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49)
2023(13417)
2022(11322)
2021(10560)
2020(8618)
2019(19648)
2018(19292)
2017(36391)
2016(19906)
2015(22466)
2014(22397)
2013(22163)
2012(21363)
2011(19828)
2010(20127)
2009(18924)
2008(18866)
2007(16741)
2006(15160)
2005(14287)
作者
(58091)
(48801)
(48538)
(46000)
(31335)
(23283)
(21942)
(18907)
(18781)
(17504)
(17055)
(16570)
(16084)
(15877)
(15621)
(14963)
(14372)
(14301)
(14131)
(13844)
(12644)
(12036)
(11650)
(11206)
(11002)
(10922)
(10922)
(10738)
(9895)
(9687)
学科
(88486)
经济(88354)
管理(56506)
(51624)
(40196)
企业(40196)
中国(29602)
方法(29520)
数学(25494)
数学方法(25234)
(24878)
(21737)
地方(21415)
(21355)
业经(19928)
(18868)
(17943)
贸易(17927)
(17436)
(16872)
银行(16847)
(16734)
金融(16731)
农业(16470)
(16408)
环境(15392)
(14672)
(14382)
技术(12545)
(12533)
机构
大学(293217)
学院(289557)
(126664)
经济(124209)
研究(112829)
管理(103850)
中国(88496)
理学(87075)
理学院(85874)
管理学(84588)
管理学院(84024)
(65628)
科学(65455)
(61037)
(58279)
研究所(52310)
(49805)
中心(49592)
财经(46782)
(45252)
北京(42849)
(42475)
(41429)
师范(41069)
(40903)
经济学(40234)
业大(40040)
农业(38760)
经济学院(35977)
(35315)
基金
项目(184430)
科学(146161)
研究(137032)
基金(135313)
(118590)
国家(117635)
科学基金(99065)
社会(89749)
社会科(85103)
社会科学(85084)
基金项目(70142)
(68665)
教育(62123)
自然(60844)
(59713)
自然科(59286)
自然科学(59263)
自然科学基金(58247)
资助(55126)
编号(53906)
成果(46552)
(44694)
(42875)
重点(42666)
课题(39136)
国家社会(38407)
(38363)
(37729)
教育部(36635)
发展(36274)
期刊
(151202)
经济(151202)
研究(96859)
中国(70747)
(48055)
(46326)
学报(44515)
科学(44178)
管理(40909)
教育(34427)
大学(34371)
(33340)
金融(33340)
农业(32721)
学学(31938)
经济研究(24278)
财经(24055)
业经(23521)
技术(22639)
(20863)
问题(20163)
(18273)
(17738)
世界(17608)
国际(17278)
资源(14364)
(13573)
技术经济(13317)
现代(13082)
图书(12912)
共检索到4704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丁成日  
研究目的:分析美国土地开发权制度的经验,探索以经济手段改变经济利益动机影响相关人的行为,为中国土地管理和开发提供经验和借鉴。研究方法:制度经济学分析和文献分析法。研究成果:基于经济激励机制TDRs比刚性政策能够更有效地保护耕地,同时由于中国的快速发展,TDRs更有可能成为保护耕地的有效措施之一。由于TDRs能够区别对待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能够消除或减少统一的土地政策带来的效率损失,是制定和实施"因地制宜"土地政策和管理的发展方向之一。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全景  欧名豪  王万茂  
研究目的:定量分析中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耕地保护绩效及其省际差异,探讨耕地保护绩效的可提升潜力空间,以期为该项制度的坚持与完善提供实证依据。研究方法:虚拟变量模型法,统计分析法。研究结果:运用虚拟变量模型,采用基本建设投资作为变量因子,定量研究了土地用途管制在全国尺度的耕地保护绩效;构建耕地保护绩效系数ICLPE,据此定量分析了耕地保护绩效的省际差异;依据综合指标对中国30个省区的耕地保护绩效进行了4级分级。研究结论:中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有效阻滞了建设占用耕地的速度,对于缓解人地矛盾,保证粮食安全,有积极作用,值得充分肯定,应长期坚持;耕地保护绩效表现出明显的省际差异,应继续完善该项制度,进一...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马祖琦  
在简要回顾美国土地开发权转移制度相关背景的基础上,从公共投资和公共经济的视角,对该制度的理论渊源和运行机理进行了回溯和解析。随后从交易平台搭建、融资手段设计、储备机制构建、补偿方式调节、激励措施引导、开发模式转型、规划策略制定等方面,总结了开发权转移制度的创新性,并就该制度的运作效果及其存在的诸多争议进行了系统阐述。研究认为,在我国镇城镇化快速推进、利益格局出现失衡的情形下,须通过合适的制度设计,完善利益分配机制,进而引导空间有序开发,纠正市场缺陷,平衡各方权益,维护公共利益。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景辉  张慧丽  
开发权转让制度最先应用于美国的土地利用管理,在中国水权转让中有过应用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分析渔业水域的使用特点,这一制度在渔业水域开发中同样适用。当前,中国渔业水域保护面临重大挑战,渔业水域开发权转让制度可以作为渔业水域的保护的一种手段。首要前提是赋予水域使用者使用权,才能是渔业水域开发权转让制度得到运行,进而达到保护渔业水域、促进规模经营、有效利用资源、保障渔民权益等方面的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新平  韩桐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莉萍  张淑霞  李姣  
文章按时间顺序系统梳理了美国私人自由市场下土地发展权转让的产生背景及定价主体与模型,政府调控土地发展权转让的组织机构与相关制度的形成及制度的执行效果,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协调作用下土地发展权转让定价主体与模型、制度对定价主体与模型的影响及定价主体与模型对制度的再影响。中国目前推行的征地补偿政策缺失了土地发展权对价,导致土地开发配置呈现"底部竞争"势态,应充分借鉴美国土地发展权转让及其定价经验,建立适用中国特色的土地发展权转让定价模型,并以非营利组织形式确立中国特色的土地发展权组织管理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茂林  
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是国家一项部署。美国实施土地休耕保护计划已经30多年,本文通过分析美国土地休耕保护计划的关注目标、基本程序、规模、投入等基本情况,认为美国的主要政策手段是审慎确定休耕规模、科学的评价指标、市场竞标机制、精准化和差异化的补贴机制、现代科技手段等。在借鉴美国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我国开展耕地轮作休耕的几点思考与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叶艳妹  吴次芳  
我国土地产权制度与耕地保护问题研究叶艳妹吴次芳如何切实有效地保护耕地,以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目标,目前人们较多关注的问题是宏观调控、行政管理、总体规划、法制保障、动态监测等等,这无疑都是十分正确和非常有意义的。然而,从长远观点和根本意义上分析,土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先贵  
我国土地管理权是由土地规划权、土地用途管制权、土地征收权等权力构成的一组权利束结构体系。改革现行土地管理权制度,是修改《土地管理法》无法回避的重大议题。我国土地管理权制度改革的既有方案,因改革切入口定位不清而存在诸如目标定位模糊、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考量等诸多弊病,并因此陷入了改革困境。以土地开发权为切入口,建立土地开发权制度平台,并将各项具体土地管理权纳入到这一平台上来推动其改革,是走出当下我国土地管理权制度改革困境的重要选择。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邵琛霞  
研究目的:分析美国为保护湿地而创设的湿地交易补偿制度,为中国湿地保护具体制度设计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归纳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美国湿地保护交易制度是为缓解湿地流失而设立,由开发者购买替代湿地实现对开发活动带来的湿地生态损害的补偿,交易制度刺激了替代湿地的营建,保持了美国湿地数量动态的平衡。研究结论:中国可借鉴美国经验实施对湿地的生态补偿;交易手段在中国湿地保护中有发展的空间;湿地交易可以实现对湿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中国湿地保护从长远看应该是政府和市场的结合。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史建俊  罗剑朝  
人地矛盾是当前和今后我国农业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农业结构调整和加入WTO的背景下,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要求从土地开发与耕地保护两方面着手解决。土地开发应遵循土地稀缺原理、地租理论、人地协调理论、动态平衡原理与系统工程理论等。我国的人均土地资源较少,质量不高,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决定了应加强耕地保护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其主要措施有:严格贯彻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拓展耕地保护思路;重视系统和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开发;明晰和稳定土地开发产权制度以及加强土地开发制度建设与项目管理工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阎其华  李新仓  
美国佛罗里达州希尔斯伯勒县实施了"农业产业发展项目",以保护地役权为核心,激发农地所着者保护农地的积极性,实现地区农地面积不变。目前我国耕地在数量与质量上都面临着总体水平持续下降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探讨美国的保护地役权制度的特点与优势,以期对完善我国耕地保护制度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彭文龙  吕晓  辛宗斐  牛善栋  
研究目的:厘清可持续集约化概念内涵和研究态势,梳理国际经验并研判对中国耕地保护的启示。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和例证法。研究结果:(1)可持续集约化是协调粮食需求与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矛盾、因地制宜优化耕地利用、提升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重要途径;(2)可持续集约化符合SDGs,与中国生态文明背景下的耕地保护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契合;(3)国际可持续集约化研究丰富,实践广泛,可为中国耕地利用和保护提供参考。研究结论:可持续集约化理念内涵及其国际经验为中国构建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耕地保护格局提供了重要启示,在保证数量充足和质量优良的基础上,构建"用养结合"的动态平衡体系,创新耕地利用与农业经营模式,加强耕地养护和生态养育,确保粮食生产能力持续稳定。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邹学荣  杨庆媛  陈展图  
[目的]对美国休耕制度进行解读,并通过对制度文本的系统梳理和对比分析,为中国休耕制度的构建提供参考坐标。[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结果]通过文献解读发现:(1)美国休耕立法经历了初步确立、快速发展和调整完善3个阶段;(2)美国休耕制度的政府补贴具有多元的特性,包括土地租金、成本分摊、技术援助、额外奖励和税收抵扣;(3)美国在实施休耕制度时强调计划与市场结合;(4)美国休耕制度的重心最终落脚于实现有机农业转移。[结论]根据这4项研究发现,中国在构建耕地休耕制度的过程中:首先,应逐次建构以休耕为主要内容的法律法规体系;其次,在结合多方财政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多元化、差异化、动态化、奖惩结合的休耕补贴机制;再次,需要计划和市场的有机结合,强化计划安排的同时激励农户自觉参与休耕,主动提升耕地地力;最后,休耕制度重心的落脚点应与有机农业发展的趋势相契合。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宋小青  欧阳竹  
近年来,耕地多功能管理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针对耕地需求无序竞争、耕地边际化与耕地生态系统退化三大现实问题,建立了以土地单功能利用为症结的综合分析框架,认为中国耕地保护须向耕地多功能管理转型。然而,目前尚缺乏耕地多功能的内涵解释框架。本文通过梳理耕地多功能的相关研究,从实证与规范、供给与需求及其相互关系角度,建立了耕地多功能内涵的综合解释框架。最后,本文提出耕地保护转型可同时注重构建以主体功能差异化为前提的耕地多功能空间融合模式、拓展耕地价值的提升途径并建立耕地多功能统筹利用保障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