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44)
- 2023(6000)
- 2022(5084)
- 2021(4718)
- 2020(3998)
- 2019(9053)
- 2018(8979)
- 2017(16194)
- 2016(9557)
- 2015(10768)
- 2014(10937)
- 2013(10360)
- 2012(9504)
- 2011(8740)
- 2010(9021)
- 2009(8562)
- 2008(8515)
- 2007(7585)
- 2006(6736)
- 2005(6383)
- 学科
- 管理(30124)
- 济(27708)
- 经济(27638)
- 业(25145)
- 企(21980)
- 企业(21980)
- 制(13342)
- 财(11285)
- 方法(10145)
- 中国(9179)
- 教育(8965)
- 数学(8314)
- 体(8264)
- 农(8187)
- 理论(8164)
- 数学方法(8142)
- 业经(7656)
- 体制(7028)
- 务(6719)
- 财务(6700)
- 财务管理(6682)
- 度(6641)
- 制度(6610)
- 学(6429)
- 银(6409)
- 银行(6388)
- 企业财务(6365)
- 教学(6341)
- 融(6157)
- 金融(6155)
- 机构
- 大学(134155)
- 学院(130703)
- 济(49894)
- 经济(48457)
- 研究(47590)
- 管理(45541)
- 理学(38283)
- 理学院(37770)
- 管理学(37065)
- 管理学院(36796)
- 中国(33408)
- 京(29126)
- 财(27275)
- 科学(26368)
- 所(23705)
- 江(22004)
- 研究所(20999)
- 中心(20501)
- 财经(20383)
- 农(20268)
- 范(19665)
- 师范(19475)
- 北京(18775)
- 经(18385)
- 业大(17912)
- 院(17662)
- 州(16709)
- 教育(16006)
- 师范大学(15768)
- 农业(15608)
- 基金
- 项目(83762)
- 科学(65431)
- 研究(65313)
- 基金(58599)
- 家(50445)
- 国家(49986)
- 科学基金(42335)
- 社会(39970)
- 社会科(37713)
- 社会科学(37705)
- 教育(33724)
- 省(33558)
- 基金项目(30388)
- 划(28536)
- 编号(27543)
- 自然(25918)
- 自然科(25294)
- 自然科学(25284)
- 自然科学基金(24838)
- 成果(24507)
- 资助(23588)
- 制(21634)
- 课题(21178)
- 重点(19790)
- 部(19512)
- 创(18091)
- 性(17522)
- 发(17359)
- 年(17247)
- 教育部(17188)
共检索到2124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东芳
美国博士生培养模式被誉为世界博士生教育改革的"金本位",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效仿。从理念看,美国博士生培养形成了注重通识性和结构化课程训练、将博士生教育与科研紧密结合的理念。其制度特色主要有三个方面:研究生院制度、结构化的培养程序及以导师为主的委员会制度。中国可通过强化博士教育课程、鼓励跨学科培养博士生、实施以导师为主的委员会制度等方面推进博士生教育改革。
关键词:
博士教育 研究生院 指导委员会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孙华
以观念—制度为分析框架揭示了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和机制,并从观念—制度的角度对培养博士生创新能力提出建议,认为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既要坚持观念引导的超前性,也要注意制度改进的普适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平
我国博士生招生制度和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影响着博士生培养质量。从国外高校博士生招生制度与课程设置的经验中发现.我国高校必须以"科学研究"为价值取向.通过统筹考虑博士生招生制度与课程设置,来优化博士生培养机制。
关键词:
博士生 培养机制 招生 课程 优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汪霞
博士生是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战略资源。进一步深化内涵改革、推动制度创新是实现博士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高质量的博士生教育需要健全的和创新的培养制度保障。当前,高质量的博士生教育迫切需要完善的培养制度包括:课程开设的准入和退出制度;跨学科课程修读制度;专业游学或轮转学习制度;职业发展能力提升制度;逐级分流考核与淘汰制度;多元化学术创新成果评价制度。
关键词:
博士生教育 高质量发展 培养制度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宗益 刘东 夏晓玲 戴元淑 郑小林
分析了导师队伍建设、博士生学术素质培养、学术激励机制建设对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影响,探讨了以博士生培养制度创新构建博士生培养体系的内生激励机制的对策,简要介绍了重庆大学在内生激励机制建设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罗玫 夏冬林
优秀的会计师资是世界各国院校稀缺的人力资源,而高质量的会计博士教育是达到这一目标的首要前提。本文详细阐述美国会计博士的招生、培养、去向,为我国会计博士的培养方式提供借鉴。本文提出,我国应实行独立的博士生与导师关系,大力提高会计教师职业的市场竞争力,以期实现高质量的博士生教育,并提高我国会计研究水平。
关键词:
会计博士 美国会计 教育培养 会计教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包水梅 蒋悦 张国旭
以英国ESRC大联盟DTP中的博士生培养为例,分析英国基于项目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具体实践,发现其基本模式是多机构联合组成博士生培养共同体,以能解决复杂综合性问题的学术或行业精英为培养目标,招生录取基于公开竞争、同步申请与定向资助,培养过程依托前沿性科研项目并彰显学生发展需求。该模式具有典型的综合性问题导向、跨学科性、协同性、实践性、强激励性特征,但也面临培养规模有限、机构间竞争加剧、项目运行管理僵化等局限。我国可借鉴英国经验,基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设置博士教育专项。其中,打破学科和组织壁垒实施协同式培养、推动博士生创新能力评价范式由同行转向跨界,是落实博士生项目制培养模式的关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余寿文 林功实 刘颖
加强博士生教育工作 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余寿文,林功实,刘颖我国自实施“学位条例”建立博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制度以来,通过十多年的实践,我国的博士生教育从起步到形成,培养规模从小到大,培养质量逐步提高,取得了重要的进展。至1994年底,已为国家培养了18万...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洪捷 李立国 周川 杨颉
导师为博士生指定学位论文题目,行不行?博士生写博士论文首先要有一个题目,题目的好坏,与博士论文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好的选题一般就写不出好的论文,而好的论文肯定有一个好的选题。所以选题很重要,但选题又很难,因此需要导师的指导。导师如何指导博士生选题是需要讨论的问题。1.博士论文"命题作文"的利弊。有不少博士生导师出于种种原因,喜欢为其博士生指定学位论文题目。常见的原因是导师自己手中有课题,因此要求自己的博士生承担课题工作,有时一名博士生承担整个课题,有时几个博士生共同完成课题。这些导师觉得让博士生参与课题研究,一是给学生参加科研的机会,二是从事课题研究本身也是一种很好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郭日修
基于作者培养博士生的实践,提出了对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看法,包括如何评价博士生培养质量,选拔素质好有发展潜力的培养对象,慎重选择研究方向和学位论文课题,建立正确的导师与博士生的关系,严格要求、严把博士生培养质量关等。
关键词:
博士生 培养 培养质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静 高虹
论述了博士生的培养目标定位和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的关系,强调在严格目标管理的同时必须加强过程管理,并阐述了博士生培养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及其作用,以及如何实施各培养环节的过程管理。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岚
导师人格蕴含了指导行为倾向,体现在具体的师生关系之中。导师通过身教影响博士生的人格和社会化,身教是导师发挥育人功效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案例高校50位博士研究生的质性访谈,提取出与导师人格、身教相关的关键性表征并将其聚类。研究发现:导师的人格特征会影响指导质量,进而影响学生满意度,受学生欢迎和不受学生欢迎的导师在人格和指导上分别体现出一些共性特点;导师身教发挥作用的途径主要有三种,即遵守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给予学生公正客观的评价、不滥用权力,为人正直、处世有原则。文章从导师修身、知行合一、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三个方面进行了反思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
师德 人格 身教 师生关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未
关于博士生的自我培养●李未摘要本文就博士生的自我培养问题,以作者的亲身感受为依托,分目标和定位、德行修养、如何治学及素质积累四方面来谈。首先是博士生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定位,要努力成为学术带头人、司局级公务员及管理人员等高级人才。这是时代对博士生提出...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查瑞传
培养博士生的基本目标是使之成为各方面、各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故所遴选的博士生必须有探索的兴趣、创新的欲望和甘坐冷板凳的志趣。作者在文章中对博士生的招生、培养目标、中期筛选问题进行了讨论,对博士生外语的学习进行了重新审视。同时作者对博士生导师的作用也作了明确的说明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薛二勇
传统的学术控制难以持续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质量机制构建成为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核心问题之一。首先,需要明晰博士培养质量机制的构建原则,培育质量文化;其次,需要清楚博士生培养质量机制的组织架构,形成质量机构;最后,需要了解博士培养质量提升的评估模式,进行质量评价。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机制是把质量文化嵌入到组织架构,不断地评估与改进质量的系统过程。
关键词:
博士生培养 质量机制 质量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