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91)
- 2023(18176)
- 2022(15293)
- 2021(14289)
- 2020(12182)
- 2019(27927)
- 2018(27303)
- 2017(52337)
- 2016(28535)
- 2015(31897)
- 2014(31227)
- 2013(31470)
- 2012(28839)
- 2011(26085)
- 2010(25765)
- 2009(24121)
- 2008(23815)
- 2007(20791)
- 2006(18244)
- 2005(16433)
- 学科
- 济(121235)
- 经济(121092)
- 业(101310)
- 管理(91399)
- 企(89286)
- 企业(89286)
- 方法(56741)
- 数学(46871)
- 数学方法(46490)
- 农(36328)
- 财(36302)
- 业经(34211)
- 中国(31704)
- 贸(25682)
- 贸易(25672)
- 农业(25218)
- 易(25015)
- 务(24817)
- 财务(24756)
- 财务管理(24723)
- 企业财务(23457)
- 制(22749)
- 学(22209)
- 技术(21614)
- 地方(20934)
- 和(20435)
- 理论(19359)
- 划(18917)
- 策(18154)
- 环境(17668)
- 机构
- 大学(411938)
- 学院(410831)
- 济(172749)
- 经济(169587)
- 管理(164540)
- 理学(142412)
- 理学院(140902)
- 研究(139128)
- 管理学(138844)
- 管理学院(138099)
- 中国(106903)
- 京(88137)
- 科学(85237)
- 财(78173)
- 农(74164)
- 所(70350)
- 研究所(64155)
- 业大(63919)
- 财经(63234)
- 中心(62256)
- 江(59539)
- 农业(58566)
- 经(57869)
- 北京(55748)
- 经济学(52599)
- 范(50787)
- 师范(50230)
- 院(49830)
- 经济学院(47748)
- 州(47528)
- 基金
- 项目(279536)
- 科学(219980)
- 基金(205223)
- 研究(201328)
- 家(180290)
- 国家(178754)
- 科学基金(153137)
- 社会(129304)
- 社会科(122706)
- 社会科学(122676)
- 基金项目(108586)
- 省(107039)
- 自然(99975)
- 自然科(97674)
- 自然科学(97645)
- 自然科学基金(95981)
- 教育(91114)
- 划(90616)
- 资助(84570)
- 编号(79951)
- 成果(63969)
- 重点(62464)
- 部(62404)
- 创(59666)
- 发(59347)
- 创新(55237)
- 课题(54380)
- 国家社会(54005)
- 科研(53770)
- 教育部(53386)
- 期刊
- 济(186679)
- 经济(186679)
- 研究(121699)
- 中国(74792)
- 农(67638)
- 学报(67578)
- 管理(62228)
- 科学(61422)
- 财(60996)
- 大学(50977)
- 学学(48224)
- 农业(46475)
- 教育(39058)
- 融(36390)
- 金融(36390)
- 技术(34174)
- 财经(31457)
- 业经(31129)
- 经济研究(30471)
- 经(27013)
- 业(26900)
- 问题(24796)
- 贸(21948)
- 技术经济(21708)
- 世界(19946)
- 科技(19806)
- 版(19231)
- 现代(18949)
- 国际(18945)
- 图书(18497)
共检索到6039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石晓婧 杨荣珍
反补贴调查是世界贸易组织(WTO)维护贸易公平的重要措施之一,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以及各国对本国产业保护意识的增强,反补贴调查已经成为主要的贸易保护措施,中国也成为受反补贴调查的重灾国,其中以美国发起的调查居首。文章基于2007~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数据库》和《全球反补贴调查数据库》合并形成的微观企业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美国对华反补贴调查对企业出口产生的经济影响,研究发现:首先,美国对华反补贴调查抑制了企业的出口,从其内在机制来讲,反补贴调查导致了企业对美国出口成本的增加,引发企业经营绩效下降以及融资约束的增强,但却激发了企业进行市场战略调整,这表现为企业降低对美国出口,而增加了对相对成本较低的其他国家的出口;其次,外资企业和多产品企业受到反补贴调查的负面影响相对更小;最后,从企业出口二元边际来讲,反补贴调查使得出口企业数目和续存企业出口额均出现下降,尤其在对美国的出口上表现更为明显,而在对非美国市场的出口上,虽然出口企业的数目有所减少,但续存企业增加了其产品的出口额。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代中强 阮冬芝
本文基于2008—2013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不公平进口调查信息系统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整理而得的微观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研究美国知识产权调查对中国被诉企业出口产品转换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不管是知识产权调查立案还是终裁,都会使我国被诉企业扩大其出口产品范围,并且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下仍然成立。同时还发现,我国被诉企业主要是通过“既增加又减少产品种类”的方式进行内部产品结构调整来应对美国知识产权调查。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杰 郑文平
本文研究了中国政府补贴对企业出口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的影响效应,主要结论是:第一,政府补贴并未与企业出口的集约边际有显著作用,说明政府干预未对企业低端出口能力产生显著影响;第二,政府补贴与企业出口的扩展边际呈显著倒U型关系,表明政府补贴规模较小时,可对企业高端出口能力形成促进效应,而政府补贴规模过大,则会对企业高端出口能力带来抑制效应;第三,政府补贴对企业出口扩展边际的影响,在不同所有制类型和不同贸易方式企业中存在明显差异。
关键词:
政府补贴 集约边际 扩展边际 企业出口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施炳展 逯建 王有鑫
本文重点分析补贴对企业出口模式的影响,特别关注数量和价格。结论发现:补贴提升了中国企业出口总量和数量,降低了出口价格,促成了"低价竞争、数量取胜"的出口模式;补贴对企业出口的促进作用在近年并不稳健显著,在不同模型中促进作用程度不同,对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也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应审慎保守地看待补贴的出口促进作用。将政策推动转变为企业内生驱动、构建出口可持续增长的微观基础是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补贴 数量 价格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程慧
近年来,美国对华反补贴调查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不仅调查数量和调查频率逐年提高,而且涉案金额、涉及行业与企业逐年增多,给中国对美出口企业造成了巨大损失,甚至直接打击了一些行业的生存与发展。在梳理美国对华反补贴调查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美国对华反补贴调查对中国的消极影响,提出了中国企业应对美国对华反补贴调查的对策。
关键词:
美国 反补贴调查 对外贸易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施炳展
文章利用配对倍差法控制内生性后,基于新新贸易理论,利用1999-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经验分析了补贴对企业是否出口及出口规模的影响。分析结论是,补贴显著提升了企业的出口可能性和出口规模;相对于未补贴企业,补贴企业出口概率增长率高出30%-110%,出口规模增长率高出30%-50%;对外资企业的影响大于本土企业,对私营企业的影响大于国有企业;但补贴对出口规模的影响在入世后特别是近年来才显现。这意味着补贴对出口的影响可能存在门槛效应。从政策层面看,尽管政府可以通过补贴等政策手段帮助企业走出国门,但要在国际市场实现持续增长仍要靠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补贴 企业 配对倍差法 广度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韩中和 胡左浩 郑黎超
本文以国外学者有关国际营销战略理论模型为基本分析框架,建立起自有品牌与贴牌出口选择对出口绩效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本文通过139家有效样本检验了内外环境因素对品牌战略影响的性质以及品牌战略对出口绩效影响的关系,并对前人国际营销战略的测量方法进行了修正;研究发现具有理论和管理实践意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汤二子
在中国公共财政模式下,对企业执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所得税优惠政策是为了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企业退还出口商品在国内生产与流通环节所缴纳的部分或全部税收即出口退税政策是为了让本土企业能够公平地参与国际竞争。对企业研发创新与出口贸易给予隐性税式补贴要优于直接提供财政资金补贴,因为财政税式支出能够更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要让研发创新的税式补贴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那些对企业自身经济效益不大的研发项目被采纳与执行是其根本途径,因为对于经济效益大的研发项目,即使财政没有提供隐性税式补贴,企业也会自我选择去从事这些项目。出口退税可以通过二元边际方式增加出口贸易量,同时让研发创新的税式补贴产生更显著的激励效果。研发创新与出口贸易隐性税式支出相互加强的影响,使得所减免的税收总量变得越来越大,所以政策制定者需要按照最有效率的方式把创新要素集聚到微观企业并使之能以可持续的方式从事对外出口贸易。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宏彬 马弘 熊艳艳 徐嫄
本文首次使用2000年至2006年的中国进出口企业面板数据,分别估计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我国企业出口值与进口值产生的影响,从微观层面上估计了我国进出口的汇率弹性。本文的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每升值1%,企业出口值减少0.99%,但同时,企业进口值也降低0.71%。此外,本文发现,私营企业、高科技和资本密集型行业中的企业、从事进料加工贸易的企业以及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的企业,其进出口值在人民币升值过程中遭受的冲击最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中元
本文采用世界银行2012年对中国境内2 700家企业的普查数据,分析企业外部融资约束对企业的出口倾向、出口强度的影响,本文的实证分析发现:企业面临外部融资约束时,不仅会显著降低企业参与出口的可能性,还会显著降低企业产品出口销售比例。不同的企业外部融资约束对企业出口行为有不同的影响。具体而言,贷款申请程序复杂、利率太高带来的外部融资约束会显著降低企业产品出口销售比例;贷款规模和期限不足带来的外部融资约束会显著降低企业参与出口的可能性;抵押要求太高带来的外部融资约束既会显著降低企业参与出口的可能性,也会显著降低企业产品出口销售比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靳玉英 王琦凯 王开
通过梳理2009—2020年美国所采取的产业补贴措施,本文发现,美国补贴的产业与中国向其出口的产品存在高契合度,这表明美国产业补贴对中国出口产品构成普遍的负向冲击。通过实证研究,本文探讨了美国产业补贴对中国非出口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并对其背后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是:首先,美国产业补贴导致中国非出口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均下降。其次,美国产业补贴引发中国出口企业出口转内销行为从而恶化国内市场竞争环境,这是美国产业补贴致使中国非出口企业生产率下降的主要机制。最后,异质性分析表明,美国产业补贴对中国非国有企业、距离技术前沿较远的企业以及处于低技术行业的企业负面冲击较大,并且美国产业补贴不利于中国非出口企业的资本深化。本文有关外循环条件变化对内循环为主企业即中国非出口企业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为中国“以国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格局的构建提供了一定的微观基础和证据。
关键词:
产业补贴 出口 内销 非出口企业 生产率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华
国际贸易救济主要由反补贴、反倾销以及制定相关保障措施等几项内容组成。伴随中美经贸往来的日益密切,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也越来越多。期间美国利用反倾销和制定相关保障措施来制裁中国、保护其国内生产企业的做法已经逐渐"落伍",反补贴法粉墨登场。在对反补贴概念及其具体特征进行阐述的基础上,研究了美国反补贴法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具体影响,进而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美国反补贴法 出口贸易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万璐 李娟
本文在异质企业模型框架下,从集约边际与扩展边际的二元视角,讨论金融发展(宏、微观)对中国出口增长的影响作用。文章基于Chaney(2005;2008)的理论框架,运用2000—2006中国企业层面按"企业—产品—目的国"加总的HS8位码出口数据,对中国出口增长进行了二元边际度量,通过固定效应、tobit回归等计量方法,在企业层面检验金融发展对出口二元边际的不同影响。回归结果表明,企业出口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均受到金融发展的显著影响,其中,宏观金融发展对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的影响方向一致,微观金融发展(即融资约束)对两个边际的影响方向并不相同。此外,生产率对于二元边际的影响机制也存在差异。
关键词:
贸易二元边际 多产品企业 金融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阵 孙若瀛
基于1999~2009年中国造纸与橡胶企业层面的微观面板数据,运用Difference-in-difference方法实证研究美国双反政策对中国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了企业规模、经营年限、所有制等企业特征后,美国对华双反政策降低了中国企业的销售产值、产品销售收入以及劳动生产率,对中国企业绩效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同时,美国对华双反政策效应还存在时滞性。为此,中国政府应根据企业遭受双反调查的影响程度来制定差异化的对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黄小兵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汇率波动对异质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并运用中国企业的微观调查数据对理论结果进行了实证分析,为了得到可靠的实证结果,我们控制了零贸易值产生的估计偏差。理论与实证分析表明,面对人民币升值,生产率高的出口企业倾向于缩减出口规模,而非降低出口价格;生产率低的出口企业倾向于降低出口价格,而非缩减出口规模;人民币升值的传递效应是不完全的。
关键词:
异质企业 汇率波动 出口 中国企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