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82)
2023(4223)
2022(3338)
2021(3147)
2020(2678)
2019(5875)
2018(5462)
2017(10237)
2016(5575)
2015(6608)
2014(6395)
2013(5883)
2012(5263)
2011(4790)
2010(5139)
2009(5180)
2008(4015)
2007(3638)
2006(3269)
2005(3178)
作者
(13242)
(10759)
(10638)
(10373)
(6761)
(5180)
(5121)
(4374)
(4038)
(4027)
(3607)
(3555)
(3456)
(3392)
(3306)
(3254)
(3252)
(3101)
(3087)
(3059)
(2721)
(2599)
(2500)
(2480)
(2440)
(2432)
(2412)
(2399)
(2223)
(2159)
学科
(24306)
金融(24305)
(20944)
银行(20944)
(20460)
中国(14916)
(14705)
经济(14685)
(13282)
管理(12193)
(11410)
企业(11410)
中国金融(10830)
(7309)
(6989)
地方(5667)
(5532)
财务(5520)
财务管理(5514)
教育(5392)
企业财务(5351)
方法(5006)
理论(4748)
业经(4704)
数学(4548)
数学方法(4519)
(4461)
事业(4375)
(4294)
体制(3757)
机构
大学(71439)
学院(65624)
(27447)
经济(26724)
中国(24156)
研究(23219)
管理(21574)
理学(17856)
理学院(17619)
管理学(17263)
管理学院(17133)
(14844)
(14726)
(14498)
银行(14046)
(13758)
金融(13502)
(13186)
中心(12957)
财经(11607)
人民(11084)
科学(10961)
(10754)
师范(10691)
(10672)
(10573)
国人(10199)
(10158)
中国人(10156)
中国人民(10092)
基金
项目(40487)
研究(34424)
科学(31752)
基金(27892)
(22387)
国家(22130)
社会(21727)
社会科(20684)
社会科学(20679)
科学基金(19113)
教育(17464)
(16401)
编号(14820)
成果(14199)
基金项目(14117)
(13724)
资助(11474)
课题(11175)
大学(10792)
(10205)
自然(9884)
(9855)
(9801)
项目编号(9778)
自然科(9687)
自然科学(9683)
(9677)
自然科学基金(9518)
重点(9433)
(9354)
期刊
研究(28194)
(28029)
经济(28029)
(25570)
金融(25570)
教育(18664)
中国(18325)
(11448)
(8724)
大学(8218)
学报(8128)
管理(7657)
科学(6399)
财经(6049)
学学(6020)
农业(5351)
(5144)
经济研究(4721)
中国金融(4663)
国际(4594)
图书(4403)
技术(4319)
高等(4307)
理论(4153)
业经(3795)
实践(3785)
(3785)
世界(3719)
(3696)
高等教育(3685)
共检索到1182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段俊霞  
共治是美国大学治理的显著特点,美国教师参与大学治理长期以来执行的主要是教授参与的方式,而CF在参与大学治理中实质上长期处于边缘化地位。近年来美国CF在AAUP等教师组织的领导下,在争取包括参与权在内的各项权力方面虽已取得若干成效,但未来其参与共治也还面临诸多困难。为CF争取工作安全保障,建立平等团结文化;为其参与共治提供适当经济补偿、培养主动参与的责任意识;通过预留适当席位提高其参与度及为其参与共治提供健全的法律制度保障成为AAUP等其他教师组织下一阶段推动CF参与大学治理的努力方向。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于杨  张贵新  
大学"共治"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指导美国大学内部权力分配的重要理念与实践原则,但近年来大学"共治"对不断产生的新问题的回应不力而受到各方的质疑与责难。对此,美国联邦政府、各州政府和大学采取了促进政府与大学融合、通过立法确定大学的多重使命、建立大学与州政府的伙伴关系、重视大学的市场性行为、组建大学生组织以扩大大学"共治"的参与面等应对措施。因此,美国大学"共治"呈现出以下趋势:政府管制逐渐弱化,形式更加多样,外部影响因素不断增加,教职参与性不断降低,参与人员各司其职等。
[期刊] 改革  [作者] 马蔚华  谢平  
美国是一个金融业非常发达的国家,同时也是金融管制非常严密的国家。为了保持银行业和金融市场有活力的发展,同是又要防止金融危机和动荡,美国的金融管理体制也几经变革。但是,随着80年代后期美国金融业的危机四起,朝野上下对改革金融管理体制的呼声很高,《美国总统1991年经济报告》中指出,90年代要对金融体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徐小洲  王劫丹  
大学评价是推动当代大学改革的重要动力。为评估大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英国政府制定并实施了"知识交流框架"。从评估主体、评估维度、评估原则、评估方法和评估结果方面来看,"知识交流框架"呈现出多元性、聚焦性、均衡性、整体性、导向性等特征。"知识交流框架"是社会对大学问责的重要形式,对促进知识生产与转化具有积极影响,但其强调市场逻辑,也隐藏着功利主义倾向。我国高等教育评价机制改革应吸取其合理内核,注重绩效评价,加强整体性、多元性、长效性评价。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军仪  
20世纪下半叶,部分美国研究型大学突破大学的传统职能,向为知识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创业型大学转变。美国创业型大学以发展高科技、孵化新产业为目的,以创新和开放的积极姿态与政府、产业界建立新关系,进而促进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分析美国创业型大学的内涵、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典型特征,便于我们了解创业型大学对知识经济的重要意义,并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金周英  
在西方发达国家,技术管理近年来得到特别的重视。这与美国和西方各发达国家为了成功地迎接民办经济的新挑战,为了提高产业竞争力所做的努力有关。比如,近几年,美国各界为找出其经济竞争力的下降原因作了种种努力。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近年来美国产业竞争力在衰退,不能对市场条件和机会作迅速反应,不是因为开发新技术方面无力,而是在有效而适时地管理可应用的技术上的失策。1986年,美国全国研究理事会工作组,首次集中研究了这个问题,并呼吁全国上下对技术管理的战略意义和重要作用有充分认识,要求把该领域的研究放在国家研究工作的议事日程上。随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开始招标研究关于技术管理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丁乙  
2000年以来,"民国大学史"研究构成了大陆学术界的一个重要学术增长点。随着相关论著的不断涌现,"民国大学史"的研究也跳出了既有的研究框架,其关注视角更为新颖、多元,书写范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换。从众多著作中撷取若干富有启发式的观点与方法,凝练出一些关键词,即"党国视角"的重新发现与超越"政府—学府"二元对立维度下的大学史研究、大学的"国立化""地方化"及其所呈现出的"地方性知识"、大学与近代中国的知识生产与学术转型,并以此为导向来勾划出新世纪以来大陆学界"民国大学史"研究的新动向与新取径。同时,也将从视域、理论与材料三个方面对"民国大学史"的研究进行总结与反思。而如何从过去这十多年来的学术进路中,概括出大学史研究的范式更新,并反思如何对既有研究模式有所超越与突破,亦是今后所努力的方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金圣  
我国大学治理的行政化,集中体现在大学治理结构、治理过程和治理文化等层面的行政主导特征。行政化的大学治理,背离了现代大学的利益相关者属性及其内在激励机理,催生出大学的价值失范和权责、利益失衡问题。鉴于大学共同治理机制具有维系大学价值、权责与利益平衡的功能与优势,中国大学的治理转型似当以从行政主导走向多元共治为根本路径。实践中,这种治理转型有必要从大学治理生态的改造、政府-大学关系的重塑、党委重组与领导体制的更新、教授治学权的扩大以及大学治理文化建设等核心环节发力,以推动大学治理结构、治理过程与治理文化的优化,促成走向共同治理的大学治理转型。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成恩  常亮  
院系是履行大学核心职能的具体实施单位,是我国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在对我国大学院系治理现状进行述评的基础上,归纳提出了院系治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欧美大学院系治理模式的考察和比较,着重探讨了美国大学共同治理模式的特征及发展趋势。综合参考欧美院系治理经验,结合我国大学院系治理实际,提出了大学院系"协商共治"模式构想。在我国现有政策法规框架下,凝练提出了"党政共管、分工合作、教授治学、民主协商"的院系治理原则,重构多元利益主体共同参与下的院系治理结构与模式运行方式,初步构建了适于我国大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严纯华  
"双一流"建设要从中国实际出发,牢牢扎根中国大地。要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聚焦一流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和质量;践行"四个服务",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坚持文化传承创新,厚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沃土。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江中淮  俞红珠  
日本金融投资新动向东北财经大学江中淮,俞红珠随着80年代“气泡经济”的崩渍.日本的金融业严重受挫,许多证券公司和商业银行负债累累,它们在国内的许多金融资产变成了收不回来的呆帐,金融界苦不堪言.近几年,日本金融业吸取教训,将大批资金投向海外,改变了以往...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潘金林  龚放  
呼唤大学之道的回归和21世纪大学面临的挑战是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主要动因。美国研究型大学教师投身教学方法改革的推动力量主要来自于对学术的重新界定、教师发展中心的作用以及"创造性契约"的激励。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以探究为基础的大学新生年、创造本科生的顶峰体验,构成了贯穿其本科教育全过程的教学方法改革的核心内容。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铄  王雪双  
为改善高等教育质量、应对高等教育面临的国内外压力,英国于2015年11月和2016年5月陆续发布高等教育改革征求意见绿皮书《实现我们的潜能:教学卓越、社会流动和学生选择》和全面改革高等教育体系白皮书《知识经济的成功:教学卓越、社会流动和学生选择》,强调应将优质教学和学生学习作为英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评估策略——"教学卓越框架"。该框架旨在提高大学的教学质量,将教学提高到与科研同等重要的地位,以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改善学生的就读体验。在当前高等教育领域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状下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雷跃捷  薛宝琴  
2008年发生的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政治和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近期,美国两党债务谈判和主权信用评级下调更是成为全球舆论焦点。在此背景下,美国媒介批评出现了新的动向:在高度关注金融危机背景下美国媒体报道的价值取向的同时,媒介批评充满政治和党派争论,密切关注美国经济和社会未来的走向,针对现实问题展开批评,反映出当前美国的社会思潮。美国媒介批评之所以具有上述特点和优势,是由其民主政治体制所决定的,媒介批评对金融危机背景下的美国传媒业有着强大的制约力。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绍顺   方海跃  
1990年4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通过了第144a条规则及S条例;与此:时,全美证券交易商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