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876)
- 2023(19326)
- 2022(16332)
- 2021(15046)
- 2020(13114)
- 2019(29915)
- 2018(29562)
- 2017(56933)
- 2016(30951)
- 2015(34580)
- 2014(34599)
- 2013(34054)
- 2012(31452)
- 2011(28216)
- 2010(28432)
- 2009(26957)
- 2008(27038)
- 2007(24343)
- 2006(21408)
- 2005(19446)
- 学科
- 济(126267)
- 经济(126097)
- 业(109218)
- 管理(103996)
- 企(96280)
- 企业(96280)
- 方法(57217)
- 数学(47130)
- 数学方法(46522)
- 财(41791)
- 农(38994)
- 业经(35594)
- 中国(31638)
- 制(29496)
- 务(28113)
- 财务(28048)
- 财务管理(27993)
- 企业财务(26475)
- 农业(26379)
- 贸(23795)
- 贸易(23782)
- 学(23493)
- 易(23129)
- 技术(22478)
- 地方(22350)
- 理论(22211)
- 策(21753)
- 和(21435)
- 体(20569)
- 划(20452)
- 机构
- 学院(446333)
- 大学(444271)
- 济(183543)
- 经济(179694)
- 管理(174516)
- 理学(149517)
- 理学院(147936)
- 研究(147850)
- 管理学(145407)
- 管理学院(144572)
- 中国(114390)
- 京(93441)
- 财(89940)
- 科学(89610)
- 农(79284)
- 所(75302)
- 江(70024)
- 财经(69864)
- 中心(68813)
- 研究所(67710)
- 业大(66929)
- 经(63314)
- 农业(62487)
- 北京(58464)
- 范(55647)
- 经济学(55268)
- 师范(54996)
- 州(54340)
- 院(53178)
- 财经大学(51495)
- 基金
- 项目(292091)
- 科学(231008)
- 基金(212866)
- 研究(212130)
- 家(185692)
- 国家(184062)
- 科学基金(158732)
- 社会(134603)
- 社会科(127669)
- 社会科学(127633)
- 省(115172)
- 基金项目(111890)
- 自然(103940)
- 自然科(101581)
- 自然科学(101547)
- 自然科学基金(99773)
- 教育(98779)
- 划(96834)
- 资助(87635)
- 编号(85706)
- 成果(70232)
- 重点(66020)
- 部(65159)
- 创(62620)
- 发(62265)
- 课题(59599)
- 创新(58017)
- 科研(56458)
- 教育部(55944)
- 制(55866)
- 期刊
- 济(207047)
- 经济(207047)
- 研究(130816)
- 中国(88923)
- 财(74513)
- 农(72683)
- 管理(69035)
- 学报(69033)
- 科学(64097)
- 大学(53210)
- 学学(50135)
- 农业(49173)
- 教育(46848)
- 融(43330)
- 金融(43330)
- 技术(40575)
- 财经(35107)
- 业经(34770)
- 经济研究(32318)
- 经(30197)
- 业(28471)
- 问题(26919)
- 技术经济(23329)
- 贸(22141)
- 版(21781)
- 统计(21052)
- 财会(20947)
- 现代(20608)
- 世界(20248)
- 理论(20150)
共检索到6732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杨帅
近年来,美国实施的"制造业回流"政策受到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基于对企业要素投入成本和竞争力的影响,美国的制造业回流政策可以分解为技术进步政策、投融资政策、人才培养政策、能源政策、市场拓展政策和投资环境政策六类。美国制造业回流政策的实施,使其制造业发展成本优势渐显,制造业复苏态势趋稳,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刺激了全球资本流向的再调整。美国的制造业回流政策,偏重于从培育创新能力、提升竞争力角度出发强化在高端制造领域的全球竞争优势,而非强化产业政策的直接干预,其"以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为核心"的施政思路值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宗永建 阎恬冬
自2008年入主白宫以来,美国总统奥巴马就致力于拯救美国制造业。在连任竞选中他更是公开承诺"将把就业和制造业带回美国"。在2013年国情咨文演讲中,奥巴马将制造业放在核心地位,并提出一揽子刺激制造业增长计划。在奥巴马新政的激励下,包括汽车工业、重工业、高科技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魏龙 蔡培民 王磊
本文基于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的匹配数据,从专业化投入视角考察了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稳定性,并探究了价值链稳定性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企业与RCEP成员国间的价值链稳定性较强,且一般贸易方式下的价值链稳定性不断增强;价值链稳定性可以通过抑制贸易伙伴的贸易保护动机提升企业的绩效,其中与RCEP成员间、以一般贸易方式维系的价值链稳定性水平对企业绩效的提升作用更大;在与RCEP成员国构成的区域价值链中,一般贸易方式下的价值链稳定性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出口技术复杂度。本文的分析论证了RCEP对维系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稳定性的重要意义,为我国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及国际经济规则重建提供策略参考。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蔡建娜
本文根据 1 994年到 1 999年 6年的工业总产值数据 ,用偏离—份额分析法考察了上海相对全国的发展状况 ,并以广东作参照。在得出上海制造业发展状况不佳的结论后 ,从结构和竞争力两个角度深入制造业内部分析问题所在 ,主要就竞争力问题对制造业内部 2 8个行业进行详细分析 ,并简要给出相应对策。文章意在通过对上海制造业发展状况的实证分析 ,引起社会对上海制造业以至上海工业发展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刘渝琳 李松
FD I对我国工业品国际竞争力影响的实证检验发现,FD I较为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工业制成品国际竞争力的增强。但这种影响在下降,边际效应递减模型可以解释这种下降趋势的必然性。同时,我国工业产品国际竞争力存在较强的路径依赖特征,而FD I则是打破这种路径依赖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
制造业 外商直接投资 工业竞争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莹 肖建华
本文基于智力资本的视角,归纳了创业企业创新竞争力的影响要素。通过对260位创业者及创业团队成员的问卷调查,以及针对服务业和制造业两个行业样本进行的对比分析,发现两个行业的共性关键要素为创业者的战略领导力和创新精神。同时,团队凝聚力对服务业具有重要影响,而投资者的协同关系对制造业的创新竞争力作用显著。进一步的T检验也说明,服务业对人力资本高度依赖,而制造业对于外部提供的创新支持高度需求。
关键词:
创业企业 创新竞争力 服务业 制造业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婷 余东华
《中国制造2025》方案的出台,表明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已十分迫切。但是,中国生产要素价格的不断上涨,阻碍了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为了深入研究如何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该文采用中国28个制造业行业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原材料、劳动力和资本要素价格变化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该文研究发现,要素价格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在行业与要素层面均呈现出方向性差异。具体来看,原材料价格上涨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而实际工资和资本价格上涨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则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因此,该文提出可以通过健全要素市场...
关键词:
要素价格 中国制造业 中国劳动力成本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姚晓芳 张仁华 侯瑞武
本文界定了合肥市装备制造业的统计范围,构建了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2008年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合肥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合肥市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梅英 付晓娃 时玲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曹桂珍
制造业是一国国际竞争力的基础,其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高低。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结合的方法,力图提取影响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要素禀赋及要素创造力是影响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首要因素。
关键词:
制造业 主成分分析 因子分析 要素创造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芬
本文首先对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评价,然后与国际部分国家开展比较,进而剖析了影响因素,并对持续和提升我国制造业竞争力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
中国制造业 国际竞争力 比较 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旭红,屈驳韵,李春林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赵彦云 张明倩
加入WTO后,我国国民经济中各产业将面临新的竞争形势,正确评价制造业的区域竞争力,是保证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利用1999-2003年我国工业企业数据,对我国制造业产业进行动态基本面分析,研究和评价我国制造业企业区域分布、企业规模状况、技术结构及企业类型。在对我国各区域制造业竞争力结构的稳定性进行考察后,对处于竞争力不同层次的省份进行了要素结构分析。
关键词: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 竞争力要素 竞争力结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文兵
本文以竞争力理论为基础,在可行性、科学性的原则下构建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此对安徽省制造业竞争力进行定位分析,并探讨制约安徽省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提出提升安徽制造业竞争力的对策。
关键词:
制造业 竞争力 安徽省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程池超 孙江明
本文运用NTB指标和RCA指标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在对外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和劣势所在,并结合中日制造业间的国际分工类型和两国在不同分工领域的竞争关系,指出我国制造业在国际竞争力上与日本的差距,并基于以上分析,从劳动力资源、产业集中度、研发投入状况、劳动生产率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影响中国工业制品国际竞争力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
中国制造业 国际竞争力 比较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