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22)
2023(12187)
2022(10607)
2021(10198)
2020(8402)
2019(19493)
2018(19599)
2017(37143)
2016(20706)
2015(23289)
2014(23531)
2013(22816)
2012(21020)
2011(18744)
2010(18729)
2009(16958)
2008(16275)
2007(13995)
2006(12165)
2005(10471)
作者
(60326)
(49779)
(49487)
(47149)
(31786)
(23783)
(22702)
(19713)
(18881)
(17764)
(17084)
(16607)
(15832)
(15605)
(15378)
(15299)
(15024)
(14855)
(14174)
(14060)
(12533)
(12169)
(12120)
(11339)
(11163)
(11160)
(11148)
(10889)
(10111)
(10050)
学科
(71192)
经济(71084)
管理(56020)
(50973)
(42773)
企业(42773)
方法(32414)
数学(27556)
数学方法(27221)
(19977)
中国(19663)
(19101)
(19092)
(16799)
业经(16778)
地方(14847)
理论(13989)
(13902)
银行(13848)
(13413)
金融(13405)
(13264)
农业(13164)
(12676)
(12611)
(12294)
贸易(12288)
(11917)
(11882)
财务(11808)
机构
大学(284830)
学院(281348)
管理(109593)
(101964)
经济(99392)
研究(97429)
理学(94668)
理学院(93523)
管理学(91873)
管理学院(91359)
中国(71668)
科学(63661)
(61720)
(50729)
(50228)
(48339)
研究所(46180)
业大(45469)
中心(43812)
(41045)
农业(40337)
(39350)
北京(39024)
师范(38879)
财经(38434)
(35808)
(35016)
(33459)
技术(32774)
师范大学(31608)
基金
项目(197977)
科学(153778)
研究(144472)
基金(141455)
(124615)
国家(123533)
科学基金(104267)
社会(86647)
社会科(81756)
社会科学(81735)
(78162)
基金项目(75382)
自然(69220)
自然科(67571)
自然科学(67552)
(66753)
教育(66692)
自然科学基金(66315)
编号(60110)
资助(57335)
成果(50218)
重点(44222)
(42910)
课题(41888)
(41659)
(41311)
创新(38435)
科研(38083)
项目编号(37486)
计划(36924)
期刊
(110985)
经济(110985)
研究(82148)
中国(55474)
学报(50771)
(47082)
科学(44136)
管理(39482)
教育(37939)
大学(37184)
(35595)
学学(34673)
农业(32943)
(24603)
金融(24603)
技术(23478)
业经(18210)
财经(17555)
(17168)
图书(16997)
经济研究(16855)
(14776)
科技(14570)
理论(14351)
问题(14186)
(14173)
业大(13518)
实践(13403)
(13403)
现代(12383)
共检索到4106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渊  池慧  高东平  张冉  
从顶层设计、运行机制和实践经验等三个层次对美国基因编辑的监管体系进行深入挖掘。美国对基因编辑研究的监管以遵循科学为基础,能及时根据技术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特别重视监管过程的公开和透明,监管的原则清晰,边界明确、细节到位。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的监管经验,加快基因编辑的立法进程,制定科学、全面、长效、协作的监管体系,推进基因编辑技术的健康发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武逸  
分析金融危机前美国评级监管体系、金融危机中美国信用评级及监管存在的问题、金融危机后美国评级监管体系的改革与思路,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加快征信立法以规范促管理、加强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完善评级机构制度建设、保持信用评级机构的独立性等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莹  
美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效果评析此轮美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对金融业的统一规范,对克服经济衰退、防范金融风险将产生积极作用,也将引领世界金融监管改革发展潮流。但此轮改革,也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肖晶  
美国影子银行体系具有较强的信用创造功能,高杠杆率使该体系蕴含巨大的风险。次贷危机的爆发暴露出美国影子银行监管体系过分相信市场力量,监管手段和措施失效,监管体制落后等不足。危机发生后,为了减少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美国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信用评级机构、金融机构有序清算和破产、资产证券化等进行了监管改革,这些对我国加强影子银行体系的指导与监管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庞红学  金永军  刘源  
建立集中统一的债券市场监管体系已成为各方共识。本文系统地研究和分析了美国债券市场的监管体系和制度特征,并就我国统一的债券市场监管设计提出了若干思路。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宋应登   霍竹   邓益志  
英国是科技创新强国,向来重视科技伦理的合理有效监管,已建立涉及多个领域的科技伦理监管体系。通过研究英国科技伦理监管法规政策制度和实验动物、卫生健康、转基因与生态环境、数据、人工智能以及财政资助计划项目等领域的伦理监管体制机制,分析总结英国科技伦理监管体系的经验及特点,本文认为英国内政部负责的实验动物管理体制、独特的卫生健康伦理监管系统、重视财政资助计划项目伦理监管以及有效的信息化平台支撑是英国科技伦理监管体系的特色,对中国加强科技伦理治理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就此提出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相关启示及建议,为构建适合中国特色的科技伦理治理体系提供借鉴。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胡继晔  
在最近几届的美国总统竞选中,最热点的国内辩论话题除了堕胎外,就是社会保障了。小布什总统2001年一上台就提出了雄心勃勃的社会保障改革计划,但终究没有成功实施。聊以自慰的是:在2006年,小布什签署了提高联邦养老金保障公司保险费费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罗洋  
次贷危机引发了美国对其金融监管体系及其监管理念的反思。最近,美国财政部向国会提交了《现代金融监管架构改革蓝图》。本文在分析该改革蓝图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对其所反映的美国金融监管理念的转变进行了探讨,即从分机构、分业监管向综合、跨业监管的转变,从监管局部性风险向监管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的转变和从规则导向监管向原则导向监管的转变,最后提出我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饶波  郑联盛  
在本轮全球金融危机的演进过程中,金融监管制度性缺陷、监管漏洞和监管效率低下等是危机深化的重要因素;在危机的救援和金融体系的改革中,加强金融监管体系改革成为英美等国的重大政策举措。为了防范风险,夯实应对金融危机的体制和政策基础,中国应该着力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努力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健与安全,促进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有效融合,进而保障金融安全和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仲翔   杨晓光   汪寿阳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郭锦  马明光  
本文从社会诚信基础、监管信息系统、监管重点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根据国情构建中国特色有效银行监管框架,从而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黄胜英  
香港保险监管制度比较完善,具有对保险业宽松监管和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的两大特点。本文从监管立法、行业自律中介制度政府引导等方面分析了香港保险监管体系的构成与特点,并借鉴香港的经验,提出完善内地保险监管制度的对策建议,包括监管核心向偿付能力监管转变,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严格监管向宽松监管转变,加强政府部门对保险业发展的支持与引导。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思洋  吴昊  
1998年以来,日本系统地重建了金融监管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金融监管机构改革和提高金融监管效能,事前金融监管制度重建与提高金融机构经营健全性,事后金融安全网建设和防范系统性风险等三个方面。日本的经验表明,金融监管体制都具有时效性特征。将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监管对立关系对立起来缺乏合理性,金融监管的作用是评估和检查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程序,而不是代替金融机构决策和进行风险控制。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徐晓莉  杜青雨  
当前,以技术驱动金融发展,推动金融产业改革创新已是大势所趋,越来越多的新兴技术被应用到金融领域,从而衍生出多种金融业务及商业模式。而与金融创新相伴的则是金融科技监管,即转变传统金融监管方式,实现实时化、信息化及全景化的监管。虽然我国金融科技发展时间尚短,但是金融科技发展速度较快,现有的金融科技监管体系及模式难以适应实际发展需求,需要对原有金融科技监管体系进行改革与升级。因此,本文首先分析国际上金融科技发展强国的监管措施;其次以英国所提出的"监管沙盒"概念为例,论述其在实际监管过程中的优势与劣势;最后,从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现状和需求角度入手,在借鉴国外金融科技监管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金融科技监管体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兴国  
作为传统金融产业与现代互联网技术深入融合的产物,金融科技在发展中既面临传统金融风险,也存在底层技术风险。因此,传统金融监管体系难以适应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的需求,突出表现为金融创新与金融安全难以平衡等问题。文章以欧盟金融科技监管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欧盟金融科技监管的法律规范制定、监管体系及监管模式特征与优势。结合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现状,构建了中国金融科技协同监管体系,并分别从金融科技监管框架的建立、金融科技监管手段与法律规范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设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