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29)
2023(8658)
2022(7248)
2021(6627)
2020(5690)
2019(12736)
2018(12771)
2017(23210)
2016(13063)
2015(14973)
2014(15142)
2013(14419)
2012(13133)
2011(11822)
2010(12171)
2009(11729)
2008(11866)
2007(11095)
2006(9908)
2005(9324)
作者
(37244)
(31142)
(30715)
(29248)
(19835)
(14567)
(14137)
(11855)
(11712)
(11266)
(10552)
(10502)
(10101)
(10051)
(9967)
(9351)
(9185)
(9183)
(9134)
(8806)
(7860)
(7624)
(7531)
(7170)
(7114)
(7006)
(6800)
(6723)
(6277)
(6133)
学科
管理(51059)
(42100)
(40632)
经济(40532)
(38304)
企业(38304)
(18457)
(16720)
方法(14154)
中国(12868)
(12089)
(12063)
财务(12043)
财务管理(12008)
(11957)
业经(11576)
企业财务(11351)
(10924)
银行(10905)
数学(10642)
数学方法(10509)
(10272)
(9593)
(9576)
金融(9569)
(9488)
理论(9422)
体制(8951)
(8513)
(7868)
机构
大学(182505)
学院(179956)
(69399)
管理(69199)
经济(67537)
研究(61454)
理学(56370)
理学院(55717)
管理学(54944)
管理学院(54549)
中国(49677)
(40269)
(40002)
科学(35037)
(31028)
(30486)
财经(29207)
中心(28838)
(28115)
研究所(27501)
(26285)
北京(25553)
业大(24314)
(23827)
(23612)
师范(23553)
(22352)
农业(21795)
财经大学(21494)
(20844)
基金
项目(112343)
科学(87893)
研究(85778)
基金(80284)
(70114)
国家(69077)
科学基金(58474)
社会(53626)
社会科(50614)
社会科学(50600)
(43774)
基金项目(41493)
教育(40509)
(36990)
自然(36156)
编号(35505)
自然科(35267)
自然科学(35254)
自然科学基金(34637)
资助(32386)
成果(31592)
(26669)
课题(25779)
(25470)
重点(25354)
(23475)
(22968)
(22856)
项目编号(22303)
教育部(22073)
期刊
(87480)
经济(87480)
研究(58061)
中国(46219)
(35812)
管理(31302)
学报(27732)
(26523)
教育(26119)
科学(25221)
大学(22051)
(20556)
金融(20556)
学学(20229)
农业(17342)
技术(16418)
财经(15365)
(13273)
业经(13125)
经济研究(12383)
(10830)
问题(10484)
会计(10318)
财会(10146)
图书(9682)
(9468)
世界(9100)
(8668)
论坛(8668)
现代(8661)
共检索到2987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费宝仓  
近来,关于风景名胜和历史性旅游资源经营权转让问题的讨论,主要围绕保护资金和私人企业对旅游资源保护与管理的可行性而展开,笔者认为深层次的问题在于管理体制。为此,笔者对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管理体制进行了研究,并在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组织管理、法治和资金来源三个角度对我国国家重要自然与历史性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朱华晟  陈婉婧  任灵芝  
美国国家公园采取的是以联邦政府为核心的集权式管理,并形成了以"国家公园管理局—地方办公室—基层管理局"为主线的垂直管理体系。国家公园基金会的设立,则是为了整合来自私人部门的资金、技术和人力等资源,从而有效增进社会福利并保护环境资源。然而,公私合作管理也存在着难以根治的痼疾。借鉴美国的先行经验,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未来我国保护地应改变企业主导的运作模式,加大政府管理力度,有效整合社会资源,以增加公众的经济可达性,并鼓励民间环保团体的监督与参与。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郑敏  张家义  
我国地质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始于 1987年 ,与美国相比落后了 10 0多年。自 1987年我国开始建立第一批独立的地质自然保护区开始 ,到目前已建立地质自然保护区 86处。地质遗迹资源管理体制正在建设之中 ,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与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而经过 10 0多年的发展 ,美国国家公园在管理方面有着十分科学务实的机构和完善的管理体系。本文在对美国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和管理体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对我国地质遗迹资源管理体制的建设提出建议。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赵凌冰  
日本国家公园管理体制构建了一个公众参与、利益相关者达成共识的可操作性机制,有效实现了国家公园的可持续化管理。虽然这种体制在自然资源保护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它更具有许多优点,尤其是在公众参与方面。国家公园管理机构为了充分发挥体制潜力,竭力充当利益相关者的协调者和自下而上决策模式的促进者。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日本国家公园管理机构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确定公园管理的各种利益相关者和当地社区;弄清每个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和责任;促进利益相关者在国家公园目标和远景上达成共识。通过这些措施,日本构建了超越地方行政区划、公众参与的国家公园管理体制。这也使得日本国家公园管理机构有效解决了复杂的自然资源保护体制所带来的挑战,实现了日本国家公园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化管理。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邹统钎   韩全   常东芳  
国家公园与国家文化公园是中国保护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长效机制和打造中华文化重要标志的伟大实践。采用文献分析与系统归纳相结合的方法,梳理国家公园与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背景与发展历程。从管理体制方面对两者的管理模式、法律法规、资金机制和区域协调机制进行比较分析,从可持续利用角度总结两者在保护原则、功能分区与利用机制的差异。基于当前国家公园与国家文化公园面临的多头管理、边界不清、权责不明、保护不完整、保护与发展冲突等问题,提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和以国家文化公园为引领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坚持整体性保护与相容性利用的发展原则,为全球生物多样性和文化遗产保护贡献中国方案。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徐菲菲  Dorothy Fox  
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是当前政界、业界与学界关注的热点。世界各国国家公园的设立背景、目的、程序、任务、土地、资金、机构等不尽相同,但均适应并体现了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特征。本文通过英美国家公园体制的比较,旨在促进我国国家公园的体制建设与持续发展。一、英美国家公园设立的背景与目的英国早期浪漫主义诗人如Wordsworth等对田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汪德根  Alan A.Lew  
旅游景区门票价格是影响游客出游的敏感要素,其涨跌波动受到公众普遍关注。市场需求方与供给方对门票价格问题均发出"无奈"声音。需求方认为,面对高价门票发出"玩不起"的无奈;而供给方认为,景区自身运营压力大,涨价也是无奈之举,这种"游客嫌贵,景区哭穷"的现象成为当前一种"无解"难题。在美国访学期间,笔者对美国国家公园进行了考察,以黄石公园为例,其门票收费标准为每车25美元,雪地摩托或摩托车为每辆20美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于海波  徐虹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但我国挂牌试点的汤旺河国家公园、普达措国家公园等与其对应资源类型的景区经营并无区别,高价门票等景区诟病依然存在。与强调保护的自然保护区不同,国家公园强调保护与利用兼顾,即强调全民所有的文化与自然遗产资源的公益性利用问题。旅游公共管理工作在国家公园体制建设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田美玲  郝瑞君  李子欣  周永  寇圆圆  张文洲  
社区居民的参与意愿直接关系到国家公园的长远建设。基于效果阶层模型,从自我管理价值、群体效用价值、社会服务价值、居民满意度、社区归属感和居民参与意愿6个方面构建理论模型,以神农架国家公园为案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居民参与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意愿的影响因素和驱动机制。研究发现:(1)自我管理价值和群体效用价值均对居民满意度和社区归属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居民满意度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291和0.088,社区归属感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283和0.274;而社会服务价值仅对居民满意度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路径系数为0.298。社区归属感显著正向影响居民满意度,路径系数为0.205;居民满意度对居民参与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路径系数为0.192。(2)居民获益程度对其参与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意愿具有调节作用。高获益居民满意度会受到自我管理价值和群体效用价值的显著正向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258和0.212;社区归属感能显著提升高获益居民满意度,路径系数为0.431;进而促进其参与建设的意愿,路径系数为0.069。(3)居民参与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意愿通过"感知价值→情感→意愿"过程,最终形成不断递进的多阶段连锁反应。文章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现有感知价值和居民参与关系的研究维度,在未来国家公园建设中要根据不同群体的核心诉求来采取相应的激发措施,以达到精准激发居民参与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意愿的目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庞春雨  王俐人  
说起"国家公园",人们可能会想起美国黄石公园、加拿大班夫公园等世界知名的国家公园。虽然"国家公园"这一概念起源于美国,但在拥有丰富自然、人文资源的中国大地上,也有着让世人惊艳的自然及人文景观。2017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总体方案》(下文简称《总体方案》),该文件提出,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钟永德  徐美  刘艳  文岚  王曼娜  
以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瑞典、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日本、韩国共10个国家为研究对象,对其国家公园体制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在国家公园的概念界定和准入条件上,各国的国家公园概念界定与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定义在本质上基本相同,在准入条件方面则重点关注资源的独特性和重要性、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小、景观和生态环境的吸引力等方面。②在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上,法律体系方面,各国均形成了国家公园管理专项法规与其他相关法规相结合的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管理机制方面,各国形成了自上而下型、自上而下与地方自治相结合型、地方自治型3种管理体系,其中以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体制为主;资金机制方面,大部分国家的资金主要来自于国家财政拨款;经营机制方面,管理与经营相分离的制度、较低的门票收费制度、强化社区参与以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是各国国家公园经营管理的主要特色。基于上述国家的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经验,可从国家公园选定准入条件、专项政策法规、资金投入、管理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社区参与、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等方面推动我国国家公园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思源  苏杨  程红光  王蕾  闵庆文  
基于利益认知的社会-生态系统分析框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建设中多元利益相关者的生态系统意义认知、利益界定与国家公园潜在管理规则评价进行研究。研究发现:①不同利益相关者对生态系统赋予明确而不同的意义,学者与管理者的观点和国家公园管理目标较为一致;访客与社区居民关注个人利益。②居民生态系统价值认知依赖于生计重要性判断,生态系统管理诉求建立在对现实利益与感知利益的对比上。③利益相关者对约束力不同的潜在规则持不同态度。基于研究结果,提出构建动态"协商空间",在协商中尊重利益相关者对生态系统意义的认知差异,引导不同利益相关者认知趋同,提高规则合理性与执行度,保证社会-生态系统稳健性。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田美玲  康玲  方世明  
基于实地调研得到的561份问卷资料,运用因子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提取6项管理措施并分析其与5个乡镇的关联关系,据此分析居民感知类型及成因。结果表明:居民整体感知最强的是共同保护措施,最弱的是功能分区措施;6项管理措施的感知强度与5个乡镇具有关联关系,其中对共同保护、民生发展、旅游科普和功能分区措施的感知强度最大;居民感知类型主要分为环保意识增加型、产业经济获益型、旅游带动发展型和分区限制发展型,总体上积极感知大于消极感知。根据社会表征理论和相对剥夺理论,分别从直接经验、社会互动、媒体影响、自我比较和社会比较5个方面分析居民感知类型的成因。因此,提出完善社区参与机制;提升居民专业素养;开发新的替代产品等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郑雪梅  
国家公园体制是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名词。以国家公园体制进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管理有助于推动国土空间的科学开发和保护利用,同时进行相应的生态建设也符合我国建设美丽中国的基本要求。为进一步研究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背景下,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相关内容,文章以国家公园体制为入手点,通过分析当前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深入解析青海省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管理方面所采取的具体计划。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睿  钟林生  虞虎  
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涉及3处保护地与4个乡镇,其国家公园相关管理政策与措施已开始实施,然而社区居民的感知状况尚不得知。基于实地调研获取的376份问卷数据,借助因子分析得到7项管理政策,其中,社区居民对共同管理政策感知最强,对功能分区政策感知最弱。由方差分析结果得知,7项管理政策的感知强度与4个乡镇具有关联关系,其中,4个乡镇分别对功能分区、发展定位、社区发展和共同管理政策最为敏感,可分别归因于原属地的功能分区、社区参与、产业发展和资源保护程度因素。未来,试点区管理部门应从不同地域社区居民的发展诉求出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