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51)
- 2023(11394)
- 2022(9431)
- 2021(8923)
- 2020(7012)
- 2019(16053)
- 2018(15664)
- 2017(29547)
- 2016(15798)
- 2015(17840)
- 2014(17618)
- 2013(17944)
- 2012(17305)
- 2011(16248)
- 2010(16428)
- 2009(15268)
- 2008(14804)
- 2007(13253)
- 2006(12177)
- 2005(11332)
- 学科
- 济(79063)
- 经济(78975)
- 农(50619)
- 业(44171)
- 农业(33688)
- 管理(31068)
- 中国(28146)
- 方法(23034)
- 地方(22763)
- 业经(20806)
- 数学(20798)
- 数学方法(20679)
- 企(19861)
- 企业(19861)
- 发(16317)
- 贸(15931)
- 贸易(15915)
- 易(15503)
- 制(15419)
- 银(13682)
- 银行(13667)
- 融(13592)
- 金融(13592)
- 行(13478)
- 发展(13103)
- 展(13074)
- 财(12921)
- 农业经济(12903)
- 学(12080)
- 环境(11593)
- 机构
- 学院(231673)
- 大学(229673)
- 济(109919)
- 经济(108001)
- 研究(93081)
- 管理(83499)
- 中国(73544)
- 理学(70559)
- 理学院(69690)
- 管理学(68846)
- 管理学院(68394)
- 农(56439)
- 科学(51864)
- 京(50585)
- 所(47382)
- 财(45844)
- 研究所(42625)
- 农业(42604)
- 中心(41700)
- 业大(36878)
- 江(35636)
- 财经(35166)
- 经济学(34164)
- 范(34136)
- 师范(33895)
- 北京(32980)
- 经(32153)
- 院(32142)
- 经济学院(30719)
- 科学院(29152)
- 基金
- 项目(147676)
- 科学(117224)
- 研究(114773)
- 基金(107346)
- 家(93040)
- 国家(92138)
- 科学基金(77334)
- 社会(76416)
- 社会科(72037)
- 社会科学(72024)
- 省(56114)
- 基金项目(55811)
- 教育(50142)
- 划(47230)
- 编号(47092)
- 自然(44056)
- 自然科(42994)
- 自然科学(42985)
- 资助(42532)
- 自然科学基金(42230)
- 发(39382)
- 成果(39304)
- 部(34689)
- 重点(33370)
- 发展(33010)
- 课题(32928)
- 国家社会(32852)
- 农(32477)
- 展(32470)
- 创(30380)
- 期刊
- 济(136140)
- 经济(136140)
- 研究(78357)
- 农(62918)
- 中国(57224)
- 农业(42875)
- 科学(34655)
- 学报(34146)
- 财(30144)
- 融(29740)
- 金融(29740)
- 管理(28368)
- 大学(27789)
- 教育(27618)
- 业经(27047)
- 学学(25972)
- 经济研究(20453)
- 业(20286)
- 问题(19137)
- 技术(18637)
- 世界(17394)
- 财经(17143)
- 农业经济(15677)
- 农村(15594)
- 村(15594)
- 经(14957)
- 贸(14560)
- 国际(13751)
- 经济问题(13406)
- 版(12693)
共检索到3797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潘启龙 韩振 陈珏颖
本文阐述了美国农村发展演变的四个阶段特点与主要成就,分析了驱动美国农村发展演变的政策因素和非政策因素。通过对中美农村发展条件和路径的比较分析,本文提出目前中国农村发展大致处于美国农村由加速发展向法治化发展转换的阶段,这一阶段美国经验主要包括健全和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重视农民的主体地位、提升规模化和机械化程度、完善农业职业教育体系、重视农村功能分区规划五个方面,可以为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来推进乡村振兴政策法治化、提高农民主体地位、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科学开展农村规划与建设等启示。
关键词:
美国农村 阶段发展 乡村振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鹏 刘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今后农业农村的发展指引了道路,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政策基础。本文在回溯日本和韩国的乡村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两国乡村发展经验与教训,并分析了目前中国乡村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机遇,提出从顶层设计、精神文明建设、基层治理体系和农村经济建设等方面入手,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特色乡村振兴道路。
关键词:
日韩 乡村振兴 借鉴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徐振伟 刘金星 魏颖杰
论文认为,同为东北亚地区国家,中韩两国国情不同,但韩国在短短30多年间就成功步入发达国家行列,摆脱了中等收入陷阱,其农村金融的贡献功不可没。论文介绍了韩国农村金融的发展情况和创新成就,提出了韩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经验对中国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罗屹 武拉平
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从重商主义到重农学派、古典学派到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派到发展经济学派、贸易理论到农业多功能性、工业化阶段思想到结构主义、经济重要性到社会重要性、"两个趋向"到"粮食安全战略"等七方面出发,系统梳理与总结关于农业支持的理论,为我国农业支持政策提供理论支撑。通过欧美日的农业支持实践,发现各国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都施行了诸多农业支持政策,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业发展。因此,对农业进行适度支持,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然的。最后,通过欧美日等国的政策体系演变,提出乡村振兴阶段中国农业支持政策调整建议。
关键词:
农业支持 支持理论 政策演变 乡村振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仁安
合理的农村区域规划立足于国民经济和环境的长远发展,要求对农村社会、经济、资源和科技等方面进行全面规划。本文在分析中国农村区域规划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总结了英国和美国农村区域规划的成功经验。研究发现,英美农村区域规划有法律体系健全、支持力度较大、土地使用原则先进以及重视居民参与性等特征。最后结合国外的成功经验,提出对中国顺利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区域规划 农村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泉 白冬梅 邹成东 彭筱雪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但在提出其具体实施路径时应充分考虑地域性、综合性的农村需求。基于此,文章系统梳理“中国改革开放第一村”小岗村40多年来的改革历程,总结其取得的突破性发展经验,并阐述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关系,进而揭示中国农村发展与振兴模式的发展导向及本土逻辑。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廖菁 邹宝玲
乡村产业发展是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目前中国迈入第二个百年奋斗新征程,要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着力点,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乡村产业发展将被期待在此阶段发挥更大作用。但目前中国乡村产业仍存在科技创新能力与产业投资力度不足、产业品牌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而不少发达国家的乡村产业发展走在前列并提供了经验借鉴。为此,本文选取亚洲、欧洲和美洲6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以考察乡村产业发展的异质性及其探索路径。结果发现,国外乡村产业发展主要得益于政府和市场协同发力、有效互补,形成了宏观调控有度、市场经济运行有效的乡村产业发展环境,由此培育了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组织化、规模化经营主体,有力地促进了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了乡村产业链的延伸,期望能够对推进中国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朱学坤 彭婷婷 朱铭 陈元勇 李央
<正>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其还在改善农村面貌、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等方面,也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又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发展阶段,以下几个关键方面将全面促进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水平。一是坚持科学规划。坚持科学规划是推进农村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的首要环节。对此,各地要深入农村了解农民的实际需求和发展意愿,制定可衡量的建设目标,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廖一红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商业形态开始走进广袤的农村,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平台。本文从乡村共同体的视角出发,结合不同类型的村庄特征提出电商发展的三种模式。研究认为,团结型村庄应推行乡村自治模式,充分发挥农村主体地位,形成以村为中心的电商发展思路。连结型村庄和分裂型村庄应采用乡村自治与政府帮扶结合模式,在体制机制创新、利益相关构建和文化记忆重塑上下功夫,不断增强村庄协商自治的能力。分散型村庄可实行政府主导模式,在村庄资源整合的基础上,依托县域经济的辐射带动增强农村电商的发展力。总之,利益相关和社会关联是农村类型划分的重要指标,农村电商的发展要考虑村庄的整体特征,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将村庄差异性考虑在内,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电商发展模式。
关键词:
电商直播 乡村共同体 社会关联 利益相关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严瑾
日本于2010年正式以法律形式推进农业六次产业化,此后的发展实绩表明,六次产业推动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增加了农产品附加值,实现了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激发了农村活力,推动了乡村振兴。其成功经验主要在于注重一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实现农业增效;注重以技术创新和管理创优打造品牌,实现产品增值;注重激活多元经营主体和多样营销策略,实现农民增收;注重活用地域各类特色资源,实现农村增色。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日本发展六次产业的背景和目标相近,日本的实践经验可为我国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推进乡村振兴要优化顶层设计,做好产业融合发展引导;加强平台建设,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强化科技赋能,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加大人才培养,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关键词:
日本 六次产业 一二三产业融合 乡村振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闫宇 汪江华 张玉坤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我国的乡村发展动力理论研究还需进一步的深入。新内生式是现阶段欧洲乡村发展的主流理论思想,在理论梳理以及对我国现阶段城乡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理论原理、理论属性等方面,探究新内生式理论与我国发展现状、发展需求和发展目标的契合程度。通过对理论的提炼和转译,探求我国在借鉴新内生式思想时的主要着力点。结合我国城乡发展思想体系和格局体系提出新内生式思想在指导我国未来城乡发展中的理论延伸方向。
关键词:
新内生式 社会可持续 理论借鉴 理论延伸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严瑾
日本于2010年正式以法律形式推进农业六次产业化,此后的发展实绩表明,六次产业推动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增加了农产品附加值,实现了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激发了农村活力,推动了乡村振兴。其成功经验主要在于注重一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实现农业增效;注重以技术创新和管理创优打造品牌,实现产品增值;注重激活多元经营主体和多样营销策略,实现农民增收;注重活用地域各类特色资源,实现农村增色。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日本发展六次产业的背景和目标相近,日本的实践经验可为我国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推进乡村振兴要优化顶层设计,做好产业融合发展引导;加强平台建设,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强化科技赋能,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加大人才培养,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关键词:
日本 六次产业 一二三产业融合 乡村振兴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秧分 刘玉 王国刚
乡村振兴与城市发展带动能力密切相关,大都市推进乡村振兴的条件最为成熟。论文选取14个国家中心城市与潜在中心城市,从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3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采取改进熵权法与Pearson相关分析法,比较分析了2000年以来我国大都市的乡村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而挖掘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含义。研究表明:南方都市的乡村发展水平普遍高于北方城市,高低不一的乡村发展水平意味着较高的城市发展阶段并不必然实现真正的城乡融合发展。乡村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阶段、地方财政能力、农户生计分化、农业产业结构等因素高度相关,因此,乡村振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推进过程,需要立足自身发展基础制订科学的乡村振兴目标与振兴措施;也需要立足农业、跳出农业,一方面通过转移支付保障粮食主产区、传统农区的发展权益,另一方面"接二连三"拓展乡村产业增值空间;尤需打破城乡治理分割现状,在理念、规划、政策、法规等多个方面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真正落到实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郭杨汗青
近年来,乡村振兴已然成为农村发展中的一大“主旋律”。在乡村振兴的号角下,乡村产业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支持。《中国乡村振兴与农村产业发展》(许涛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一书调查和研究了我国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农村产业的建设发展现状,调查覆盖了多样化的农村地区,较为全面地展现了新时代背景下的“千村调查”结果。整体来看,该书对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产业研究凸显了以下特色。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鹏 安瑞霞
我国不同农村地区乡村振兴的速度和程度各异,加剧了农村内部发展的分化,也增加了农村养老服务建设的难度。基于情境互动理论,养老服务建设是服务主体与环境不断互动的过程,农村养老面临的环境特征与乡村振兴密切相关。根据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状况,可将其分为探索阶段、振兴阶段以及共同富裕阶段。农村养老服务从以兜底保障为主,到向普适化转变,再到城乡一体化发展,发展侧重点不同,面临的问题各异,因此也应差异化实施治理策略。从情境治理的角度,农村养老服务建设可以从改善养老环境和优化组织队伍两方面入手,积极应对不同发展阶段。
关键词:
农村养老 乡村振兴 情境互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