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31)
- 2023(5693)
- 2022(4641)
- 2021(4509)
- 2020(3981)
- 2019(9423)
- 2018(9524)
- 2017(18528)
- 2016(10313)
- 2015(12031)
- 2014(12101)
- 2013(11659)
- 2012(10563)
- 2011(9685)
- 2010(9975)
- 2009(9093)
- 2008(8895)
- 2007(7767)
- 2006(6865)
- 2005(6314)
- 学科
- 济(40299)
- 经济(40249)
- 管理(24744)
- 业(23280)
- 方法(21783)
- 数学(19723)
- 企(19602)
- 企业(19602)
- 数学方法(19183)
- 学(9649)
- 中国(9542)
- 理论(9277)
- 农(9058)
- 财(8041)
- 业经(7424)
- 贸(7189)
- 贸易(7185)
- 易(6995)
- 教学(6881)
- 制(6754)
- 融(5896)
- 金融(5895)
- 农业(5889)
- 技术(5757)
- 地方(5753)
- 和(5678)
- 银(5649)
- 银行(5622)
- 教育(5590)
- 行(5366)
- 机构
- 大学(147359)
- 学院(145737)
- 济(54713)
- 经济(53446)
- 管理(53138)
- 研究(51473)
- 理学(45698)
- 理学院(45171)
- 管理学(43858)
- 管理学院(43620)
- 中国(37492)
- 科学(33222)
- 京(32629)
- 农(27392)
- 所(27311)
- 研究所(25019)
- 财(24262)
- 业大(23943)
- 中心(22882)
- 江(22247)
- 农业(22011)
- 北京(21072)
- 范(20531)
- 师范(20221)
- 财经(19207)
- 技术(18697)
- 院(18689)
- 州(17747)
- 经(17502)
- 经济学(16574)
- 基金
- 项目(98134)
- 科学(75627)
- 基金(69121)
- 研究(68772)
- 家(62295)
- 国家(61837)
- 科学基金(51624)
- 社会(40257)
- 省(38990)
- 社会科(38100)
- 社会科学(38086)
- 自然(35692)
- 基金项目(35047)
- 教育(35013)
- 自然科(34929)
- 自然科学(34918)
- 自然科学基金(34274)
- 划(34121)
- 资助(31293)
- 编号(28303)
- 成果(23545)
- 重点(23004)
- 部(21689)
- 课题(21136)
- 发(20742)
- 创(20337)
- 计划(19401)
- 科研(19209)
- 创新(19050)
- 大学(18505)
共检索到2174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韩骅
美国和前苏联专业设置模式的比较韩骅美国和前苏联的高等教育制度,既有相似之处,又在许多方面适成对照。共性来自它们共同的文化渊源,两国在历史上都曾倾心学习过酉欧,并按其(主要是英国和德国)学术制度和学术模式建立起本国的近、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个性则源于两国...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小强
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具有规范型和生成型两种模式。它们分别适应于不同的科学、经济和高等教育形态。我国当前的规范型模式是建国后的产物,至今天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亟待改革。走向规范生成型的高校学科专业设置模式,需要我们深入推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制改革,重新定位学科专业目录的功能与性质,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等等。
关键词:
学科专业设置 模式 规范型 生成型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任丽清 刘剑虹
高等教育资源的稀缺性、高等教育竞争市场的存在和高等学校作为专业设置微观主体的身份决定了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中经济动机的存在是必然且合理的。本文根据影响高等学校专业设置效用的因素,构建了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经济动机的理论模型,并辅之以实证资料分析了高等学校在这一动机影响下的行为选择模式以及由此带来的影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学众
随着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大学作为知识的主要生产者,其功能也将发生一系列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知识生产领域内,也体现在办学模式、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准确把握知识生产模式的变化特点,对于高校设置专业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十分有益。
关键词:
知识生产“模式Ⅱ” 专业 课程 变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龚怡祖
专业设置是高等教育部门根据科学分工和产业结构的需要所设置的学业门类,专业设置模式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综观世界各国众多大学的经验与做法,大学专业设置一般可在设置口径、设置方向、设置时间、设置空间等方面进行形态变化设计,以充分施展专业设置在人才培养活动中的多方面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命华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规模呈现出快速扩大化的趋势,但高职教育质量并没有明显提升。一方面,高职毕业生已经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一线岗位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紧缺。问题的根本在于高职教育未能找到自身办学的立足点,办学缺乏特色,尤其是传统课程设置模式不利于实用型人才的培养。课程设置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关键,在改革的过程中,可以参考国外高职院校的办学经验,为国内高职教育转型提供助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素文
课程设置是专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专业怎样培养人才,培养怎样的人才,通过课程设置模式都能体现出来。日本国立大学与我国高校日语专业具体课程内容和实施的方式是有差别的。从课程设置角度出发,以新澙大学人文学院的日语专业课程设置方式、课程体系编排、选课的构成模式和培养目标等内容作为参照,结合我国高校日语专业的办学特点,通过分析对比课程设置的差异,借鉴日本课程设置模式,探究我国现阶段日语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以及今后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日语专业 课程设置 人才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梁丹 徐涵
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要实现与区域经济、社会的联动发展,具体表现为:专业结构要与产业结构相匹配,专业设置要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发达国家在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方面具有一定的特色。文章通过对德国基于教育职业的专业设置模式和英国基于资格开发的专业设置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其特点,以期对我国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提供借鉴。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彭旭
新建本科院校现有的专业设置模式尚存在过分注重专业数量、专业设置口径过窄、专业设置方向名不符实、专业设置时间过早、专业设置空间过小、课程模式单一等弊端。改革专业设置模式应着重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规范专业设置程序,针对市场需求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第二,根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际需要改革专业设置模式;第三,改变"专业"观念,改革课程组织形式。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 专业设置模式 应用型人才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税文兵 杨军 杨扬
基于工程系统发展阶段的差异重新界定了物流工程专业的内涵,明确了物流工程与物流管理专业的界限,从物流系统要素构成、发展阶段和行业特点三个维度提出了物流工程本科专业"三维"定位模式,设计了基于该定位模式的物流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最后结合专业建设实践表明:"三维"定位模式及课程体系可以有效地促进物流工程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
物流工程 本科专业定位 课程体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韩虎林
翻译本科专业已于2006年获准设立,从此翻译教育从外语教育中分离了出来,成为具有独立学科地位的专业教育。由于翻译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不同于传统的外语教学中"方向"性翻译教学,因此许多与之相关的问题需要进行研究和探讨。笔者对翻译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思考,认为在全球化背景和我国现阶段的国情下,翻译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应是通才与专才兼顾;课程设置应与培养目标相适应,以翻译课程为核心,科学地设置语言课程和百科知识课程;教学模式要面向国际化和信息化,并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技术获取和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和素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亮 张立鹏
为了培养合格文秘人才,要求我们在研究和剖析文秘专业培养机制存在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及时确立凸显文秘专业学生能力本位的培养目标,建起了符合学生培养目标的课程模块和体系,创新符合文秘人才培养规律的实践性开放式教学模式,完善和优化文秘专业师资队伍,实现"双导师制"促学生发展。
关键词:
文秘专业 课程设置 能力本位 教学模式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蓝相洁
社会保障税对一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可以起到"安全阀"作用,可以作为和谐社会的"稳定器"。社会保障税设置模式是社会保障税理论与现实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保障税大致上可以划分为项目式、对象式及混合式三种设置方式,三种模式各有优缺点,互为补充。通过比较分析这三种设置方式,再结合我国实际,认为对象式和项目式均不符合我国目前的现实,我国宜采取混合式社会保障税模式,即兼有参保对象与参保项目的设置模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结
专业设置是影响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最基本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科学的专业设置评价体系对于促进高职专业建设,提高专业设置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立足于对高职专业设置评价体系的要素、模式及解释形式进行分析,探讨建立科学的、可靠的高职专业设置评价体系。
关键词:
高职 专业设置 评价体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凤娟
目前,美国大学本科课程设置主要表现为四种模式:自由选修型、分布必修型、名著课程型和核心课程型。这几种课程设置模式呈现的共同特点为:重视通识教育、注重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强调课程设置的国际化。随着时代的发展,美国大学本科课程设置也在发生变化,如学校教育由单纯知识型人才的培养向综合能力型和全面素质型人才的转变;课程内容更加注重开放性、人文性和现实性;课程体系更加注重平衡性。
关键词:
美国大学 本科课程 设置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