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48)
2023(11629)
2022(9633)
2021(9114)
2020(7447)
2019(17074)
2018(16603)
2017(30020)
2016(16734)
2015(18726)
2014(18426)
2013(17087)
2012(15233)
2011(13470)
2010(13264)
2009(11457)
2008(10678)
2007(8844)
2006(7242)
2005(5968)
作者
(40851)
(33875)
(33527)
(32399)
(21486)
(16108)
(15584)
(13462)
(13216)
(11785)
(11581)
(11311)
(10655)
(10400)
(10259)
(10256)
(10044)
(10021)
(9784)
(9698)
(8333)
(8166)
(7976)
(7830)
(7622)
(7588)
(7342)
(7294)
(6660)
(6626)
学科
(55014)
经济(54959)
管理(43223)
(39061)
(33009)
企业(33009)
方法(29301)
数学(26270)
数学方法(25860)
教育(22256)
中国(19898)
(16059)
(14050)
理论(13143)
(11950)
业经(11896)
(10927)
财务(10891)
财务管理(10870)
企业财务(10364)
技术(10309)
(9834)
贸易(9826)
(9710)
(9598)
农业(9379)
教学(9235)
地方(8792)
(8545)
环境(8436)
机构
大学(219757)
学院(212841)
管理(81802)
(81423)
经济(79564)
理学(72289)
理学院(71486)
管理学(70070)
管理学院(69624)
研究(69253)
(45497)
中国(44061)
科学(38620)
(38139)
师范(37907)
(36754)
教育(35310)
中心(31862)
师范大学(31546)
(30757)
财经(30626)
(30399)
北京(28483)
(28223)
研究所(28181)
业大(27877)
(26104)
经济学(26092)
(25711)
技术(24691)
基金
项目(152712)
科学(124010)
研究(120408)
基金(110594)
(94466)
国家(93585)
科学基金(82020)
社会(76690)
社会科(72488)
社会科学(72474)
教育(64254)
(59715)
基金项目(57762)
(52505)
自然(50921)
编号(50448)
自然科(49794)
自然科学(49782)
自然科学基金(48849)
资助(43596)
成果(41812)
课题(36746)
(36510)
重点(35765)
(33424)
(32990)
教育部(32937)
国家社会(31509)
项目编号(31145)
人文(31071)
期刊
(78488)
经济(78488)
研究(69964)
教育(58632)
中国(46249)
(29090)
管理(27959)
学报(27104)
科学(25748)
大学(23552)
技术(23012)
(21169)
学学(20314)
农业(15312)
财经(14707)
职业(14254)
经济研究(12895)
(12891)
金融(12891)
(12696)
业经(12568)
问题(9777)
(9773)
论坛(9773)
图书(9503)
(9425)
技术教育(9387)
职业技术(9387)
职业技术教育(9387)
统计(9338)
共检索到3020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黄海刚  
美国博士生教育评估已经有了近百年的历史,在经过了声望评估、客观指标研究和相关定量研究的方法论转向后,博士生教育评估也逐渐完成了从"辨别优劣"以获取资源的工具理性向"发现问题"以提高质量的价值理性的转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立莹  郝际平  
并非所有的评估都是有效的。评估的效力取决于评估目标与教育质量的适切性、评估方法的合理性、评估结果的影响力。美国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估的效力在现实的挑战与评估有限作用的矛盾冲突中遭到质疑。质疑催生了评估效力判断与效力提升的路径,在学术研究与实践改革的互动中,美国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估通过强调以评促建的目的,提高评估方法的专业化水平,增强评估的影响力等路径,在反思与改进中促进教育质量提升的能力逐渐增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黄海刚  
自1924年首次实施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估以来,美国博士生教育评估模式经历了以休格斯和肯尼斯顿为代表的声望研究、以美国教育委员会实施的两次质量评估为代表的客观指标研究和以全美研究委员会为代表的相关定量研究三个阶段。评估方法论的不断改进也意味着质量评估的目的从单纯的声望排名转向了真正的质量改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罗英姿  程俊  
博士生教育质量的评价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论述"以学生为中心"的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价的主要内涵及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相应的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对南京农业大学的博士生教育质量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琳  张文修  
认为随着博士生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博士学位平均质量基本稳定,只是优者更优,劣者更劣了。具体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就我国的博士生培养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丽  王前  
基于某省博士生教育质量现状调查的实证数据,确定并分析了影响博士生教育质量的相关因素,同时对博士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徐岚   魏庆义  
基于治理理论的视角,通过历史梳理发现:西方发达国家的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价经历了学术逻辑主导的、政府介入的、新公共管理的以及基于整体治理的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价四个阶段。具体来看,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价在导向上由追求学术卓越转向回应公共利益诉求;在组织形态上从封闭式转向各层级的整体协作;在治理方式上由设置学术标准转向提供网络式服务;在评判标准上由原创性知识贡献转向博士生发展质量。当今,西方发达国家的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价发展趋势一方面是重心“下移”,为博士生个体提供支持;另一方面是整合质量文化和建立信任机制,推进网络式质量评价体系的完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韩霜  罗英姿  
博士专业学位因独特的职业导向性特征而区别于传统的博士学术学位,这引发社会大众对其教育功能的质疑。基于全国专业学位博士教育质量调查数据,从个体职业发展视角出发,通过实证分析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对毕业博士职业发展的影响路径,对博士专业学位的教育功能进行探讨。研究发现,博士专业学位不仅具有显著的生产功能,还具备一定的信号功能,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通过促进毕业博士人力资本增值进而促进其职业发展,且专业博士文凭对毕业博士的职业发展与地位获得具有直接影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罗英姿  刘泽文  张佳乐  顾剑秀  
基于输入-过程-输出-发展(IPOD)框架对我国六所涉农高校在读博士生和毕业博士的调查发现:农科博士生具有延期比率较高、学习投入时间较长、学科背景较为一致、国外访学经历和教学体验缺乏、接受职业指导不足、职业期望多为学术职业的群体性特征;毕业博士体现出单位类型多元、从业专业相关度高;个人与工作岗位匹配度高于个人与工作单位匹配度的职业发展特征。对此,应依据学科差异适当调整博士生学制长度,提高博士生对博士学位的理性认知,加强博士生职业路径引导。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存群  沈文钦  
美国博士点质量评估的源起和发展(1925-2007)的四个历史阶段显示,美国博士点评估方法演变过程是从完全主观的声望评估法逐渐向客观指标评估法演变,客观化指标内容逐步丰富,形成当前更为全面系统的评估体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东芳  
以国内外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价的理论探讨和实践调查为文本,首先对博士生教育变化的背景进行反思;其次,从博士生教育变化最显著的特点即多样化博士生教育项目的视角,分析了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价面临的主要挑战;最后,从评价方法、内容和利益相关者三方面阐释了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价的新思考。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吴婷  陈谦明  魏欢  
回顾近年博士生教育的发展情况,提出博士生准备质量、培养质量、发展质量三段式概念作为博士生数量与质量的统一立足点,进一步提出博士生培养质量增量的理念,认为应以增量为主要参数分配有限教育资源,推进博士生教育质量的提高。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罗英姿  刘泽文  陈小满  顾剑秀  
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价是保障博士生教育质量的必要环节,它引导着博士生教育的整体发展方向。本文以博士生个体发展为主线,确立了包括博士生教育质量输入、过程、输出和发展四个阶段的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构建了博士生教育质量IPOD评价模型。IPOD评价模型体现的是学术成果、学术训练及职业发展导向相结合的博士生教育质量观,既有一定的普适性,又具有学科的特殊性。基于该模型对我国六所高校博士生教育质量指数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学科属性不同,博士生教育质量指数也会存在差异;高校层次类型的高低与博士生教育质量指数并非总是呈现正向匹配的关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侯鹏生   卞翠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是影响博士生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进入21世纪,在第二、三代知识生产模式影响下,法国不断加强博士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具体措施包括:设立博士生院,重组培养组织;打破学徒制模式,推广协作培养制度;改革课程体系,提高多元能力;完善评估制度,强化培养过程监控;签订工作合同,提高经济保障能力;开拓就业渠道,助力职业发展。以上改革措施促进了法国博士生培养从“高校逻辑”向“社会逻辑”、从“个人逻辑”向“协作逻辑”的转变。我国博士生教育质量保障工作也要注重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影响,可以从加强制度建设、优化培养模式、提高科研资助等方面对法国经验加以借鉴。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国栋  樊琳  黄欣钰  杜朝辉  
分析了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内涵,建立了自我评估指标体系,说明了该体系的特点,反映了培养质量的内涵,考虑了博士生的诉求,有一定的前瞻性,可比性较强,同时以本校的实践证明了该体系是可行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