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89)
- 2023(5940)
- 2022(5456)
- 2021(5011)
- 2020(4756)
- 2019(11222)
- 2018(11269)
- 2017(22591)
- 2016(12760)
- 2015(14583)
- 2014(14992)
- 2013(15284)
- 2012(14419)
- 2011(13312)
- 2010(13476)
- 2009(12879)
- 2008(13028)
- 2007(11984)
- 2006(10365)
- 2005(9329)
- 学科
- 济(55281)
- 经济(55221)
- 管理(35984)
- 业(35329)
- 方法(30481)
- 企(29021)
- 企业(29021)
- 数学(27098)
- 数学方法(26755)
- 农(14018)
- 财(13848)
- 学(13358)
- 中国(12069)
- 贸(11324)
- 贸易(11323)
- 易(10984)
- 地方(9930)
- 业经(9526)
- 制(9467)
- 农业(8995)
- 务(8716)
- 财务(8694)
- 和(8675)
- 财务管理(8662)
- 企业财务(8125)
- 理论(8031)
- 银(7908)
- 银行(7876)
- 融(7704)
- 金融(7701)
- 机构
- 大学(194369)
- 学院(190753)
- 济(76928)
- 经济(75186)
- 管理(71989)
- 研究(66164)
- 理学(61903)
- 理学院(61134)
- 管理学(59811)
- 管理学院(59467)
- 中国(49670)
- 科学(42936)
- 京(41810)
- 农(37075)
- 所(36029)
- 财(35171)
- 研究所(32845)
- 业大(31609)
- 中心(30116)
- 农业(29606)
- 江(29369)
- 财经(28162)
- 北京(26804)
- 范(25605)
- 师范(25370)
- 经(25331)
- 经济学(23604)
- 院(23413)
- 州(23360)
- 经济学院(21416)
- 基金
- 项目(122790)
- 科学(94743)
- 基金(88247)
- 研究(85458)
- 家(78059)
- 国家(77449)
- 科学基金(64614)
- 社会(52129)
- 社会科(49343)
- 社会科学(49323)
- 省(47516)
- 基金项目(46483)
- 自然(43589)
- 自然科(42595)
- 自然科学(42574)
- 自然科学基金(41808)
- 划(41045)
- 教育(40254)
- 资助(38272)
- 编号(34856)
- 成果(29348)
- 重点(27855)
- 部(27752)
- 发(25638)
- 创(24358)
- 科研(24336)
- 课题(24179)
- 计划(23736)
- 教育部(23159)
- 大学(22841)
共检索到2817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唐宇 张静
倾销同产业损害之间因果关系的存在,构成实施反倾销措施的必要条件之一。反倾销现行规则关于因果关系认定标准的宽松界定,导致具体裁定过程往往无法有效地证明因果关系的存在。本文以美国为例,分析了其在反倾销实践中使用的五种因果关系裁定方法。该五种方法均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因果关系的裁定失去了实际意义
关键词:
美国 反倾销 因果关系 裁定方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谢建国 周婷婷
采用1998~2008年美国对华反倾销案例数据,文章研究了中国报复性反倾销对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对华反倾销裁决的影响,结果显示:报复发起的频率、报复性反倾销涉案产品的出口比重以及上期对美反倾销次数都显著影响了USITC对华的倾销裁决。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伟
因果关系标准问题是WTO多哈回合反倾销谈判中各国争议较为激烈的一个议题。本文分析了GATT/WTO和美国、欧共体法律规定的演变及主要成员方在多哈谈判中的立场和主张,指出标准问题主要取决于各成员方的反倾销政策和利益,以及各成员方在谈判中的妥协。本文也分析了我国的法律规定和实践做法,提出我国宜采用实质性标准。
关键词:
反倾销 因果关系标准 非归咎条款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坤望 王孝松
本文从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视角来探讨美国相关决策机构在裁定对华反倾销税率的过程中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我们通过对1980至2005年美国对华反倾销案件裁定结果和影响因素的经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案件申诉者的政治势力对税率的裁定结果的影响最为重要,是美国对华反倾销呈现出歧视性的首要原因;与此同时,反倾销税率的裁定结果还依赖于中美双边贸易状况和涉案商品所属部门等因素,而其他政治经济因素均不能对裁定结果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
美国 对华反倾销税 歧视性 政治势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孝松
文章旨在考察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在裁定对华反倾销案件过程中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是否具有针对中国的歧视性。通过对1980年至2005年ITC裁定对华反倾销案件结果和影响因素的经验分析,得出结论:案件申诉者的政治势力对裁定结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影响;ITC对于是否构成损害的裁定结果强烈依赖于案件是否专对中国发起;其他政治经济因素均不能对裁定结果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灏
以1995年1月到2010年6月美国对华反倾销已有终裁结果的88起案件为研究样本,采用非时间序列,实证分析了美国对华反倾销裁决的影响因素。影响因素主要有:涉案商品在美国进口份额、涉案商品的主要输美国家出口价格变动率、非市场经济地位。前两个因素对最终反倾销措施的裁决产生影响,这说明涉案产品的微观因素对于最终反倾销措施的裁决是至关重要的;第三个因素则对反倾销税率高低的裁决产生影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唐宇
倾销幅度测算是裁定倾销以及实施反倾销措施的依据和基础。将正常价值和出口价格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倾销幅度的过程,看似简单,实则复杂而繁琐。测算过程中每个阶段的不同操作,都会导致完全不同的测算结果,而不同的结果又会对出口企业的利益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为掌握反倾销规则以实例分析了美国在进行倾销幅度测算时的具体做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灏
本文对反倾销领域的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进行了解读,并以美国商务部于1995年1月到2010年6月期间终裁的85起对华反倾销案件为研究样本,统计了这些案件的普遍税率和单独税率,共计1175个裁决结果,采用关联分析方法针对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对反倾销裁决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对美国商务部肯定性裁决结果无显著影响,但对反倾销税率高低的裁决有显著影响。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李凯 李世杰
从理论角度建立一个倾销与反倾销的博弈论模型 ,研究了国外企业倾销与一国国内反倾销的博弈过程 ,通过对中国国内产业状况的实证分析 ,阐释了中国国内企业反倾销不力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部门、行业 (企业 )的应对对策 ,同时认为在该领域内尚有很多课题亟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倾销 反倾销 博弈 纳什均衡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乔小勇 何海燕
倾销与产业损害间因果关系的确定是反倾销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构成实施反倾销措施的必要条件之一。文章试图利用ADF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的方法,从定量化角度和统计意义上来说明倾销与产业损害间因果关系是如何确定的,进而为倾销与产业损害因果关系的确定提供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秀丽 李慧勇
研究倾销幅度变化引致的进口国经济和就业的变化对进口国制定反倾销策略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建立了计算倾销对进口国经济直接、关联和完全影响的可计算局部均衡-投入占用产出模型。在该模型的基础上,逐一分析倾销幅度的变化所引起的进口国产业总产出的变化、就业的变化和消费者福利的变化,并给出了它们之间变化关系的经济数学表达式。该研究为制定反倾销策略提供了一种决策方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唐宇
以维护公平贸易为初衷的反倾销措施正在被更多的国家以越来越高的频率诉诸使用,根源在于它能为本国进口竞争性产业提供保护,但反倾销措施的特殊性也使得其实施将引发特殊的经济效应。本文分析了实施反倾销措施后对进口国可能会产生的贸易转移效应、投资跨越效应、上下游产业的继发性保护效应以及国家间的报复效应。
关键词:
反倾销 经济效应 贸易保护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宾容 于一
本文认为造成产业损害的原因不仅仅是限在贸易领域,而产业损害不仅仅是现实的损害,还应该包括潜在的产业损害威胁以及对建立国内产业造成的实质阻碍。当作为反倾销摩擦中的"受害者"——进口国时,应冷静分析倾销原因,综合考虑整个产业的短期和长期利益,最终采取适当手段应对;对于国外歧视性反倾销,国家应充分利用WTO赋予的权利,必要时启动争端解决机制。
关键词:
反倾销 产业损害 倾销 救济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俊江 王海涛
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世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全球性的贸易保护主义开始盛行。反倾销已成为国际上通行的一种非关税壁垒措施。美国是中国主要的贸易伙伴,是中国出口的重要市场,也是对中国商品频繁实施反倾销措施的主要国家。由于美国对华采用不同的确定倾销标准和歧视性的贸易政策,使中国在美国反倾销诉讼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并对中国商品出口构成了现实的威胁。本文就当前美国对华商品反倾销的特点、原因及性质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供我国外贸部门及出口企业参考和借鉴。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建康 孙文远
本文通过对美国反倾销贸易保护活动特征的分析,探讨了美国实施反倾销贸易保护政策的动因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强度,并对其经济效应进行了分析。本文研究表明,反倾销贸易保护措施的实施往往受到利益集团的牵制,对一国整体福利来说并不一定有利。因此,在全球竞争中,为提高贸易效率,各国应建立更加开放的贸易体制。
关键词:
贸易保护政策 反倾销 经济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