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22)
2023(12378)
2022(10591)
2021(9801)
2020(8370)
2019(19109)
2018(18836)
2017(35717)
2016(20168)
2015(22665)
2014(22902)
2013(22555)
2012(21053)
2011(19160)
2010(19390)
2009(18165)
2008(18379)
2007(16901)
2006(14617)
2005(13091)
作者
(62739)
(52641)
(52460)
(49995)
(33415)
(25610)
(23970)
(20704)
(19626)
(18868)
(17844)
(17450)
(16910)
(16731)
(16439)
(16429)
(16121)
(15571)
(15269)
(15227)
(13242)
(12906)
(12811)
(11957)
(11905)
(11901)
(11678)
(11646)
(10722)
(10622)
学科
(80472)
经济(80365)
管理(57552)
(54201)
(43857)
企业(43857)
方法(38841)
数学(34122)
数学方法(33705)
(23140)
(22382)
中国(20139)
(18947)
(17439)
贸易(17433)
(16959)
业经(16647)
(15978)
农业(14719)
(14618)
财务(14586)
财务管理(14538)
地方(14492)
企业财务(13736)
理论(12892)
(12859)
银行(12796)
(12301)
金融(12299)
(12039)
机构
大学(298727)
学院(296373)
(117379)
经济(114818)
管理(108362)
研究(101353)
理学(93585)
理学院(92435)
管理学(90456)
管理学院(89912)
中国(75968)
科学(66298)
(63494)
(60173)
(55009)
(54271)
业大(49899)
研究所(49413)
农业(48226)
中心(47041)
(45876)
财经(44089)
(39934)
北京(39771)
(39179)
师范(38611)
经济学(36550)
(36293)
(35956)
经济学院(33463)
基金
项目(196195)
科学(151542)
基金(141406)
研究(135822)
(126507)
国家(125429)
科学基金(104931)
社会(84867)
社会科(80371)
社会科学(80343)
(76907)
基金项目(74904)
自然(70202)
自然科(68600)
自然科学(68575)
自然科学基金(67378)
(65884)
教育(63641)
资助(58666)
编号(54074)
重点(44755)
成果(44303)
(43034)
(41345)
(40262)
科研(38749)
计划(38209)
课题(37857)
创新(37747)
大学(36490)
期刊
(126197)
经济(126197)
研究(84142)
中国(56897)
学报(56428)
(53331)
科学(47245)
(44296)
大学(40859)
学学(38433)
管理(37097)
农业(35641)
教育(32009)
(25808)
金融(25808)
技术(24442)
财经(21587)
经济研究(20937)
业经(20552)
(20043)
(18570)
问题(17246)
(16371)
(15370)
统计(15097)
技术经济(14947)
图书(14779)
业大(14367)
商业(14046)
科技(13802)
共检索到4357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孙志强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经常账户逆差不断累积,对外负债规模持续扩张,逐步形成金融市场导向的债务依赖型经济发展模式。美国净国际投资头寸虽然为负值,但绝对数额却小于经常账户逆差累积值,保持相对平稳。传统的贸易调整渠道已不足以充分解释美国外部失衡现象。由汇率变动和资产价格变动引起的估值效应调整渠道发挥了重要的辅助调节作用。估值效应还是美国对外资产收益率和对外负债回报率产生长期系统性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且二者均可分解为投资收入收益率与资本利得收益率二部分。美国对外资产收益率高于对外负债回报率,是美国作为净债务国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宋效军  陈德兵  任若恩  
世界金融一体化促进各国对外资产与负债迅速增长。资产价格的非预期变化使一国对外净资产更多地暴露于资本收益和损失风险中,因此,如何实现有利于一国外部均衡的估值效应就显得日益重要。本文对估值效应的理论模型和计量方法进行梳理,并对我国对外净资产变化中的估值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存在负的估值效应,表明我国通过经常项目盈余所聚积的大量资源正在不断地向国外无偿转移,这就要求对外资产管理水平稳步提高。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琨  郭其友  
在分析估值效应对外部均衡调整机理的基础上,测算了其在中国、美国、日本及欧元区中的对外部均衡调整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我国估值效应对外部失衡的影响正在进一步加大,且资产结构的影响因素明显。因此,通过提高我国对外投资的规模和收益、优化外部资产币种结构等措施,可充分发挥估值效应调整外部宏观经济均衡的作用。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韩召颖  孙志强  
20世纪80年代末期,美国从净债权国转变为净债务国,经常账户逆差不断累积,对外负债规模急剧扩大,逐步形成金融市场导向的债务依赖型经济体。美国净国际投资头寸虽然为负值,但却明显小于经常账户赤字累积值,保持相对平稳,还在对外投资中持续获得正收益。这主要源于美国对外资产收益率高于对外负债回报率,二者之间存在收益率差。按照本文计算方法,2003—2016年,美国年均对外收益率差为2.26%。收益率差还通过收益效应、组合效应、时间效应和估值效应等方式,有效调整了美国外部失衡状态,使美国对外负债具有一定可持续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博  刘澜飚  
一国外部失衡调整的渠道主要包括贸易渠道和金融渠道,其中贸易渠道一直是外部调整的主渠道。但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外部失衡调整的金融渠道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对我国外部失衡调整渠道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美国大平稳时期的结束以及中国在近期成为新兴的不成熟的债权国,估值效应等金融调整渠道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但究其根源仍在于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合理以及中国特殊的对外资产偏向结构。因此,改革对美元过度依赖的国际货币体系并逐步调整中国的对外金融资产结构是未来我国进行外部调整的主要方向。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纯威  罗瑞琼  
文章对造成我国外部失衡的原因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评估。定量分析显示,我国目前的外部失衡主要是内生性和外源性的,是国内外实质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其客观必然性和存在的合理性,在短期内不可能靠调控政策完全消除,强行消除反而不利于经济稳定运行。面对外部失衡的政策重点在于尽力阻断外部失衡向国内经济传导和对国内经济协调运行构成负面冲击。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那明  戴振亚  
基于估值效应规模及结构分解理论,可以对中、美两国的估值效应进行测算。针对1982—2012年中国经济数据构建VAR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外部财富中估值效应变动与净外部资产、汇率、资产价格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估值效应对中国外部财富变动的影响在不断加大,估值效应的变动主要由净外部资产自身的投资组合和币种配置决定,资产价格比汇率能解释更多的估值效应波动。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那明  戴振亚  
基于估值效应规模及结构分解理论,可以对中、美两国的估值效应进行测算。针对1982—2012年中国经济数据构建VAR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外部财富中估值效应变动与净外部资产、汇率、资产价格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估值效应对中国外部财富变动的影响在不断加大,估值效应的变动主要由净外部资产自身的投资组合和币种配置决定,资产价格比汇率能解释更多的估值效应波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敏倩  
外需与内需拉动失衡的主要原因在于出口导向政策数十年不变、国际产业转移推动我国外贸出口的发展以及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影响。该文针对外需与内需拉动失衡的现象与原因,提出以下矫正二者失衡的路径:摒弃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加强自主创新,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实行稳步对外开放政策,增强外贸资源的合理配置,保证适度的外需拉动力;从分配源头入手,积极拉动居民消费需求;加强公共财政建设,推进公共消费水平提升。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那明  李康  
本文从中国外部财富的现状出发,利用中国1982~2012年外部财富的数据,测算出中国外部财富变动中的估值效应,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量化各因素对估值效应的影响。实证分析得出:中国外部财富变动中存在负估值效应,但估值效应的变动呈现波动性。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对估值效应的影响最大且为正向;净外部资产变动率的影响呈现波动性;美国一年期国债利率对估值效应的影响为正向;外商来华投资回报率对估值效应的影响较小。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威  黄晓琪  郭小波  
本文基于Hansen提出的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在构造包括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差额的短期外部失衡指标基础上,利用G20国家面板数据从国家间金融异质性视角检验了金融渠道调节外部失衡的非线性影响,结果发现:代表金融市场结构差异的国内私营部门银行信贷/GDP、权益证券组合投资净流入/GDP和银行贷存比指标,及代表金融干预水平差异的总储备资产/GDP指标,会使金融渠道调节失衡产生门限效应,而代表金融开放度的指标在短期内门限效应不显著。这也是导致中美两国金融渠道调节失衡效果出现差异的原因之一。中国应通过调整金融市场结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威  黄晓琪  郭小波  
本文基于Hansen提出的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在构造包括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差额的短期外部失衡指标基础上,利用G20国家面板数据从国家间金融异质性视角检验了金融渠道调节外部失衡的非线性影响,结果发现:代表金融市场结构差异的国内私营部门银行信贷/GDP、权益证券组合投资净流入/GDP和银行贷存比指标,及代表金融干预水平差异的总储备资产/GDP指标,会使金融渠道调节失衡产生门限效应,而代表金融开放度的指标在短期内门限效应不显著。这也是导致中美两国金融渠道调节失衡效果出现差异的原因之一。中国应通过调整金融市场结构、降低对银行间接融资依赖、提升对外投资收益率、在保证充足调控能力基础上适当减少官方储备等,提升金融渠道调节外部失衡效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礼卿  
2008年7月10~11日,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在福州召开首届"国际金融青年论坛"。大会邀请中国银行、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国内知名专家教授做了主题演讲。现将部分专家的演讲文稿刊载,以飨读者。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威  黄晓琪  陈继勇  
本文利用38国1981—2014年短面板数据,研究汇率渠道和资产收益率渠道是否因金融发展水平不同对一国外部失衡调节产生非线性效应及其差异。发现:银行贷存比指标、权益证券投资指标和金融开放水平指标的差异,使两类金融渠道均对外部失衡调节产生门限效应。而二者共同解释了中美金融渠道调节失衡效用不同的原因:在金融发展差异的影响下,汇率渠道对中美两国失衡调节发挥了相似正效应,但收益率渠道的效用却存在国别差异。因此中国需要深化以提高收益率渠道效用为目标的金融发展,维持现行汇率政策稳定,增加股权投资比重,在金融稳定前提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