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12)
- 2023(5109)
- 2022(4220)
- 2021(4032)
- 2020(3573)
- 2019(8201)
- 2018(8341)
- 2017(15385)
- 2016(8912)
- 2015(10120)
- 2014(10475)
- 2013(10236)
- 2012(9555)
- 2011(8596)
- 2010(9324)
- 2009(9133)
- 2008(8241)
- 2007(7583)
- 2006(6807)
- 2005(6297)
- 学科
- 管理(33796)
- 济(27964)
- 经济(27924)
- 业(26261)
- 企(24395)
- 企业(24395)
- 财(13023)
- 制(11000)
- 方法(10971)
- 务(9094)
- 财务(9056)
- 财务管理(9032)
- 体(8734)
- 企业财务(8612)
- 数学(8493)
- 中国(8475)
- 数学方法(8399)
- 学(7927)
- 银(7769)
- 银行(7744)
- 融(7321)
- 金融(7314)
- 行(7292)
- 农(7261)
- 理论(7011)
- 业经(6776)
- 体制(6322)
- 策(6029)
- 划(5790)
- 地方(5614)
- 机构
- 大学(122514)
- 学院(121205)
- 管理(45621)
- 济(44357)
- 研究(43588)
- 经济(43050)
- 理学(36415)
- 理学院(35941)
- 中国(35720)
- 管理学(35338)
- 管理学院(35062)
- 京(28155)
- 科学(26928)
- 财(25061)
- 所(23391)
- 农(22155)
- 江(21045)
- 研究所(21023)
- 中心(19898)
- 业大(18179)
- 北京(18066)
- 财经(17991)
- 农业(17490)
- 范(16795)
- 州(16548)
- 师范(16539)
- 经(16243)
- 院(16108)
- 省(15867)
- 技术(15121)
- 基金
- 项目(73823)
- 科学(56245)
- 研究(54271)
- 基金(50922)
- 家(45016)
- 国家(44613)
- 科学基金(36876)
- 社会(31682)
- 社会科(29926)
- 社会科学(29918)
- 省(29464)
- 基金项目(26232)
- 教育(26144)
- 划(25156)
- 自然(23918)
- 自然科(23322)
- 自然科学(23310)
- 自然科学基金(22903)
- 编号(22805)
- 资助(21681)
- 成果(20449)
- 课题(17196)
- 重点(17002)
- 部(16210)
- 发(15315)
- 创(14677)
- 项目编号(14264)
- 性(14117)
- 科研(14018)
- 创新(13799)
共检索到2043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薛澜 钟开斌 张强
有效应对危机最为关键的是要构建完善的危机管理体系,以实现整体社会资源的协同运作。在举世关注美国“9·11”事件所造成的冲击的同时,我们不难发现美国的危机管理体系在应对危机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本文结合“9·11”恐怖袭击事件,从运作机制、特别的机构设置、危机应对网络和社会危机应对能力等四个方面细致地剖析美国现有的危机管理系统。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夏一雪 郭其云
我国应急管理工作经历了从分部门应对单一灾害到多部门协同应对复合灾害的发展变化,但是应急管理体系中仍然存在着分灾种、重处置、分部门等问题。依据全风险、全过程、全参与的应急管理理念,以综合协调性和集中统一性作为我国应急管理体系改革的主要方向,采取分步骤、渐进式发展策略,分别从国家、省级、县(市)级层面创新管理体系,建立并完善相关管理机制,逐步实现公共危机应急救援力量的集中统一管理,确保公共危机应急处置科学、合理、高效。
关键词:
公共危机 应急救援力量 管理体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萍萍 韩文秀 裴葆春
近年来危机事件频发,危机管理已成为研究的热点。通过探讨危机管理的概念以及应对危机管理的生命周期理论和全面危机管理机制,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提出了发达国家的危机管理机制与危机应对策略。针对目前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问题与现状,借鉴发达国家的危机管理理论与实践经验,建立健全我国危机管理体系,提升我国危机管理能力。
关键词:
危机 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体系设计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永杰 张维 武自强
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次贷危机生成的概念模型,然后通过研究发现:在充斥着大量不确定性而高度复杂的现代金融市场上,从单个金融机构角度看ABS技术可以优化风险分担结构,但从总体上来看却是一个"负和博弈"。进而在模型基础上,我们提出建设我国风险管理体系的三点政策建议:明确风险管理哲学,培育良好的金融生态;建立的多层次金融风险管理和监管框架;以及持续倡导风险管理文化。
关键词:
次贷危机 风险管理 ABS 金融体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吕侠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肆意蔓延,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复苏十分缓慢。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增长也从两位数的高速发展阶段下降到中高速增长期,财政收入随之下降,地方债务问题突出,财政支出膨胀,收支矛盾持续加剧,而此状况将会持续较长时期。在如此严峻的财政风险环境中,我国预算管理体系需要进行结构性重造,使其具有抵抗风险的能力,更好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激发社会经济新动能。基于此,本文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预算制度改革现状以及不足之处,进而从强化财政风险管理、建立中期预算框架和完善绩效预算管理三个方面,探讨预算管理体系重塑之路,旨在提升预算管理能力,使之真正成为国家治理能力的主心轴。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强
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的金融救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也带来了道德风险和社会公平性问题。临时性救助后,正确的风险激励、完备的信息披露、合理的政府担保以及全面的风险评估是保持金融市场创新能力前提下完善风险评估机制的基础。
关键词:
危机 金融救助 体系重构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陈雨露 马勇
本文通过跨国实证分析,系统考察了金融体系结构和金融危机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决定因素。实证结果表明:(1)金融体系结构对金融危机的发生概率具有显著影响,"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国家比"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的国家更容易发生金融危机;(2)金融危机期间不同国家经济受冲击的程度也与金融体系结构密切相关,在那些具有"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结构的国家,一旦发生金融危机,其GDP增长率受到的负面冲击将更大;(3)从金融体系结构的内部构成来看,金融危机的发生概率随着一国金融市场规模的增大而显著升高,同时随着一国银行业规模的增大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卢明芳 朱贝
[目的/意义]构建图书馆危机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估图书馆危机管理能力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提出初始图书馆危机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德尔菲法修正相关指标,并确定最终图书馆危机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果/结论]图书馆危机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由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29个三级指标组成。利用29个三级评价指标及其合成权重,可构建图书馆危机管理能力的函数表达式,并计算其大小。
关键词:
图书馆 危机管理能力 评价指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赫连志巍 刘玮萍
文章以地方政府危机管理体系为研究对象,应用层次分析的方法对地方政府危机管理体系进行评价。通过方案层对目标层权向量的比较,确定地方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的强弱。对子准则层的权值进行评价,从而为地方政府对危机管理体系的改进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危机管理 评价体系 层次分析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车国骊 田爱民 李扬 赵只增 董宁
本文介绍了美国的环境保护署、国家环境质量委员会、国会和政府间关系办公室、管理和预算办公室、联邦政府中环境保护协同部门以及与环境管理相关机构的环境管理体系及其政策措施,分析了美国整个环境管理体系的优点,旨在为中国的环境保护提供重要的参考意见,从而进一步促进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关键词:
美国 环境管理体系 环境法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卢万青 张伦军
文章提出了金融危机后国际货币体系未来演化路径的构想,并详细的分析了该演进路径形成的机理和原因。短期内,美元单一货币霸权仍将一定程度的延续;中期内,国际货币体系将走向多元化;而在长期,超主权国家货币将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方向。最后,文章据此提出了我国的应对建议。
关键词:
国际货币体系 多元化 超主权国家货币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晓东 刘琨
美国此次金融危机的实质为信用危机。美国信用危机的背后暴露出其信用制度方面的缺陷。我国要充分认识到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与艰巨性,认真做好信用管理系统的基础性工作,建立起严格的法律体系与惩戒机制,保证信用中介服务机构的独立性,从而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信用体系。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信用体系 信用危机 制度缺陷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詹姆士 R·巴思 R·丹布伦博 罗伯特 E·利坦 吴东民
美国面临着几乎是前所未有的局面:多数大银行徘徊在破产的边缘。争论哪些银行会破产、哪些银行不会破产徒劳无益。重要的事实是,多数美国大银行不仅在资产负债表上显得脆弱,而且,由于它们大量介入了高风险贷款,其资本状况己明显恶化。如果不对当前银行管理法规进行重大修订,那些虽已在现在这场经济衰退中幸免于难的大银行,将会在银行业发生的基本结构变化的推动下在未来冒更大的风险。自1933年开办存款保险以来,美国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