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1)
2023(1815)
2022(1593)
2021(1731)
2020(1444)
2019(3348)
2018(3186)
2017(5127)
2016(3694)
2015(4689)
2014(4764)
2013(4099)
2012(3888)
2011(3697)
2010(3961)
2009(3588)
2008(3441)
2007(2923)
2006(2706)
2005(2527)
作者
(8748)
(7232)
(7207)
(6966)
(4589)
(3512)
(3411)
(2896)
(2842)
(2775)
(2535)
(2370)
(2360)
(2326)
(2259)
(2175)
(2156)
(2143)
(2119)
(2101)
(1905)
(1860)
(1759)
(1736)
(1726)
(1681)
(1669)
(1572)
(1567)
(1495)
学科
教育(6708)
教学(6090)
管理(5807)
(5160)
经济(5145)
中国(4529)
理论(4483)
学法(3510)
教学法(3510)
(3055)
政治(2769)
研究(2758)
思想(2738)
学理(2667)
学理论(2667)
思想政治(2641)
政治教育(2641)
治教(2641)
德育(2634)
(2404)
企业(2404)
学校(2059)
(2005)
工作(1846)
(1649)
高等(1609)
(1526)
方法(1496)
(1382)
组织(1350)
机构
大学(48367)
学院(41893)
研究(17460)
教育(12849)
(12024)
(11653)
师范(11607)
管理(11182)
(10525)
科学(10457)
中国(10003)
经济(9972)
师范大学(9573)
理学(9055)
理学院(8807)
(8631)
管理学(8393)
北京(8364)
管理学院(8299)
研究所(7681)
(7442)
中心(7033)
技术(6802)
(6677)
(5999)
职业(5958)
(5469)
业大(5329)
(5298)
研究院(4975)
基金
项目(24221)
研究(22517)
科学(18370)
教育(14803)
基金(13744)
成果(11845)
编号(11356)
(11099)
国家(10945)
社会(10685)
(10258)
(9928)
社会科(9919)
社会科学(9914)
课题(9702)
科学基金(8851)
(8733)
大学(7968)
项目编号(6954)
规划(6898)
研究成果(6818)
基金项目(6692)
(6191)
重点(6011)
(5907)
资助(5893)
(5820)
(5819)
教育部(5265)
高校(5137)
期刊
教育(27109)
研究(21214)
中国(17869)
(12562)
经济(12562)
大学(5996)
学报(5843)
职业(5762)
图书(5470)
高等(5326)
技术(5178)
科学(4985)
(4974)
(4636)
高等教育(4446)
管理(4395)
书馆(3988)
图书馆(3988)
农业(3979)
(3628)
论坛(3628)
学学(3440)
(3224)
技术教育(3204)
职业技术(3204)
职业技术教育(3204)
成人(3078)
成人教育(3078)
(2890)
发展(2597)
共检索到790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龚庆子  
据美国《高等教育评论网》2012年11月16日报道,一个由10所顶尖大学组成的大学联盟,将与2U公司合作,共同研发和提供一些完全在线学习的本科学分课程。2U公司的CEO奇普.珀塞克(Chip Paucek)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泽民  张扬群  宫雪  
本文认为,国家应实施双学分课程计划,以此建立双学分课程制度,实现不同教育类型、不同教育层次的衔接与沟通,进而促进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形成。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奂奂  
高中与大学课程的有效衔接一直是各国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目前,美国已形成了AP课程、IB课程和双学分课程为主的三种高中-大学课程衔接模式。其中以双学分课程最具代表性,它凸显了长期以来美国教育倡导的"追求卓越与平等合一"的基本精神。本文通过对双学分课程的课程设计模式、课程质量保障以及财政资助问题的阐述,期望为我国高中新课程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廖元锡  李江林  
实施探究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从事真实的科学研究的经历,理解科学的性质,能够将自己的研究经历转化为在中学实施的探究教学。美国大学提供在职教师和实习教师研究经历的课程模式有短期模式,师徒模式和探究的课程学习模式。我们能从中获得有益的借鉴。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蔡敏  
为帮助大学生应对快速变化的社会需求和劳动力市场的激烈竞争,美国大学一直高度重视职业规划课程的建设与实施。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探索,职业规划课程在指导和协助大学生顺利就业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并呈现出鲜明的特色。具体表现在:全面丰富的课程内容;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科学严格的教学管理。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万言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蓝江桥  
美国大学实行的荣誉学生计划是一种针对优异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计划。主要特点 :一是重课程 :专门为荣誉学生开设学科交叉课程、人文课程、研究性课程 ;二是重活动 :通过开展各种课外的学术活动、社会活动 ,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领导能力 ;三是重指导 :导师与学生的紧密联系不光是吸收学生参加科研项目 ,而是体现在专业方向的确定、课程选择和课程学习结果的审查、个性化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学术研究的指导等方面。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赵国栋  
本文介绍了从 1990年就开始启动的美国“信息化校园计划”(The Campus ComputingProject),其中涉及到美国各级各类大学的信息技术应用和发展情况,如信息技术发展规划、经费投资、教学应用状况、师资培训情况等方面的详细统计资料和数据。通过这些介绍,可以使我们比较清楚地了解美国高等教育在信息技术发展方面的最新进展,为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大学信息化进程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经验。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廷凯  
目前,一项称为“中学科学的范围、连续和协调”(Scope,Sequence,and Coordination of Secon-dary School Science,简称SS&C)的科学教育改革计划正在美国各地逐步推行。该计划由全国科学教师协会(NSTA)提出,得到教育部和全国科学基金会(NSF)的认可和支持,并有一个大的顾问委员会和四个学科课程委员会参与计划制订。 全国科学教师协会认为,美国的中学没能让学生理解这个世界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朝高、精、尖方向的迅速发展,大多数学生在离开学校时没有获得对科学技术的基本认识,学生对结构化的科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凤娟  
目前,美国大学本科课程设置主要表现为四种模式:自由选修型、分布必修型、名著课程型和核心课程型。这几种课程设置模式呈现的共同特点为:重视通识教育、注重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强调课程设置的国际化。随着时代的发展,美国大学本科课程设置也在发生变化,如学校教育由单纯知识型人才的培养向综合能力型和全面素质型人才的转变;课程内容更加注重开放性、人文性和现实性;课程体系更加注重平衡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永红  万誉  李汉邦  
美国的教育界认识到传统教育体制已不能满足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开始在大学中实行"创新基本建设"。科罗拉多大学的"创新学士"计划与麻省理工学院的"创业与创新"硕士计划代表了这一改革的倾向。这两个计划告诉我们,必须对现行培养模式进行较彻底的改造,方能建立创新教育体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韩映雄  林倩仪  
美国新生体验计划不是一个单独的项目、活动或课程,而是新生们在本科第一年中的经验总和。新生这些体验大都来自于大学为他们设计的课程以及课外活动,最终是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并获得成功。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涂丽华  
为了提高大学教育机会及学位获得率,美国高中和中等后教育机构制定了“基于学分的过渡计划”。这些计划通过促进学生由高中到中等后教育的过渡衔接了高中与中等后教育。本文介绍了美国“基于学分的过渡计划”,并分析了其发展的原因及实施对美国教育产生的影响,以期对我国的教育有所借鉴。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秦宇  
北京市教委在教委网站(www.bjedu.gov.cn)上开通“教委网校”,为全市中小学生提供在线答疑和教学辅导,保证学生在家里也能正常地学习和复习,以尽量减少停课放假对中小学生学习造成的影响。据了解,景山教育网、人大附中网校等知名网校都将加盟“教委网校”建设,其中涵盖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各年级的教学与辅导。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秦春华  
自2013年春季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推出"中国大学先修课程"以来,国内越来越多的机构和个人对这种旨在实现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无缝衔接"的课程体系产生了浓厚兴趣。一个富于挑战性的核心问题是,大学先修课程的成绩在高校招生中如何使用?如果该成绩不被大学招生部门认可,在功利主义哲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