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17)
- 2023(3957)
- 2022(3439)
- 2021(3440)
- 2020(2843)
- 2019(6700)
- 2018(6631)
- 2017(11519)
- 2016(7219)
- 2015(8658)
- 2014(9093)
- 2013(8580)
- 2012(7875)
- 2011(7221)
- 2010(7588)
- 2009(6854)
- 2008(6848)
- 2007(6297)
- 2006(5575)
- 2005(5034)
- 学科
- 济(21039)
- 经济(20999)
- 管理(17981)
- 业(14864)
- 企(12874)
- 企业(12874)
- 教育(10830)
- 方法(9117)
- 中国(8306)
- 数学(7557)
- 数学方法(7429)
- 理论(6929)
- 制(6461)
- 财(6429)
- 教学(6389)
- 农(5824)
- 研究(5748)
- 业经(4854)
- 学(4835)
- 地方(4779)
- 生(4549)
- 贸(4269)
- 贸易(4264)
- 度(4240)
- 制度(4231)
- 务(4135)
- 财务(4126)
- 财务管理(4104)
- 易(4083)
- 企业财务(3863)
- 机构
- 大学(101192)
- 学院(94709)
- 研究(33651)
- 济(30806)
- 管理(30716)
- 经济(29568)
- 理学(25543)
- 理学院(25091)
- 管理学(24297)
- 管理学院(24118)
- 中国(22908)
- 京(22674)
- 科学(19745)
- 范(18176)
- 师范(18061)
- 江(17240)
- 所(17163)
- 财(16268)
- 教育(16170)
- 北京(15181)
- 研究所(15081)
- 师范大学(14520)
- 中心(14492)
- 农(14270)
- 州(13913)
- 业大(13038)
- 院(12482)
- 财经(12329)
- 技术(12069)
- 省(11058)
- 基金
- 项目(55141)
- 研究(45247)
- 科学(42054)
- 基金(35469)
- 家(29584)
- 国家(29205)
- 教育(25567)
- 社会(25208)
- 科学基金(24309)
- 社会科(23522)
- 社会科学(23516)
- 省(23325)
- 编号(20858)
- 成果(19733)
- 划(19663)
- 基金项目(18184)
- 课题(16776)
- 资助(15071)
- 自然(14675)
- 自然科(14312)
- 自然科学(14305)
- 年(14250)
- 自然科学基金(14052)
- 大学(13770)
- 重点(12818)
- 部(12417)
- 项目编号(12347)
- 性(12047)
- 规划(11957)
- 创(11698)
共检索到1625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芳
美国高中生学业水平评估采用GPA计算方法。这是以各高中学校为排名单位,主要评价学生在该所学校中相对学业水平的学业评价方式。美国大学招生重视学生的平时成绩GPA,淡化大学入学标准化成绩,大学招生录取与学生日常学业表现具有很强的关联度。这种关联能最大可能地实现教育公平和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建议推进以各学校作为排名单位的评价体系,从而真实反映学生在外部教育资源相同状况下的相对学业水平,最大可能弥补因高考统一考试排位赛所带来的弊端,引导教育资源均衡化配置。
关键词:
大学招生 高中学业水平 关系探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秦春华
自2013年春季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推出"中国大学先修课程"以来,国内越来越多的机构和个人对这种旨在实现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无缝衔接"的课程体系产生了浓厚兴趣。一个富于挑战性的核心问题是,大学先修课程的成绩在高校招生中如何使用?如果该成绩不被大学招生部门认可,在功利主义哲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石华中
我国成人教育生源状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成人招生生源减少,同时,成人招生管理政策和手段滞后。在我国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上海地区围绕创新和拓展高校成人招生工作职能进行了积极探索,为其他地区成人教育转型发展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高校 成人招生 职能拓展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陆一 黄傲寒 黄温馨
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将从高考的"独木桥"逐步改建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立交桥"。在公平选材的前提下,大学自主招生权与学生自主择校权扩大的趋势将使大学和学生都能得到更理想的匹配结果,本文依据美国大学公布的招生录取数据,从大学配备的招生人员结构与能力素质、大学招生遴选的高昂花费、学生申请多所大学的低廉费用,以及高中为指导学生升学的必要投入等方面测算双向自主选择体系的运行成本。结果显示,美国的招生体制泡沫与繁荣相依相伴,对选材更讲究的一流大学主动为这种基于自由选择的繁荣承担了主要的成本。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袁国 程静 贾丽彬
当前,国家高职教育考试招生政策改革不断推进。重庆市自2007年起实施高职教育单独考试招生改革试点以来,在院校规模、计划规模、生源结构、报考形式、组考形式、考试内容、评价方式等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以数据统计为参考,在总结做法和成效的基础上,指出了改革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并对未来高职教育单独考试招生提出建议。
关键词:
重庆市 高职教育 单独招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范庆瑜
目前我国高校招生综合评价存在诸多问题。文章提出把胜任素质引入高校招生综合评价,其思路是确定胜任素质要素,确定甄选测试方法,基于胜任素质进行甄选测试,对录取的学生进行跟踪与分析。为实现高校招生综合评价改革,要探索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建立专业化专家化的招生队伍,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关键词:
胜任素质 高校招生 综合评价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耀稳
大学生的学业规划与指导对在校大学生的职业探索、职业定向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业规划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管理者不得不思考的一个现实问题。文章对大学生的学业规划与指导从内涵、必要性和具体实施路径上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大学生 学业规划与指导 高校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向东 崔允漷
通过收集12个国家和地区的学业水平考试情况,分析总结了当前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设置体系、功能定位、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并指出世界各国或地区学业水平考试的共同特征,如以相关课程内容和标准为开发依据,考试科目的必考与自选相结合,注重考察学生能力,综合运用多元评价方式以及采取灵活的评价制度等。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对我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组织模式、功能定位、与大学入学考试的关系、内容与方式以及组织与实施方面的具体构想。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赵丽萍 程宁 周雁南 贺国标
余杭作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顺利地实施了《余杭区2005年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圆满地完成了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高中招生等各项改革任务。本文介绍余杭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评价和高中招生制度的出台及其运作的概况,并对综合素质评价进行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
学业评价 考试制度 综合素质评价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常桐善
本文从教育理念、法律、课程互认体系、服务项目、录取评价方法以及学业完成情况等方面对加州大学"专升本"招生体制进行了阐述。加州大学的"专升本"招生体制充分考虑了社区专科学院的办学方针和教学任务,确保为合格的社区学院学生提供足够的继续深造的机会,并体现了以服务学生为大学己任的教育理念。加州大学对"专升本"学生的合格性评价以学生在社区学院所修课程的内容和成绩为主,并包括对他们综合素质的多元化考评,具有"卓越"和"公平"的双重性。
关键词:
加州大学 转学 专升本 大学招生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骐 戴一飞
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考试并轨政策实施以来,呈现在职考生初试成绩上线率远低于应届考生、非全日制研究生生源不足、大量应届考生被调剂为非全日制研究生等"隐形失衡"现象。调查显示:被调剂的应届考生正在成为非全日制研究生生源的主流。由于在职考生与应届考生客观上存在较大差异,采用统一的考试内容和评价标准会造成人才选拔效果的失衡。为解决这种"隐形失衡"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考试机制,在坚持初试统考的基础上,通过引入通用能力测试、等级分代替原始分、强化复试功能等措施,探索并建立更为适应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选拔的考试评价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敬政 裴金宝
为促进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健康发展,探索适应全日制教育硕士自身发展规律的招生体制、培养模式,是深化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本文系统分析了在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与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对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招生体制和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创新。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朱玉华
印度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入学考试两考合一,由社会化考试机构组织实施,考试内容全面综合,考试成绩主要以等级分呈现。印度高中招生以初中毕业考试成绩为基本依据,招生录取过程公开透明,并为弱势群体等安排招生配额。印度高中入学考试及招生制度对我国中考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