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24)
2023(6051)
2022(4962)
2021(4486)
2020(3869)
2019(8817)
2018(8491)
2017(16521)
2016(8938)
2015(9784)
2014(9579)
2013(9597)
2012(8980)
2011(8227)
2010(8360)
2009(7827)
2008(7846)
2007(6959)
2006(6045)
2005(5658)
作者
(25429)
(21358)
(21313)
(20229)
(13795)
(10193)
(9615)
(8187)
(8160)
(7734)
(7370)
(7193)
(6850)
(6831)
(6808)
(6665)
(6344)
(6213)
(6201)
(6008)
(5225)
(5170)
(5042)
(4934)
(4854)
(4800)
(4753)
(4363)
(4202)
(4113)
学科
(35323)
经济(35275)
(26923)
管理(24569)
(20588)
企业(20588)
方法(18543)
数学(16529)
数学方法(16370)
(14038)
(13335)
贸易(13332)
(13151)
中国(11296)
(11207)
(10852)
保险(10761)
(8870)
银行(8855)
(8463)
(8449)
财务(8446)
财务管理(8422)
(8330)
(8155)
金融(8154)
(8099)
企业财务(8096)
(7995)
出口(7991)
机构
大学(133501)
学院(129139)
(58051)
经济(57071)
管理(49567)
研究(43958)
理学(42479)
理学院(42010)
管理学(41322)
管理学院(41088)
中国(37718)
(31682)
(27547)
科学(25040)
财经(25032)
(23016)
(22108)
经济学(20061)
中心(20045)
研究所(20029)
(19779)
财经大学(19033)
(18924)
经济学院(18516)
北京(17451)
业大(17063)
(16284)
师范(16126)
农业(15724)
(15623)
基金
项目(86397)
科学(69543)
基金(67050)
研究(61396)
(58442)
国家(58024)
科学基金(50060)
社会(42281)
社会科(40269)
社会科学(40258)
基金项目(34928)
自然(32326)
自然科(31643)
自然科学(31632)
自然科学基金(31102)
(30685)
资助(28085)
教育(28061)
(27033)
编号(22787)
(20767)
重点(19347)
成果(18937)
国家社会(18660)
教育部(18321)
(17532)
人文(17486)
(17113)
科研(17006)
创新(16565)
期刊
(56943)
经济(56943)
研究(44166)
(24271)
中国(22727)
(20296)
金融(20296)
学报(20229)
科学(18376)
(17324)
管理(16404)
大学(15863)
学学(14820)
财经(12482)
农业(11641)
(10504)
经济研究(10360)
教育(10134)
(9926)
国际(9213)
技术(8072)
问题(8051)
业经(7354)
世界(7247)
(6538)
统计(6485)
理论(6478)
技术经济(6024)
(5946)
财会(5804)
共检索到1956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锐  
原为全球最大债权国的美国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以及80年代全球产业分工两大力量的影响下最终沦为了全球最大的债务国,而且依靠美元的霸权地位,美国开启了不断做大国债规模的历史,不仅如此,美国为满足政府公共开支、国内消费需求以及纠正贸易逆差等多重政策目标的需要,不断调高债务上限,并且"债务货币化"也为美债规模的无限扩张提供了坚实保障,但这种毫无节制的举债行为不仅酿成了美国国内政府频繁关门的风险,也因美元贬值给美元资产储备国制造了不小的损失,同时日益肿胀的财政赤字也加剧了人们对美债未来可能违约的担忧。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雪莹  封超  马世群  
中美国债收益率之间的溢出效应对于国际资本流动、货币政策有效性乃至金融市场稳定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采用动态Nelson-Siegel模型提取了中美两国国债收益率水平、斜率和曲率三个因子,反映利率期限结构曲线的不同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关联(TVP-VAR connectedness)方法与TVP-VAR模型,分析中美国债收益率因子的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发现中美国债收益率之间的溢出效应具有较强的时变性与非对称性,人民币汇率贬值与中国短期跨境资本流动增加可放大中美国债收益率的溢出效应,中国宏观经济景气程度与中美国债收益率净溢出水平反向变动。基于此,中国应继续健全和发展国债市场,完善国债交易品种与交易机制;继续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坚持金融市场双向开放,提高抵御短期资本流动风险的能力,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增强抵御国际债券市场联动冲击的能力。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倩  黄蕊  王添  
外部输入型通货膨胀并非诱发我国通胀抬升的主要因素,其对我国价格水平的冲击程度也十分有限。而我国与美国同步联动的反周期操作才是最终导致通胀上涨的根本原因。后危机时代,我国价格水平的上涨本质上是反周期操作的后遗症。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而诱发的货币供给增速飙升,最终推动了我国通胀水平的高企。因此,在明辨后危机时代我国通货膨胀爆发的根源后,本文认为,只有有效地把控政策实施的时机与力度,实施严格盯住债务制度,深化财税改革与深层次经济结构调整,才能最终实现后危机时代我国通货膨胀的有效治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党印  汪洋  苑珺  
新冠肺炎疫情对各国经济造成冲击,政府公共支出增加,财政压力增大。美国政府的债务近些年连创新高,不断突破债务上限,2021年将突破30万亿美元,达到GDP的1.5倍。美国债务的不断增加不仅对美国经济有直接影响,也对全球其他国家经济产生了间接影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唐云锋  张帆  毛军  
研究目标:探究中国地方债务风险溢出诱发的房地产价格波动与金融风险,及其对政府债务风险反馈所形成的空间联动效应。研究方法:运用Dagum基尼系数、空间面板联立模型和空间面板门槛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中国地方债务风险区域间的差距呈现下降趋势,本地区和邻近地区房地产价格会影响区域性地方债务风险,本地区和邻近地区金融风险会诱发区域性地方债务风险。研究创新:刻画了中国地方债务风险的地区差异特征,并揭示了中国房地产价格、金融风险对地方债务风险的空间异质性。研究价值:对明确中国地方债务风险的空间发展格局认知提供依据,进而为有效降低中国区域性地方债务风险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中昭  
本文通过构建反映公司国际化水平的嵌套空间权重矩阵,利用空间杜宾面板数据模型的扩展形式,从微观视角探讨了上市公司规模扩张的境外空间依赖性和溢出效应。研究表明:海外收入相似的公司的规模扩张存在正的空间关联性和依存性,而非竞争性,此机理通过直接示范效应产生作用;QFII持股以及境外法人和自然人持股的增加,有助于本公司的境外扩张;海外收入相似的公司的境外扩张呈现出一定的空间集聚和发展的正外部性;以无形资产为核心竞争力的相似企业,其国际化扩张存在多边联盟效应。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谢子远  杨义群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吉富星   阮小丫   潘攀   刘兆璋  
当前,区域间政府债务风险共振已成为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的新挑战,亟须厘清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时空溢出效应和机理。本文通过构建数理模型从理论上证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空间关联性,并基于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使用静态和动态面板空间杜宾模型开展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第一,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邻近地区债务扩张会引发本地债务风险增大;第二,相邻地区当期新增债务上升会驱动本地债务扩张、加剧地方债务风险,但相邻地区存量债务风险则具有参照点效应和风险预警作用,从而降低本地债务风险;第三,从作用边界看,债务风险的空间溢出极限作用范围大致为500公里,且在很大程度上被省际行政边界所阻隔,导致债务风险的空间溢出效应主要体现在同省城市之间;第四,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竞争呈现更强的策略替代型竞争,能够降低区域间政府债务风险溢出效应,但地方政府往往紧盯邻近地区的举债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邻近区域的“风险预警”作用。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债务管理体制,落实主体责任,细化风险防控体系,并合理引导地区竞争和地方政府举债行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武彦民  杨峥  
从软预算约束的角度对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行为进行分析,使用我国1999~2009年的面板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全国29个省市的TFP都呈现出上涨的趋势,几乎所有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都归功于技术进步,每个省或多或少都存在产出效率低下问题,并用一阶差分GMM估计方法验证了建成区面积对我国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溢出效应。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付文林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未来将会更多地依赖创新、国内消费需求的拉动。经济要走集约化增长道路,技术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必须要更高,作为资源配置重要手段之一的财税政策,在应对经济新常态下的各种复杂挑战中显然有很大的改革空间。经济新常态下需防范财政支出过度扩张我国在过去各个发展阶段,财政支出政策调整对宏观经济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我国经济在面临1998年、2008年那两场国际经济危机冲击下,依然保持了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当前,我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韩立红   吕琦   邹明锦  
绿色债券作为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工具,其市场的平稳性直接影响各国“脱碳”目标的实现。对于绿色债券风险溢出效应中的均值效应、波动效应以及极端风险溢出效应可以采用DY、BK溢出指数模型来测度。绿色债券市场与传统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大宗商品市场以及新兴产业及市场之间普遍存在风险溢出效应,且具有时变性以及非对称性;此外,极端环境的出现也会导致溢出效应的增强。因此,研究绿色债券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对于进一步促进绿色债券市场与相关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以及进行相关风险管控提供了依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程  杨奕  
本文基于DCC-GARCH理论度量了地方政府债券市场与其他金融子市场间的时变相关性,并通过TVP-VAR-DY模型测度了地方政府债券市场与其他市场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同时对风险溢出的宏观机理进行探究。研究结果表明:市场相关性方面,地方政府债券市场与公司债、金融债市场呈正相关,表现为“联动效应”,而与股票、基金、保险市场近年来多呈负相关,表现为“跷跷板效应”。风险溢出效应方面,地方政府债券与其他金融市场间存在非对称的双向溢出效应,地方政府债券与公司债、金融债两固定收益市场间的溢出效应要显著强于浮动收益市场,地方政府债券更大程度上是风险溢出的被动方。宏观机理方面,金融深化会促进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对其他市场的风险溢出,财政赤字对市场间风险溢出存在抑制作用,地方政府债券风险溢价会加剧其对外风险溢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曹吉云   任康宁  
除了直接从国外市场进口,企业也可以通过成为进口企业的客户而间接参与全球化分工,然而这一现象较少受到关注。本文基于2008—2016年中国上市企业的供应商—客户数据,研究了供应商进口促进下游客户企业出口扩张的供应链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供应商的进口可以显著促进下游客户企业出口,供应链关系的稳定程度可以正向调节这一影响;技术和经验的溢出是进口溢出的内在机制;当供应商的进口产品属于客户企业所处行业时,进口溢出效应更为明显;制造业企业、中小企业和数字化水平较高的企业更多享受到了供应商进口的供应链溢出效应。本文研究证实了国内生产关联在以进口推动出口中的重要作用,为中国以主动扩大进口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了新的启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吴蔚苏  
以前的研究对于技术创新和企业国际化战略之间的联系的分析所考虑的都是静态模型,并且创新进程仅仅是当前在研发领域中投资的结果。然而,众所周知,一个企业的创新潜力不只是依赖于当前在研发领域中的投资水平,更依赖于长期以来在研发领域中的资本积累。这种"历史积累"仅用静态模型来分析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本文将建立一个由马科夫均衡计算的非线性动态博弈模型,讨论企业在不同的研发水平和技术溢出下国际化战略的选择。该模型由企业对外扩张方式和技术溢出两方面决定。抓住技术创新和企业国际扩张之间的复杂关系,并且分析这些关系随着时间是如何发展的。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白颉  张茂军  郭梦菲  
为了分析信息在股票市场和国债市场的传导路径,选取沪深300指数和中证国债指数作为研究样本,运用VAR-GARCH-BEKK模型,研究中国股票市场与国债市场均值和波动溢出效应.研究表明,股票市场与国债市场均具有波动聚集性,两市场之间存在双向均值溢出效应,且只存在着股票市场对国债市场的单向波动溢出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