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58)
2023(6733)
2022(5491)
2021(4891)
2020(4128)
2019(9037)
2018(8809)
2017(16410)
2016(9014)
2015(10310)
2014(10417)
2013(10683)
2012(10146)
2011(9526)
2010(9825)
2009(9397)
2008(9216)
2007(8492)
2006(7986)
2005(7461)
作者
(27776)
(23241)
(23069)
(22024)
(14912)
(10856)
(10602)
(9077)
(8778)
(8275)
(8174)
(7730)
(7635)
(7615)
(7207)
(7077)
(6902)
(6765)
(6606)
(6404)
(5988)
(5683)
(5593)
(5233)
(5222)
(5142)
(5093)
(4963)
(4810)
(4539)
学科
(61069)
经济(61032)
管理(33919)
(22903)
(20220)
企业(20220)
地方(18283)
方法(16858)
数学(14263)
数学方法(14195)
地方经济(13421)
中国(11627)
(11360)
(11180)
业经(10706)
(8947)
(8650)
环境(8446)
(7696)
(7500)
经济学(7416)
(7342)
金融(7341)
(7183)
银行(7170)
(7109)
(6801)
(6792)
财务(6780)
财务管理(6760)
机构
大学(139131)
学院(137721)
(66334)
经济(64888)
研究(53946)
管理(51590)
中国(42993)
理学(41532)
理学院(40895)
管理学(40447)
管理学院(40106)
科学(31193)
(30974)
(30568)
(28348)
研究所(25412)
中心(23737)
财经(22774)
(22746)
经济学(21386)
(20511)
北京(20265)
(19457)
师范(19342)
(19245)
经济学院(18759)
(18099)
(17897)
(16765)
科学院(16760)
基金
项目(82244)
科学(64865)
研究(61012)
基金(59281)
(51483)
国家(51102)
科学基金(43105)
社会(40172)
社会科(38134)
社会科学(38123)
(31005)
基金项目(30657)
教育(26909)
(26631)
自然(25917)
自然科(25199)
自然科学(25195)
自然科学基金(24708)
资助(24118)
编号(23850)
成果(20045)
(19777)
重点(19291)
(18099)
课题(17439)
国家社会(17095)
发展(16520)
(16311)
(15986)
教育部(15440)
期刊
(87873)
经济(87873)
研究(48497)
中国(30732)
(25387)
管理(23841)
科学(18591)
学报(17760)
(15683)
(15275)
金融(15275)
经济研究(14334)
大学(13608)
教育(13111)
技术(13043)
财经(12587)
学学(12580)
(11120)
农业(10485)
业经(10457)
问题(10306)
技术经济(8838)
资源(8811)
世界(8368)
国际(7797)
(7605)
(7568)
统计(7273)
经济管理(7114)
现代(7036)
共检索到2345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青  
一、美国中央—地方政府关系变化的基本取向和政府职能美国的政治经济制度是以欧洲特别是英国的制度为基础并在230多年的时间内,根据本国的特点逐渐调整和成熟起来的。美国有联邦、州和地方三级政府,一般说来,美国的政府属分离特征比较明显的模式,即相对于联邦政府而言,州政府处于相对独立的地位,但州政府对地方政府具有较大的控制力。近几十年来,由于美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变化,这种分离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概括美国的政府结构了。首先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由于经济危机、世界大战等的影响,需要加强政府调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青  
英国与德国是资本主义重要的发起国和继起国,又是具有较丰富实施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经验的国家。英国是相对集权的国家,而德国则是相对分权的国家,但在分权化地方化的世界潮流下,两国均表现出一定的分权倾向,区域经济及区域其他事务的管理更朝向公众参与、地方化的方向变化,同时仍保持着自身区域政策的连续性和对欧盟区域政策的贯彻,这些应对中国区域经济管理方式有所启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蒋清海  
一、成就与问题:对八十年代区域经济管理体制的反思中国经济管理体制模式的选择,必须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中国是一个统一的社会主义大国,社会供求总量的基本平衡和基本经济结构的协调,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必须坚持国民经济管理的统一性,也就是说,国民经济管理的大权要集中于中央。但中国又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自然条件、资源状况差异很大,区域间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极不平衡的国家。这样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不可能在没有分区管理的构架下,长期保持较高的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和经济持续、稳定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阮君华  
竞争与合作是长三角区域经济管理中两大主题。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竞合机制,是长三角区域经济管理的现实发展需要。实现各种要素自由流动、各类主体自主行动是长三角竞合机制的前提基础。主体多元性、主体自主性、环境开放性、制度约束性是长三角竞合机制的基本内容。坚持市场引导、多方联动、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四大原则,是形成长三角竞合机制的基本保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旭  
当代美国区域经济结构,因“阳光带”的崛起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本文拟参照1990年美国人口统计结果,集中剖析在“阳光带”中居主导地位的西部(即美国本土上密苏里河以西的17个州)大城市,以便更准确地了解与认识美国区域经济结构变化的基本规律,把握其未来发展趋向。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陶丽  邓桥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2011年和2012年的相关数据显示"十二五"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期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即大部分地区依靠投资拉动G D P增长的方式仍未改变,中西部地区人口空心化问题严重和区域间产业转移仍然面临障碍。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之一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并且宏观经济管理的手段能够满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故此,政府应当采取宏观经济管理的手段解决以上问题,保证"十二五"规划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目标在2015年最终得以实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孙长学  
健全跨区域经济管理体制机制是破解城市群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畅通国内大循环和推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突破口。我国城市群都市圈跨行政区经济管理体制机制总体呈现典型的不均衡分布结构,尤其是市场层面的合作机制运用尚不充分。对此,应加快探索建立城市群都市圈跨区域协同管理体制机制的系统性分类方法,着力从政府层面、市场层面、社会层面、法治层面完善体制机制场景谱系和创新举措。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灏  杨爱义  
阐明了现代物流管理的重要内涵 ;论述了现代物流管理与区域经济的密切联系 ;提出了首先在市场经济较成熟的区域内大力发展现代物流 ,以期推动整个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为了加强边境贸易研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经济管理》杂志社与延边大学合作,拟于2006年8月16日~23日期间举办“边境经贸合作与区域经济发展国际研讨会”。与会将研讨边境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及新时期企业发展战略选择问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方茜  
本文以现有研究成果为基点,运用静态结构分析技术ISM构建了"基本公共服务作用区域经济发展解释结构模型",系统分析了基本公共服务作用于区域经济的直接或间接路径,提出了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建议:一是,提升发展的质量,既要关心经济发展还要关心人的发展;二是,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与区域发展关系紧密;三是,从时间上看,基本公共服务作用区域经济的过程是非线性的,受时间滞延的影响;四是,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策略(区域协调发展、主体功能区、经济一体化、三农等)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较好的相容性;五是,推动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需考虑区域经济的空间定位(区位优势、产业结构、主体功能区分类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林光祥  吕韬  彭路  
基本公共服务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关系本质上是基本民生与经济发展如何兼顾的问题,也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前沿研究内容。以广西为例,利用协调发展度模型对此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在2004—2015年间,广西基本公共服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整体偏低且时间变化稳定,具有经济滞后型特征;14个地级市的协调发展度及其时间趋势变化不一,并按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和桂西资源富集区的时序形成递减分布空间格局,区域差异极为明显。通过Theil指数分解,发现区域内差异是区域差异的最主要特征,并呈倒"V"型演变轨迹。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与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肖金成  
从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视角,探索行政层级的调整。回顾了历朝历代行政区划的沿革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后行政体制改革的成就,提出了进一步优化调整的建议,将我国的行政层级从五级减为中央、市、镇三级,并将市改为州,将镇改为区,将省作为中央的派出机构,将县作为市或州的派出机构,将乡作为镇或区的派出机构。解决长期困扰我们的行政层级多、公务员数量多、管理效率低的问题,加快实现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科学决策的目标。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林光祥  吕韬  彭路  
基本公共服务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关系本质上是基本民生与经济发展如何兼顾的问题,也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前沿研究内容。以广西为例,利用协调发展度模型对此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在2004—2015年间,广西基本公共服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整体偏低且时间变化稳定,具有经济滞后型特征;14个地级市的协调发展度及其时间趋势变化不一,并按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和桂西资源富集区的时序形成递减分布空间格局,区域差异极为明显。通过Theil指数分解,发现区域内差异是区域差异的最主要特征,并呈倒"V"型演变轨迹。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缩小区域差异、注重社会经济发展是应有政策含义。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肖金成  
从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视角,探索行政层级的调整。回顾了历朝历代行政区划的沿革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后行政体制改革的成就,提出了进一步优化调整的建议,将我国的行政层级从五级减为中央、市、镇三级,并将市改为州,将镇改为区,将省作为中央的派出机构,将县作为市或州的派出机构,将乡作为镇或区的派出机构。解决长期困扰我们的行政层级多、公务员数量多、管理效率低的问题,加快实现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科学决策的目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何志全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区域经济发展,必然要求以区域自然生态承载能力为基础,尊重资源环境的刚性约束,在考虑物质财富满足人类生活需求的同时,兼顾生态财富支撑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最终形成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区域经济系统,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从而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区域经济的生态化定向——突破粗放型区域经济发展观》(黄桦著,山西经济出版社)为一本聚焦于"区域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