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74)
- 2023(4672)
- 2022(3691)
- 2021(3685)
- 2020(3330)
- 2019(7906)
- 2018(8084)
- 2017(15997)
- 2016(8609)
- 2015(9874)
- 2014(9860)
- 2013(9614)
- 2012(8508)
- 2011(7694)
- 2010(8060)
- 2009(7621)
- 2008(7328)
- 2007(6265)
- 2006(5395)
- 2005(4958)
- 学科
- 济(33319)
- 经济(33285)
- 业(23673)
- 管理(21564)
- 方法(19727)
- 数学(18366)
- 企(18127)
- 企业(18127)
- 数学方法(17866)
- 险(10906)
- 保险(10814)
- 中国(10100)
- 银(7673)
- 银行(7672)
- 农(7660)
- 行(7237)
- 财(7212)
- 制(7169)
- 理论(6748)
- 融(6728)
- 金融(6727)
- 业经(6169)
- 贸(5970)
- 贸易(5966)
- 易(5800)
- 地方(5306)
- 学(5047)
- 务(4847)
- 财务(4816)
- 财务管理(4800)
- 机构
- 大学(117103)
- 学院(116607)
- 管理(47759)
- 济(45771)
- 经济(44757)
- 理学(40598)
- 理学院(40224)
- 管理学(39192)
- 管理学院(38993)
- 研究(34687)
- 中国(31136)
- 京(24471)
- 财(23228)
- 科学(20389)
- 财经(18230)
- 州(17727)
- 江(17422)
- 中心(17220)
- 所(16770)
- 经(16525)
- 北京(15863)
- 业大(15299)
- 研究所(15146)
- 农(15064)
- 范(14544)
- 师范(14427)
- 经济学(13985)
- 财经大学(13794)
- 经济学院(12591)
- 院(12546)
- 基金
- 项目(76653)
- 科学(60467)
- 基金(55861)
- 研究(55638)
- 家(47728)
- 国家(47375)
- 科学基金(41525)
- 社会(34776)
- 社会科(32948)
- 社会科学(32937)
- 省(29858)
- 基金项目(28545)
- 自然(27887)
- 自然科(27310)
- 自然科学(27303)
- 教育(27154)
- 自然科学基金(26796)
- 划(25340)
- 资助(25175)
- 编号(23140)
- 成果(18741)
- 部(17000)
- 重点(16898)
- 课题(16054)
- 创(15764)
- 发(15041)
- 教育部(14949)
- 大学(14860)
- 科研(14849)
- 创新(14745)
共检索到1743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林婷婷 叶先宝
20世纪70年代伊始,世界各国陆续推出了各类巨灾相关的保险制度(Catastrophe Insurance),既包括以政府为主导的新西兰地震保险机制,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日本地震保险机制,也包括以市场为主导的美国加州地震保险机制。巨灾保险制度对提高社会风险意识、减灾减损、服务城市社会治理、增强人类社会韧性度发挥了关键作用。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增长,城市化进程速度加快,不确定因素增加,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发生率有所提高,降低人类脆弱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薛梅
传统的商业保险方式并不适合对地震巨灾风险的转移和分散,商业保险在地震巨灾面前显现出市场失灵。基于地震风险管理的公共物品属性,地震保险在我国不应完全依赖市场化的商业保险机,地震风险管理应发展成国家支持的政策性业务,使政府供给与私人供给相结合。
关键词:
地震保险 风险管理 模式设计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玮 孙双琳
本文旨在研究公私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PPP)框架下政府与保险机构在地震巨灾保险中的风险与风险分配机制。首先对PPP地震巨灾保险全生命周期公私共担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需要进行分配的主要是市场需求风险和偿付能力风险。之后在风险分配原则的指导下,明确各阶段不同类型风险的责任主体,并构建风险分配模型。最后通过蒙特卡洛仿真模拟,对不同风险分配比例的三种市场需求风险分配模式和三种偿付能力风险分配模式进行比较与选择。研究表明,通过财政补贴地震巨灾保险保费的方式,政府可以承担部分市场需求风险,提高保险覆盖率。承保地震灾害损失的偿付能力风险主要交由商业保险和再保险机构负担,超出市场化机制责任分层和地震巨灾基金支持的重大地震灾害损失由政府承担,能够促进公私长期稳定合作,推进完善地震巨灾保险制度的较优模式,本文拓展了PPP模式风险分配框架在地震巨灾保险中的应用,为地震巨灾保险模式选择提供新的理论支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卓志 吴婷
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多起地震,再一次强烈呼唤我国地震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本文在分析总结我国地震巨灾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全面考察和比较了国际上地震巨灾保险制度模式的利弊和建设的有益经验,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分析法,提出了我国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地震巨灾保险制度模式及其适合性,文章还进一步建构了我国地震巨灾保险制度的具体内容以及发挥模式优势的政策支持与保障条件。
关键词:
地震巨灾 风险管理 保险制度 模式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谢世清
美国加州地震局(CEA)是一个由私人部门筹资,政府参与管理的公司化组织,其宗旨是向加州住房拥有者提供价格适宜的地震保险。虽然CEA具有政府性质,但它与加州政府财政没有任何联系,因而更像一家私营再保险公司。CEA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成为国际巨灾风险管理中的一个颇具特色的公私伙伴合作典范,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祖荣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级特大地震。据中国民政部报告,截至8月25日四川汶川地震共造成69226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另据2008年9月4日国新办就四川汶川地震及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祝平
日本是世界上著名的地震多发国,为了使国民发生地震后得到及时、必要的经济补偿,日本在地震保险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一旦发生了大震灾,国民不仅能通过国家救济得到最低补偿,而且还可以通过保险手段得到进一步充分的经济补偿。 日本的地震保险与我国相比,差别很大。人保公司目前办理的地震保险包括在财产保险内,而且没有最高赔偿限额;承保对象不仅包括个人财产,而且还包括国营企业财产。此外,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瑞
在"3·11"东日本大地震五周年之际,2016年4月,日本熊本县发生连环强震,最高达里氏7.3级。为最大限度减少家庭财产损失带来的影响,在日本财产保险行业协会——日本损害保险协会主导下,保险企业采取全方位应对措施,快速有序推进地震保险相关理赔工作。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后,日本保险业曾面临日本历史上最大规模保险金赔付,财产保险企业当期收益大幅下滑,但在日本地震保险及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和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四川汶川大地震再一次敲响了警钟,地震保险制度建设已刻不容缓。现阶段应该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实际操作层面着手,就我国地震保险制度,特别是城市居民住宅地震保险制度的建设,提出一个具体方案。此方案的提出需要确定几个基本方针,如国家主导,市场运作;统一规划,先分后统;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相对完善,尽快启动。需要明确几个基本原则,如区分住宅与非住宅建筑物;区分城市居民住宅与农村农民住房;以省为单位建立地震保险体系。需要解决几个基本问题,如模式问题;承保能力问题;基金归集问题;责任与限额问题;定价问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曹光中
云南是我国地震活动最频繁、地震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探索并建立地震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实施地震保险试点,为边疆民族地区及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提供必要的地震风险保障,对云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地震保险试点是政府部门、保险公司、科研院所等多部门合作共同推进巨灾保险发展的一次尝试。及时总结地震保险试点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田玲 姚鹏
我国要建立巨灾保险基金的提议由来已久,然而包括理论研究上的缺乏等因素导致巨灾保险基金迟迟难以推出。以地震风险为例,通过对历史地震损失数据的统计分析,利用随机模拟技术对地震风险进行模拟;采用在险价值(VaR)方法,对我国的地震保险基金规模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地震保险基金的规模随着风险容忍度与再保险附加费率的不同差别较大,从最小的8.56亿元到最大的216亿元不等。最后,对该测度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巨灾保险基金 随机模拟 VaR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田玲 吴亚玲 沈祥成
本文以1996-2011年中国地震巨灾损失数据为样本,以对数正态分布拟合地震巨灾损失分布,运用VaR估计地震巨灾再保险最优自留比例,并运用蒙特卡罗模拟一定置信度下的地震巨灾损失的条件在险价值(CVaR),以CVaR为风险度量指标进行地震巨灾基金规模的测算。本文实证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基于CVaR测算的地震基金规模要高于基于VaR测算的地震巨灾基金规模,且CVaR对超大规模的地震损失更敏感。建议在设置巨灾基金规模时,以VaR与CVaR作为风险度量指标进行风险分层。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马玉宏 赵桂峰 谭平 沈朝勇 金建敏
本文概述了我国地震保险研究的现状,提出了在考虑地震环境的基础上计算地震财产保险费率的方法,并分析了地震保险费率的各项影响因素,提出了地震保险费率影响因素的修正系数值;探讨了保险费与赔偿金额的计算问题;最后采用本文方法对1栋钢筋混凝土住宅结构进行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在计算地震保险净费率及赔偿金额时,考虑不同地区地震危险性的差异、合理设定免赔额均是十分必要的,为我国地震保险费率的厘定和赔付等问题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黄一凡 孟生旺
地震指数保险是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地震灾害发生频率低、造成的经济损失高且随机性强,地震指数保险的赔付结构设计往往会面临样本量不足、灾害损失预测不准确等问题,导致严重的基差风险。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指数保险设计方法,首先将传统广义可加模型的训练结果与决策树结构相结合,使连续型指数离散化,同步提高了地震损失预测、指数保险设计结果的稳健性和实际可行性。借鉴迁移学习思想,设计具有参数软共享结构的多任务改进决策树模型,最终实现不同区域地震损失数据的增强。基于1949—2019年我国历史地震灾害,基于三个目标区域,包括云南,新疆,以及西藏、青海、甘肃、宁夏,验证新方法对于降低地震指数保险样本外基差风险的优势,并应用“频率–强度”模型框架计算保费,为完善我国巨灾保险制度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慧
地震灾害保险是财产保险的一种,是以财产及其相关利益为保险标的、保险人对承保的财产因遇地震而遭受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的保险。国际上通常将其分为企业财产地震保险和家庭财产地震保险。前者一般采取商业运作模式,由保险公司自主开发地震保险产品并定价,被保险人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