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6)
- 2023(924)
- 2022(778)
- 2021(908)
- 2020(819)
- 2019(1863)
- 2018(1837)
- 2017(2833)
- 2016(2155)
- 2015(2810)
- 2014(2824)
- 2013(2363)
- 2012(2111)
- 2011(2072)
- 2010(2135)
- 2009(2009)
- 2008(1918)
- 2007(1754)
- 2006(1545)
- 2005(1405)
- 学科
- 教育(4894)
- 教学(2577)
- 中国(2545)
- 管理(2454)
- 思想(2106)
- 政治(2102)
- 思想政治(2073)
- 政治教育(2073)
- 治教(2073)
- 德育(2071)
- 济(1960)
- 经济(1950)
- 理论(1889)
- 学校(1678)
- 研究(1620)
- 学法(1292)
- 教学法(1292)
- 高等(1283)
- 工作(1216)
- 业(1094)
- 高等教育(1014)
- 生(924)
- 企(860)
- 企业(860)
- 贸(840)
- 贸易(840)
- 易(821)
- 世界(797)
- 学理(794)
- 学理论(794)
- 机构
- 大学(29229)
- 学院(21740)
- 研究(9670)
- 教育(8297)
- 京(6906)
- 范(6892)
- 师范(6879)
- 济(5787)
- 师范大学(5739)
- 管理(5540)
- 经济(5538)
- 中国(5215)
- 科学(5036)
- 北京(4932)
- 所(4623)
- 理学(4448)
- 理学院(4317)
- 研究所(4094)
- 管理学(4085)
- 管理学院(4028)
- 江(3882)
- 中心(3643)
- 院(3635)
- 州(3024)
- 财(2924)
- 教育学(2919)
- 图书(2865)
- 业大(2858)
- 书馆(2787)
- 图书馆(2786)
共检索到439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慧蕾
美国大学招生平权法案的司法立场由德弗尼斯案的程序回避到巴基案的实体回应,由霍普伍德案对补偿理论的重申到密歇根大学案对多元化价值的肯定,由费舍尔案对严格审查原则的强调到舒特案对协商民主原则的尊重。联邦最高法院始终在努力平衡大学招生平权法案案例中的政策考量与权利保障:借助补偿理论与多元价值,肯定了大学招生平权法案基于此政策考量的目的正当性;同时,通过严格审查原则,对大学招生平权法案的具体举措进行高密度审查,强调手段的合理性、必要性与相称性,从而实现对个体权利的有效救济与保障。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寇焜照 王名扬
美国大学招生的平权行动对弱势少数族裔学生进行政策倾斜,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渠道。然而,因涉及录取机会分配的“零和博弈”以及作为种族议题的敏感属性,招生平权行动自20世纪70年代起就争议不断,并在过去30年间持续衰退。“里根时代”以来保守主义主导美国政坛,保守派从90年代起开始通过司法诉讼和政策法律禁令对平权行动施加规限。这不仅直接禁止一些公立大学实施平权行动,还间接改变了大学的政策和法律环境,驱使许多大学主动终止相关政策。2023年6月,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判决哈佛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考虑种族因素的招生政策违宪,大学招生平权行动彻底终结。“后平权行动时代”的教育公平难以保障,美国大学招生政策也将会面临更多不确定性。
关键词:
大学招生 平权行动 美国政治 教育公平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林杰 张欣琪
美国大学招生中施行的平权法案关涉高等教育机会公平。半个多世纪以来,平权法案招生政策屡受挑战,诞生了一些经典判例。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司法理念从补偿性正义转向多元化公平,通过睿智的裁决使得大学平权法案招生的形式、内容和程序逐渐精细化。司法力量成为促进招生方式变革的重要因素。大学在实践中深谙管理智慧,运用招生自主权的同时,遵从司法权力的调节结果,进而实现大学的迫切利益。
关键词:
平权法案 多元化公平 司法理念 判例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孙碧
平权运动对促进美国少数族裔争取教育平等权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不满。近些年,美国亚裔群体认为同样作为少数族裔的他们却被平权运动所伤害,隐形的"种族配额制"成为其子女进入哈佛大学等一流大学的障碍。这引发了亚裔和哈佛大学之间就招生中是否存在歧视的控告和辩驳、亚裔群体内部就平权运动得失的讨论以及美国社会就平权运动存废的新争议。问题的实质是不同群体关于平等内涵及其实现形式的不同理解,以及由此展开的政治博弈,它彰显了美国大学招生中种族政治的复杂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秦春华
自2013年春季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推出"中国大学先修课程"以来,国内越来越多的机构和个人对这种旨在实现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无缝衔接"的课程体系产生了浓厚兴趣。一个富于挑战性的核心问题是,大学先修课程的成绩在高校招生中如何使用?如果该成绩不被大学招生部门认可,在功利主义哲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芳
美国高中生学业水平评估采用GPA计算方法。这是以各高中学校为排名单位,主要评价学生在该所学校中相对学业水平的学业评价方式。美国大学招生重视学生的平时成绩GPA,淡化大学入学标准化成绩,大学招生录取与学生日常学业表现具有很强的关联度。这种关联能最大可能地实现教育公平和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建议推进以各学校作为排名单位的评价体系,从而真实反映学生在外部教育资源相同状况下的相对学业水平,最大可能弥补因高考统一考试排位赛所带来的弊端,引导教育资源均衡化配置。
关键词:
大学招生 高中学业水平 关系探究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继龙 陈廷柱
美国大学推行平权行动的基本目的是通过对特定少数族裔的优惠录取实现校园的多样性。该政策已存续半个世纪之久,与之相伴的合理性争论从未停止,反对、修正和废除平权行动的力量始终存在。平权行动的司法争议很大程度上源于联邦最高法院的模糊立场;平权行动存废之争的背后,是针对"历史补偿"的道德争议,围绕"多样性"的学理争议,以及有关"受益者发展水平"的政策效果争议;百分比计划、逆境指数工具等替代性方案的推出,展现了平权行动改革从"种族倾斜"向"阶层倾斜"的行动转向。政府立场、公众态度以及州级层面的平权行动禁令是影响大学平权行动发展的重要外部政治力量。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陆一 黄傲寒 黄温馨
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将从高考的"独木桥"逐步改建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立交桥"。在公平选材的前提下,大学自主招生权与学生自主择校权扩大的趋势将使大学和学生都能得到更理想的匹配结果,本文依据美国大学公布的招生录取数据,从大学配备的招生人员结构与能力素质、大学招生遴选的高昂花费、学生申请多所大学的低廉费用,以及高中为指导学生升学的必要投入等方面测算双向自主选择体系的运行成本。结果显示,美国的招生体制泡沫与繁荣相依相伴,对选材更讲究的一流大学主动为这种基于自由选择的繁荣承担了主要的成本。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汪文超
据美国《教育新闻网》2013年5月10日报道,那些熟悉最高法院的人指出,大学招生中的平权法案正在过时。《纽约时报》探讨了,对于那些正寻求另一种方式来保持大学校园多元化的州来说,该如何效仿第一批完全不实行平权法案的州,如加利福尼亚州。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薛二勇 李健 张俊姣
美国平权法案对高校招生制度产生深远影响,引发了高校平权行动。实施近半个世纪后,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裁决废止平权行动,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美国高校基于国家利益开展平权行动,综合种族在内的多因素招生,以学生群体多样性为行动目标,将种族因素作为录取学生的加分项。平权行动在推进过程中形成了反对歧视与逆向歧视、个体平等与群体平等、机会平等与结果平等的法理讨论与价值冲突。平权行动废止在美国产生严重分歧,反对者认为其违背公平理念,加重种族隔离,影响国家安全;赞同者认为其遵守宪法公平原则,消解种族不平等,破除种族刻板影响。未来,美国高校招生公平改革将重在重塑公平价值理念,重构多元招生格局,重调卓越教育机会,优化黑人高校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潘涌
以美国大学招生考试即"学术能力评估测试"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国考生在批判性阅读、写作和数学三个领域的测试成绩与能力表现,诊断中国学生的问题所在,透视其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和逻辑性思辨的贫弱。文章指出,中国教育要培育未来公民的"创造性文化基因",必须实现三个转变:教育目的观由基于前喻文化的"适应论"向源自后喻文化的"超越论"发展、人才评价观由"全面发展论"向"个性化发展论"转换、考试命题观由"知识中心论"向"创新思想至上论"蜕变。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德强
20世纪韩国经济的腾飞得益于其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优先发展,作为高等教育发展前提和保障的大学招考制度,无疑是理解韩国教育的一把钥匙。文章通过考察"二战"后韩国大学招考制度的历史发展与演变,分析韩国现行招考制度的特点和发展方向,提出韩国大学招生制度的变革和走向一方面体现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另一方面又带有鲜明的韩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征。
关键词:
韩国 大学招生制度 高等教育发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严玉萍
学科是大学发展的核心。随着科学的发展,学科在不断调整。新学科不断产生,也总有学科在消亡。美国作为教育强国,其学科发展相对成熟,符合学科的合理生态。美国35年来学科的流变及学科建设的经验为我国的学科建设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学科 大学 美国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孙岩
据美国《高等教育评论》2008年9月5日报道:大多数大学教师的聘用都是由各系部自行决定,但很多学者表示这种方法为他们的跨系部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