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38)
- 2023(4023)
- 2022(3227)
- 2021(3516)
- 2020(2700)
- 2019(6244)
- 2018(6449)
- 2017(9709)
- 2016(7158)
- 2015(8380)
- 2014(8657)
- 2013(7299)
- 2012(6631)
- 2011(6413)
- 2010(6852)
- 2009(5870)
- 2008(5613)
- 2007(5166)
- 2006(4686)
- 2005(4370)
- 学科
- 教育(21835)
- 中国(11534)
- 管理(10528)
- 济(9633)
- 经济(9609)
- 教学(8442)
- 理论(8079)
- 环境(7035)
- 学(6657)
- 发(5524)
- 生态(4960)
- 业(4634)
- 发展(4608)
- 思想(4551)
- 农(4541)
- 展(4481)
- 学校(4429)
- 政治(4400)
- 研究(4395)
- 思想政治(4217)
- 政治教育(4217)
- 治教(4217)
- 德育(4183)
- 学法(4102)
- 教学法(4102)
- 高等(4094)
- 革(3760)
- 改革(3625)
- 和(3316)
- 资源(3231)
- 机构
- 大学(88955)
- 学院(79565)
- 研究(34793)
- 教育(33031)
- 范(26689)
- 师范(26624)
- 师范大学(22303)
- 京(21999)
- 科学(20646)
- 管理(19728)
- 济(19532)
- 经济(18647)
- 中国(17635)
- 所(17263)
- 理学(16472)
- 理学院(16017)
- 研究所(15832)
- 北京(15669)
- 管理学(15320)
- 管理学院(15139)
- 江(14228)
- 职业(13820)
- 中心(13818)
- 技术(13732)
- 院(12839)
- 教育学(12586)
- 州(11191)
- 农(10269)
- 研究院(10095)
- 业大(9816)
- 基金
- 项目(48640)
- 研究(46820)
- 科学(39316)
- 教育(32118)
- 基金(28942)
- 社会(24775)
- 家(23794)
- 国家(23382)
- 成果(23199)
- 社会科(22908)
- 社会科学(22901)
- 编号(22862)
- 省(21133)
- 划(20895)
- 课题(20716)
- 科学基金(18428)
- 年(18243)
- 规划(14942)
- 基金项目(14353)
- 重点(13261)
- 项目编号(13148)
- 度(13076)
- 部(12760)
- 研究成果(12720)
- 性(12675)
- 大学(12376)
- 发(12192)
- 一(11746)
- 教育部(11583)
- 年度(11451)
共检索到1399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秋月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性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威胁和挑战,世界各国政府普遍开始重视低碳、节能、防治污染等环保工作,并掀起了一股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浪潮。美国当代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因其起步早、成效快和规范有序,成为世界各国争先学习和仿效的对象。因此,研究分析美国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其特色,结合中国当前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发展中国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建议和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水准,助力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晶
生态危机导致人的生存危机,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以提升其生态道德素质。大学阶段是大学生意识观念逐步成熟的重要时期,也是道德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围绕育人环境下生态道德的内涵和主要内容,分析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探讨全员育人理念下培养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
全员育人 大学生 生态道德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华启和
通过对生态危机问题进行道德的思考,阐述了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价值诉求,在分析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内容的基础上,进而提出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路径:以创建"绿色大学"为契机,利用课堂载体、网络载体、社区载体来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培育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为生态文明的建设造就可持续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教育的生态化 生态道德教育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华启和
本文试从伦理的视角对生态危机问题进行道德的思考,呼唤生态道德、呼唤生态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教育应从塑造理性生态公民等三个方面来展开,其根本目的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造就可持续发展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玲
生态道德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道德教育活动,对于提升高校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尤为重要。加强高校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客观要求,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更高要求。文章从大学生生态道德理论教育、情感培养和实践体验出发,探讨了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路径。
关键词:
高校 大学生 生态道德教育 路径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董杜斌
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保护生态的迫切要求,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高校培养人才的现实要求。通过对浙江农林大学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状况的调查,分析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 生态道德教育 现状调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付先全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一种技术和方法,更体现了一种先进的科学教育理念。大力加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是世界性的共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各国现代高校进步的一项重要标志。美国是现代意义上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起源地,至今依旧领先。与美国高校百年心理健康教育历史相比,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发展很快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整体水平仍然相对落后,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借鉴美国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对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章良
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创业教育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当完备的体系,而与此相对应,中国的创业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及创业条件等方面与美国、日本存在较大差距。基于美日两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我国高等院校的创业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出台激励政策和措施扶持学生创业,同时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大学生创业活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晓明
本刊本期以较大篇幅发表张晓明同志的这篇论文,不仅是因为目前如此全面系统地研究美国大学道德教育的文章尚属少见,而且主要是由于本文用大量事实澄清了美国大学无德育的错觉,说明美国大学也是把德育放在极为重要地位的.文章通过对美国大学道德教育的社会背景和基本内容的分析研究,比较充分地揭露了美国大学教育的阶级实质;文中介绍的美国大学进行道德教育的多样化途径和方法,对于我们高等学校改进和加强德育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梁静
美国是一个年轻的移民国家,没有悠久的历史,但却汇聚了许多不同的文化,其道德教育同样多姿多彩,富有特色。没有统一教材,教育形式多样美国特殊的移民文化,也带来道德教育的多样化。美国高校强调道德教育的多元性,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没有全国统一的思想道德教育课程和教材,政府只是通过高等教育相关政策对高校道德教育的目标作出规定。在具体实施中,政府不干涉,各州各高校道德教育非常自由,可以结合自身实际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袁连生
美国大学生资助需求公式是上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的,用于判断一个大学生是否需要资助,需要资助的金额是多少。其理论基础是高等教育成本需要家庭和社会共同分担,维护高等教育公平。其基本结构是学生入学成本减去家庭预期贡献。公式的核心内容是计算大学生家庭可以用于高等教育的资金。美国大学生资助需求公式可以为建立中国大学生资助需求公式提供借鉴。
关键词:
美国 大学生资助 需求公式 启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海涛 董志霞
美国大学生创业得益于其较为完备的支持政策体系。美国既鼓励与扶持校外小企业,也支持高校师生的创业教育。美国高校的创业支持政策包括:制定教师休假创业、校外"五分之一原则"、学生创业、保护知识产权等政策;创设创业教育机构、培育创业师资队伍、开设多样化创业课程、开展创业计划大赛、建立大学科技园和孵化器。我国应加大创业扶持力度,推动高校创业教育与创业活动;完善创业规章制度,落实和优化创业教育措施。
关键词:
政府 高校 创业支持政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梅芬
美国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历史悠久,体系完善。在高等教育转型时期,我国越来越多的高校也开始关注学生的参与权问题,但与美国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相比有着不小的差距。我国高校要积极借鉴美国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经验,主动转变思想观念,不断拓展学生参与管理的内容和途径,建立有效的学生参与机制,保障学生权力的实施,从而不断推进高校民主管理的进程。
关键词:
美国 高校管理 学生参与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解小平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为大众化教育,大学毕业生的数量迅速增长,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而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为大学生就业提供的服务还不甚完善,各方面都有待加强。国外很多发达国家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为本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迪 史春林
毛泽东同志的生命价值观深受马克思主义生命价值观影响,并且积极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生命观思想的合理内容。毛泽东同志认为生命作为自然的存在物,生与死遵循着自然规律的发展变化;要以乐观进取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看待生命,形成了以是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否为人民利益而死为生命价值评价标准的生命价值观。立足哲学价值论角度学习和研究毛泽东同志的生命观,对当代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
关键词:
毛泽东 生命价值观 评价标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