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28)
- 2023(5958)
- 2022(5405)
- 2021(4940)
- 2020(4634)
- 2019(10909)
- 2018(10845)
- 2017(21747)
- 2016(11968)
- 2015(13561)
- 2014(13768)
- 2013(13839)
- 2012(13110)
- 2011(11771)
- 2010(12006)
- 2009(11430)
- 2008(11648)
- 2007(10675)
- 2006(9101)
- 2005(8224)
- 学科
- 济(52326)
- 经济(52267)
- 管理(35134)
- 业(34916)
- 企(28657)
- 企业(28657)
- 方法(28162)
- 数学(25451)
- 数学方法(25277)
- 财(16811)
- 农(13186)
- 务(11872)
- 财务(11857)
- 财务管理(11828)
- 企业财务(11367)
- 中国(10767)
- 贸(9817)
- 贸易(9816)
- 学(9753)
- 易(9535)
- 制(9145)
- 业经(8994)
- 地方(8780)
- 农业(8747)
- 融(7971)
- 金融(7969)
- 银(7831)
- 银行(7811)
- 和(7388)
- 行(7288)
- 机构
- 大学(180970)
- 学院(177046)
- 济(76556)
- 经济(75044)
- 管理(69886)
- 理学(60481)
- 理学院(59840)
- 管理学(58926)
- 研究(58730)
- 管理学院(58588)
- 中国(44780)
- 京(37374)
- 财(36638)
- 科学(34694)
- 农(30523)
- 所(30517)
- 财经(29321)
- 研究所(27560)
- 中心(27360)
- 经(26591)
- 业大(26260)
- 江(25960)
- 农业(24353)
- 经济学(23836)
- 北京(23752)
- 范(22633)
- 师范(22416)
- 财经大学(21815)
- 经济学院(21780)
- 州(20590)
- 基金
- 项目(114047)
- 科学(89812)
- 基金(84294)
- 研究(82274)
- 家(72875)
- 国家(72280)
- 科学基金(61792)
- 社会(52291)
- 社会科(49645)
- 社会科学(49625)
- 基金项目(45229)
- 省(43109)
- 自然(40479)
- 自然科(39544)
- 自然科学(39530)
- 自然科学基金(38878)
- 教育(38773)
- 划(37165)
- 资助(35196)
- 编号(33721)
- 成果(27993)
- 部(26849)
- 重点(25385)
- 发(23580)
- 创(23273)
- 教育部(23200)
- 人文(22428)
- 科研(22402)
- 课题(22263)
- 大学(22026)
共检索到2567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莉亚 王照飞 程天笑
中国作为最大的外汇储备持有国,大量外汇配置于美国国债市场,在短期内频繁进行买卖操作并不断增持,这些投资行为背后的动因值得探究。本文从资产组合理论出发,结合外汇储备币种选择的研究结果,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中国对美国国债的投资行为存在显著的历史惯性特征,且该因素起着主导作用;在中国对外贸易活动中,结算币种的选择也会显著影响对美国国债的投资;美元资产的基准收益率会显著影响外汇储备中对美国国债的配置;而人民币汇率的长期变化趋势和货币当局对人民币汇率干预动机对美国国债的投资行为没有相对稳健的解释力。
关键词:
美国国债 外汇储备 贸易 汇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袁东
关于国债投资基金的分析袁东随着我国国债市场以及整个金融资本市场的发展,国债发行机制改革将更加深入,社会投融资方式将进一步丰富,市场运作机制也将进一步灵活。在这种形势下,关于国债基金的话题日益被人们所关注,实践中也曾出现过类似于国债投资基金的操作形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柳建光 杨晶
在关于国债投资拉动社会投资效果的争论中,国债投资是否存在挤出效应成了焦点之争。本文从经验上分析了挤出效应的作用机制,并具体测算了1998-2002年各年国债投资所带动的社会投资。得出的主要结论是:我国的国债投资基本上不存在挤出效应,而且随着国债投资项目的深入进行,它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带动效果一年比一年明显。
关键词:
国债投资 挤出效应 IS-LM模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时兴
我国1988年开始逐步允许无记名国债上市后,1994年后又推出了记账式国债上市。记账式国债是通过交易所电脑网络发行的国债品种,发行成本较低,不会发生债券遗失、被窃与伪造,是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的主要国债上市品种之一。在投资价值上,上市国债有以下特点: 第一,上市国债发行的年复利率既高于相应期限定期存款的年复利率,也高于不上市凭证式国债的年复利率。表1给出了1994~1997年上市国债与相应期限定期存款年复利率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江凯
我国外汇储备投资按照安全、流动、增值原则,从事国际金融市场金融投资,欧美国债已成为重要投资品种。但是,目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逐步扩散,美国经济前景存在不确定性,我国外汇储备投资欧美国债面临保值增值功能弱化、汇率风险和潜在通胀风险等问题值得关注。随着外汇储备继续增长,外汇储备投资问题势必成为"十二五"时期国内外金融市场关注的热点。
关键词:
外汇储备 欧美国债 风险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肖炼
一、美国国债分析2011年8月2日,美国参议院以74票赞成、26票反对通过了提高14.29万亿美元债务上限和未来十年削减2.1万~2.4万亿美元预算赤字的议案。与美国历史上的两次"疑似国债上限违约"类似,民主党与共和党在长达数周的"驴象"政治斗争后,最终有惊无险达成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陶洁云
近年中国持续增持美国国债,金融危机发生之后也未减持。这和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结售汇制度、外汇储备结构、去杠杆化、人民币国际化、中美关系、美元地位有一定的关系,同时也有政治因素。增持美国国债体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感,抑制了美国大量印制美元,但却带来很多风险,包括美元贬值风险、国债缩水风险、债务偿还风险、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货币政策风险。基于此,本文提出降低中国增持美国国债风险的建议。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美国国债 美元贬值 外汇储备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倪志良
从1998年到2000年三年间我国发行36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共安排国债项目6620个大规模的国债投资对有效需求产生了一定的拉动效应但是由于财政政策本身不会改变货币供给规模所以从货币供给决定总需求这一基本角度考虑单纯财政政策的长期拉动效应有限必需配合使用货币政策在当前尤其有必要加强公开市场操作今后我国国债资金投向应该注意把握以下两点凡是政府能设计出有效的﹃补偿机制﹄使投资者的所收足以补偿其所投市场配置能保证有效供给的领域国债资金尽量少介入凡是市场配置不能保证有效供给而对经济发展又至关重要的领域国债资金可重点介入
关键词:
国债 货币供给 公共产品 补偿机制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张锐
标普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引发全球关于美国国债投资风险的热议,作为美国国债最大的海外官方持有者,我国亦需要加强应对美国国债问题的研究。文章回顾了中国购买美国国债的发展历程,分析了近年来中国加快增持美国国债的成因,在衡量中国持有美国国债的风险与收益的基础上,就控制和规避美国国债风险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美国国债 风险 收益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张原 陈建奇
标普下调美国国债评级展望的事件引发市场剧烈波动,美国国债问题备受关注。文章分析指出,美国财经纪律松散、回避长期性经济结构调整而依赖短期性刺激救助政策等因素,是构成本次国债评级展望下调的深层原因,而未来由美国"婴儿潮"引发的"银发海啸"及社会医疗保险支出的上升将加剧财政收支矛盾。总体来看,美国国债评级短期内大幅下调的可能性不大,但长期风险不容忽视。
关键词:
美国国债 评级 “银发海啸” 医疗保险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罗建春 张煜
本文主要分析了柜台国债投资属性。首先通过比较说明柜台国债具有风险低、收益较高而且稳定的特点。然后分析了柜台国债的流动性优势,说明了它的流动性与做市商的买卖价差之间的关系。最后作者对投资者投资柜台国债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国债 柜台交易 收益率 流动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夏林
国债市场投资价值分析中国银行信托咨询公司上海业务部夏林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新兴的国债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与一般企业债券不同,国债是由国家财政收入为担保,具有极高的信誉度,.故称为“金边债券”...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铁锋
本文以在沪深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国债、企业债券和国债回购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影响市场利率变动的因素,判断中国债券市场投资价值与投资风险,解读人们对债券投资认识的误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宇哲 张明
本文基于2002-2012年的年度数据,通过比较美国长期国债市场上主要外国投资者的不同行为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不同行为特征的可能影响因素,得出了如下主要结论:由历史原因形成的市场势力和主动的资产配置策略,以及金融市场的风险与收益变化,是导致外国投资者不同行为特征的主要原因。这具体表现在:对于持有较大美国长期国债存量的中国和日本而言,类似做市商角色的市场势力使得其边际投资行为较为谨慎,以避免相应的国债价格变动造成其存量资产的价值波动;欧洲国家的投资行为则显示出风险偏好较高的特点(例如注重收益的逆势投资),这可能是由于它们持有的长期国债占比稳定在低位,从而能够将美国长期国债仅仅当做一类分散风险的...
关键词:
美国长期国债 外国投资者 投资行为比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