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80)
- 2023(12168)
- 2022(10082)
- 2021(9301)
- 2020(7870)
- 2019(17689)
- 2018(17424)
- 2017(33774)
- 2016(18332)
- 2015(19919)
- 2014(19803)
- 2013(19690)
- 2012(18187)
- 2011(16282)
- 2010(16750)
- 2009(15908)
- 2008(16194)
- 2007(14832)
- 2006(13330)
- 2005(12320)
- 学科
- 业(85111)
- 企(78824)
- 企业(78824)
- 济(74601)
- 经济(74489)
- 管理(70589)
- 方法(29079)
- 业经(28682)
- 财(27165)
- 农(25849)
- 技术(20754)
- 数学(20618)
- 数学方法(20349)
- 务(19845)
- 财务(19826)
- 财务管理(19804)
- 中国(19289)
- 企业财务(18732)
- 农业(18419)
- 策(18345)
- 制(17774)
- 理论(15298)
- 划(14768)
- 和(14671)
- 贸(14070)
- 贸易(14058)
- 技术管理(13841)
- 易(13680)
- 体(13158)
- 地方(12922)
- 机构
- 学院(261724)
- 大学(258062)
- 济(111997)
- 经济(109792)
- 管理(105557)
- 理学(89433)
- 理学院(88565)
- 研究(88064)
- 管理学(87476)
- 管理学院(86963)
- 中国(70539)
- 京(54961)
- 财(54786)
- 科学(50291)
- 所(44751)
- 农(44221)
- 江(42655)
- 财经(41686)
- 中心(40139)
- 研究所(39879)
- 经(37746)
- 业大(35879)
- 北京(35069)
- 农业(34821)
- 州(33230)
- 经济学(32775)
- 范(32256)
- 院(31956)
- 师范(31903)
- 财经大学(30413)
- 基金
- 项目(163468)
- 科学(130772)
- 研究(123954)
- 基金(118134)
- 家(101859)
- 国家(100828)
- 科学基金(87667)
- 社会(79038)
- 社会科(74914)
- 社会科学(74896)
- 省(65362)
- 基金项目(61237)
- 教育(56332)
- 自然(55782)
- 自然科(54564)
- 自然科学(54548)
- 划(54156)
- 自然科学基金(53688)
- 编号(49889)
- 资助(48242)
- 成果(41533)
- 创(40418)
- 业(38389)
- 创新(36726)
- 重点(36634)
- 发(36546)
- 部(36529)
- 课题(35302)
- 制(32639)
- 性(32036)
- 期刊
- 济(133563)
- 经济(133563)
- 研究(83095)
- 中国(55971)
- 管理(47306)
- 财(45489)
- 农(42076)
- 科学(34634)
- 学报(33954)
- 教育(31239)
- 融(29778)
- 金融(29778)
- 农业(29043)
- 大学(27006)
- 学学(25132)
- 技术(24710)
- 业经(23437)
- 经济研究(20800)
- 财经(20761)
- 业(18567)
- 经(18053)
- 问题(16349)
- 技术经济(15485)
- 世界(14869)
- 贸(14680)
- 现代(14538)
- 国际(13823)
- 科技(13501)
- 财会(12663)
- 商业(12479)
共检索到4156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董楠楠 钟昌标
中国已进入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关键期,能否成功转换增长的"发动机"直接关系到中国能否摆脱"中等收入陷阱"。政策在创新行为中通过改变竞争水平或影响资源配置方式,对创新起着重要作用。制度的创新需要成本,先行国家的经验可以降低后发国家的探索成本。文章以美国和日本支持国内企业创新政策比较为轴线,以企业创新模式的相对独立性为逻辑起点,分析美国支持国内企业创新引领世界经济和日本追赶美国时期推行的创新政策,并从中获得有益的经验来指导我国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型。
关键词:
日本 美国 企业创新 借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樊春良
科技政策科学是在国家层面促进科技政策研究发展的一种新形式,目的是推进科技政策成为一门科学,对国家决策提供持续和系统的支持。日本是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在国家层面上推进科技政策成为一门科学的国家。本文指出,日本科学、技术与创新政策科学的发展既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决策科学化趋势的反映,又有日本国家及其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需求。日本采取设立专门计划的方式从重点任务、竞争性项目、人才培养和教育培训以及数据基础等方面全面推进STI政策科学的发展,其特点是:强调形成以证据为基础的政策,开展战略研究、精心设计项目,全面布局、重视人才建设,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莹
日本从"知识的传播与扩散"向"知识的创新"的创新政策调整体现了各层面政策协同演进的特征。创新政策的功能耦合就是在创新系统结构中,运用供给层面、需求层面和环境层面的创新政策分别调整资源要素、主体要素和环境要素的投入比例和配置关系,使三个要素之间互为因果、互为条件,并通过调节三个要素的相互作用关系实现创新政策的整体功能。创新政策协同机制的构建是创新政策功能耦合的实现条件,强调用协同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指导创新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实践活动,其内容包括政策目标协同、运行管理协同和子系统功能协同。
关键词:
创新政策 功能耦合 协同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何光辉
技术创新是中小企业永葆活力、立于不败的法宝,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是推动国家经济增长的源泉之一。但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因而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许多发达国家政府在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方面有诸多成功经验,值得我国政府和中小企业借鉴。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 政策扶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长湧
美国从供给推动、需求拉动和规则制定三方面,采取全方位政策支持国内技术创新。不过,美国一般采取以增加研发投入为主、以启动市场需求为辅的支持方式。在启动市场需求时,也多采用税收、法律等手段。美国政府采购是支持国内技术创新(尤其是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等关键技术创新)的重要制度。美国政府优先采购国货有着明确的法律依据,并且采取从适用主体例外、国家安全保障、小企业发展优先等多方面具备规避WTO/GPA规定的国际责任的措施。我国要清醒地认识到发达国家和我国之间市场开放的不对等性,在列举WTO/GPA附件和设定门槛金额时采取从紧的态度,并且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构筑以维护国家安全为核心的政府采购制度。
关键词:
美国 技术创新 政策 政府采购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建新 陈杰 刘佐菁
将创新人才政策体系分为人才引进、人才培育、人才流动、人才评价、人才激励和服务保障6个基本面,并对欧美等发达国家(地区)创新人才最新政策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凝练国内主要省份创新人才工作的先进经验;在此基础上,通过与国际、国内对标,全面梳理广东近年来主要的创新人才政策,剖析广东现有政策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完善广东创新人才政策的六大对策建议。
关键词:
创新人才 人才政策 经验启示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康捷 袁永 邱丹逸
日本很早就开始开展科技创新政策评价工作,从法律制度保障、组织体系、运行机制等方面建立了完善的科技创新政策评价制度。本文通过借鉴其先进经验,对我国科技创新政策评价制度建设,提出若干启示建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汪琦 钟昌标
作为世界最强的创新国,美国中小型制造业创新日益受到重视。目前,美国已形成以立法为核心,以中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SBIR)、制造业扩展伙伴计划(MEP)和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NNMI)为基点,关联互动、时空协调,点面线动态高效运作的中小制造业创新支撑体系。文章对美国中小制造业创新支持政策的框架构建、实质内容、实施特点及内在互动机制进行了分析,并据此提炼出了美国中小制造业创新政策体系构建及其运作的经验借鉴。
关键词:
中小制造业 创新政策 体系构建 运作机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英杰 李雪
本文简述了德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基本情况,重点分析、归纳了其政府主导、科研单位主体、学术独立等政策特点,对推进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德国 农业科技创新 启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胡海鹏 袁永 邱丹逸 廖晓东
系统分析以色列主要科技创新政策并学习借鉴以色列先进经验,提出广东完善创新驱动发展政策体系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建立广东决策咨询制度,完善广东孵化培育政策,大力发展海外风险投资,建立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机制,培育复合型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队伍。
关键词:
以色列 创新政策 广东 启示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占忱
集群创新是创新的一种新形式,它强调多样性主体间基于产业知识的交互学习,对于区域创新能力增长和竞争力提升意义重大。OECD国家是较早注重运用集群创新战略的国家,本文介绍OECD国家集群政策实践及经验,在此基础上指出我们的政策方向。
关键词:
OECD国家 集群创新 政策实践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林敏 张艺民 王帅 戴淑芬 张群
本研究收集、整理了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主要发达国家政府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借鉴创新链理论,从创新链的视角对各国政策的布局以及如何作用于技术创新活动各阶段进行深入剖析。采用Rothwell和Zegvld的研究方法,根据对技术创新产生影响的层面不同,将技术创新政策工具分为供给面政策工具、环境面政策工具与需求面政策工具进行分析。本研究总结归纳出了发达国家政府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关键词:
创新链 技术创新 政策工具 启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肖久灵 汪建康
新加坡政府为了提升中小微企业的科技竞争力,制定与实施了创新与能力券政策,这种政策以赠券的形式对中小微企业在创新、生产力、人力资源管理以及财务管理领域给予各种补贴,在促进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通过对新加坡政府实施的创新与能力券政策的发展背景、演变历程、主要内容、辅助计划的分析,促进对这一科技创新政策的了解,同时探讨创新与能力券的运作机制及模式,对我国地方政府有效制定创新券政策提供借鉴。
关键词:
创新与能力券 技术创新政策 中小微企业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景坤 黄洁 张亚宁
梳理出国外支持雾霾防治技术创新政策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即加大雾霾防治财政支持的力度,实施雾霾防治相关专利的快速审查通道,构建"官"产""学"联动机制,完善技术引进、消化政策等基础保障体系建设;指出中国可以从构建完善的支持雾霾防治技术创新政策体系,加强雾霾防治专利申请制度建设,创建"官、产、学、服、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高技术引进政策的使用效率,建立完善的技术转让、转化政策体系,改进雾霾防治人才政策,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等方面来优化中国支持雾霾防治技术创新政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静雨 张继彤
构建过程导向的因子理想关联评价模型和结果导向的三阶段DEA效率评价模型,对"十二五"以来的创新政策效果做评估,发现2010—2018年科技创新政策整体是有效的,但主要影响因子存在地区差距较大、有效性波动等问题;政策效果出现东西差距缩小、南北差距拉大、东北明显落后、中西部依赖性强等特点;创新效率由中心城市到经济圈再到其他地区递减。检验近年创新政策实施效果,对制定"十四五"创新政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