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49)
- 2023(11930)
- 2022(10172)
- 2021(9157)
- 2020(7617)
- 2019(16731)
- 2018(16351)
- 2017(30990)
- 2016(16950)
- 2015(18403)
- 2014(17653)
- 2013(16788)
- 2012(14929)
- 2011(13601)
- 2010(13523)
- 2009(12884)
- 2008(12309)
- 2007(10790)
- 2006(9372)
- 2005(8325)
- 学科
- 济(59643)
- 经济(59540)
- 管理(51170)
- 业(46583)
- 企(38503)
- 企业(38503)
- 方法(23460)
- 数学(20408)
- 数学方法(20198)
- 财(18900)
- 农(18159)
- 制(16857)
- 中国(15761)
- 业经(15128)
- 贸(13521)
- 贸易(13515)
- 易(13180)
- 体(12542)
- 农业(11905)
- 学(11902)
- 务(11604)
- 财务(11582)
- 财务管理(11556)
- 企业财务(10933)
- 银(10861)
- 银行(10815)
- 融(10484)
- 金融(10481)
- 环境(10390)
- 技术(10349)
- 机构
- 学院(231319)
- 大学(231080)
- 济(93637)
- 经济(91787)
- 管理(85737)
- 研究(79176)
- 理学(74639)
- 理学院(73816)
- 管理学(72566)
- 管理学院(72145)
- 中国(57754)
- 科学(48281)
- 京(47074)
- 农(44853)
- 财(44337)
- 所(40130)
- 业大(37888)
- 研究所(36523)
- 中心(35595)
- 农业(35550)
- 财经(34999)
- 江(34395)
- 经(31799)
- 范(29370)
- 师范(28952)
- 经济学(28890)
- 北京(28714)
- 院(28542)
- 州(26712)
- 经济学院(26144)
- 基金
- 项目(160526)
- 科学(126345)
- 基金(117043)
- 研究(114793)
- 家(104096)
- 国家(103231)
- 科学基金(87559)
- 社会(74846)
- 社会科(71013)
- 社会科学(70998)
- 省(63235)
- 基金项目(62015)
- 自然(56655)
- 自然科(55384)
- 自然科学(55365)
- 自然科学基金(54408)
- 划(53877)
- 教育(53667)
- 资助(46037)
- 编号(45656)
- 成果(36916)
- 重点(36722)
- 部(35431)
- 创(34783)
- 制(34155)
- 发(34127)
- 创新(32592)
- 课题(31909)
- 国家社会(31482)
- 科研(31146)
共检索到3383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宋静
美国通过控制和影响东亚地区合作机制来实现其诸多利益的诉求,最终达到保持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主导地位"。东亚地区的合作机制众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东盟+中日韩"10+3"、东亚峰会为代表的东亚机制以及近年来崭露头角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机制,这两大机制的区别在于要不要排除美国。奥巴马努力推动美国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的谈判,显示了奥巴马"重返东亚"的战略思路。奥巴马着力多渠道、多方式谋求参与、改造和领导东亚合作机制,试图将APEC与东亚峰会融合,以亚太合作覆盖东亚合作;以TPP引领亚太经济合作,对亚太现存经济格局重新洗牌;以美国主导取代东盟领导,重返东亚"领袖"地位;以"亚太...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胡杨
本文通过三个相互关联的区域内贸易指标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东亚机制下,"10+3"(EAFTA)和"10+6"(RCEP)内部的相互依赖程度更高;而在亚太机制下,随着TPP潜在成员的不断加入,区域内部贸易联系将会不断下降,并且日本的加入将不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认为相较于亚太机制,东亚机制将是更优的选择。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潘清卿
朝鲜核危机迫使五角大楼再一次将注意力集中到驻亚太地区的美军。新的军事部署将更有利于美军对亚太地区的安全事务做出更快、更有效的军事反应,将有利于美军伸缩自如地参与到地区事务之中。同时,美军在亚太地区重新调整部署,也必将对该地区,尤其是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局势造成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美国 亚太军事部署 亚太安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项卫星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美国的亚太经济政策项卫星亚洲及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作为亚太地区经济区域化合作的产物,已经渡过了4个春秋。进入90年代以后,亚太地区继续以其惊人的增长速度,成为全球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这不仅使该地区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乾 邵桂兰
本文在Grossman和Helpman(1995)及Endoh(2006)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构建FTA成因的理论模型,探讨两经济体建立FTA的影响因素,以亚太经济体为研究样本,采用二值选择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两经济体地理距离越近、与世界其他国家越远、市场规模越大、市场规模差距越小、要素禀赋差异越大、与世界其他国家要素禀赋差异越小、国家治理水平越高,建立FTA的可能性越大。这一结论在替换代理变量后依然稳健。此外,南南型FTA与南北型FTA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最后结合中国经验提出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乾 邵桂兰
本文在Grossman和Helpman(1995)及Endoh(2006)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构建FTA成因的理论模型,探讨两经济体建立FTA的影响因素,以亚太经济体为研究样本,采用二值选择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两经济体地理距离越近、与世界其他国家越远、市场规模越大、市场规模差距越小、要素禀赋差异越大、与世界其他国家要素禀赋差异越小、国家治理水平越高,建立FTA的可能性越大。这一结论在替换代理变量后依然稳健。此外,南南型FTA与南北型FTA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最后结合中国经验提出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夏立平
近年来,亚太地区政治相对稳定,经济迅速发展,虽然1997年下半年以来一些国家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但经过调整仍有希望重新恢复其经济活力。同时,亚太各国之间的贸易、投资和金融联系正在不断增加。这种经济上相互依存性的增长使各国之间安全上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章力建 朱立志
建立亚太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合作机制,加强亚太地区国家的合作、互相协调,不仅对亚太地区国家农业安全生产意义重大,而且对我国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保护涉农企业利益,增加出口,保证进口食品安全和对我国人民食品安全保障非常必要,也是建立全球农产品质量安全合作机制的有益探索。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凌胜利
基于全球霸权护持的需要,美国对亚太地区日益重视。纵观冷战后美国亚太战略的演变,美国对亚太地区主导权更加关注,显著体现了美国全球战略布局中的"亚太优先"。自奥巴马政府伊始,美国的亚太主导权战略愈加明显,特朗普政府大体延续了这一态势。在战略环境评估方面注意亚太地区的战略价值提升、地区权力格局变动、安全形势日趋复杂和地区合作与地区秩序调整等因素;在战略利益方面关注美国在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的优势;在战略资源方面关注美国自身实力、盟国与伙伴、地区制度影响力和美国的权威;在战略实施方面采取了增加战略投入、强化联盟关系等手段。不过美国的亚太主导权战略也面临诸多限制,能否实现战略平衡至关重要。基于亚太主导权维护,美国对华战略趋向强硬的趋势短时期内将难以改变,中美两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竞争会更加激烈。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石建中 范齐
以亚太经合组织(APEC)21个国家(地区)为研究对象,构建2008—2018年APEC旅游流网络,运用SNA方法和QAP方法,对旅游流网络结构演化及其影响因素展开分析。结果表明:(1)APEC旅游流网络密度持续增加但仍旧较低,网络结构尚不稳固。网络中心化趋势有所减弱,旅游供给市场更加多元。(2)APEC旅游流网络节点间中心性水平差异明显,形成了以中国、美国为首的第一梯队,以日本、韩国为代表的第二梯队,以新西兰、俄罗斯为代表的第三梯队。(3)APEC旅游流网络的核心—边缘结构显著且具有稳定性,核心区节点间的旅游互动最为频繁,边缘区对核心区的反哺效应明显。(4)区位要素是影响APEC旅游流网络结构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禀赋、旅游基础设施等要素对APEC旅游流网络结构演化的影响有所下降,而对外开放程度对优化APEC旅游流网络结构的作用有所上升。
关键词:
APEC旅游流 网络结构演化 QAP分析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博文 刘义圣
使用2006—2020年亚太地区17个国家相互之间数字服务贸易的国家对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比较分析国家间数字贸易潜力,并考察数字贸易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亚太地区数字服务贸易受到双边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使用共同语言的正向影响,以及双边地理距离的负向影响。进出口国签署包含数字贸易规则的自由贸易协定,健全数字基础设施环境和法律制度环境,削弱资本自由流动障碍将显著提升亚太地区数字服务贸易效率。观测期内亚太地区数字服务贸易潜力持续上升,西太平洋地区数字服务贸易潜力低于东太平洋地区但增速较快,发达国家数字服务贸易潜力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当前中国在数字服务出口方面存在较大非效率的问题,未来面向亚太国家可扩展的数字贸易潜力可观。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郄海霞
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和美国教育部长佩杰近日宣布,美国将带头开发一种合作、综合性的APEC网上学习战略来帮助亚太地区缩小数字鸿沟。该战略是通过扩大亚太经合组织地区高质量、低成本的教育资源的数量来进行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薛军
本文用对策论的方法,分析了两个有着内在联系的问题:1.美国的政治体制为什么会倾向于产生不一致的对外政策?其根本原因在于美国政治体制里的制衡原则,这种原则是美国的开国先辈们为限制权力膨胀,保护个人自由而有意设计进宪法的,他们的出发点在于美国人民的利益而不是对外政策的连续性。2.制度化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在削弱美国对外政策不一致性上所起的作用。关于这一问题作者认为,一个更正规的APEC会提供这样一种机制,使得美国的贸易政策较少受国内政治的影响,从而增加政策的连续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志乐
美国在亚太经济合作中的目标及其前景对外经济贸易部国际经济合作研究所王志乐近年来,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也越来越强劲。当今世界有了大经济发展中心地区,即西欧、北美和东亚①。西欧已经形成了拥有统一大市场的欧洲联盟,北美建立了北美自由...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萍 孙明春
早在60年代《欧洲煤钢联盟》成立后不久,日本就曾表示希望在亚太地区进行环太平洋经济合作。此后,东亚的其它国家在区域经济合作方面又做出了许多尝试。但是美国对此采取不合作的冷淡态度。由于东亚各国在政治、军事、资金以及市场等方面需要依赖美国,也由于亚太国家之间在经济实力、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难以脱离美国形成大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