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29)
2023(6301)
2022(5628)
2021(5364)
2020(4779)
2019(11500)
2018(11436)
2017(22423)
2016(12704)
2015(14706)
2014(15373)
2013(15504)
2012(14895)
2011(13612)
2010(14132)
2009(13528)
2008(13971)
2007(12929)
2006(11338)
2005(10626)
作者
(39605)
(33168)
(33165)
(31963)
(21147)
(16071)
(15265)
(13093)
(12433)
(11982)
(11210)
(11111)
(10584)
(10524)
(10476)
(10445)
(10395)
(9757)
(9639)
(9560)
(8380)
(8357)
(8226)
(7522)
(7494)
(7474)
(7446)
(7380)
(6891)
(6735)
学科
(54996)
经济(54926)
管理(34201)
(33464)
(26925)
企业(26925)
方法(26606)
数学(22757)
数学方法(22458)
(15916)
(14875)
中国(14021)
(13209)
(12586)
业经(10940)
(10855)
贸易(10852)
(10494)
理论(10293)
农业(10199)
地方(10136)
教育(9690)
(9324)
银行(9299)
(8996)
(8896)
财务(8872)
财务管理(8842)
(8782)
金融(8780)
机构
大学(200357)
学院(194748)
(80367)
经济(78338)
管理(71531)
研究(69741)
理学(60279)
理学院(59539)
管理学(58439)
管理学院(58061)
中国(52327)
(43640)
科学(41840)
(38942)
(36878)
(35074)
研究所(32991)
中心(31529)
(31398)
财经(30213)
业大(28965)
北京(28515)
(28127)
师范(27903)
农业(27600)
(27094)
经济学(25046)
(25034)
(24270)
师范大学(22578)
基金
项目(117488)
科学(90429)
研究(87566)
基金(82761)
(71355)
国家(70723)
科学基金(58811)
社会(52820)
社会科(49813)
社会科学(49796)
(46158)
基金项目(43342)
教育(42222)
(39392)
编号(37469)
自然(37271)
自然科(36326)
自然科学(36307)
自然科学基金(35654)
资助(35119)
成果(32869)
重点(27001)
(26950)
课题(26431)
(25429)
(23694)
教育部(22930)
(22842)
大学(22823)
科研(22671)
期刊
(94377)
经济(94377)
研究(64130)
中国(40050)
(32063)
(31344)
学报(30580)
教育(27896)
科学(27099)
管理(24220)
大学(22817)
农业(21172)
学学(20860)
(19323)
金融(19323)
技术(16433)
财经(15439)
业经(14403)
经济研究(13948)
(13287)
问题(13106)
(11381)
(10836)
理论(10269)
图书(10239)
技术经济(10079)
(9517)
统计(9343)
实践(9145)
(9145)
共检索到3030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牛梦虎  徐永  
博士生流失问题是美国博士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梳理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发现,美国博士生流失问题研究借鉴了心理学的归因理论、社会学的整合理论与组织社会化理论以及社会心理学的组织角色理论等不同学科的理论资源,从不同视角对博士生流失问题展开了理论分析。解释和分析相关研究结果,可以为我国博士教育研究的相关问题提供借鉴。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建奇  唐丽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博士生流失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已成为困扰美国博士生教育的突出问题,并引发了不少争论。本文主要是对美国博士生流失的内涵、发展、影响、相关争论、改进措施进行探讨。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查瑞传  
培养博士生的基本目标是使之成为各方面、各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故所遴选的博士生必须有探索的兴趣、创新的欲望和甘坐冷板凳的志趣。作者在文章中对博士生的招生、培养目标、中期筛选问题进行了讨论,对博士生外语的学习进行了重新审视。同时作者对博士生导师的作用也作了明确的说明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牛梦虎  郭瑞迎  
对美国学界关于博士生流失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述评。美国学者研究发现,学科、院系文化环境、经济资助方式、博士项目的培养规模和博士生的非智力因素等是影响美国博士生流失的主要因素,而博士生的人口学特征和学术背景对其是否会流失的影响作用不明显。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赵立莹  
对美国博士生教育高损耗现象进行了描述和分析,指出美国博士生教育高损耗主要表现为博士生修业时间长、流失率高两个方面,认为专业类别、资助方式、导师指导、博士生的思维方式是影响博士生学业进展的主要因素,介绍了美国政府、社会、学校各方面针对这一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海生  
美国博士生教育面临获博士学位比例低,获学位用时长,少数族裔、本土学生以及女性学生学业完成率低等困境。造成博士生学业完成低迷的原因除严格的淘汰制度外,还包括院系要求不明确、论文选题不当、导师指导不力、学生能力不足、学习意愿不强、人际关系不和、资助不足以及就业市场对博士学位需求不足等。美国的经验表明,完善招生环节、强化分流筛选机制、加强导师指导绩效考核以及更好地发挥院系主体作用有助于问题解决。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谷志远  
基于美国教育统计中心高校学生资助调查(NPSAS)的结果,对美国各类博士生所获资助的比例、额度、类型、来源等方面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博士生资助体系改革的建议:建立博士生资助需求的动态监控机制;优化博士生资助结构,建立奖励与资助相结合的资助体系;进一步发挥国家助学贷款在博士生资助中的作用。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樊明成  
分析了我国博士生学制的现状,认为当前我国博士生以3年为主的学制已不能适应培养目标的要求和提高质量的需要,改革的方向是适当延长学制并在此基础上扩大弹性区间。为推进博士生学制改革,我国需要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深化博士生选拔方式改革,统筹安排硕士生和博士生学制;发挥评估的导向功能,消减市场对博士生学制改革的阻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闵韡  
对全国35所高校研究生院理工科博士生的科研支持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理工科博士生科研支持情况整体良好,但在学术交流机会、管理认同和整体科研支持满意度上依然有待提升。博士生的主观感受相对于客观指标,对科研支持满意度更具有预测作用。所在学校为"985工程"高校,导师为院士、长江学者等,以及培养方式为硕博连读的博士生,在科研支持的获得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应尊重博士生的实际需求和意愿,为其科研活动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支持,同时应充分发挥导师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在招生方式上,尽管硕博连读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丁岚  李海峥  
为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我国政府于2007年开始实施"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根据项目资助条件下1977名赴美联合培养博士生建立的独特的数据集,构建GLS模型和截断模型,着重研究非传统因素(如社会关系)对学校与学生之间双向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社会关系的广度显著影响高校接纳的联合培养博士生人数;国际化水平高的高校接纳国际学生的可能性较大;相对于私立高校,美国公立高校更愿意邀请中国学生;美国高校的排名、声誉对联合培养博士生的择校倾向也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赵世奎  
分析了我国博士生招生和博士学位授予的规模及学科结构,介绍了博士学位获得者的就业结构和博士生导师的规模及结构,指出我国博士生教育的相对规模已经比较大;博士毕业生就业逐步多元化,且不同学科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博士生导师队伍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趋势,但由于其数量的增加滞后于博士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生师比出现了明显的增长。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翠荣  周蕾  
不同的资助方式对博士生的学业完成率、完成时间及学术发展情况具有不同的影响。美国是较早开展博士生资助的国家,联邦政府对博士生主要采用无偿型、有偿型和借贷型三种资助方式。考察联邦政府资助博士生的主要方式,发现其具有如下特点:根据博士生的学科、年级、类型不同,采取差异化资助方式;利用博士生资助方式引导美国顶尖人才的培养方向;针对特殊博士生群体运用相应的资助方式;多种资助方式互为补充,发挥资助的最佳效应;资助力度较大、覆盖面较广,能够满足博士生的基本生活需要。这些资助方式对我国政府完善博士生资助体系,进行精准资助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熊华军  何学斌  
认为美国大学博士生课程考评指标、方式和功能有如下内在特质:课程考评目的是为了促进博士生更好地学;课程考评的标准是过程性和形成性评价;课程考评主体是多元的;课程考评指标尽管涵括课程出勤和表现、课程作业和课程考试,但考评指标根据专业性质和课程类型而不同;课程考评方式将协商和建构与测验、描述、判断有机地结合起来;课程考评功能贯穿到博士生的日常管理、中期考核和和学位论文写作等培养过程中。最后得出了美国大学博士生课程考评对我国的启示。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赵世奎  范巍  
实证分析表明,毕业博士普遍认为我国博士生教育较好的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是反映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最重要指标,参与课题质量和国内外学术交流是提高博士质量的最关键因素,国际视野和研究能力是博士生教育中最需要加强的方面。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许丹东  沈文钦  翟月  陈洪捷  
博士毕业生的实际就读体验对于改进博士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基于全国261所博士生培养单位、15512名博士毕业生的调查数据,分析了我国博士生的培养状况,结果表明:博士毕业生对于导师、课题研究过程、科研硬件条件的评价较高,但对课题申请环节、课程教学、生活条件、教学能力提升的评价相对较低。另外,约50%的博士生是延期毕业的,并且其归属感和整体满意度得分都明显不如未延期毕业的博士生。博士生培养单位需要进一步重视博士生的学术训练过程,重点在课题研究支持、课程教学、生活条件保障、教学能力培养方面做出改进,并通过提升培养过程各环节的质量降低博士生的延期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