9种,酯类8种,醌类1种,含氧杂环类2种,含氮化合物5种.所测标样的回收率为70.9%~85.4%.提取的25种含量较高的中性香气成分中,除植醇外,相对标准偏差均在10%以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范正琪 李纪元 田敏 李辛雷
采用GCMS法从‘克瑞墨大牡丹’鲜花挥发油中鉴定出香气化合物37种,可分为醇类、烯醇氧化物类、醛类、酯类、烯类、酸类、烷烃类和菲类化合物等8类,其中醇类物质含量最高,占挥发油总量的54.84%。香气的主体特征成分为芳樟醇、顺芳樟醇氧化物II、水杨酸甲酯、二十四烷、芳樟醇旋光异构体、α松油醇、壬醛等7种化合物,芳樟醇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39.97%。
关键词:
山茶 克瑞墨大牡丹 香气成分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怀生 粟本文 赵熙 郑红发 银霞 彭继光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法富集香气,以葵酸乙酯为内标,采用气–质(GC/MS)联用分析法,分析保靖黄金茶的香气成分。共得到61个组分,其中,主要是醇类和酯类,而高沸点香气物质不多,3–甲氧基–1,2–丙二醇(含量155.25mL/L)、芳樟醇(含量86.00mL/L)、3,7–二甲基–1,5,7–辛三烯–3–醇(含量76.50mL/L)、τ–杜松醇(含量93.00mL/L)、α–杜松醇(含量86.00mL/L)5个组分的含量较高,比内标高50.00mL/L;比较了黄金茶与福鼎大白茶香气成分的差异,黄金茶中含有α,α,4–三甲基苯甲醇、蒎烯、蛇床–6–烯–4–醇3种独特香气成分,主要香气物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