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61)
2023(2049)
2022(1499)
2021(1608)
2020(1235)
2019(2778)
2018(2726)
2017(4310)
2016(2940)
2015(3643)
2014(3646)
2013(3205)
2012(2898)
2011(2769)
2010(2927)
2009(2677)
2008(2591)
2007(2307)
2006(2073)
2005(1910)
作者
(6855)
(5755)
(5737)
(5520)
(3658)
(2814)
(2662)
(2237)
(2209)
(2175)
(1930)
(1853)
(1849)
(1834)
(1764)
(1759)
(1733)
(1706)
(1676)
(1595)
(1479)
(1442)
(1372)
(1336)
(1319)
(1296)
(1288)
(1254)
(1246)
(1166)
学科
(5624)
经济(5612)
教育(5311)
管理(4557)
中国(3754)
(3208)
教学(2950)
(2720)
企业(2720)
理论(2609)
政治(2282)
思想(2256)
思想政治(2188)
政治教育(2188)
治教(2188)
德育(2179)
(2110)
(2053)
贸易(2053)
(2025)
工作(1936)
学校(1821)
研究(1793)
关系(1711)
业经(1648)
学法(1489)
教学法(1489)
方法(1449)
(1448)
金融(1448)
机构
大学(42244)
学院(34656)
研究(14922)
(11196)
经济(10821)
管理(10503)
教育(9815)
(9489)
(9103)
师范(9074)
中国(8970)
理学(8701)
理学院(8526)
管理学(8228)
管理学院(8148)
科学(7747)
师范大学(7572)
(7175)
北京(6560)
研究所(6430)
中心(6025)
(5594)
(5514)
(5311)
(4657)
(4558)
业大(4414)
研究院(4276)
财经(4004)
(3910)
基金
项目(21526)
研究(20000)
科学(16760)
基金(13669)
教育(11763)
社会(11532)
(10938)
国家(10784)
社会科(10770)
社会科学(10766)
成果(10166)
编号(9382)
科学基金(8669)
(8194)
(7904)
课题(7517)
大学(6979)
(6878)
基金项目(6384)
项目编号(6081)
研究成果(5606)
规划(5583)
(5529)
(5426)
(5373)
资助(5149)
重点(5104)
(5066)
教育部(4935)
(4848)
期刊
教育(19207)
研究(17197)
(13565)
经济(13565)
中国(12299)
大学(5711)
学报(5330)
(5034)
图书(4740)
高等(4315)
科学(4046)
农业(3925)
管理(3747)
高等教育(3693)
(3678)
书馆(3638)
图书馆(3638)
学学(3446)
职业(3228)
(3123)
金融(3123)
国际(3017)
世界(2998)
(2690)
论坛(2690)
技术(2675)
(2512)
(2376)
比较(2361)
成人(2268)
共检索到644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向东春  
大学联盟是美国大学实现学术创新和资源共享的新路径,其佼佼者"大学合作委员会"(CIC)在学术合作、跨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成绩斐然。CIC的价值诉求是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运行特点是采取扁平组织架构和对话式治理模式,构建互涉的多学科合作平台,搭建资源共享的人才培养基地。其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和追求共有效益。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贾万刚  王舒  
中西方大学有各自的生成逻辑。西方大学的生成在于"城市"、"文化"、"知识分子"三者的相互作用;中国大学生成的外在逻辑是"教化",内在逻辑是"明明德"。近现代以来,中西方大学都有各自的发展。中国在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过程中,除了借鉴西方的经验以外还要正视自己的传统,要根据自身的生成逻辑以求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巍巍  
如果说霸权国的核心利益就是护持其体系中霸权地位,那么,如果诱发一场针对挑战国的冲突能够更好地维护其国家的根本利益,霸权国可能会选择支持并乐见其依附者对潜在的挑战国发难。日本改变几十年来同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政策默契的根本原因是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诱导。2013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参拜靖国神社并表明"是时候朝建设新国家迈出一步",这明显可能激化中日现有矛盾并引发东北亚各相关国家的不安,同时也表明日本的行为可能导致美国对美日同盟的失控,对此美国以"失望"一词表明其不会在战略上被日本绑架。可见,当前以美日同盟为核心的东北亚轮辐体系并非是确保该地区和平与安定的压舱石,可能正好与其宣传的结论相反,其更有可能是在某些条件下促使未来10年内中日之间外交僵化、在夹缝中艰难博弈的催化剂。中国若想改变在未来10年内的中日争端中的被动局面或至少避免美国对日本行为的无限度支持,就必须从提升自身战略力量或依靠结盟来增加制衡性力量。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方明生  靳一波  
美国大学的儿童学研究和儿童学专业发展迅速,由哈佛大学等全美29所大学2007年组建的"儿童与家庭政策研究大学联盟"是近期在推进大学儿童学研究与专业发展上的重要举措。本文在分析"儿童与家庭政策研究大学联盟"网络资源构架的基础上,对我国大学教育学专业在儿童学方向上的拓展以及构建相关大学网络联盟提出了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丽  刘丹  
环境教育具有全民性、终身性、综合性和通识性等特点,因此,大学联盟成为全民环境教育开展的首选模式。波罗的海大学联盟多年来致力于环境教育的校际合作,并取得了喜人的实践效果。文章在剖析其运作特点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高校环境教育的区域联盟的发展模式,并指出科学的机构设置、完善的制度保障和依托优势学科的课程开发是该发展模式成功运行的基础。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朱景坤  
学术自由存在和发展的逻辑基础是由大学的本质和使命决定的,也被大学自身发展的历史所印证。美国学术自由思想深受德国学术自由传统的影响,在充分借鉴并广泛吸取社会生活和制度中的许多共同主张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美国特色的学术自由思想和以终身教职为核心的较为科学完善的学术自由制度保障体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1月6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杜玉波与英国大学联盟(以下简称UUK)首席执行官阿利斯泰尔·贾维斯举行视频会晤。学会副会长张大良,监事长孙维杰,副会长、秘书长姜恩来,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张晋等出席会议。英国驻上海总领馆高等教育业务总监苏思,UUK国际政策部主任薇薇安·斯特恩、执行助理主任斯蒂芬妮·哈里斯、国际部合作办学项目负责人爱德华多·拉莫斯、亚洲区负责人艾伦·格雷戈里,学会秘书处学术与交流部主任高晓杰,爱睿泰智库创始人张巘等参会。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晶  
"产学通"国教枢纽平台开通2017年6月,"产学通"国教枢纽平台——财经职业教育共享中心诞生。"产学通"国教枢纽平台的基石是"产学通"财经教育联盟。联盟由中联企业管理集团倡议发起,汇聚政府智库、行业组织、企业伙伴和财经院校各方力量而建立。联盟致力于以岗位胜任素质能力标准对接院校人才培养,实现院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周明华  谢春枝  
美国大学图书馆的联盟活动一直处于其他类型图书馆的前列 ,其历史可追溯到 2 0世纪 30年代之初。资源共享是联盟的动因 ,经济利益是其驱动机制和目的 ,资金保障是其成功的支持条件。美国大学图书馆联盟具有同中心联盟、一州内多个联盟、同州内跨类型联盟 ,以及向着数字图书馆方向发展等特点。参考文献 7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宋伟  
作为学术组织的大学,学术权力在其内部管理权力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无论考察大学组织的历史渊源、社会功能、大学基层学科组织的规训,还是审视大学组织内学科评价标准等学术活动,都可以发现无法离开学术权力。学术自由、教授治校、大学自主是学术权力的基本特征。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蔡先金  
学分制的生成与发展是遵循一定的内在逻辑的。探究学分制的源流,应关注与剖析其生成逻辑,方能不为表象所遮蔽。学分制是德、英、美三国教学制度的“化合物”,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结出的成果。从地理版图来看,选修制首先产生于德国,然后被引入美国,在美国得到发展与完善,并在美国催生出学分制,于是美国成为学分制的诞生地,而学分制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新问题,美国又从英国引进了导师制,导师制是英国高等教育的创造。从人文版图来说,学分制中夹有日尔曼文化、盎格鲁—萨克逊文化、美利坚文化三支血统,可谓地道的“混血儿”,故显示出“混血者”的优势与特征。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洪宇  付睿  
美国教育政策研究联盟(CPRE)作为大学教育智库共同体,由美国顶尖大学联合成立,在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具有重大影响。作为教育智库,其研究也具有鲜明特色,本文从创立与发展、组织与人员结构、研究内容、出版与传播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CPRE作为世界大学教育智库共同体的典范,注重组织协同合作,研究队伍多元化,注重问题导向和基于证据的研究,注重研究对象本土化,研究时间的延续性,成果传播的广泛性与针对性,值得我们借鉴。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熊庆年  赵洁慧  
近两年,美国大学联合会(AAU)开始实施新的组织规则,劝退、除名与邀请加盟相继产生,打破了以往的惯例,引起了美国高等教育界的关注和争论。争论的焦点集中在AAU的成员资格指标、组织规模和组织使命三个方面,反映了人们对研究型大学科学研究实力的评价、对AAU组织功能与价值等方面的不同认识。新规则的实施缘自于外部环境的挑战和AAU自身的难题和困境,AAU作为大学利益集团为保持其活力所作的努力,自有维护其既得利益的目的,然而,也表明了它坚持不为政治程序所左右、维护研究工作科学价值的独立精神。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毅红  张建华  邵琳艳  
区域高校课程联盟作为一种区域高校联盟形式,对促进高校教育资源互补共享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其在实际运行中仍存在一些悖论。文章介绍了区域高校课程联盟的概念和优势,反思了区域高校课程联盟实际运行中学校竞争与教育公平、办学成本降低与学习成本升高、高校教育质量评价的必要性与评价对象不完整、高校自身建设与课程共享四大悖论,并提出了化解区域高校课程联盟实际运行中悖论的途径,包括谨慎对待区域高校课程联盟,构建区域高校联盟的利益分享机制,探索降低学生学习成本的方式,发展新型高校教育质量评价方式,以自身课程建设为主,课程共享为辅。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钦晓  
文化资本因文化而生。大学文化之所以能够生成资本,主要在于其价值增殖性和资源稀缺性。学术资本是大学最原初、最重要的资本形式。大学文化资本只有服务于学术资本发展,才能具有合理性和正当性。大学文化资本在主动适应高深知识发展,引领时代发展的同时,要坚守自身的知识品性。在一定意义上,大学文化资本的独特性,决定着大学发展的独特性。文化资本既是大学发展的内生动力,也是大学发展优劣的评价标准;既是大学特色发展的重要依托,也是引领大学发展的基本保障。从大学文化资本的生成逻辑来看,其产生来自大学间的文化差异;其发展来自大学内外部群体的认同;其整合是基于认同基础上的重构,是一个文化再生产的过程;其变革既包括大学对传统文化资本的赓续和改造,也包括对他者文化资本的借鉴和扬弃。从大学文化资本的积累机制来看,既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外部场域的影响甚至制约,也需要行动者的主体自觉。大学文化资本乃至大学多样资本,都是行动者建构和积累的产物。正是有了大学的行动自觉,才能有大学文化资本的生成和积累,才能使大学这一历经近千年的传统组织,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