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79)
- 2023(11897)
- 2022(9890)
- 2021(8998)
- 2020(7364)
- 2019(16560)
- 2018(16580)
- 2017(30124)
- 2016(17138)
- 2015(19620)
- 2014(19962)
- 2013(18894)
- 2012(17841)
- 2011(16541)
- 2010(16959)
- 2009(15895)
- 2008(15618)
- 2007(14318)
- 2006(12837)
- 2005(12173)
- 学科
- 济(66210)
- 经济(66100)
- 管理(48622)
- 业(43184)
- 企(34623)
- 企业(34623)
- 中国(24499)
- 地方(20262)
- 农(19936)
- 方法(18291)
- 制(18257)
- 业经(17514)
- 财(16950)
- 数学(14778)
- 数学方法(14569)
- 银(14287)
- 银行(14263)
- 融(14137)
- 金融(14130)
- 学(14086)
- 行(13870)
- 体(13252)
- 农业(13063)
- 教育(12096)
- 理论(12052)
- 贸(11767)
- 贸易(11755)
- 发(11688)
- 环境(11534)
- 易(11306)
- 机构
- 大学(242087)
- 学院(239596)
- 济(94373)
- 经济(92037)
- 研究(90004)
- 管理(83401)
- 理学(69295)
- 理学院(68358)
- 中国(68160)
- 管理学(67048)
- 管理学院(66583)
- 京(53947)
- 科学(53311)
- 财(48022)
- 所(46313)
- 农(41429)
- 研究所(41245)
- 江(40152)
- 中心(40041)
- 范(36388)
- 师范(36001)
- 财经(35758)
- 北京(34995)
- 业大(33790)
- 院(33123)
- 农业(32120)
- 经(32094)
- 州(31869)
- 省(28797)
- 师范大学(28752)
- 基金
- 项目(150644)
- 科学(117716)
- 研究(115800)
- 基金(104576)
- 家(90431)
- 国家(89574)
- 科学基金(75430)
- 社会(71955)
- 社会科(67929)
- 社会科学(67917)
- 省(61350)
- 教育(54900)
- 基金项目(54136)
- 划(51492)
- 编号(48532)
- 自然(45468)
- 自然科(44346)
- 自然科学(44333)
- 自然科学基金(43504)
- 成果(42909)
- 资助(42044)
- 发(37717)
- 课题(36724)
- 重点(34905)
- 部(33057)
- 制(32043)
- 创(31710)
- 发展(30411)
- 展(29908)
- 性(29884)
共检索到4000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子江
集体谈判是大学管理当局与教师代表通过协商谈判,雇佣双方达成关于各自应该履行的责任和权利、义务关系等方面的协议。美国大学集体谈判制度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保障高校教师的经济、职业安全,争取学术自由与终身聘任制等方面的合法权益。美国教师联合会和全国教育协会的积极推动促成了集体谈判制度的建立,美国大学教授协会的认可则是集体谈判制度得以推行的重要影响因素。集体谈判制度在保护高校教师的学术自由与终身聘任制权利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成为美国高校教师管理中较有特色的一种制度。
关键词:
教师管理 集体谈判 学术自由 终身聘任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学璐 何振海
"改革式"教师集体谈判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全美范围内兴起的一种新型谈判模式。它从构建新型教师评估模式、调整薪资分配方式、协调教师与管理者关系三个方面入手变革传统工业谈判模式,使教师集体谈判呈现出专业化、合作化、民主化的特征与发展走向。在推进我国教育民主化发展的进程中,美国"改革式"教师集体谈判的实践经验可资借鉴。
关键词:
“改革式”教师集体谈判 制度特征 美国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罗斯琦
本文从美国和德国二十世纪的劳工运动出发,分析两种典型的集体谈判模式之间的关键差异,并试图探讨其历史成因。在战后经济复苏过程中,集体谈判在两国都得以制度化,然而其具体形式和运行效果却大相径庭。本文通过对这两种制度的历史比较,认为最初两国工会都接受了改良主义的产业关系理念,但是在建立"社会契约"过程中德国呈现为社会伙伴关系,而美国则是劳资竞争伙伴关系。从根本上说,特定的历史条件虽然限制了劳工运动的空间,但是两国工会在与国家和雇主的互动中仍然各自有所坚持与退让,而这些选择最终构建了大相径庭的制度。同时,集体谈判制度作为互动的结果,又反过来影响各国长期的产业关系及其社会效果。
关键词:
集体谈判 社会民主 产业关系 劳工运动史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焱白
在现有体制不做原则性突破的前提下,目前我国可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分层集体谈判模式,并进而分层确立谈判主体制度:一方面,在地区、国家层面或产业、行业层面以及在国有企业中开展的集体谈判,应以多方谈判模式来替代劳资双方谈判模式,明确规定集体谈判为三方机制的主要功能,政府、利益相关者也可成为谈判主体;另一方面,在企业层面,应在政府主导下由劳资双方作为谈判主体,政府给予劳资双方足够的协约自治空间。
关键词:
集体谈判 模式选择 谈判主体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陶建国
集体谈判制度在保护劳动者权益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泰国是在亚洲较早通过立法确立集体谈判制度的国家。本文通过对泰国集体谈判制度的研究,力图对我国劳动争议的处理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泰国 集体谈判 劳动争议 罢工 工会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郭悦
我国目前广泛存在原始的劳动关系现状,对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正确方向构成了严重挑战,根本出路在于在强化工会力量和作用的基础上,改变目前劳资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的局面,建立真正的集体谈判制度,包括培育真正的谈判主体,制定有关集体谈判的立法,确立罢工的合法地位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高社 赵志平
集体谈判制度在市场经济国家的劳资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我国的集体谈判制度, 以《劳动法》为正式开始标志正在逐步建立。目前, 这项制度推行中存在较大问题, 一是谈判主体尚未充分形成,二是集体谈判机制不完善, 三是合同的实效性差, 四是雇员的认可度低。对此需要从多方面给与解决, 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 二要准确界定工会地位和职能, 三要规范集体合同签订程序以及合同内容,提高合同的实用性, 四要提高雇员集体谈判的参与意识, 提高合同认可度。
关键词:
集体谈判 谈判主体 谈判机制 合同 工会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芸
集体谈判是调解劳资关系、维护职工权益的有效手段 ,我国的工会仍带有强烈的计划体制色彩 ,缺乏独立性、职能弱化。应借鉴西方集体谈判制度 ,加强工会的维权职能。
关键词:
集体谈判 工会 劳资关系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福东 于安义
德国企业的集体谈判制度王福东于安义通过集体谈判订立集体合同,是市场经济国家的通行做法。德国是推行集体谈判制度既早又好的国家之一,因此,德国的劳资关系相对比较融洽,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发展速度也名列发达国家前茅。一、德国的集体谈判制度概况集体谈判最早出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伍争荣 康珂
本文研究了西方国家集体谈判制度的起源、发展历史、结构以及最新的发展趋势,并对西方学者关于集体谈判的研究成果做出述评。本文建议我国推进集体谈判制度建设,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奠定制度化基础。
关键词:
集体谈判 和谐劳动关系 制度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贾雪
本文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以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密歇根大学(theU-niversity of Michigan)、匹兹堡大学(University of Pittsburgh)和佛罗里达州立大学(Florida State University)四所学校为案例,以《教师手册》(Faculty Handbook)的文本为主要研究对象,总结了美国大学对终身教职的最新界定,分析了它们在终身教职的现行政策中所广泛采用的做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献调研预测了终身教职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终身教职 终身聘后评审 内容分析法
[期刊] 改革
[作者]
常凯
现代企业制度与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常凯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制度,是市场经济国家用以调整社会劳动关系而普遍实行的一项劳动法律制度。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行,如何与此同时并行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制度,已成为一个亟待从理论和实践上予以解决的重要问题。一、在现代...
[期刊] 改革
[作者]
何平 马小丽
建立以集体谈判制度为基础的企业工资制度何平,马小丽一、目标的选择与当前的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工资改革目标的核心是,工资由劳动力市场供求机制决定,国家进行必要的指导、干预和调节。在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由劳动力供求双方决定工资的机制,其主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甘永涛
从历史角度对美国大学共同治理制度进行梳理发现,共同治理的出现并不是历史的偶然,它发端于14世纪意大利悠久的教授自治传统。美国大学共同治理制度发展历程中存在三个拐点:一为1966年AAUP、AGB等机构联合颁布的《学院与大学治理联合声明》;二为1988年加州颁布的AB1725,开创共同治理法制化的先河;三为1998年AGB颁布《治理宣言》,提出七项原则对大学治理模式进行重建。
关键词:
美国大学 共同治理 制度演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