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55)
2023(10030)
2022(8780)
2021(8137)
2020(7093)
2019(16501)
2018(16524)
2017(31637)
2016(17768)
2015(20377)
2014(20903)
2013(20443)
2012(19125)
2011(17459)
2010(17814)
2009(16807)
2008(17011)
2007(15682)
2006(13576)
2005(12520)
作者
(51859)
(43405)
(43203)
(41523)
(27556)
(20745)
(20034)
(16979)
(16329)
(15773)
(14734)
(14534)
(14025)
(13743)
(13686)
(13477)
(13466)
(12784)
(12723)
(12506)
(10876)
(10766)
(10533)
(9939)
(9885)
(9792)
(9726)
(9678)
(8811)
(8693)
学科
(68528)
经济(68419)
管理(56360)
(49054)
(40996)
企业(40996)
方法(30968)
数学(26931)
数学方法(26634)
(24445)
(19185)
(19140)
中国(18091)
业经(15028)
(14358)
(13601)
地方(13570)
财务(13561)
财务管理(13508)
(13104)
贸易(13099)
企业财务(12754)
(12728)
(12652)
(12299)
银行(12269)
农业(12172)
(11619)
(11579)
金融(11575)
机构
大学(258565)
学院(257038)
(104165)
经济(101755)
管理(95350)
研究(85940)
理学(80898)
理学院(79966)
管理学(78609)
管理学院(78098)
中国(66105)
(54710)
(54651)
科学(51620)
(44563)
(42907)
(41612)
财经(41563)
中心(40209)
研究所(39599)
(37400)
业大(36950)
北京(34753)
(33856)
农业(33681)
师范(33513)
经济学(32738)
(32716)
(30582)
财经大学(30480)
基金
项目(161727)
科学(125733)
研究(120724)
基金(115464)
(99666)
国家(98804)
科学基金(83585)
社会(75047)
社会科(70986)
社会科学(70964)
(63755)
基金项目(60988)
教育(57016)
(53520)
自然(52612)
自然科(51313)
自然科学(51295)
编号(50521)
自然科学基金(50398)
资助(47497)
成果(43396)
重点(36738)
(36681)
课题(35555)
(34388)
(34155)
(33452)
(31891)
教育部(31532)
创新(31372)
期刊
(120104)
经济(120104)
研究(79770)
中国(54991)
(46461)
学报(39387)
(39091)
科学(34986)
管理(34452)
教育(31540)
大学(29980)
学学(27801)
农业(25456)
(25213)
金融(25213)
技术(22890)
财经(21145)
业经(19010)
经济研究(18800)
(18094)
问题(16030)
(13818)
(13126)
图书(13076)
(12795)
理论(12731)
财会(12729)
技术经济(12594)
商业(11533)
实践(11439)
共检索到3953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瀚波  
本文从历史沿革、基本程序、破产成因、局限性角度研究了美国地方政府破产制度,对底特律破产事件进行了典型案例分析,并就中国建立地方政府破产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文认为,建立中国地方政府破产制度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但盲目和简单引入国外地方政府破产制度存在风险,需在相关制度完善之后再考虑建立和推行。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瀚波  
本文从历史沿革、基本程序、典型案例、局限性等角度研究了美国地方政府破产制度,并对我国建立地方政府破产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初步分析。本文认为,建立我国地方政府破产制度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但盲目和简单引入国外地方政府破产制度存在风险,需在相关制度完善之后再考虑建立和推行。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松威  朱莎  
基于美国案例,本文对地方政府破产制度在我国的适用性进行探讨。研究发现,尽管美国地方政府破产现象屡见不鲜,但其并未成为州和地方政府利用市政债券筹资资金的障碍,也未对金融体系稳定形成明显冲击,这与美国典型的政治、财政、金融体制等有直接关系。我国不能够全盘照搬美国经验,但地方政府破产毕竟提供一种通过法制手段应对地方财政危机的方法。因此,我国应当积极转变地方政府职能,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优化地方政府的债权人结构;改革金融监管体制,约束地方政府的监管权力。在此之后,综合采用行政和司法手段,逐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程世勇  李伟群  
随着资本和土地要素稀缺性的变化,土地征用的规模和成本已成为制约地方投资率的重要因素。由于中央和地方在土地城市化工业化利用上的权利配置和目标函数的非一致性,导致地方政府目前在土地利用行为上的"越位"——非法批地、"缺位"——企业违法占地、"错位"——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问题的关键在于通过调整制度供给从而影响成本收益关系,最终影响地方政府的最优决策点。而制度的供给不仅需要宏观层面如土地征用制度和土地出让金制度的变革,微观的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变迁也十分必要。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世君  
美国地方政府债务重整制度,又称地方政府破产制度,其本质是在保留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基础上,进行债务清偿和财政再建的破产重整法律程序,目的在于保护地方政府及其债权人,稳定社会经济秩序。中国可以借鉴国外地方政府债务重整的法律制度,构筑我国处理地方债务危机的法治化途径。应当从理念、规则、体制三个层面入手研究解决相应的制度设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财政部预算司课题组  张志华  周娅  尹李峰  丁宏宇  闫峰  李铭章  范甲兵  郭俊清  李振群  陈晨  冯海虹  梁晨瑶  
近年来,世界银行专家Liu Lili、Mohan Nagarajan、Jonathan Rodden、GunnarS·Eskeland、Jennie Litvack、Robert P·Inman、Steven B·Webb、Michael Waibel、Abha Prasad、Signe Zeikate和Elena lanchovichina等对各国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发展及债务管理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撰写了一系列研究报告,现综述其主要观点,供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鹏云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突出,释放出较强的财政风险信号。而我国尚未建立起统一的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计量和报告的会计体系,导致债务监管难度很大。本文从阐述地方政府债务的透明度状况入手,进而分析现行预算会计对债务管理造成的阻碍及政府会计在政府债务管理中的作用,最后提出完善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报告制度的对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崔巍  
2013年,国家审计署对全国政府性债务进行审计,并在年底发布审计结果,对国人高度关注的政府债务问题尤其是地方债务问题,作出了最具权威性的解答:地方政府债务总体上风险在可控范围之内。尽管如此,从法律方面,对地方债务风险进行控制,仍是法治财政的重要选择。一、地方债务风险成因分析(一)主要原因:财权与事权的不匹配1994年,我国进行了分税制改革,中央与地方重新确立了税款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大明  
依法治税的关键在于征税主体行为的规范。当前 ,地方政府犯罪是依法治税的最大障碍 ,不扼制政府犯罪就不可能真正实现依法治税。不能把政府犯罪的原因仅仅归结为政府个别领导人的品质恶劣或思想作风腐败 ,其根本原因在于现行制度的不足与缺陷。防范和制止政府犯罪必须从治理产生政府犯罪的环境和条件入手 ,贯彻税收法律主义 ,构建有效的防范与惩治制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欧阳日辉  
地方政府存在利用渐进式改革过程中形成的"软化"的制度环境的机会主义倾向,主要表现为政府预算外收入膨胀、隐性融资和经营土地。预算外资金赋予地方政府很大的财政自主权,隐性融资类似于夺取中央政府的货币发行权,经营土地资源实际掌握了财政和货币权力。地方政府利用"软化"的制度环境取得了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的主动权的同时,削弱了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政策效果。打破这种僵局,在于建立产权清晰的、"硬化"的制度环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蓉  
文章从地方政府"经济人"假设出发,阐述了制度环境对地方政府行为的重要影响。分析认为,在侧重于经济增长的官员考核制度、"分灶吃饭"的财政制度和形式化的监督体制等制度的激励下,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地方政府会将地区经济增长作为发展的第一要务,并可能采取一系列机会主义行为。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义平  
已有改革进程和举措 ,使得地方政府不适当地扮演了市场主体的角色 ,并表现出一些不合理现象 ,诸如一味追求GDP ,不惜成本追求亮点和辉煌 ,封闭和地方保护 ,短期行为和机会主义等。文章认为 ,在市场经济的体制框架中 ,地方政府不应当成为市场主体 ,应将地方政府的角色重新定位和进一步的改革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冯静  庞明礼  
我国地方政府通过制度创新促进了我国的市场化改革,降低了权力中心进行制度创新的风险和成本,进而提高了其制度安排的质量和效益。这种在宪法秩序、意识形态以及知识存量约束下的创新行为,存在着决策成本、规范成本以及风险成本,同时还会产生地区经济的发展、自身利益的强化和权力中心的认可三种收益。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实现制度创新的成本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