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19)
2023(5848)
2022(4698)
2021(4908)
2020(4050)
2019(10133)
2018(10620)
2017(18482)
2016(11159)
2015(12668)
2014(12962)
2013(11715)
2012(10302)
2011(9510)
2010(10171)
2009(9108)
2008(8972)
2007(7706)
2006(7028)
2005(6568)
作者
(27676)
(22747)
(22669)
(22096)
(14599)
(10942)
(10532)
(8980)
(8813)
(8304)
(7905)
(7650)
(7491)
(7354)
(7253)
(7038)
(6830)
(6826)
(6635)
(6589)
(5978)
(5715)
(5573)
(5279)
(5245)
(5181)
(5131)
(5011)
(4625)
(4593)
学科
(33189)
经济(33149)
教育(21748)
管理(21433)
(18163)
方法(17090)
(16053)
企业(16053)
数学(15793)
数学方法(15248)
中国(15028)
理论(11230)
(10454)
教学(10074)
(8293)
(8257)
(7398)
业经(6915)
(6782)
研究(6331)
技术(5841)
(5714)
体制(5649)
(5572)
金融(5571)
(5558)
银行(5551)
学法(5468)
教学法(5468)
(5354)
机构
大学(143880)
学院(137773)
研究(52267)
(47562)
管理(46801)
经济(46063)
理学(39761)
理学院(39230)
管理学(37995)
管理学院(37717)
(33086)
教育(32864)
中国(32748)
(29613)
师范(29462)
科学(29412)
(25835)
师范大学(24365)
(23525)
研究所(23291)
(22670)
北京(22501)
中心(21650)
技术(19861)
(18991)
职业(18242)
(18045)
(17729)
业大(17460)
财经(17417)
基金
项目(85668)
研究(70769)
科学(68290)
基金(57350)
(48824)
国家(48277)
教育(43228)
科学基金(40731)
社会(40304)
社会科(37886)
社会科学(37876)
(35065)
编号(32497)
(31838)
成果(29605)
基金项目(28195)
课题(26521)
自然(25067)
资助(24853)
自然科(24513)
自然科学(24507)
自然科学基金(24032)
(22219)
重点(20988)
(20710)
规划(19675)
项目编号(19386)
(18868)
教育部(18661)
(18297)
期刊
教育(58040)
研究(55683)
(54577)
经济(54577)
中国(42477)
技术(18232)
管理(18080)
(17585)
学报(17078)
科学(16292)
(15949)
大学(15071)
职业(14468)
学学(11966)
(11441)
金融(11441)
农业(10926)
技术教育(9512)
职业技术(9512)
职业技术教育(9512)
经济研究(8659)
财经(8448)
(8258)
论坛(8258)
(8203)
统计(7917)
业经(7867)
(7326)
(7010)
高等(6974)
共检索到2257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凡丰  
美国博士生教育已经相当成功地运行了一个半世纪;近30年来它经常被作为“金标准”,是世界各国学术界仿效的对象。人们把它的成功归因于教育与科研的统一,但是这种模式和机制并非完美无缺,当前所存在的一些不足与之有一定的关联。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推出的“研究生教育与科研训练整合计划”以促进研究生教育创新为己任,努力为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博士生创造跨学科的学习环境。这会给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带来一些启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黄海刚  
自1924年首次实施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估以来,美国博士生教育评估模式经历了以休格斯和肯尼斯顿为代表的声望研究、以美国教育委员会实施的两次质量评估为代表的客观指标研究和以全美研究委员会为代表的相关定量研究三个阶段。评估方法论的不断改进也意味着质量评估的目的从单纯的声望排名转向了真正的质量改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莞荷  袁本涛  
从日本博士生培养定位的转变和博士生就读意愿低迷的培养现状出发,阐述了日本博士生教育引领计划的诞生背景,介绍了博士生教育引领计划的制度特点和人才培养体系特点,从毕业生能力提升与职业选择两方面分析了博士生教育引领计划的人才培养成效,总结了博士生教育引领计划在项目定位运营管理等方面仍需解决的课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甲刚  
从价值取向上看,我国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必须适应国家发展战略调整的新要求,有利于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我国从博士生教育大国向博士生教育强国的转变。从路径选择来看,我国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应立足于中国特殊国情,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从未来走向来看,我国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将趋于目标多样化、选拔灵活性、课程规范性和过程开放性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董泽芳  
时代发展对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迫切要求。我国当前博士生创新能力不强,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到了现行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影响。这种影响具体反映在培养观念相对滞后、培养目标存在偏颇、培养主体规范不够、培养对象选淘不严、培养方式缺陷甚多、培养评价忽视创新等方面。加强我国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必须改革现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包括树立以人为本的培养观念、突出创新能力为重的培养目标、构建能有效激发创新的导师队伍、改革对培养对象的选淘制度、改进现存的培养方式、完善有效激励的评价方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眭依凡  李芳莹  
高质量博士生培养是高等教育普及化时期的重要发展任务"。十四五"规划开局与高等教育普及化起始的交汇,促使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必须选择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也赋予博士生培养质量提升以重要战略意义。基于对"高等教育普及化"的理性认识,现阶段我国博士生培养存在如培养目标模糊、标准偏低、缺乏对知识创新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要求;招生方式缺乏灵活性;培养过程中知识结构固守传统、课程设置不合理、培养制度刻板;高水平导师不足及对博士生培养精力投入不够等问题。借鉴世界顶尖大学博士生培养经验,我国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应着力树立高质量培养目标、优化招生制度、构建科学合理的培养过程、强化优质导师队伍建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凌云  梁传杰  
博士生教育的质量与水平直接关乎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与水平。当前我国博士生教育迫切需要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通过明晰创新主体,建立创新驱动的催生机制和培育适宜创新的环境,以创新驱动博士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严力  
美国就化学学科博士生教育进行改革严力自1981年学位条例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得到了飞速发展,各学位授予单位培养了一大批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但是从现实情况看,我国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生教育的总体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确有较大差距,除去一...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汪贤泽  
1993年以来,针对博士生教育难以适应高等教育对大学新教师的要求,美国学院与大学联合会和研究生院委员会共同发起和运作了“未来师资培训计划”。本文分析了促成这一计划的原因,介绍其内容、实施以及维持和发展的措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小强  
为了提高教育质量,美国高等教育非常重视高素质教师的培养。PFF通过改革博士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定向培养高校教师,确立了高校教师培养的新愿景,对我国博士生教育改革和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韩波  李津  
在新的科学技术革命中 ,数学作为其它科学技术的基础、工具和手段 ,其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工科博士生数学教育作为工科博士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 ,必须进行改革 ,才能适应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饶燕婷  
分析了英国博士生教育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教育目的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切性不强、学位完成率低、培养模式过于专业化等问题,介绍了英国政府和大学在学位类型、学位完成时间、技能训练以及质量监管和保障等方面进行的一系列相应的变革。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兰英  
以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和斯坦福大学三所美国一流大学的教育学科为例,对学术型教育学博士生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其高远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包容性大的跨学科的学科方向与专业、纵横交错个性化的课程教学体系、跨学科师资队伍、过程性学业考核制度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教育学博士生培养改革具有较好的借鉴价值。从人才培养目标的战略高度设置包容性大的学科方向、打破组织壁垒为跨学科人才培养搭建"绿色通道"、建立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学术训练系统、健全培养过程中的学业考核质量监控机制,是我国教育学博士生培养改革的未来方向。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济洲  
介绍了美国博士生教育面临的挑战及问题,以及针对所存在的问题采取的一些改革措施。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济华  俞理明  
本文作者根据外语教学的目的是提高语言交际能力这一国内外语言教学界的理论研究成果,介绍了在博士生公共英语教学中如何着重培养博士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做法和体会。文章还介绍了作者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把侧重点从“学”转到“用”,用字当头,学用结合,使博士生在语言的应用中学习语言,从而发挥博士生的主观能动性,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