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01)
2023(9954)
2022(8338)
2021(7499)
2020(6276)
2019(14162)
2018(13811)
2017(26443)
2016(14152)
2015(15499)
2014(15454)
2013(14968)
2012(13492)
2011(12362)
2010(12300)
2009(11895)
2008(11869)
2007(10394)
2006(9175)
2005(8436)
作者
(42098)
(35401)
(35213)
(33116)
(22349)
(17013)
(15716)
(13641)
(13399)
(12443)
(11984)
(11507)
(11441)
(11084)
(10928)
(10747)
(10700)
(10460)
(10182)
(10082)
(8816)
(8650)
(8481)
(8024)
(7908)
(7751)
(7743)
(7697)
(7109)
(6924)
学科
(53678)
经济(53574)
管理(48900)
(44794)
(38361)
企业(38361)
方法(23246)
数学(19419)
数学方法(19207)
(18220)
(15757)
(15176)
业经(14070)
中国(13761)
(12059)
贸易(12056)
(12020)
(11601)
(11220)
财务(11198)
财务管理(11176)
(11001)
企业财务(10549)
(10145)
银行(10109)
(9586)
(9537)
金融(9535)
农业(9445)
理论(9335)
机构
大学(210713)
学院(208512)
(86779)
经济(85169)
管理(79871)
理学(69523)
研究(69425)
理学院(68762)
管理学(67763)
管理学院(67379)
中国(52209)
(43526)
(42936)
科学(41986)
(37658)
(34963)
财经(33850)
业大(32928)
研究所(31757)
中心(30714)
(30695)
(30471)
农业(29854)
经济学(27512)
北京(26996)
(25745)
师范(25388)
财经大学(25204)
(24927)
经济学院(24772)
基金
项目(140551)
科学(111166)
基金(104533)
研究(98677)
(92778)
国家(92014)
科学基金(78594)
社会(65956)
社会科(62568)
社会科学(62553)
基金项目(55535)
(53761)
自然(51185)
自然科(50009)
自然科学(49991)
自然科学基金(49172)
(45982)
教育(45434)
资助(41230)
编号(37887)
重点(31920)
(31568)
成果(30711)
(30549)
(30025)
(28911)
创新(28139)
国家社会(28012)
教育部(27333)
科研(27161)
期刊
(95533)
经济(95533)
研究(62315)
中国(39273)
学报(36653)
(34322)
(33902)
科学(32188)
管理(30077)
大学(27957)
学学(26572)
农业(22216)
教育(19469)
(18912)
金融(18912)
财经(17401)
经济研究(16925)
业经(16791)
(14877)
技术(14589)
问题(12542)
(11921)
商业(11775)
(10957)
(10789)
科技(9832)
业大(9554)
国际(9472)
世界(9263)
理论(9063)
共检索到3043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丁涛  
美国制度学派尽管属于非正统经济学,但对西方营销学的产生和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制度学派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即美国学派和老制度学派,前者在流通与营销的课程开设、分析方法及其初步的理论构建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后者对流通与营销理论体系的综合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代表营销理论体系构建的巅峰之作明显体现了制度主义思想的充分运用和发挥。可以说,美国早期流通与营销理论扎根于美国制度学派,尤其是老制度经济学。这一研究发现为学界更全面的认识流通与营销理论提供了新视野,对我国营销学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丁涛  
美国制度学派尽管属于非正统经济学,但对西方营销学的产生和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制度学派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即美国学派和老制度学派,前者在流通与营销的课程开设、分析方法及其初步的理论构建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后者对流通与营销理论体系的综合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代表营销理论体系构建的巅峰之作明显体现了制度主义思想的充分运用和发挥。可以说,美国早期流通与营销理论扎根于美国制度学派,尤其是老制度经济学。这一研究发现为学界更全面的认识流通与营销理论提供了新视野,对我国营销学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范林凯  夏大慰  
图卢兹学派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逐渐形成的,其在30余年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无论在理论还是政策上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然而却鲜有文献专门细致地介绍这一学派在产业组织及规制理论领域的主要贡献及其发展脉络。图卢兹学派基于行为主义的研究范式,利用博弈论这一灵活的分析工具,并结合交易成本理论,打开了企业决策和规制决策的"黑箱",开创了新规制经济学,统一了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方法,并将理论与现实紧密结合指导改革实践。本文对图卢兹学派在产业组织及规制领域做出的诸多突出贡献及其公共政策主张进行了梳理,指出了其发展背后的逻辑。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蓝定香  
马克思和西方新制度经济学派都从企业起源和企业演进的角度研究了产权安排的重要作用。他们对企业产权研究的时代、对象、方法、特点、重点、目的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同时,也有一些共同之处。本文通过比较研究,指出了企业产权理论对我国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崔巍  
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以经济实践的发展为基础,而经济的发展又需要稳定持续的秩序为保障。新制度经济学派的经济学家从制度的本身去理解制度,犹如手持长矛的堂吉诃德,乱冲乱撞。因此有必要遵循马克思的思路再研究,还制度的根源基础于物质的生产生活关系,还制度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服务的主导能动作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韦文英  杨开忠  
区域营销的形象学派主张将区域营销理解为区域形象的形成与传播过程,认为区域形象对区域产品的购买者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区域营销往往要从地方形象设计开始 这一流派从心理学、统计学、区域经济学等视角出发,进行了大量的形象测量、设计与实证研究,为区域营销理论与实践发展提供了扎实的素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韦文英  杨开忠  
规划学派以城市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强调区域营销是城市变化与调整的产物,也是城市规划的重要手段。他们着重从城市营销的起因、含义、作为规划工具的使用以及城市营销过程等问题进行系统论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韦文英  杨开忠  
区域营销理论市场学派以科特勒为代表,对区域营销的起 因、什么是区域营销、如何营销区域(目标市场、营销主体、营销要素)以 及区域营销的战略性市场规划过程等问题进行阐述。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左金隆  
奥地利学派的制度变迁理论其方法论主要有三大"基石"构成,即,主观主义、方法论个人主义、演进理性主义。它对于其学派的制度变迁理论的渲化具有特殊意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汤晓蒙  
高等教育趋同与分化相伴而生,可以分为合理趋同和盲目趋同。根据新制度学派的理论,高等教育趋同的原因是由强意义或弱意义上的合法性机制所引起的。本文认为通过改变制度环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盲目趋同。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凤义  
新制度学派企业理论方法论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反对实证主义,主张回归现实的分析方法;降低对人的行为分析的抽象度,提出了“交易费用”分析工具;运用“契约”分析方法,提出了分析企业内部关系的基本框架。其局限性主要体现在新制度学派的方法论本质上仍然是个人主义方法;新制度学派无法超越“经济人”假设带来的理论困境;个人主义方法使新制度学派企业理论在一些具体方法运用上也存在缺陷。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赵雁  
瑞典学派是现代西方经济学派之一,其宏观动态经济理论、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和混合经济理论对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有必要就瑞典学派对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贡献进行评述,并对成因加以分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琴芬  
本文从新制度学派的一般理论和基本概念入手 ,概略介绍了该学派与我国经济改革关系比较密切的观点。并借鉴这些内容 ,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政府在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作用 :1、建立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产权结构 ;2、建立法律规范 ,为市场经济发展建立制度环境 ;3、倡导并推动新道德和新观念的形成 ,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杨   许庆瑞  
制度是影响企业创新能力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何从制度理论视角解读企业创新能力发展特征是创新管理研究关注的重点。随着相关研究数量持续增长,该领域呈现理论起点多元化、研究层次单一化趋势,导致不同研究间缺乏理论对话、系统性联系不强等问题,无法充分解释相同制度环境中企业创新能力发展方向异质化现象。因此,有必要对制度研究领域不同理论流派的创新能力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剖析现有研究解释力不足的具体表现与理论根源,并寻求更具包容性的理论视角。因此,从创新能力发展的动态性和独特性入手,提出创新能力发展的两个维度与4个方向,重点探讨不同流派的制度研究在剖析创新能力发展特征上的优势与局限。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制度逻辑观为元理论,开展后续制度与创新能力发展研究的必要性、可行性及理论意义,分析制度逻辑观与创新能力理论发展研究相结合的理论接口,并从理论构建机遇与情境化研究机遇两个方面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费显政  
新制度学派从组织领域的视角探讨了组织与制度环境的关系问题。一方面,制度环境通过合规性机制促成了组织间的模仿和同构;另一方面,组织在一系列权变因素的影响下,会对制度环境进行主动性程度不等的妥协、抗拒甚至操纵。有极少数组织还通过成功的创新活动推动了制度环境的演化和变迁。此外,组织的技术环境和制度环境之间也存在互动和冲突关系。新制度学派同其他组织理论学派之间呈现出相互借鉴和融合的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