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38)
2023(7473)
2022(6309)
2021(5976)
2020(5083)
2019(11045)
2018(11082)
2017(19007)
2016(10889)
2015(12640)
2014(12127)
2013(11197)
2012(10290)
2011(9447)
2010(9948)
2009(8984)
2008(8820)
2007(8141)
2006(7151)
2005(6278)
作者
(30609)
(25808)
(25794)
(24229)
(16733)
(12192)
(11385)
(9878)
(9850)
(9419)
(8898)
(8747)
(8626)
(8264)
(8034)
(7884)
(7740)
(7679)
(7657)
(7504)
(6643)
(6426)
(6275)
(6052)
(6019)
(5840)
(5739)
(5613)
(5319)
(5266)
学科
(34123)
管理(32929)
(32478)
经济(32446)
(29825)
企业(29825)
技术(19996)
技术管理(13206)
方法(12390)
中国(12208)
教育(10800)
理论(10558)
(10044)
数学(9642)
数学方法(9463)
业经(9272)
(8854)
教学(8463)
(7075)
农业(6946)
地方(6453)
(6400)
(6201)
金融(6200)
(6183)
贸易(6178)
(6049)
银行(6017)
(5967)
(5817)
机构
大学(153338)
学院(148768)
研究(54053)
管理(54051)
(53786)
经济(52475)
理学(46342)
理学院(45715)
管理学(44743)
管理学院(44447)
中国(36510)
科学(34011)
(33302)
(27662)
(25739)
研究所(25349)
(24675)
(24475)
师范(24219)
(23343)
中心(23254)
业大(23062)
北京(21302)
技术(20779)
农业(20334)
(19718)
教育(19436)
师范大学(19403)
(19109)
财经(18502)
基金
项目(100757)
科学(79797)
研究(77020)
基金(69617)
(61384)
国家(60808)
科学基金(51561)
社会(46449)
社会科(43874)
社会科学(43860)
(42415)
教育(38814)
基金项目(36877)
(36111)
自然(32710)
自然科(32059)
自然科学(32045)
自然科学基金(31503)
编号(31276)
(28117)
成果(27021)
资助(26552)
创新(25143)
课题(24340)
重点(23754)
(22142)
(21959)
大学(20736)
(19853)
(19713)
期刊
(60166)
经济(60166)
研究(48478)
中国(41191)
教育(37794)
学报(25708)
(23634)
科学(23543)
管理(23275)
大学(20580)
学学(17622)
技术(17592)
(17320)
农业(16883)
科技(12313)
(11172)
金融(11172)
(10180)
(9950)
论坛(9950)
职业(9921)
图书(9554)
业经(9331)
经济研究(9256)
财经(9070)
技术经济(8984)
(8023)
(7686)
高等(7067)
业大(7013)
共检索到2345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栾春娟  覃雪  刘琳琳  
探索美国大学专利技术的创新培育中心及其形成机理。分析从美国专利商标局官方网站检索到的1980—2016年美国高校专利许可数据的主要流向,将流向集中的目的地视为美国大学专利技术的创新培育中心。研究结果显示:无论在州的层面还是在城市层面,都显示出美国大学专利技术创新培育中心高度积聚于国家政治中心和政府机构的特征;美国政府鼓励和支持大学技术转化的理念与行动、一系列相关制度和措施,是形成美国大学专利技术创新培育中心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对推动我国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饶凯  孟宪飞  Andrea Piccaluga  陈绮  
英国大学不仅在研究水平方面而且在与产业界的合作方面均处于全球领先的地位。本文以英国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活动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英国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活动在许可合同数量和收入两个方面的情况,继而提出英国大学的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和国家大学技术转移协会是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活动的重要组织保障,优秀的研究成果和商业化、国际化意识的培养是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活动的先决条件,政府法律法规的设立和政府项目的支持是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活动的指导因素。最后,提出了英国大学专利技术转移对我国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活动的借鉴意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文君  陈海燕  
大学文化是指以大学历代积淀传承的精神为内核,延伸、拓展表现在大学软件与硬件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分为大学精神、大学制度、大学环境三个层次。我国大学由于建立时间晚,加上实用主义的影响,在文化上存在大学精神实用主义化、大学制度行政色彩浓厚、大学环境单调与贫乏等弊端。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尽快建立符合时代发展方向的大学文化是大学建设的重要使命。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小丽  
在三螺旋模型下,各参与者形成互动自反的紧密关系,推进创新活动的深入发展,但三螺旋关系的深入发展离不开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机构的推动。美国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机构的发展历程促进三螺旋模型的最终形成,基于其实践,应推动国内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机构组织的构建,为其配备高素质的复合型技术转移人才并强化其机构职能,同时政府还应为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机构搭建合作平台,以其快速发展带动技术创新的螺旋式上升。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学忠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育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大学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指向,在当前大学普遍存在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不足的情况下,需要以更新办学理念为先导,以教学模式改革为重心,以教学评价为保障,整体优化教学环境,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素养。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红兵  和金生  张素平  
本文借助仿生学相关理论,对虚拟团队的知识创新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培育虚拟团队知识创新能力的方法。文章为增强组织绩效及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了崭新的研究视角和实施框架。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雅雪  罗古月  
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为基础,通过文献计量分析的原理和方法,从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支持能力以及产出能力方面,对2003~2012年云南农业大学和四川农业大学的专利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从专利角度评价两所农业大学的技术创新能力,四川农业大学在技术创新投入能力和支持能力方面占优势,云南农业大学在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方面占优势。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小丽  
美国大学专利技术转移组织(TTO)的成效直接受益于美国有效的宏观机制。基于美国大学TTO的经验,我国应该在科技经费支出、风险投资、大学技术成果的归属原则等方面进行推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梁莱歆  
认为面对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学术失范现象,大学在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同时,也应承担起对学生学术道德观的培育。指出大学应当树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育观念,重在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宜过早地把某些评判标准应用在研究生身上,而是为人才创新潜能的培养创造尽可能良好的环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于喆  王君  
目前,我国正处于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在"全球价值链"分工角色的突破,对国际价值链原有分工秩序构成挑战。为此,必须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国际环境、发展阶段,围绕国家战略发展目标,选择和培育对我国经济社会具有"支撑"和"引领"作用的重大技术,力争取得新突破,以更好地实现自身发展、提升我国的发展主动权和国际地位。一、重大技术创新中政府的职能和作用
[期刊] 改革  [作者] 姜江  韩祺  
经过10多年的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取得重要突破,自主开发的产品开始进入市场,产业发展具备了较好的基础。但总体上看,现阶段新能源汽车尚处于产业化初期,面临价格高、性能不稳定、市场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迫切需要加强技术创新,降低成本。在未来一段时期要通过扩大国家财税支持力度,建立产业技术联盟,以推动电池租赁等商业模式创新,加强充电桩等市场应用基础设施建设等引导市场应用等措施,推进新能源汽车规模化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吴林源  
面对当前国内外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产业吸引力这种外在压力,企业应如何主动应对,加快培育和启动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落实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笔者建议要着力解决好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重塑“三结合”的创新机制 合理的组织形式是实施技术创新的重要保证。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同志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鞍钢宪法”中,提出了企业在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时,应坚持走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苏苏  
高科技企业,面临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行业的激烈竞争,必须不断培育和促进公司的整体技术创新能力,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在逐步实现由技术追随型企业向技术领先型企业转变的同时,瞄准国际化方向。并要立足掌握核心技术,致力于新技术的研究跟踪和新产品的研发,保持领先优势,才能不断提升产品竞争能力和赢利能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茂松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熊曦博士的专著《区域产业品牌形成机理及其培育策略研究》(2015年10月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阐述了区域产业品牌的科学内涵,分析了区域产业品牌的形成机理,提出了培育区域产业品牌的系统性策略,研究视角新颖,研究方法科学,研究结论的指导性强,对各地区培育区域产业品牌,提升区域竞争力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通读全书,我认为是一部研究区域产业品牌创新的力作。一是理论创新性强。现有的品牌研究大多局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彭亮  
在区域自主创新的过程中,必须积极构建以企业为核心主体、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自主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为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优化企业管理和组织机制创造自主创新良好的内在环境;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出发,结合技术创新战略和组织机构的优化,确立企业作为区域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努力打造区域以至国际化的自主品牌,构建自主核心技术。还要特别注意区域内企业间技术创新的合作,以及区域企业创新战略联盟的形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