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84)
2023(3347)
2022(2805)
2021(3045)
2020(2432)
2019(5624)
2018(5514)
2017(9199)
2016(6340)
2015(7863)
2014(8017)
2013(6908)
2012(6377)
2011(5912)
2010(6213)
2009(5177)
2008(5048)
2007(4343)
2006(3714)
2005(3433)
作者
(14461)
(12056)
(11693)
(11593)
(7709)
(5738)
(5721)
(4694)
(4682)
(4537)
(4163)
(3955)
(3931)
(3897)
(3819)
(3600)
(3574)
(3558)
(3502)
(3469)
(3172)
(3117)
(3061)
(2895)
(2778)
(2718)
(2671)
(2665)
(2568)
(2516)
学科
(11607)
经济(11574)
管理(10278)
教育(9980)
教学(9192)
(8653)
理论(7673)
中国(6612)
(6403)
企业(6403)
学法(6048)
教学法(6048)
学理(4984)
学理论(4984)
(4350)
研究(4204)
方法(4065)
(3715)
数学(3564)
数学方法(3415)
学校(3360)
政治(3176)
思想(3130)
思想政治(3006)
政治教育(3006)
治教(3006)
(2999)
金融(2999)
德育(2991)
(2969)
机构
大学(76526)
学院(72719)
研究(26930)
(22045)
经济(21293)
管理(20395)
(17306)
教育(17290)
理学(16983)
中国(16954)
理学院(16631)
(16609)
师范(16520)
管理学(16070)
管理学院(15909)
科学(14806)
(13559)
师范大学(13318)
(12571)
技术(12360)
职业(12024)
研究所(11974)
(11758)
北京(11731)
中心(11382)
(10871)
(9926)
(9898)
业大(9120)
财经(9016)
基金
项目(44731)
研究(41244)
科学(34055)
基金(26763)
教育(25777)
(21815)
国家(21498)
社会(21370)
编号(20053)
社会科(19884)
社会科学(19877)
(19837)
成果(19286)
科学基金(17589)
(17188)
课题(16657)
(14908)
基金项目(13562)
大学(12183)
项目编号(11818)
规划(11699)
资助(11466)
(11454)
重点(11133)
(11052)
研究成果(10711)
(10384)
(10170)
教育部(10075)
(9848)
期刊
教育(38470)
研究(29214)
中国(27092)
(24530)
经济(24530)
(11074)
职业(10729)
学报(10242)
大学(9673)
技术(9397)
(8862)
农业(8285)
管理(7346)
科学(7238)
学学(6834)
高等(6760)
图书(6529)
技术教育(6519)
职业技术(6519)
职业技术教育(6519)
(6201)
金融(6201)
(5848)
论坛(5848)
高等教育(5520)
(5511)
书馆(4989)
图书馆(4989)
世界(4913)
成人(4840)
共检索到1248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永山  杨善林  
专业人才培养是美国大学学生事务专业历史演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学生事务实践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自1913年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创设第一个正规的学生事务研究生项目以来,美国大学学生事务专业人才培养大致经历了发展专业教育项目、推广专业培养质量标准和注重专业胜任力的培养三个发展阶段。期间,他们通过吸收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研究建立学生事务专门的理论体系、颁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加强教学人员与实践人员的合作等措施,不断丰富学生事务专业内涵和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这些经验,对于加强和改进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启示。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吴建华  周玉琴  
[目的/意义]全面考察和总结美国阅读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可以为我国阅读服务专业教育发展提供参考。[研究设计/方法]以20所美国图书情报学院为调查对象,从培养项目、课程设置、师资力量三个方面开展深入调查与分析。[结论/发现]美国阅读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呈现出三个显著特点,即依据能力标准指导人才培养、人才培养以专业方向为导向、课程设置具有系统性。借鉴美国的经验,结合我国人才培养现状,对我国阅读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提出四个方面的建议:①制定科学可行的阅读服务人才能力标准;②在图书馆学硕士下设置阅读服务研究方向;③构建完备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④建设专业背景多样化的专门师资队伍。[创新/价值]从阅读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角度全面考察美国图书情报学教育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建议,为解决我国阅读服务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汉  赵寰宇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为助力中国在全球治理中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力量,中国的全球治理人才培养需要创新机制。文章认为,目前中国大学的全球治理人才培养存在起步晚、意识有待提升、学科切割、人才输出能力不足等问题。而美国研究型大学在全球治理人才培养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了更加有效地参与全球治理,中国大学需要更加积极合理地借鉴美国大学的全球治理人才培养经验。基于对美国五所研究型大学的具体分析,文章建议中国大学的全球治理人才培养工作从四个主要方面进行提升,即中央全面加强国家顶层设计,整合和创新院、系、所机构设置,设计跨学科、全方位的课程项目,以及建立广泛的校外合作机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汪昕宇  
为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国外高校在培养并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方面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在这方面的经验,如建立大学生基本就业能力的培养机制、开展专项能力培养计划、建立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跟踪调查机制和综合性大学生职业服务体系等,能够为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兰兰  陈友华  
德国作为现代大学模式的发源地,培养了大量富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这些人才为德国的工业与服务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培养创业人才的主要特点是以职业导向作为创业人才培养的出发点,资源共享,实现创业人才培养的共赢,跨学科全球视野培养创业人才,充分支持学生创业实战。因此,我国高校培养创业人才应该更新创业理念,营造创业氛围,注重职业分析,规划学生的创业生涯,盘活创业资源,精准服务学生创业,开拓视野,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勤贤  周亚亭  
罗格斯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是,培养目标规定了明晰的能力和素质培养要求,金字塔式的宽口径教育,多样化的选修课类型,丰富多元的课外实践活动。其对我国高校的启示是:新生不分专业,在进行一定阶段统一学习后自主选择专业;增加学生自主选课数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实习方式,提升学生职业实践能力;拓展课外研究和社团活动,强化学生探索创新能力培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郭飞军  
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升级,"互联网+"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成为当今时代不可逆转的命题。而我国高职院校现阶段的创新创业教育游离于整体的课程体系,处于边缘化的地位,使得其成效甚微。高职计算机人才的培养在教学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建设、文化氛围等方面亟待改革。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计算机专业的新技术人才不仅需要对课程体系进行革新,更要注重对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重塑、师资队伍的建设、校园创新创业环境的打造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改革,以期培养具有双创思维和双创能力的学生,实现"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的协同发展,从而助推高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闫温乐  张民选  
尽管进入国际组织工作的人才具有多种专业背景,然而国际关系专业因其与国际组织的紧密联系而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意义。从就业数据来看,美国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的毕业生进入国际组织就业的占较大比例。本文以美国10所大学的国际关系专业研究生课程为例,从其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对比我国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提出将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作为国际关系专业学科发展、课程设置、课外实践等方面的重要参考与创新思路,从而推动我国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提升国际关系专业研究生教育质量。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孙旭  
以导游专业为着眼点,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实施三个方面对比澳大利亚TAFE职业教育模式与我国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在TAFE模式的启示下,提出协调资格证书获取与专业素质培养的途径,构建课程体系和更新升级具体课程的途径,实施理实合一的专业课程教学的途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吴雪萍  袁李兰  
创新人才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美国研究型大学以丰富的跨学科课程为基础,以"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为保障,积极开展创业教育,搭建创新学习平台并完善激励机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借鉴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经验,我国研究型大学可从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探索产学研融合培养模式,深入开展创业教育,搭建良好学习平台四个方面不断创新研究生培养机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国平  高耀明  
美国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的研究生培养特色鲜明:虽无统一的专业名称,但无论学术学位还是专业学位,都强调专业核心知识的积累,构建了以核心课程和主修课程为主的课程体系;在共同核心知识基础上,各大学根据自身研究特色,形成了专业而多样化的研究领域;硕士研究生以核心课程学习为主,博士研究生既重视课程学习更强调研究方法训练;学位论文格式规范,文献综述详尽,选题多聚焦微观领域,研究坚持实证路径。借鉴美国的经验,我国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改革应着重从梳理专业核心知识、强化实证研究训练、规范学位论文格式三方面进行。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戴小廷  
德国高等教育历史悠久,经过近七百年的发展,如今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德制工程师的培养质量世界闻名。考察了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借鉴其注重宽专业基础、强化实践的培养理念,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方式、良好的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等特色,对当前我国应用技术大学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均土  
就业能力不足是困扰当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问题。美国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就业能力框架及其培养机制为我国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就业能力的培养需要政府、高校及企业三方配合;要对国民教育体系进行系统规划,以更好地培养全社会人员的软技能;就业能力的培养过程要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要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空间系统;构建大学生能力培养的时间系统,实施全程式生源规划和指导。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秋慧  
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今天,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己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关键。作为社会发展的科技推动者,理科专业人才理应具备较高的科学素质和技术素养,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由于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理科大学生固有的学术情节导致他们对技术素养的轻视与淡化,从而造成科学素质与技术素养的不平衡发展。本文以美国技术教育改革的经验为启示,提出了理科专业大学提高技术素养的有关途径和方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戴冬秀  彭振宇  
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版)》,将棉纺企业的岗位需求分为技术类、管理类、一线操作类、营销类、信息技术类等五类,选取湖北10家规模棉纺企业,调查了15年以来,棉纺企业在五类岗位需求结构上发生的变化,通过调查结果分析职业岗位需求变迁的规律,通过访谈查找原因。同时选取国内4所高职院校的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调查所得的实际岗位需求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研究,探讨高职现代纺织专业人才培养如何与行业企业需求紧密结合,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