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33)
- 2023(7655)
- 2022(6361)
- 2021(6130)
- 2020(4990)
- 2019(11386)
- 2018(11229)
- 2017(22041)
- 2016(12094)
- 2015(13295)
- 2014(13280)
- 2013(12904)
- 2012(11996)
- 2011(10729)
- 2010(11294)
- 2009(10531)
- 2008(10689)
- 2007(9800)
- 2006(8733)
- 2005(8368)
- 学科
- 济(40145)
- 经济(40084)
- 管理(36272)
- 业(35796)
- 企(28712)
- 企业(28712)
- 方法(17472)
- 财(16113)
- 数学(15748)
- 数学方法(15511)
- 制(14797)
- 银(14512)
- 银行(14512)
- 中国(14161)
- 行(13804)
- 融(13126)
- 金融(13126)
- 农(12276)
- 险(11027)
- 保险(10936)
- 务(10601)
- 财务(10588)
- 财务管理(10554)
- 企业财务(10127)
- 策(9994)
- 贸(9325)
- 贸易(9312)
- 易(9100)
- 业经(8683)
- 体(8523)
- 机构
- 学院(161503)
- 大学(161336)
- 济(69514)
- 经济(67797)
- 管理(63205)
- 研究(53500)
- 理学(51622)
- 理学院(51160)
- 中国(50777)
- 管理学(50468)
- 管理学院(50134)
- 财(41454)
- 京(33920)
- 财经(30609)
- 经(27841)
- 中心(26739)
- 江(26663)
- 科学(26531)
- 所(26004)
- 财经大学(22868)
- 北京(22694)
- 研究所(22348)
- 经济学(21449)
- 州(21362)
- 银(21075)
- 融(20904)
- 金融(20550)
- 农(20243)
- 银行(20067)
- 范(19704)
- 基金
- 项目(94142)
- 科学(74645)
- 研究(74617)
- 基金(68436)
- 家(57010)
- 国家(56472)
- 科学基金(49549)
- 社会(46566)
- 社会科(44081)
- 社会科学(44073)
- 教育(35899)
- 省(34882)
- 基金项目(34116)
- 编号(31579)
- 自然(30735)
- 资助(30114)
- 自然科(30041)
- 自然科学(30033)
- 划(29843)
- 自然科学基金(29545)
- 成果(27693)
- 课题(22479)
- 部(22362)
- 性(21003)
- 重点(20745)
- 教育部(20075)
- 项目编号(19690)
- 制(19443)
- 创(19193)
- 人文(19141)
共检索到2733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自力
作为全球最主要的垃圾债券交易市场,美国正面临着由次贷危机而引致的信用违约危机的冲击。目前美国监管部门在原有政策基础上又做出了改进,在强化信用评级机构管理要求、对重点债券加强信息披露与监控、加大对垃圾债券发行主体高管人员违规的处罚力度、突出"对话、合作和互信"的监管理念等方面体现出新的特点,构成了对垃圾债券违约风险进行控制的法律监管与社会中介机构及公众监督约束合力,以期达到对投资者进行保护、减少市场震动、将系统性风险控制在最低程度的目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力 张自力
美国市政债券市场监管工作紧密围绕着:规范信息披露与信用评级制度、科学界定市政债券的违约概念和统计口径、建立有效的偿债担保机制等具体内容展开,这些措施在保持市场风险分析的准确性、保护投资者权益以及违约风险监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美国的监管经验对于仍处于尝试发展中的我国市政债券市场颇具借鉴意义。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自力
多年以来,欧洲一直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高收益债券市场。除了债券自身信用评级水平之外,欧洲高收益债券违约率的高低与市场监管力度以及宏观金融经济运行状况密切相关。欧洲监管当局把对高收益债券市场的监管重点放在:规范市场信息披露及信用评级标准和行为、保护投资者权益、保持交易行为的规范性和跨国界市场交易衔接处理等方面,这些监管策略的实施对控制市场违约风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欧洲的监管经验对于今后我国高收益债券市场的尝试性推出也极具借鉴意义。
关键词:
高收益债券 欧洲市场 违约风险
[期刊] 征信
[作者]
周凤华
2016年以来,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不减,违约风险呈现不断加剧的态势。对公募债市场已经发生实质性违约及重大信用风险事件的33家企业进行分析,总结当前我国债券市场违约风险的主要特征,并探究其背后的原因,建议发行人、中介机构和监管层三方形成合力,以引导我国债券市场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债券市场 信用风险 违约风险 公募债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强 隋学深
本文从数量、规模、品种、行业分布、企业性质、区域等方面对违约债券进行了统计分析。系统性地剖析债券违约的形成机理,认为债券违约有两方面原因,分别是企业自身原因和外部原因。其中,企业自身原因是导致债券违约的主因,起决定性作用,外部因素是企业债券违约的诱因,起次要作用。金融监管部门应该从债券违约的作用机制入手,关注债券市场的风险事件和潜在隐患,借鉴相关经验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促进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刘再杰 李艳
近年来,在我国信用债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信用违约风险日益凸显。尤其是进入2016年以来,信用违约呈现出风险事件增加较多、涉及行业和发行主体不断扩大等特征,未来债市违约风险或将进一步上升。全球主要国家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显示,违约是债市市场化运行的必然现象,违约概率上升是经济周期发展的正常反映。当前我国债券市场具备处理和消化违约风险的条件和能力。为建设市场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债券市场,一方面,要有序打破刚性兑付,消除市场扭曲;另一方面,要着力完善市场化的信用风险约束和违约处置机制,构建多元化的风险分散和分担渠道以及加快完善监管制度等,保护投资者的权益,将风险控制在市场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关键词:
信用违约 刚性兑付 违约处置 债券市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宏博
本文研究信用债的二级市场风险溢价在信用债违约事件的冲击下,是否显著变化及该变化的时序特征。研究表明个券风险溢价平均在违约后的3个交易日内累计上行约3.5基点,且短期内未回落。进一步地,本文发现民企债券、无担保债券与低流动性债券的风险溢价在违约后显著提高,且个券与违约债券处于相同子市场时,其风险溢价提升更多。本文还发现公司债和企业债对违约事件的反应大体相似,但也存在少许差异。
关键词:
违约事件 风险溢价 信用债 传染效应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范立夫 陈军晖 毛德一
债券违约风险是影响投资者决策的关键因素,是债券市场管理的重要内容。美国对债券违约风险的管理有着成熟的制度和经验,借鉴其经验对促进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对美国债券市场违约风险管理的方法,如分类管理、信用评级、保护性条款、破产清算等进行了归纳,并对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债券违约风险 保护性条款 信用制度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雅丽 朱文清 肖昂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上违约案件频发,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我国债券市场上与信用风险管理相关的制度存在不足。本文选取"11超日债"作为案例,分析了其违约事件中存在的典型事实,并借鉴美国债券市场上的信息披露、评级、保障约束条款以及违约处理等制度,思考我国当前债券市场相关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债券市场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的若干建议,包括强化债券信息披露制度和信用评级等中介机构的行业机制、加强债券市场上投资者保护机制和完善我国债券市场违约处理机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薛冬妮
目前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依然处于初步阶段,市场监管的不完备性影响了我国债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从我国债券市场的监管体系所存在的问题出发,针对我国债券市场监管所存在的缺陷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从而为我国债券市场的市场化和进一步发展提供相关的解决方案。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孔求是
论文根据国内债券市场惯例,阐述了"技术性违约"的概念及特征,分析了国内债券"技术性违约"的诸多案例,并针对发行人的信用评级、企业性质、所属行业、财务数据等,归纳出一些共性特征。然后,重点分析了"技术性违约"对发行人在后续债券兑付、新发行债券、企业高管责任等方面的负面影响,认为"技术性违约"会导致企业发行债券再融资的困难明显增加,进而企业存量债务的信用风险将会攀升。最后从承销机构的内部工作机制、发行人自身行为两个角度,提出了防范技术性违约风险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债券 技术性违约 风险管理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何德旭 王卉彤
从我国目前的融资格局来看,进一步发展债券市场无疑是解决我国间接融资所占比重过大、直接融资发展严重不足的重要途径,也是降低金融风险、提高融资效率的必然选择。而要继续推进我国债券市场的完善和发展,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是,构建有效的债券市场监管框架。 从一般意义上说,有效监管意味着必须同政府保持适当的距离,同时要以基本的规划为前提和基础。首先,监管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发育成熟并用以弥补市场缺陷的一种行为和过程,监管产生的环境和背景就决定了这不是简单的命令与控制,而是政府在协商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立场后确立监管规则和监管程序,并授权一个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卢伟
2014年中国经济发展开始步入进入新常态。随着国内、国际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大,企业债务负担也在加重。本文在定量和定性分析基础上,介绍了我国债券市场违约情况,并对机构投资者如何进行债券违约预警提出相关建议。本文从2014年-2016年10月末中国债券市场的违约样本出发,通过归纳样本规律,提取定量指标并考量定性因素,于2016年11月初完成债券违约预警分析模型的初步构建,为机构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郑步高
2014年,债券市场的刚性兑付被打破,相关违约事件屡有出现,违约规模呈增长态势。文章着重分析了债券市场出现违约的原因及影响,总结概括了我国债券违约处置的办法,并结合我国债券市场的现实情况,认为我国债券市场还需要从完善债券市场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监管部门的监管,消除多头监管,提高债券市场风险容忍度,完善金融市场违约风险处置机制等方面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
关键词:
债券违约 刚性兑付 违约处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亚 张曙东 黄亭亭
作为发展最为迅速的信用衍生品,信用违约互换为信用风险管理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信用违约互换可以转移信用风险,从而降低信用债券发行难度,增加债市投资者的可选择空间和投资收益。在大力发展直接融资、银行担保退出的背景下,应当推出信用违约互换以促进我国信用债券市场发展。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都将是重要的市场参与主体。
关键词:
信用违约互换 信用债券 风险转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