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3)
2023(1219)
2022(1026)
2021(1172)
2020(966)
2019(2209)
2018(2165)
2017(3347)
2016(2614)
2015(3462)
2014(3578)
2013(2946)
2012(2773)
2011(2636)
2010(2901)
2009(2489)
2008(2291)
2007(2105)
2006(1816)
2005(1726)
作者
(5697)
(4625)
(4597)
(4596)
(3007)
(2339)
(2228)
(1904)
(1890)
(1883)
(1634)
(1615)
(1513)
(1508)
(1503)
(1441)
(1376)
(1369)
(1364)
(1351)
(1302)
(1295)
(1187)
(1143)
(1120)
(1112)
(1079)
(1069)
(1008)
(1006)
学科
教育(6032)
教学(4879)
理论(3343)
中国(2866)
管理(2808)
政治(2785)
学法(2757)
教学法(2757)
思想(2751)
思想政治(2703)
政治教育(2703)
治教(2703)
德育(2694)
(2209)
经济(2200)
学理(2079)
学理论(2079)
研究(1939)
学校(1809)
高等(1428)
工作(1350)
(1286)
(1075)
高等教育(1033)
计算(986)
算机(979)
计算机(979)
机化(965)
计算机化(964)
(954)
机构
大学(33537)
学院(27323)
研究(11239)
教育(10824)
(9264)
师范(9234)
(8028)
师范大学(7671)
(6280)
科学(6132)
管理(6120)
经济(5942)
中国(5907)
北京(5736)
(5587)
(5329)
研究所(4971)
技术(4888)
职业(4807)
理学(4789)
理学院(4629)
中心(4519)
管理学(4321)
管理学院(4256)
(4208)
(4030)
教育学(3944)
(3586)
技术学院(3448)
职业技术(3422)
基金
研究(15582)
项目(15149)
教育(11346)
科学(11191)
成果(8969)
编号(8160)
基金(7649)
课题(7410)
社会(7222)
(6815)
(6780)
社会科(6675)
社会科学(6670)
(6340)
大学(6223)
(5603)
国家(5491)
研究成果(5135)
项目编号(4930)
规划(4920)
(4539)
(4495)
(4350)
科学基金(4263)
年度(4016)
(3996)
(3964)
(3949)
阶段(3943)
重点(3886)
期刊
教育(23705)
研究(15936)
中国(12978)
(8236)
经济(8236)
职业(4810)
高等(4715)
大学(4510)
图书(3987)
高等教育(3961)
技术(3724)
学报(3701)
(3132)
书馆(3129)
图书馆(3129)
(2834)
成人(2666)
成人教育(2666)
技术教育(2624)
职业技术(2624)
职业技术教育(2624)
农业(2584)
(2547)
论坛(2547)
(2444)
金融(2444)
比较(2354)
管理(2330)
科学(2243)
学学(2160)
共检索到555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胡庆芳  
本文着重探究美国适应 2 1世纪社会和经济发展而逐渐建起高中教育新模式的历程 ,力求回答高中教育的目标与性质、结构与类型、课程设置与管理 ,以及学校地位与评估 ,并努力对这种模式形成的原因做一剖析 ,从而为我国当前高中教育阶段的改革提供一种参考和另一种思路与选择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杨明全  
大学先修课程肇始于美国大学理事会的大学先修项目,其成功经验对世界范围内的高中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国高中开设大学先修课程具有一定的思想基础,如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理念和素质教育思想;也具有一定的制度准备,如三级课程管理制度、选课制和学分制等。我国高中实施大学先修课程可以采取如下策略:重建课程结构,将大学先修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在学校层面实现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整合;由大学联合中学共同开发课程;建立由第三方参与的大学先修课程审核与评价机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定华  
进入21世纪后,美国加大了高中课程改革力度,谨慎修订课程标准,认真完善必修课课标,探索开发选修课纲要,注重学科综合化渗透,突出基础知识并满足多样化需求;不断优化课程结构,注重综合素质评价,激励拓宽视野全面发展;广泛开设先修课程,鼓励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倡优秀学生提前学习大学内容;实行广泛分层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创新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促进高中与大学、社区的联系,全面提升高中教育质量。对美国有关做法进行考察分析,对于我国推进高中新课程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陈时见  赫栋峰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对美国高中课程改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高中教育危机和课程政策转变的背景下,美国高中课程不断出现分化,课程目标更加强调批判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上更加注重现代核心课程和突出多元选修课程,课程管理上更加注重联邦、地方和学校的协作机制、灵活多样的课程安排和形式多样的成绩检测,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高中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胡庆芳  
本文主要探究和回答以下问题 :美国高中课程的标准由谁制定 ?美国高中现开设哪些课程 ?美国高中如何开发校本课程 ?美国高中课程是如何进行管理的 ?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田腾飞  何茜  
南非高中课程改革是南非新政府在教育领域推行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南非新政府以人人都应该接受教育为目标,努力保障高中学生公平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加快高中教育从知识学习向知识应用的转变,大力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南非这种突出学习者中心、结果本位的课程改革,为南非的课程理论发展、教育公平、人才培养质量等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凯  
本文首先探讨了英国教育结构中的普通高中组成 ,然后在此基础上 ,重点对官方文件以及实例中的课程 2 0 0 0的改革措施及实施进行了研究 ,以期能对我国目前正在酝酿的高中课程改革有所裨益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华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已公布,明年将进入实验区。围绕新方案的一些理念、思想、技术与指南需要宣传与分享,同时,新方案在形成过程中,由于还没有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导致社会上流传着一些误解,需要澄清。为此,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育部华东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领导和支持下,约请全国各地不同背景的专家学者,在本刊第八、九两期,就新方案的某一专题,发表个人的见解。相信这些见解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新方案、参与新课程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牛长松  李梨  
民主政府成立后,南非高中课程历经数次修订。基于与培养目标相一致、突出结果本位教育、重视本土知识、强调课程的整合性和包容性的课程设置原则,南非高中课程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种类型,新高中课程设置体现了侧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本土语言学习、凸显课程评估的多样性和发展性、注重课程多样性、重视理科等特色。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蒋敦杰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已公布,明年将进入实验区。围绕新方案的一些理念、思想、技术与指南需要宣传与分享,同时,新方案在形成过程中,由于还没有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导致社会上流传着一些误解,需要澄清。为此,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育部华东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领导和支持下,约请全国各地不同背景的专家学者,在本刊第八、九两期,就新方案的某一专题,发表个人的见解。相信这些见解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新方案、参与新课程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程可拉  胡庆芳  
本文旨在客观地描述美国高中自形成直至20世纪90年代以来掀起的新课程标准运动这长达一个多世纪历程中其课程发展的轨迹,试图从多个角度对这样的发展轨迹进行解读,同时挖掘其对于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启示意义。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杨明全  
课程多样化是近年来我国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而美国高中在这方面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通过对托马斯.杰弗逊科技高中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核心课程的门类和内容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发现,高中课程多样化的设置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课程多样化,有助于学生根据个人发展兴趣进行选择;课程特色鲜明,有助于彰显学校的教育理念;开设大量AP课程,有助于大学课程与高中课程的衔接;开设科技实验课程和自主研究课程,有助于科技人才的培养。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林智中  张爽  
香港新高中课程于2009年开始实施,至今已有六年,新的中学文凭考试也已举行了三次。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第一届中学文凭考试之后,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进行了中期检讨,并提出了一些修改建议及措施。这些修改建议和措施是否能够回应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呢?本文从课程实施的状况讨论这些修改建议的可行性及不足,并指出香港新高中课程面对着如何解决学生个别差异的问题。如果不从课程设计入手,很难处理好这个限制。那么有哪些可行的办法呢?本文尝试提出新的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冯生尧  
二战之后,美国高中逐步建立起一套分层分类、学科加速的课程体系,因其面对所有高中学生的基本要求,难度并不高,整体上低于中国。但针对美国最优秀的学生,不同层次的高校对其基本学分会有不同要求;专业志愿内的拔尖发展则远超中国同类学生,由此培养了各类或广博或精深的拔尖人才。以多样化课程体系为核心,美国在生涯辅导、学校类型、高考制度等方面也进行了相应的配套改革。美国的经验对于中国改革文理分科体制、构建多样化的课程和高考制度,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