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0)
- 2023(950)
- 2022(768)
- 2021(910)
- 2020(841)
- 2019(1841)
- 2018(1947)
- 2017(3017)
- 2016(2251)
- 2015(2954)
- 2014(2954)
- 2013(2469)
- 2012(2245)
- 2011(2188)
- 2010(2253)
- 2009(2145)
- 2008(2013)
- 2007(1795)
- 2006(1587)
- 2005(1455)
- 学科
- 教育(4922)
- 中国(2639)
- 教学(2625)
- 管理(2536)
- 济(2348)
- 经济(2337)
- 思想(2166)
- 政治(2154)
- 思想政治(2113)
- 政治教育(2113)
- 治教(2113)
- 德育(2111)
- 理论(2074)
- 学校(1614)
- 研究(1567)
- 业(1316)
- 学法(1306)
- 教学法(1306)
- 工作(1290)
- 高等(1284)
- 企(1041)
- 企业(1041)
- 高等教育(1028)
- 贸(974)
- 贸易(974)
- 易(948)
- 生(834)
- 世界(829)
- 学理(806)
- 学理论(806)
- 机构
- 大学(30420)
- 学院(22900)
- 研究(9959)
- 教育(8331)
- 范(7135)
- 师范(7124)
- 京(7116)
- 济(6258)
- 经济(5998)
- 师范大学(5937)
- 管理(5819)
- 中国(5546)
- 科学(5170)
- 北京(5020)
- 所(4838)
- 理学(4677)
- 理学院(4539)
- 管理学(4306)
- 研究所(4272)
- 管理学院(4243)
- 江(4060)
- 中心(3786)
- 院(3684)
- 财(3264)
- 州(3211)
- 图书(3087)
- 书馆(3005)
- 图书馆(3004)
- 教育学(2967)
- 业大(2904)
共检索到461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乔治·马斯登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美国大学之魂》着眼于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大学的历史变迁,探析了原本浸透宗教精神的高等教育逐渐走向世俗化的路径。该书在美国图书市场上创造了学术著作畅销的奇迹。其背后原因不乏当代美国基督教意识的隐隐复兴,亦与作者立场鲜明、敢于破除窠臼的新观点直接相关。世俗化即宗教仪礼与精神在社会生活以及个体世界中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彭道林 张楚廷
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大学的素质教育在原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拉开了序幕。在之后的二十年中,素质教育在全国高校得到了广泛开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素质教育是中国大学独创的,从根本上说,它是一种教育思想。回首过去的二十年,我们希望素质教育的思想能延续下去,只要我们一直坚守它,素质教育就不容易被遗忘。
关键词:
素质教育 中国大学 自由教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曾山金
校风是一个学校在悠久的发展历史中形成的关于治学、品德、作风等等文化内容的积极沉淀。它具有喻、润、熏的教育功能。校训、校歌、校史、校徽是校风形成后的固化形态,也是校风形成时的初生形态。学术自由是大学的生命,也是大学的特色,校风若无这一特色,犹如魂无体附。“产业论”、“阵地论”有悖于教育生命和校风之魂,应受到质疑和抛弃。
关键词:
校风 学术自由 产业论 阵地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吕立志
文化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根本特征,崇尚学术是大学文化精神之所在;没有学术性就没有大学文化的根基和血脉,缺失大学文化,学术难以生存和发展。中国大学发展最大之痛是文化衰微,其表现形式是庸俗化、功利化和工具化,它根源于大学的学术性悬挂和遮蔽。铸就时代的大学文化传统,关键是营造以学术为核心的大学文化,增强大学的"学府韵味"。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胡弼成 孙燕
大学的文化精神对于大学组织发展而言是生命的和灵魂的。大学治理离不开大学文化:大学文化的精神层面是大学治理的方向和根本;大学文化的制度层面是大学治理的规范和保障;大学文化的物质和环境层面是大学治理的基础和载体;大学文化的行为层面是大学治理的方式和体现。大学精神文化的遮蔽、大学制度文化的倾斜、大学环境文化的异化、大学行为文化中正义和良心的泯灭等,是大学治理的问题出现的根源。因此,大学治理需要从大学要"为人"而治,大学人要为"文化精神"而存在;大学要"为人"而设计,大学治理要为文化而塑形;大学治理要坚守文化公正和恪守自律这三个层面展开,并辅之公正的制度和良知双管齐下,才能促使大学治理在正确方向的引领...
关键词:
文化精神 大学文化 大学治理 公正制度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绍培基 郑家祥 姜德明
美国大学的MBA绍培基,郑家祥,姜德明MBA即工商行政管理硕士(MasterofBusinessAdministration,M.B.A.),该学位最早由美国推出,是美国大学中商学院设置的最广泛的硕士学位。本文根据1992年权威的美国商学院排行榜前6...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郭大成 孙刚成
大学精神可以称为大学素质教育之魂,因为大学精神可以为大学素质教育提供价值导向,指导学人信念养育,并通过自身规范的轨迹与清晰坚定的内涵指向给大学素质教育以方法论的启示,使大学素质教育有望落到实处。同时,大学精神可以引导学人在宽松、人本的环境中追求自我超越,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为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和不竭动力。
关键词:
大学精神 大学素质教育 价值观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锋 张宇庆 李晓甜
高等教育管理者要在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加强体育文化建设方面有所作为。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大学要加强体育文化建设,让大学体育回归体育之本质,重塑大学体育之魂。近日,国家体育总局和北京体育大学联合编撰的《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报告(2015)》(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其中有一项调查结果引起社会普遍关注:自中央颁发7号文件全力提高青少年体质以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奇
美国大学治理的边界变化显示,公司治理虽被称为研究型大学治理的常态,但共同治理仍然是指导大学权威决策的首要原则;大学治理结构并没有呈现明显的变化趋势,但大学治理文化却更加受到重视;在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互动过程中,权力制衡原则仍在有效发挥影响作用。对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来说,这些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
大学治理 治理结构 共同治理 公司治理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邱悦
据《华尔街日报》2008年10月30日报道,虽然教育话题没有成为美国大选中的焦点,但是候选人约翰·麦凯恩(John McCain)和贝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都基于各自党派既定的政治框架给出了自己的提议。奥巴马认为,学校需要更多的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阎凤桥 闵维方
一、引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借鉴一些西方国家的大学教育体系,建立起了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大学体系。梅贻琦在《大学一解》中写道:"今日中国之大学教育,溯其源流,实自西洋移植而来。"~([1])在从西方留学归来、创立现代中国大学体系的先贤们眼里,西洋大学制度不仅是同源的,而且具有通例。蔡元培长校北大时,制定的办学方针是:"仿世界各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贺国庆
近代德国大学以奉行学术自由原则和注重科学研究的风气而闻名于世。从十九世纪中叶到本世纪初,各国纷纷按照德国大学的榜样改造本国的高等教育,其中尤以美国的改革最富有成效、最引人注目。回顾这段历史,总结历史的经验,无疑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具有启发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