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72)
2023(5732)
2022(5054)
2021(4758)
2020(4320)
2019(10429)
2018(10277)
2017(20669)
2016(11372)
2015(13252)
2014(13728)
2013(13791)
2012(12948)
2011(11879)
2010(11979)
2009(11461)
2008(11700)
2007(10833)
2006(9332)
2005(8573)
作者
(34599)
(28789)
(28759)
(27671)
(18204)
(13749)
(13514)
(11259)
(10875)
(10299)
(9763)
(9636)
(9156)
(9119)
(9085)
(9068)
(9025)
(8501)
(8401)
(8278)
(7141)
(7073)
(7051)
(6612)
(6592)
(6516)
(6488)
(6449)
(5859)
(5727)
学科
(47035)
经济(46986)
管理(28411)
(28281)
方法(25001)
(22657)
企业(22657)
数学(22355)
数学方法(22193)
(17929)
银行(17784)
(16499)
(16030)
(12160)
(12117)
中国(11544)
(11326)
金融(11324)
(10580)
制度(10575)
(9908)
贸易(9900)
业务(9828)
(9546)
(9439)
业经(8878)
地方(8645)
银行制(8460)
农业(7872)
(7576)
机构
大学(169757)
学院(165778)
(69621)
经济(68027)
管理(63006)
研究(56993)
理学(53128)
理学院(52512)
管理学(51695)
管理学院(51370)
中国(50159)
(36602)
科学(34295)
(33463)
(32133)
(29912)
中心(28032)
研究所(27104)
财经(26535)
(26249)
农业(25869)
业大(25059)
(23986)
北京(23436)
(22266)
经济学(22090)
(21999)
师范(21781)
银行(21347)
(21315)
基金
项目(104543)
科学(80801)
研究(75820)
基金(75150)
(64998)
国家(64481)
科学基金(54105)
社会(46644)
社会科(44204)
社会科学(44186)
(40170)
基金项目(39967)
教育(35652)
自然(34905)
(34622)
自然科(34038)
自然科学(34024)
自然科学基金(33426)
资助(31733)
编号(31614)
成果(26648)
(24183)
重点(23751)
(22273)
课题(21519)
(21263)
科研(20569)
教育部(20535)
大学(20107)
创新(19921)
期刊
(73957)
经济(73957)
研究(52550)
中国(31437)
(30682)
金融(30682)
(28251)
(26756)
学报(26148)
科学(23190)
管理(20506)
大学(19434)
学学(17987)
农业(17139)
教育(17032)
技术(13663)
财经(13435)
经济研究(11771)
业经(11631)
(11373)
问题(10282)
(9921)
理论(9919)
实践(9112)
(9112)
(8924)
技术经济(8611)
商业(8451)
国际(8418)
统计(8043)
共检索到2559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畅  苟于国  郭敏  
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和由之引发的全球金融市场动荡是对全球银行业风险管理能力的一次最现实、最直接的综合压力测试和实战演习。历次金融危机表明,各经济体特别是金融部门的稳健性对该国宏观经济健康发展以及抵御危机至关重要。在当前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宏观大环境下,如何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强化其风险识别、度量、监测和控制能力,以确保作为金融核心的银行业体系的稳健和安全性,对维护我国金融体系整体的安全稳定性、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压力测试作为风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刘畅  
结合美国次贷危机,分析商业银行压力测试与银行风险管理和银行监管关系,指出当前加强商业银行开展压力测试的重要意义。在深入剖析目前商业银行压力测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借鉴国际先进银行风险预警和管控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有效压力测试方案的构建实施框架的几点意见,旨在提高银行风险管控能力和战略性决策科学性,以加强银行业稳健性评估和提高银行监管的有效性。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应贵  闫海峰  
美国银行监管机构耗时四个月之久,动用了150名专家和分析师对美国19家最大银行控股公司的资本水平进行了罕见规模的压力测试,从而确定了这些金融机构的资本缺口。美国银行监管机构十分看重压力测试,从宏观经济情景选择、微观经济变量到会计细节处理都进行了统一部署和安排,因此测试结果符合客观实际和市场的主观期望。我国刚推行压力测试法,尚需要进行深入的探索,美国这次测试为我们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晓丹  林炳华  
流动性风险管理是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基础性工作,无论是在宏观经济平稳发展时期还是经济大幅波动时期,流动性风险始终是金融市场关注的重要方面。目前我国宏观流动性较充裕,商业银行整体流动性风险可控,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本文根据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对银行流动性风险进行压力测试分析,研究极端市场情况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轻度压力情景下,商业银行流动性降低的幅度并不大。若经济不断恶化,市场环境处于严重压力情景时,银行流动性水平将急骤下降,银行将面临巨大流动性风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上海银行流动性压力测试课题组  王景斌  王岍  
银监会自2007年年底加大了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力度,并于2008年年初下发了《商业银行压力测试指引》,要求各商业银行开展流动性压力测试。流动性压力测试有助于商业银行预测在市场最严酷的情况下自身的流动性风险承受能力,并通过主动改变管理策略防范流动性风险。本文系统介绍了流动性风险管理与压力测试及两者间的关系,并以某商业银行为对象进行了流动性压力测试的实证分析,最后对流动性压力测试的推广运用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天宇  杨勇  
文章根据信贷组合观点理论来构建信用风险宏观经济压力测试模型系统,首先构建了基于压力传导模型和压力情景生成模型的压力测试模型系统;其次通过相关性检验、平稳性检验与"协整检验"筛选出对商业银行风险产生影响的宏观经济变量;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得出,该模型对于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在宏观经济压力下的信用风险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田亚欧  安宁  方建武  
一、压力测试的产生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防止金融机构遭受对其盈利能力和偿付能力造成致命影响的损失,因此,自金融风险管理诞生之日起,对资产头寸或业务头寸出现小概率的大损失成为风险管理关心的重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先后爆发了100余次系统性银行危机,如1994年美国利率风暴及中南美洲比索风暴;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俄罗斯政府债务危机;2007年开始的次贷危机,并由此引发了至今仍在继续的全球金融风暴。这些极端风险产生的危害和冲击对传统的风险管理工具提出了挑战,仅基于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燕  
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能帮助商业银行决策者科学判断金融体系可能面临的流动性冲击、承压能力及传染性风险,制定恰当的流动性管理决策,可以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以城市商业银行为例,假定在存款准备金上升和存款流失的压力测试情景下,通过分析流动性缺口率、备付金率、存贷比等相关流动性指标变化对其影响程度来评估城市商业银行可能面临的流动性风险以及其管理防范流动性风险的能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波  龙炫睿  
2012—2016年,参加中国人民银行组织的商业银行压力测试的银行数量逐步增加。风险种类从信用风险扩大到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压力情景设计不断进行修改和调整。尽管历年具体测试结果不一样,但总的测试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的抗冲击能力较强,银行资产质量和资本充足水平较高,对宏观经济冲击的缓释能力较强,总体运行稳健,但部分重点领域稳健状况值得关注。大型商业银行比其他类型银行有更强的抵御信用风险的能力。商业银行对包括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在内的市场风险有较强的抵御能力。银行账户利率风险基本可控。利率风险对商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许青  沈娜  
在经济"新常态"的影响下,我国商业银行赖以生存的金融环境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存款波动加大、业务结构调整、存贷利差缩窄、不良贷款率攀升等因素为流动性问题埋下了隐患。本文选取2006~2014年间我国16家上市银行的相关数据建立面板模型,考察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变动趋势,并根据压力测试结果为商业银行加强流动性管理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子元  
本文系统地总结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压力测试的主要技术方法,讨论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性,介绍了国外银行的实践情况,为国内银行开展信用风险压力测试提供参考。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能福  康翔  
以不良贷款率作为衡量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主要指标,借鉴国内外的研究经验,采用LOGIT方法论构建我国宏观经济因素对银行信用风险影响的压力测试模型,并通过假设情景法进行宏观压力测试,定量评估了宏观经济变化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冲击。研究表明,压力测试可以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天宇  杨勇  
文章根据信贷组合观点理论来构建信用风险宏观经济压力测试模型系统,首先构建了基于压力传导模型和压力情景生成模型的压力测试模型系统;其次通过相关性检验、平稳性检验与"协整检验"筛选出对商业银行风险产生影响的宏观经济变量;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得出,该模型对于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在宏观经济压力下的信用风险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丁建臣  庞小凤  孟大伟  
金融危机暴露出传统银行风险管理方法存在重大缺陷,商业银行压力测试方法应运而生。欧美等国先后进行了多轮银行业压力测试,实践证明银行压力测试在弥补银行监管真空、提升银行监管能力、改善银行经营水平等方面具有积极促进作用。通过分析国外银行压力测试的经验和缺陷,探寻完善和强化我国银行压力测试的政策取向,无疑对提高我国银行持续监管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士英  许青  沈娜  
在经济"新常态"的影响下,我国商业银行赖以生存的金融环境发生着深刻的变革。通过对我国流动性风险的现状进行分析,选取了2006—2014年间我国16家上市银行的相关数据建立面板模型,从监管的角度对压力测试在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比例受到非利息收入占比的影响较大,在重度压力测试下,非利息收入占比较低的银行流动性比率逼近监管红线。此外,一般性存款占比下降、净息差缩窄的趋势也将对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形成负面影响。长期来看,唯有更多发展创新性、综合性的非信贷业务,实现从单一服务模式向差别化综合服务模式转型,才能实现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在经济"新常态"的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