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80)
2023(6735)
2022(5965)
2021(6002)
2020(5375)
2019(12748)
2018(13347)
2017(26368)
2016(14655)
2015(16632)
2014(16941)
2013(16539)
2012(15238)
2011(13948)
2010(14895)
2009(14332)
2008(14222)
2007(12458)
2006(11648)
2005(10834)
作者
(40491)
(33430)
(33181)
(32206)
(21350)
(15817)
(15501)
(12940)
(12596)
(12244)
(11319)
(11272)
(10909)
(10679)
(10411)
(10252)
(9794)
(9751)
(9697)
(9491)
(8698)
(8361)
(8192)
(7700)
(7679)
(7576)
(7533)
(7512)
(6825)
(6438)
学科
(57179)
经济(57097)
管理(37392)
(35033)
(28608)
企业(28608)
方法(26275)
数学(23846)
数学方法(23276)
中国(18539)
(16867)
(16059)
(14147)
(12399)
银行(12392)
(11968)
业经(11879)
(11124)
(11035)
贸易(11024)
(10792)
(10772)
金融(10772)
理论(10268)
(9685)
农业(9667)
地方(9653)
体制(9204)
(8500)
(8347)
机构
大学(205862)
学院(203995)
(84684)
经济(82722)
管理(76501)
研究(70296)
理学(64108)
理学院(63402)
管理学(62054)
管理学院(61655)
中国(56522)
(44973)
(44161)
科学(39762)
(35978)
财经(33120)
(32567)
中心(31967)
研究所(31831)
北京(29899)
(29773)
(29487)
(29225)
师范(29013)
(26282)
业大(25960)
经济学(25590)
(24792)
财经大学(24280)
师范大学(23315)
基金
项目(120273)
科学(93910)
研究(92448)
基金(84917)
(72626)
国家(71984)
科学基金(60794)
社会(56306)
社会科(53288)
社会科学(53273)
(46759)
教育(45610)
基金项目(43314)
(39947)
编号(39795)
自然(37931)
资助(37077)
自然科(37058)
自然科学(37050)
自然科学基金(36347)
成果(35325)
课题(28657)
(27707)
重点(27327)
(25765)
(24741)
教育部(24211)
项目编号(24088)
(23993)
(23403)
期刊
(99419)
经济(99419)
研究(70675)
中国(44920)
教育(33348)
(32541)
管理(30729)
(27631)
学报(25736)
(25573)
金融(25573)
科学(24854)
大学(20711)
技术(19859)
学学(18430)
农业(18210)
财经(16307)
经济研究(16126)
业经(16037)
(14050)
问题(13669)
统计(11918)
(11867)
图书(11553)
理论(10871)
国际(10772)
(10318)
技术经济(10072)
(9910)
实践(9746)
共检索到3299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华桦  
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大学招生的竞争加剧、学生内部异质性增强以及大学入学机会不平等的凸显,美国加强了对大学升学选择模型机制的不断探究。其中,过程模型关注升学选择的综合过程,其出发点是优化招生策略;多层模型强调多重社会背景对升学选择的制约,有助于解释升学选择和教育机会的不平等;理性行动模型重视个体选择的微观机制,回应了美国非裔学生对大学的教育热望和实际升学选择之间的悖论。三类模型分别展现了升学选择的过程系统性、背景复杂性和个体差异性,为我国高考改革背景下的升学选择研究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黄书成  张茂聪  
进入新世纪之后,美国大学的入学考试又迎来了新的改革热潮。斯腾伯格以其成功智力理论为基础对SAT进行了改进。他认为影响大学成功的不仅仅有分析推理技能.还有创造性技能扣实践性技能。为了对创造性技能和实践性技能进行测量。他在原有的SAT基础上增加了附加测试。使其更加完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朱广天  王珏  
在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了要"增加学生选择权,促进科学选才"。包括上海、浙江、广东、江苏在内的多个省市都推出了"3+3"的高考改革方案,即除语数外三科外,学生可以在理化生、政史地等学科中任选三科计入高考总分。这种选修选考模式与美国的AP课程体系有相通之处,但正在进行改革的AP课程更为强调学习内容分层细化与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选择程度更高。本文以AP物理课程为例介绍了本次AP课程改革的特点,并结合目前我国的高考选修选考模式提出了可供借鉴之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林狮  
美国高校招生制度,无论考试的机制和内容,还是考试的方法、程序、录取标准和录取方式,均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值得我们借鉴。对我国高考改革的启示是:要确立适合自己国情的大学招生制度;淡化高考的竞争性,变应试教育为人格教育和能力教育;加强和改善升学指导;强调公平性,做到高等教育入学机会面前人人平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黄全愈  
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必须对一些基本问题进行追问:一是"一流考生"等于"一流学生"吗;二是"学什么考什么"还是"考什么学什么";三是大学"追"学生还是学生"追"大学;四是考"开卷作文"还是考"闭卷作文"。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余中元  
根据CNKI和维普网查询1979—2010期间地理高考学术研究文献,在Spss 15.0,Excel 2003和ArcGIS9.3平台下,计算文献学术分值,分析恢复高考以来我国地理高考研究特色的演变特征和发展趋势。研究发现:我国的地理高考学术研究地域差异明显,集中在少数省市区;研究重心游移波动,渐趋稳定;刊物、文献数量猛增,质量鱼龙混杂;强调方法论及实战操作研究,应试指导和答题分析日益受到重视;文献呈不正常的增长态势,研究机构混杂,中学唱主曲;地理高考学术研究带有明显功利性,高考是指挥棒。最后,对我国地理高考改革和学术研究得出了启示和提出了建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小洲  
20世纪80年代以来,韩国高等院校入学制度经过几次重要的变革:大学入学考试形式发生重大变化,试图推进个性化教育;入学考试将由大学自主并由大学负责人组成的“入学管理院”负责;新生录取方式采取不公布大学入学考试成绩等。韩国高考改革所采取的措施和遇到的问题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建平  
本文介绍了现代语言测试理论发展的四个时期,讨论了现代语言测试发展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三个模式:心理测量结构主义模式、心理语言社会语言学模式、交际语言测试模式。以现代语言测试理论为指导,结合各高考自主命题省份在英语测试改革方面的具体措施,从试题设计与阅卷等角度对高考英语测试改革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松林  
围绕提高教育质量这一主题,当今世界各国都在进行以高考改革为突破口的教育改革。本文主要分析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俄罗斯和韩国高考改革的最新动向,并从中挖掘了对我国高考改革具有借鉴价值和启示作用的思想资源。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政  
高考在沟通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中发挥着"旋转门"机制的功能,在这一机制中,高等教育、类型化的知识体系以及高中教育均对高考内容的设计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对职业教育高考而言,其内容设计受到职业高等教育、技术知识体系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影响。基于此,职业教育高考的内容设计可遵循"双扇形"模型,按照"基础性、关联性、思维性"的筛选机制,以及"体系化、定向化、结构化"的组织机制,选择和设计出科学合理,且平衡多方需求的考试内容。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郭舒萍  
本文从美国《金融改革法案》中关于信用评级行业的改革措施出发,通过比较中美两国信用评级业现状的主要差异,同时结合我国信用评级业面临的困境,提出推动国内评级业规范发展的改革举措。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吴玉督  朱乾龙  曹婧  
美国从1828年兴建第一条铁路,距今已有180多年。期间,从自由竞争时代的快速繁荣,到严格管制时期的惨淡经营,再到放松管制后的重获新生,美国铁路业可谓历经风雨。通过对美国铁路改革的考察,总结其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经验教训,对于推动我国铁路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柳靖  刘超  
普通高考与“职教高考”制度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考生个人意愿、条件,将准备接受下一阶段教育的考生有计划、分层次、按比例地选拔分流到不同类型、层次的高校,以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2014年开始的高考综合改革在选拔分流的依据、方式、理念三个方面深化改革,在满足考生对高等教育的现实需要与合理预期,促进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将高考综合改革成功经验融入“职教高考”制度建设中,推进技能考试体系建设,拓宽高等职业教育入学途径,引导考生在中高等职业教育之间适配衔接发展,对于提升职业教育人才选拔分流的科学性、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完善国家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彤  綦忠平  王逢宝  
新加坡票价调整上限模型经历了两个阶段,新型票价调整上限模型比传统的票价调整上限模型反映性更强。研究新加坡先进的公共交通发展模式和特色的公交票价调整上限模型,对于推进我国公交企业市场化改革、科学合理地制定公交票价、以成本为基础调整公交票价、建立适合我国各城市实际的公交票价模型等具有重大启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石涛  
美国微观规制改革先后经历了自由放任时期的规制松弛阶段、凯恩斯主义规制强化阶段以及后凯恩斯主义的规制放松阶段。在规制改革的过程中,政府和市场的双螺旋始终是规制改革的内生动力,而经济性规制和社会性规制始终相伴而行,同时政府微观规制行为始终被纳入到规制法律中,依法规制的特点突出。借鉴美国微观规制改革的经验,处于转型时期的我国政府规制改革必须根据市场发育的情况渐进式调整政府微观规制行为,推进经济性规制和社会性规制的协调发展,规范政府规制行为,建立独立、高效、透明的规制机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