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46)
- 2023(10992)
- 2022(8654)
- 2021(7988)
- 2020(6826)
- 2019(15504)
- 2018(14948)
- 2017(29092)
- 2016(14925)
- 2015(16852)
- 2014(16430)
- 2013(16611)
- 2012(15107)
- 2011(13607)
- 2010(13778)
- 2009(13693)
- 2008(13156)
- 2007(11732)
- 2006(10425)
- 2005(10103)
- 学科
- 业(75946)
- 济(73231)
- 经济(73148)
- 企(71163)
- 企业(71163)
- 管理(57688)
- 方法(31189)
- 业经(28132)
- 银(27660)
- 银行(27660)
- 融(27036)
- 金融(27036)
- 行(26597)
- 中国(25493)
- 财(25156)
- 数学(23671)
- 数学方法(23607)
- 农(23033)
- 制(21668)
- 务(19639)
- 财务(19626)
- 财务管理(19613)
- 企业财务(18604)
- 农业(17237)
- 技术(15854)
- 贸(15624)
- 贸易(15604)
- 易(15165)
- 策(14700)
- 体(14373)
- 机构
- 学院(218204)
- 大学(214453)
- 济(108595)
- 经济(107030)
- 管理(89076)
- 理学(75285)
- 理学院(74661)
- 管理学(74179)
- 管理学院(73758)
- 研究(71567)
- 中国(69335)
- 财(51242)
- 京(45048)
- 财经(40737)
- 经(37237)
- 科学(35326)
- 经济学(35220)
- 所(34466)
- 中心(34098)
- 经济学院(31953)
- 江(31857)
- 农(31634)
- 研究所(30666)
- 财经大学(30306)
- 北京(29329)
- 商学(27440)
- 商学院(27207)
- 银(26588)
- 融(26294)
- 州(25929)
- 基金
- 项目(133143)
- 科学(108486)
- 研究(103051)
- 基金(101329)
- 家(85231)
- 国家(84454)
- 科学基金(75041)
- 社会(71065)
- 社会科(67785)
- 社会科学(67772)
- 基金项目(52524)
- 省(49203)
- 教育(45208)
- 自然(44528)
- 自然科(43605)
- 自然科学(43595)
- 自然科学基金(42956)
- 资助(41412)
- 划(40488)
- 编号(39727)
- 业(32845)
- 创(31905)
- 成果(31606)
- 部(31574)
- 国家社会(30922)
- 发(29727)
- 重点(29515)
- 创新(28940)
- 制(28394)
- 教育部(28247)
- 期刊
- 济(121321)
- 经济(121321)
- 研究(73073)
- 财(42829)
- 融(42644)
- 金融(42644)
- 中国(41725)
- 管理(39012)
- 农(30587)
- 科学(26094)
- 学报(22392)
- 财经(21650)
- 经济研究(20561)
- 农业(20280)
- 业经(19948)
- 技术(19258)
- 大学(19159)
- 经(18796)
- 学学(18150)
- 问题(15458)
- 贸(15293)
- 世界(15137)
- 教育(15084)
- 国际(14754)
- 业(14009)
- 技术经济(13810)
- 现代(11723)
- 财会(11568)
- 商业(10985)
- 会计(10161)
共检索到3475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雪毅
改革开放十多年来,我国企业逐步走向国际,目前在世界各地开设的中资企业已有50000家左右,为国内与国际的接合提供一条纽带。这种接合不仅体现在产品的设计、制造和销售上,也体现在对全球资金的有效利用上。本文详尽分析美国商业票据的产生、发展以及运作机制,拟为我国企业从海外融资提供一条简便可行的途径。文中也分析了中国企业发行美国票据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以及具体实施中需注意的问题。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傅晓岚 师韶辉
资金短缺已成为当前制约企业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特别是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长期以来主要靠银行信贷筹措生产、经营所需要的流动资金,筹资渠道单一,利率较高,且规模有限。而商业票据融资,是现阶段我国吸引外资,搞活大中型国有企业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商业票据融资要点 商业票据(Commercial paper,CP)是信誉较佳的大企业在金融市场上筹措短期资金的借款凭证。商业票据凭信用发行,面额巨大,期限较短,一般都在90天以内。现在一般意义上的商业票据包括汇票、本票这两类基本票据以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吴蕾 杨晓东
本文通过混杂债券分解和蒙特卡罗模拟的方法,从理论和经验数据模拟的双重角度均论证了中国概念SPAC之所以受到美国投资者的青睐,其原因并不在于中国概念股的成长性与稳定性,而是中国企业价值的较大波动性;目标企业对于SPAC来说,是套利的工具而不是培育的对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周俊 甘田
自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企业历经二十多年的引进、消化和吸收,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在资金、技术、管理和生产能力等诸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企业规模也是今非昔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付代红 王丛
融资渠道和支付方式的选择是海外并购中至关重要的财务决策。资本市场不够成熟、银行信贷规模有限等因素导致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融资渠道狭窄、支付方式单一,进而影响了海外并购的效益。文章在分析上述现状及其根源的基础上,从资本市场的完善、融资渠道的拓宽以及支付方式的创新等层面提出了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融资支付策略。
关键词:
海外并购 融资渠道 支付方式 现状 策略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嘉琦 李新春
对比分析了国内上市与海外上市企业之间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结果表明海外上市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并不优于国内上市的企业,从而否定了企业海外上市融资动机的假说。进一步研究发现,海外上市企业在创新投入方面以及吸引海外高端人才方面显著好于国内上市的企业。另外,海外上市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也领先于国内上市的企业。这说明,中国企业舍近求远到海外市场上市很可能是出于战略动机的考量。
关键词:
海外上市 外来弱性 财务融资 战略布局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吴祖尧
纵观国际市场,融资方法多种多样,对我国 有条件的大企业而言,利用国外股市融资乃甚佳之方法,且已有先例。本期《中国企业利用美国股市融资的实践与途径》一文,举实例阐述之,对中国企业在美国上市的几种途径做了介绍,很值得一读。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天顶 陈钰莹
在全球价值链产权模型框架下,基于不完全契约视角深入探讨融资约束发挥影响作用的理论机制,使用2003—2020年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数据,实证考察了融资约束对全球价值链中企业并购的异质性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序贯替代情况下,企业更有可能并购位于全球价值链上游且融资约束明显的供应商;序贯互补情况下,企业更有可能并购位于全球价值链下游且融资约束明显的供应商。实证结果发现,不论是在序贯互补还是序贯替代的情况下,中国企业更倾向于海外并购位于全球价值链下游且融资约束问题突出的供应商。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东道国、本国不同金融发展水平区域以及不同类型的产品特征而言,供应商融资约束对中国沿着全球价值链进行海外并购的影响具有差异性。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余永定
本文试图厘清可贷资金供求、自然利息率、凯恩斯利息率和政策利率等关键概念及其相互间关系,进而以此理论框架为基础,分析中国企业目前面临的融资成本过高问题。中国企业的融资成本过高是中国融资中介成本过高以及从紧的货币政策的结果。因此仅仅放松货币政策将无法解决这一问题,同时还会造成其他的扭曲。应通过加速银行体系的市场化改革,尽快消除各种市场扭曲,同时货币当局考虑在合适时机放松货币政策,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关键词:
企业融资成本 自然利息率 基准利息率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蓝虹
中国企业融资的主体主要是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在国有企业向国有银行融资的过程中 ,由于非对称信息和政府行政干预的存在导致了国有银行债务约束软化及国有企业融资成本和破产成本约束软化 ,出现了国有企业的高负债和国有银行巨额不良资产 (融资风险生成与转嫁 )的问题。因此 ,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降低非对称信息的程度和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羽瑶 张冬洋
中国货币金融体系有两大特征事实:非正规金融(或民间金融)发达和利率双轨制。这两个特征事实相互依存,对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产生重大冲击,使得我国货币政策运行模式明显有别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非正规金融不受中国人民银行直接监控,由非正规金融体系中借贷资金供求关系决定的市场化的资金价格不同于正规金融体系中的资金价格,资金价格扭曲长期存在。为此,本文使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验证了商业信用是否是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有效金融手段这一问题。考虑了中国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和企业的异质性后,本文得出的结论是:商业信用对提高非国有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是有效的,但对提升国有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则没有显著的影响。特别地,融资约束越强,商业信用越有助于提高非国有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商业信用通过有效地管理运营资本,平滑现金流和平滑创新投资提高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关键词:
商业信用 融资约束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田晓东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潘有典
8年来,中国企业或在海外注册的中资控股公司通过海外证券市场募集了大量资金,仅红筹股、H股筹资总计达5500亿港币,海外融资与深沪两交易所被誉为国企融资的“三驾马车”,为国企改革和中国经济建设作出了较大贡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何欢浪 陈琳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的中国企业微观调查数据,在中国独特的制度环境下考察政治关联、融资约束如何影响中国企业的出口行为。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国内市场分割的背景下,政治关联的存在不利于企业出口;在金融市场欠发达的情况下,融资约束的存在也不利于企业出口;但是,融资的改善可以鼓励有政治关联的企业更多地走向出口市场。本文的研究意味着,有政治关联的企业倾向于利用国内市场,而没有政治关联的企业则侧重于发展国外市场。政府整合分割的国内市场,可以鼓励没有政治关联的企业服务国内市场;政府积极改善融资环境,可以鼓励有政治关联的企业走向国际市场。这样,有或没有政治关联的企业都可以同时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需求,发挥规模经济效应,最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政治关联 融资约束 市场分割 企业出口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翟晓英
通过资产负债率、负债结构、股权融资额、债务融资额、股东权益比率等一些重要的量化指标对中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现状进行了考察,揭示出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存在的严重问题——股权融资畸重、债务融资畸轻及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提出应注重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融资结构 股权融资 债务融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