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15)
2023(12691)
2022(11148)
2021(10480)
2020(8813)
2019(20236)
2018(19959)
2017(39273)
2016(21067)
2015(23808)
2014(23536)
2013(23431)
2012(21039)
2011(19082)
2010(18835)
2009(17655)
2008(17066)
2007(14636)
2006(12837)
2005(11244)
作者
(59092)
(49057)
(48531)
(46385)
(31056)
(23442)
(22003)
(19171)
(18456)
(17574)
(16550)
(16499)
(15494)
(15206)
(15060)
(15002)
(14610)
(14514)
(13982)
(13778)
(11900)
(11808)
(11711)
(11234)
(10969)
(10794)
(10741)
(10687)
(9833)
(9549)
学科
(79792)
经济(79670)
管理(64217)
(59867)
(51192)
企业(51192)
方法(37291)
数学(32169)
数学方法(31805)
(25103)
(21802)
(20660)
税收(20354)
(20182)
中国(20003)
业经(17944)
(17597)
(15380)
(15142)
贸易(15137)
(14900)
财务(14834)
财务管理(14812)
(14743)
地方(14685)
企业财务(14065)
(13786)
理论(13526)
环境(13436)
农业(13334)
机构
大学(297870)
学院(294529)
管理(119294)
(116030)
经济(113570)
理学(104236)
理学院(103122)
管理学(101536)
管理学院(100982)
研究(95980)
中国(69556)
(62834)
(58901)
科学(58688)
(47269)
财经(46346)
研究所(42880)
中心(42331)
业大(42235)
(42192)
(42055)
(41363)
北京(39925)
(39187)
师范(38889)
(34979)
经济学(34847)
财经大学(34446)
(33655)
农业(32959)
基金
项目(203685)
科学(160421)
研究(151008)
基金(148789)
(128724)
国家(127665)
科学基金(110070)
社会(95471)
社会科(90437)
社会科学(90416)
基金项目(79164)
(77863)
自然(71127)
自然科(69451)
自然科学(69437)
教育(68704)
自然科学基金(68192)
(66195)
编号(62274)
资助(60870)
成果(51045)
(45334)
重点(44850)
(42453)
(42259)
课题(41549)
创新(39545)
项目编号(39466)
教育部(39303)
国家社会(39010)
期刊
(122765)
经济(122765)
研究(92776)
中国(50360)
学报(44799)
(43978)
管理(41756)
科学(40697)
(37766)
大学(33891)
教育(33063)
学学(31601)
农业(26736)
技术(23439)
(22226)
金融(22226)
财经(21264)
经济研究(20171)
业经(19781)
(17934)
(15967)
问题(15861)
(15804)
图书(15521)
理论(14362)
税务(14038)
科技(13817)
(13778)
实践(13238)
(13238)
共检索到4239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玲玲  张恪渝  
基于增加值贸易跨境生产活动视角,构建了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与全球价值链(GVC)生产分解模型之间的有效链接,以期探究特朗普减税对中美全球价值链参与度的重构效应。研究发现:(1)运用GTAP模型模拟特朗普税改的宏观经济政策效应,结果显示特朗普税改导致美国GDP增速提高1.03%,中国GDP增速降低0.49%。(2)基于国家层面的全球价值链前向与后向分解,特朗普税改主要对中美两国前向参与度影响颇为严重,主要归因于简单全球价值链活动的波动。中国前向参与度提高0.22%,简单GVC活动增长0.15%;而美国前向参与度降低0.31%,简单GVC活动减少0.23%。(3)基于产业层面的全球价值链前向与后向分解,特朗普减税将促进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前向参与程度,汽车业、电子业、纺织业分别增长0.21%、0.25%和0.18%。总体而言,美国税改虽减缓了中国GDP增速但提高了实际出口,虽促进了美国经济增速却降低了其实际出口,特朗普减税抑制美国前向GVC参与度,推进中国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前向参与程度。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余振  周冰惠  谢旭斌  王梓楠  
本文通过三国模型从行业收益角度分析了全球价值链地位以及参与度的提升对贸易摩擦的影响,发现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重构对其自身遭遇的贸易摩擦有"催化剂效应"和"润滑剂效应"。基于2000—2014年TTBD与WIOD匹配的制造业数据,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中国与贸易伙伴在某行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越接近,中国与该贸易伙伴发生贸易摩擦的频率越高,体现在相关行业的贸易摩擦数量越多;中国某行业的相对全球价值链参与度越高,该行业的相关贸易摩擦越容易得到解决,体现在贸易摩擦的持续时间越短。将以上结论放在中美贸易摩擦的分析中也同样适用。因此,随着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赶超与攀升,中国与美国贸易摩擦的加剧有着内在的必然性,并且这个摩擦将呈现常态化、长期化、复杂化的趋势。对于中国而言,需要冷静对待参与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催化剂效应",并重视参与价值链重构的"润滑剂效应",保持自身的改革与开放战略定力,借助外力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继续提升自身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与此同时,积极参与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与完善,建立和完善政府的应对机制,构建国际贸易摩擦的企业应对体系,积极主动地应对国际贸易摩擦。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杨军  周玲玲  张恪渝  
基于贸易增加值视角,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为对象,研究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参与区域价值链的重构效应。首先运用沃姆斯利(Walmsley)动态递归方法更新全球贸易分析模型的基准数据库,然后运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与库普曼(Koopman)等的贸易增加值分解模型的链接方法,分解中美加征关税对全球价值链和区域价值链的影响,从区域价值链视角出发评估贸易摩擦的经济效应。结果发现:从国家层面看,贸易摩擦对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负面影响颇为严重,却深化了中国参与区域价值链的程度,主要归因于直接贸易规模性转移与间接产业分工格局调整两个方面;从产业层面看,贸易摩擦对中国不同行业部门参与区域价值链的影响存在较强的异质性。总体而言,对不同行业的区域价值链均呈现促进效应,但电子产业增长相对较高,其次是汽车业、纺织业,原因在于不同行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截然不同。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赵瑞娜  倪红福  
2017年,中美关系发生了实质性变化,美国对华战略从合作走向竞争。新冠肺炎疫情下,中美关系更是面临新的不确定性,中美经贸摩擦将影响中美两国的经济,进而产生连锁反应,造成全球价值链的重构。利用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和假设提取法,测算中美经贸摩擦和全球价值链重构对世界43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影响,并重点模拟中美之间贸易由国内供给替代对增加值和劳动力就业的最大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基准模型设定下,经济效应存在地区异质性,中国周边地区、美国周边北美自由贸易区受到的影响最大,反映了区域性生产网络的存在。第二,相对美国,中国受影响更大,增加值下降2.5%以上;其余受影响较大的国家有爱尔兰、卢森堡、荷兰;印度和欧洲大部分地区受影响较小。第三,中美经贸摩擦对每个行业的影响不同,受影响最大的行业为中国的家具制造业和其他制造业,计算机、电子和光学产品制造业,以及美国的航空运输业。第四,假设其余国家或地区卷入中美经贸摩擦,存在替代效应和全球价值链重构,部分国家或地区增加值和劳动力就业均上升,上升最多的为22.42%。建议深化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主动与周边国家或地区开展经济合作,强化区域价值链的影响,同时积极培育和发展国内产业链。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文娟  张叶娟  
本文构建一个理论模型判断企业国内税、生产率与全球价值链参与度的关系,基本结论表明:较高的国内税会抑制企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生产率对税收负效应有调节作用,即生产率较高企业受国内税的负面影响会较小,生产率对税收扭曲的调节作用在理论上源于高生产率企业对间接税的转嫁较少,税负对贸易活动的影响较小;企业税的负效应至少部分通过提高加成率来实现;企业层面的实证检验结果显著地验证了上述理论判断,结论是稳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国内税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的负效应因税收政策和企业性质而异,企业税负效应及生产率的调节效应在高税赋企业中更大,民营属性有助于削弱税收负效应并提高生产率调节效应。可见,"减税降费"能够有效促进我国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结构性减税的效果会更加显著,改善生产率是深化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根本之道。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谢锐  陈湘杰  张友国  
本文在现有的三区域产出溢出反馈模型基础上构建出衡量中美经济增加值和就业联系的测度方式,全面透视了中美两国的增加值和就业依存关系。结果发现:①通过全球价值链分工网络,中国最终需求对美国经济的贡献率不断上升,美国最终需求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率则在近期存在下降趋势。同时,中国的最终需求为美国创造了越来越多的就业岗位,而美国最终需求对中国的就业影响在近期处于下降阶段。②就双边贸易而言,中美贸易对两国的增加值和就业贡献均呈现出上升趋势。具体到产业渠道上,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主要影响中国的计算机、电子和光学产品,纺织服装以及皮革制品,批发贸易(汽车和摩托车除外)等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中国从美国的进口主要影响美国的法律、会计、总部及管理咨询,计算机、电子和光学产品,作物和畜牧业,行政和辅助服务活动等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会政  丁媛  
本文在总贸易核算框架下构建了GVC就业效应分析模型,对中国参与GVC不同模式的就业拉动量进行测算,并通过结构分解法分析不同参与模式下拉动就业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整体后向参与率高于前向参与率,初级产品和资源产品及服务业主要以前向模式参与GVC,制造业主要以后向模式参与GVC;制造业是低技术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拉动行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及初级产品和资源产品对总体和低技术劳动力就业的拉动能力最强,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对高技术劳动力的就业拉动能力最强;最终品和中间品出口是就业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技术密集型制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源丹  刘洪钟  赵鲁南  
通过构建全球价值链重构测度指标,利用手工收集的金融服务“走出去”数据研究其对我国参与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影响,既有助于从金融服务“走出去”角度助力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同时也为金融领域高水平开放提供明确理论借鉴。基于跨国面板数据,文章证实了金融服务“走出去”对我国参与全球价值链重构的显著促进作用;进一步地,东道国经济越发达、契约环境越好,金融服务“走出去”的促进效应越显著。分样本结果显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设中资银行海外机构更有利于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重构;相较于金融危机前,金融危机后促进效应显著。此外,中介效应表明:功能溢出效应和双循环协同效应是金融服务“走出去”影响我国参与全球价值链重构的重要渠道。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吕越  马嘉林  田琳  
本文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分析了美国对华发起贸易争端的动因、影响以及中国应对之策,认为中美贸易摩擦的直接原因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美贸易失衡,深层次原因是两国在政治经济利益上的冲突。中美贸易摩擦将直接导致中美双边贸易额下降,对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产生冲击,引发贸易、投资转移效应,中间进口品成本上升,国民福利下降。面对波诡云谲的国际形势,中国应保持战略定力,对内深化改革,对外扩大开放,通过技术革新、产业结构调整等方式实现价值链地位攀升,依托"一带一路"倡议、自贸区建设等国家战略,积极参与和引领WTO改革和国际贸易投资协定谈判,逐步构建以中国为主导的"带路"价值链和区域价值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林思宇  黄繁华  
本文从全球价值链分工基础、构成体系以及贸易方式三方面出发阐述了全球价值链分工参与度对出口波动影响的理论机制,在此基础上,通过运用41个国家7年的跨国面板数据考察了前向参与度与后向参与度对出口波动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前向参与度越高的国家其出口波动越稳定,而后向参与度越高的国家其出口波动越剧烈;对前向参与度较高的国家来说,间接附加值对出口波动的影响更大;而对后向参与度较高的国家来说,间接附加值对出口波动的影响要小于国外附加值水平。此外,本文还同时考察了外需冲击、出口产品集中度、技术水平、外商直接投资波动要素对出口波动的影响。根据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本文最终提出了提升我国出口波动稳定性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贾净雪  湛谌  
自加入WTO以来,我国在GVC分工的上游参与度(增加值供给者)和下游参与度(增加值使用者)均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但在2009年后出现大幅下降。从分工地位看,我国的GVC下游参与度始终低于同期的上游参与度。同时,参与简单GVC分工(中间品跨境一次)程度高于参与复杂GVC分工(中间品跨境多次)程度,我国在GVC分工中的地位偏低。从参与GVC分工的国别结构来看,不管是从增加值供给者还是从增加值使用者的角度,我国与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地区)的依存关系均显著高于与巴西、印度、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的依存关系。但是,与新兴经济体之间的依存关系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我国应妥善处理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依存关系,避免过分依赖一个或少数几个国家从而产生不利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程惠芳  刘睿伣  
文章利用WTO-OECD联合发布的2016版连续15年(2000-2014)的WIOT数据,运用WWZ等的16部分增加值贸易分解法将中美两国的制造业出口贸易额进行全球价值链分解,通过垂直专业化率(前向与后向)指标、GVC指数(参与和地位)指标,从整体与行业两个层面来剖析中美两国制造业融入全球价值链的程度与方式、所处地位和贸易收益等情况。分析结果显示:2000-2014年中美两国制造业的出口总值均明显高于出口所含的国内增加值,并且二者之间的差额在增加。中国制造业出口获利能力不及美国。中美两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玲玲  张恪渝  
伴随着全球生产价值链分工的日益深化,一国经济政策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全球经济格局波动,故探讨特朗普税改对中美价值链重构的影响极为必要。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无法精细刻画价值链政策效应的缺陷日益凸显,鉴于此,本文首次构建了标准GTAP模型与全球价值链分解核算体系(KWW,2014)的链接方法,并基于该方法量化评估了特朗普税改对中美价值链重构的政策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相对基准方案,特朗普减税导致中国GDP增速减缓0.49%,但实际总出口增长1.16%;(2)从国家层面的贸易增加值看,特朗普减税政策促进中国对美国的出口贸易增长近375亿美元,其中蕴含的中国国内增加值提升276亿美元;(3)从产业层面的贸易增加值看,特朗普减税对我国纺织品、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产品的国内增加值、直接进口国增加值及第三国增加值均起到推进作用;(4)从区别贸易伙伴视角看,特朗普减税政策情景下中国纺织产业与所有贸易伙伴的出口贸易均显著增长,但汽车产业和电子产业截然不同,这两大产业与美国贸易增加值均呈增长态势,然而与其他贸易伙伴的出口贸易却呈减缓趋势。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周宇  惠宁  高卓远  
在全球减税潮流背景下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成为振兴实体经济的重要途径,中国实施行业减税政策能否有效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本文采用2010—2019年十年行业层面的面板数据,基于价值链视角研究减税对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一方面减税政策对企业技术开发效率和技术转化效率的积极影响均存在一定的U型条件限制,即只有当减税力度超过一定水平时,才能促进企业技术开发效率和转化效率,但也只有在适度的减税强度下,才最有利于企业技术开发效率和技术转化效率提升;另一方面减税政策对企业技术开发效率和转化效率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异质性特征,在高技术企业分别存在U型和正向U型非线性特征,在中低技术企业则分别存在U型和正向且边际效率递减的非线性特征。这些结论对制定和实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减税政策乃至具体的减税措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倪红福  龚六堂  陈湘杰  
研究目标:测算关税的累积成本并模拟分析中美加征关税的价格效应和福利效应。研究方法:构建全球投入产出价格效应模型,并利用2014年全球投入产出表(WIOT)和分行业关税率数据进行测算和加征关税的情景模拟分析。研究发现:总体上,现行关税体系对中国行业的价格影响大于美国。但中美加征关税,将使得美国的价格水平提高幅度大于中国,进而美国居民的福利损失总体上大于中国。研究创新:将单国投入产出价格模型拓展到引入关税的全球投入产出价格模型。多角度阐述全球投入产出价格模型并论证价格效应模型与累积关税成本测算框架的一致性。研究价值:提供了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估算关税的价格效应和福利效应的方法,并为后续研究提供数据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