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51)
2023(13171)
2022(11483)
2021(11054)
2020(9176)
2019(20982)
2018(21036)
2017(39922)
2016(22033)
2015(24977)
2014(24346)
2013(23717)
2012(21622)
2011(19615)
2010(19705)
2009(17887)
2008(17462)
2007(15573)
2006(13488)
2005(11804)
作者
(60380)
(49944)
(49545)
(47135)
(31945)
(23883)
(22683)
(19562)
(18859)
(17964)
(16998)
(16664)
(15862)
(15848)
(15286)
(15060)
(14968)
(14849)
(14265)
(14199)
(12262)
(12183)
(11939)
(11381)
(11337)
(11203)
(11119)
(11068)
(9979)
(9842)
学科
(79025)
经济(78860)
管理(66819)
(64345)
(56523)
企业(56523)
方法(35231)
数学(29107)
数学方法(28745)
中国(23064)
(21480)
业经(19916)
技术(19816)
(19096)
(17349)
理论(16719)
地方(16659)
(14970)
(14871)
贸易(14860)
教育(14750)
(14494)
(14441)
农业(14137)
技术管理(13329)
(13108)
(12307)
(12271)
银行(12228)
财务(12221)
机构
大学(305222)
学院(299051)
管理(122922)
(113650)
经济(110990)
理学(106650)
理学院(105449)
管理学(103724)
管理学院(103144)
研究(98330)
中国(70646)
(65318)
科学(60278)
(51111)
(47667)
中心(43603)
(43567)
研究所(43459)
(43188)
师范(42853)
业大(42660)
(42585)
北京(41597)
财经(41133)
(37408)
(36163)
(35859)
师范大学(34653)
农业(33135)
经济学(32211)
基金
项目(204893)
科学(162014)
研究(155285)
基金(146561)
(125821)
国家(124689)
科学基金(108199)
社会(96071)
社会科(90815)
社会科学(90790)
(81090)
基金项目(78206)
教育(72881)
自然(69522)
(68035)
自然科(67918)
自然科学(67903)
自然科学基金(66702)
编号(64902)
资助(59040)
成果(54129)
(46507)
课题(45192)
重点(45176)
(44893)
(43372)
创新(42502)
项目编号(40827)
大学(39983)
教育部(39000)
期刊
(125766)
经济(125766)
研究(92298)
中国(62062)
教育(48166)
管理(47741)
学报(43860)
科学(41505)
(39092)
(37315)
大学(34577)
学学(30762)
农业(27769)
技术(26777)
(23405)
金融(23405)
业经(21638)
图书(20381)
经济研究(19331)
财经(19101)
科技(17185)
(16281)
问题(15910)
(14939)
技术经济(14714)
理论(14709)
现代(14012)
(13968)
论坛(13968)
书馆(13671)
共检索到4422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文少保  
二战结束后,美国各大学为了发展新兴交叉学科或特定的研究领域,争取外部的研发经费资助,在不打破原有学院系科结构的基础上,纷纷成立以开展跨学科研究为主的实验室、研究中心、研究所和大学研究院等形式的一种独立于传统院系结构之外的科研组织,这种科研组织被称为有组织的研究单位(ORU)。美国大学这一新的组织制度安排成效显著,分析这一组织制度创新的深层次发展原因,更有利于大学开展新知识生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毕颖  杨连生  
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本质属性就是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与协同主体在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和知识转移过程中的管理创新。由于受到合作中的知识特性、合作各方的知识结构、知识共享的意愿、知识转移渠道的选择等因素的影响,使合作各方的矛盾开始出现,难以实现协同创新的共同目标。为此,要促进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协同创新,就需要确立正确的政策价值取向,明晰政策的着力方向,完善政策的配套机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连生  文少保  
跨学科研究组织是当今大学研发创新的一种重要的制度安排,而以问题为中心的制度又是促进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发展的重要制度创新。为了解决科学研究中的问题和难题,是学科至上还是问题优先,无形之中就形成了一种张力相持。大学内部传统学术组织以学科为导向,虽有其优势,但在进行跨学科研究时却陷入了困境。因此,必须通过制度创新,进行基于问题导向的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发展的制度安排,建立以问题为中心、任务为导向、团队为研究单位、基于合同管理的一种独立于院系的跨学科研究组织。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焦磊  谢安邦  
重视跨学科研究已成为世界知名研究型大学的共性特质。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跨学科研究活动发端较早,但其发展进程中受到了传统院系组织架构的阻碍。为突破发展壁垒,美国研究型大学以解决复杂性问题为逻辑起点,创新性地构建了"托管式""独立建制式""矩阵式""学院内嵌式"和"无学科边界式"五种跨学科学术组织形态。这种跨学科组织的构建思想和实践经验值得我国研究型大学借鉴。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连生等在《中国高教研究》第10期撰文认为,跨学科研究是一种基于问题解决的研究,由于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冲突,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形成这样一种局面,即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独立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赵文平  吴敏  王安民  
就我国大学在跨学科研究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知识障碍、组织障碍、意识障碍、文化与利益障碍和政策障碍是阻碍我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凡丰  项伟央  李文静  
近年来,美国研究型大学普遍把促进跨学科研究作为学校战略,设立支持跨学科的种子基金,建立研究中心,以吸引外部科研资助。这些策略是促进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条件,但可能会因外部科研资助情况的变化而波动。为了使跨学科研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龙献忠  王静  
为保障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组织的顺利运行,必须了解跨学科组织的研究进展、特征情况以及运行的基础理论,在此基础上从内部环境、外部环境、软件建设、硬件建设四个维度分析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组织运行的现状,并构建出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组织运行的组织保障、政策保障、投入保障、文化保障、人才技术保障等体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杨连生  吴卓平  王松婵  
跨学科研究组织已经成为研究机构进行研发创新的一种重要制度安排。促进跨学科项目启动和运行的措施、跨越学科边界的组织架构、协同创新的奖励体系、不同学科文化的对话与融合、获取有限资源的组织优势、经费筹措与管理体系、协调相关单位人事关系的制度与政策和基于项目评估的资源分配调整办法这8个方面构成了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运行机制的支撑条件,对这些支撑条件的认识也为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提供了管理改革依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徐国兴  
通过调查得到了跨学科学习的博士生数据,分析了跨学科学习的博士生的科研成果数据可知,跨学科学习对博士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并没有明显的作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艾华  吴伟  王卫彬  
以高校跨学科组织为研究对象,剖析跨学科组织、跨学科研究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及评价机制、跨学科研究绩效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分析对假设进行了验证表明:跨学科组织的两个子维度即跨学科组织的合理性及其与产业界的联系,对科研生产力有显著正效应;跨学科研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评价机制在"跨学科组织—科研生产力"的关系中均发挥着中介作用,与"跨学科组织的合理性—科研生产力"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相比,跨学科研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评价机制在"跨学科组织和产业界的联系—科研生产力"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更为显著。因此,从研究的样本来看,在开展跨学科研究提升科研生产力的过程中,高校跨学科组织不仅需要释放活力与异质性组织构建合作网络,而且需要优化与创新跨学科研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评价机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媛媛  
"马太效应"普遍反映在跨学科研究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符号资本的运作中,它既促进这四大资本发挥作用,有集中优势资源促进跨学科研究发展的一面,又影响了四大资本的再分配,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如何辩证地看待"马太效应",并使其在我国大学的跨学科研究中发挥正面效应,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曾粤亮  司莉  
[目的/意义]对跨学科科研合作的内涵、类型与特点进行剖析,为跨学科科研合作实践与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以更好地推动知识创新。[研究设计/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和网络调查法,对跨学科、跨学科研究、科研合作等概念进行辨析,提出跨学科科研合作的内涵,总结其类型与特点。[结论/发现]从组织结构与运行视角,根据合作动因与规模将当前科研环境中跨学科科研合作分为三大类型,即个体需求驱动的合作、科研项目联结的合作、跨学科研究实体组织的合作,三者具有不同的特点与实践场景。结合“有组织科研”的战略布局,在跨学科科研合作类型中,个体需求驱动的合作凸显自由探索的特点,是科研人员自主创新的基础,而从组织管理与成效保障层面比较,以科研项目联结的合作和跨学科研究实体组织的合作更适应新时代复杂科学研究趋势和社会发展需求。[创新/价值]对跨学科科研合作的基础理论问题进行探析,为其深入研究和组织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俊  
跨学科研究已成为当今大学进行知识创新的一项重要方略,女性研究就是西方大学中一项典型的跨学科学术,它的影响力已不容低估。但是,在以学科为建制的大学组织中生存,女性研究依然面临着许多组织上的困境。深度剖析女性研究这一跨学科的个案,可以为我们今天大学中的跨学科尝试提供经验和参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晓锋  
近代以来的大部分时期,科学研究的主要组织形式是以自由探索为特征的小科学,不少重大的发现也是由这种组织方式而来。二战以来,随着以人类基因组计划、哈勃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