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67)
2023(7047)
2022(5876)
2021(5786)
2020(4819)
2019(11146)
2018(10856)
2017(20999)
2016(11387)
2015(12902)
2014(12588)
2013(12601)
2012(12104)
2011(11368)
2010(11480)
2009(10887)
2008(10798)
2007(9491)
2006(8662)
2005(8101)
作者
(30596)
(25424)
(25410)
(24573)
(16674)
(12001)
(11632)
(9911)
(9800)
(9274)
(8800)
(8473)
(8351)
(8336)
(8218)
(7864)
(7731)
(7395)
(7255)
(7100)
(6539)
(6163)
(6057)
(5824)
(5784)
(5721)
(5625)
(5493)
(5097)
(5083)
学科
(48973)
经济(48917)
管理(31588)
(31562)
(24866)
企业(24866)
方法(19270)
中国(17561)
数学(17205)
数学方法(17038)
(14250)
(13642)
贸易(13634)
(13451)
(12054)
(11774)
(10666)
业经(9693)
(9280)
银行(9280)
(9043)
农业(8970)
(8402)
金融(8402)
地方(8145)
及其(7989)
(7597)
环境(7330)
(7298)
关系(7283)
机构
大学(166051)
学院(163392)
(81757)
经济(80428)
研究(64545)
管理(62553)
理学(52765)
理学院(52177)
管理学(51696)
中国(51438)
管理学院(51335)
(37249)
(36403)
科学(32906)
(31857)
财经(28919)
研究所(28547)
中心(27785)
(26574)
经济学(26375)
北京(24398)
经济学院(23672)
(23566)
(22974)
(22477)
师范(22386)
财经大学(21465)
(21434)
科学院(18823)
(18486)
基金
项目(100176)
科学(80956)
研究(78516)
基金(75748)
(64804)
国家(64299)
科学基金(54845)
社会(52597)
社会科(50065)
社会科学(50059)
基金项目(37822)
教育(35942)
(33944)
资助(32403)
自然(32148)
自然科(31426)
自然科学(31418)
编号(31040)
自然科学基金(30939)
(30504)
成果(27519)
(25096)
中国(23107)
国家社会(22918)
(22698)
重点(22530)
教育部(22234)
课题(22012)
(21124)
人文(20829)
期刊
(92264)
经济(92264)
研究(59334)
中国(34101)
(26491)
管理(25669)
科学(20597)
(20534)
金融(20534)
(20459)
教育(19440)
学报(18130)
经济研究(16118)
大学(15070)
财经(14857)
农业(14392)
(14365)
国际(13838)
学学(13571)
(12934)
技术(12849)
世界(12733)
业经(12530)
问题(12259)
(8738)
技术经济(8412)
(8136)
论坛(8136)
现代(7873)
图书(7481)
共检索到2647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雅珍   刘丹鹭  
当前美国的外包策略已经转换为“在岸外包”“近岸外包”和“友岸外包”三种形式。这意味着美国推动其外包的动机发生重要变化,从过去以效率为主转向了安全与效率兼顾,在与中国的竞争中把所谓的安全放在了第一位。美国外包策略形式转换的底气在于美国拥有一个超大规模的国内统一大市场,目前它正利用这个绝对的市场优势,试图全面解构中国过去嵌入的全球价值链。中国破解美国外包策略形式转换的长期的最根本的办法在于塑造强大的国内统一大市场。而短期内可以采取的具体措施是:通过优化投资营商环境、降低交易费用来引进和留住更多的外商投资企业;鼓励中资企业加快“走出去”的步伐,抱团出海,以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等为投资目的地,加强与美国所主导的产业链的联系;通过更高水平的开放影响美国的盟友及美国内部不同的利益集团,重塑中国国际经济循环的新格局;等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郝晓伟  陈侠  
奥巴马政府强调将发展经贸和解决国内就业列为其工作的中心,美国的对外经贸战略也随之转型,通过采取推动以"两洋战略"为代表的区域自贸协定谈判,打造新一代制造业革命等措施,以更好促进美国经济增长。在对华经贸战略方面,美国借助"公平贸易",加强了对贸易制度性力量的利用,以倡导地区性自贸协定等多个手段增强美国对华出口,迫使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并弱化中国不断提升的国际经贸话语权。对于美国经贸战略的新变化,中国一方面应积极应对,加强对国内产业合法权益的支持和保护;另一方面,应以落实"一带一路"等经贸新战略为契机,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积极提升中国在全球经贸领域的话语权及应变能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换兆  王巧云  邓婉君  
在《美国创新战略》中,美国发起的清洁能源革命将进一步强化美国的技术领先优势,加剧已非常激烈的新能源竞争;知识产权政策将使中美知识产权纠纷进一步升级,并逐步成为中美贸易平衡问题的"新借口"和美国"敲打"中国的新手段;新的《横向并购指南》扩大了执法机构的自由裁量权,增加了中国企业在美开展并购活动的不确定性;国内外市场准入制度帮助美国企业扩大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并限制中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为此,中国应加强对《美国创新战略》实施影响的应对部署,加强对美国创新政策的研究以争取主动权,加强对WTO研发补贴、创新政策等相关规则的研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肖元真  郭卫民  徐光新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由于经济全球化的传导,使得世界各国也因全球金融危机引发了经济衰退。本文分析了美国金融危机的产生原因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并就我国如何通过经济政策、国际收支、货币政策、加工贸易、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来积极应对,以保持经济持续和谐发展提出策略和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潘石  
不同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不同。判断、探寻及确立中国社会不同发展时期的主要矛盾,是党和国家面临的重大战略课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判定社会主要矛盾上曾走过弯路,有过沉痛的教训。党的十八大后中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屋建瓴、审时度势,科学地判定并牢牢抓住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并为应对与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创造性地提出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伟大战略决策,丰富与发展了毛泽东的哲学—经济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与境界。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胡振虎  贾英姿  于晓  
本文对美国外资安全审查机制建立四十多年来的形成原因、历史背景、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对其主要行政机构——美国财政部主导的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所关注的"受管辖交易"审查情况进行了行业分析,并总结了美国外资安全审查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文章深入分析了美国外资国家安全审查机制对中国的影响,提出了相关应对策略的几点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胡振虎  贾英姿  于晓  
本文对美国外资安全审查机制建立四十多年来的形成原因、历史背景、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对其主要行政机构——美国财政部主导的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所关注的"受管辖交易"审查情况进行了行业分析,并总结了美国外资安全审查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文章深入分析了美国外资国家安全审查机制对中国的影响,提出了相关应对策略的几点建议。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于潇  盖兆军  
安倍晋三继任日本首相后,采取了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目的是使日本摆脱20多年经济低迷的状况。安倍的经济刺激计划使日本经济在2013年上半年出现明显复苏,各项经济指标趋好。但是,乐观的经济形势背后隐藏着日元持续贬值、财政赤字不断扩大、人口老龄化持续加剧等潜在的危机。日本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外交关系的变化使日本转变了区域经济合作态度。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及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日本将中国视为本国的威胁。在中日关系极度恶化的情况下,日本企图与其他国家建立双边政治、经济及军事合作关系,增强本国的同盟力量,企图联合起来共同压制中国。中国应采取措施应对日本的挑衅。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新艳  
弱势高校群体所引发的问题,将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稳定与发展。应利用关键因素评价矩阵构建弱势高校判定理论模型,有效区分不同弱势高校及其弱势程度,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弱势高校分别采取扶持战略、转化战略和淘汰战略,解决弱势高校的问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许小峰  任国玉  王守荣  张政  
全球气候变化是全球变化的核心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环境外交和国家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之一。我国政府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重视与日俱增,已经确定了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基本原则,并初步确立了响应气候变化问题的立场和战略构想。本文从气候变化问题的由来、观测与研究的现状和问题、我国当前的政策和措施等方面,进一步思考应对气候变化影响和国际谈判的战略部署问题,并提出初步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唐海燕  
无论是进口替代战略还是出口导向战略,都不适应当今国际经济环境,也不适合我国国情。重返关贸总协定,应推动我国从进口替代战略向平衡发展战略转换,迅速调整外贸政策:从保护转向鼓励竞争,寻找开放政策与保护政策的最佳结合点,统一制订和实施全国的对外贸易政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世庆  许英明  
中国快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带来许多挑战,特别是城市水问题不断加剧,"三水"危机越演越烈。城市是水问题最集中,水治理最复杂的区域。城市化不同阶段面临不同的水问题,需要不同的水战略和水政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战略和水政策基本上每10年有一次较大调整和提升。中国快速迈入城市社会的今天,城市水问题呈现出高度综合性特征,需要制定符合时代特征和现实需要的综合性城市水战略,从2000年提出的"节水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城市水战略,向"节水优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综合治涝"转型,与此同时,城市水问题治理也要实现转型:向系统性治理、城乡一体化治理转型,并通过引入高技术和体制政策创新促进转型。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迎旭  
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及不断变化的世界经济形势,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在规模、流向、地区格局、产业结构上呈现新的发展态势。近年来,日本在中国的投资战略也出现了新的动向,对我国产业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中国应如何协同调整和优化产业引资结构,鼓励日资进入内地以改善投资区域结构,提升日资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是亟需思考的问题。一、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新动向(一)日本对外投资规模持续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欧阳琛  朱国华  
近年来,我国期货市场经历了较快的发展,对外开放有所深入,但是总体步伐明显落后于其他资本市场。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的现状迫切要求对外开放的进程能够有序加快。加快对外开放需要合理的规划,文章将在总结新兴期货市场对外开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的战略目标和规划,并围绕总体规划明确具体的应对策略。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宋艳伟  
当前占全球GDP四分之一的五个发达经济体实施负利率政策。作为一种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非常规政策,其将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和服务理念产生深远影响,亟待认清。在负利率政策的影响之下,全球的银行业经营策略发生了什么变化?我国的商业银行又如何选择经营策略,在本文中作者给出个人见解,以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