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95)
2023(11056)
2022(9365)
2021(9219)
2020(7755)
2019(18126)
2018(18088)
2017(34856)
2016(19008)
2015(21568)
2014(21214)
2013(21166)
2012(19815)
2011(18447)
2010(18859)
2009(17656)
2008(17346)
2007(15408)
2006(13912)
2005(12613)
作者
(56441)
(47601)
(47010)
(44771)
(30056)
(22814)
(21144)
(18516)
(18207)
(16778)
(16422)
(15990)
(15311)
(15280)
(14969)
(14549)
(14058)
(13679)
(13574)
(13570)
(12111)
(11864)
(11773)
(11135)
(10717)
(10702)
(10584)
(10337)
(9778)
(9584)
学科
(84891)
经济(84797)
(52407)
(47058)
管理(41933)
方法(36804)
数学(33594)
数学方法(33009)
农业(31125)
(30568)
企业(30568)
中国(24560)
业经(19829)
(17653)
(17171)
(17014)
贸易(17004)
(16679)
(16161)
地方(14063)
(13213)
银行(13169)
(12883)
金融(12882)
(12786)
(12759)
(12642)
(11875)
理论(10954)
环境(10821)
机构
大学(279359)
学院(277392)
(122475)
经济(120344)
研究(105519)
管理(101719)
理学(88000)
理学院(86965)
管理学(85119)
管理学院(84652)
中国(81528)
(67818)
科学(64675)
(60992)
(55410)
农业(52603)
(51114)
研究所(50731)
业大(47957)
中心(46509)
(41037)
财经(40743)
北京(39005)
经济学(38489)
(37555)
(37422)
师范(37125)
(36807)
经济学院(34618)
科学院(32939)
基金
项目(185025)
科学(145692)
基金(136695)
研究(132577)
(121802)
国家(120818)
科学基金(101116)
社会(85351)
社会科(80570)
社会科学(80548)
基金项目(70663)
(69895)
自然(65295)
自然科(63824)
自然科学(63800)
自然科学基金(62693)
教育(60750)
(60372)
资助(57837)
编号(52480)
成果(43493)
(43058)
重点(42639)
(40966)
(37758)
课题(36851)
(36786)
国家社会(36376)
教育部(36101)
创新(35530)
期刊
(137496)
经济(137496)
研究(84303)
(69681)
中国(58247)
学报(48958)
农业(47505)
科学(45892)
大学(37807)
学学(35685)
(35455)
管理(34814)
教育(29285)
(28780)
金融(28780)
业经(25536)
(23727)
技术(22819)
经济研究(21619)
财经(20248)
问题(19238)
世界(18095)
(17553)
(15601)
(15125)
统计(14510)
农村(14443)
(14443)
国际(14213)
技术经济(14043)
共检索到4219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吕亚荣  刘炳辰  潘韵  邱东璇  
农场是美国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是美国农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为了适应美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美国农场在规模和结构上不断调整变化。通过对美国农场规模变化、土地结构和生产效率变迁的分析发现,较小土地规模、低销售额的小农场仍然是美国农场的主体,但纵向上看,美国农场呈现出农地不断向大规模农场集聚的趋势,并且农业生产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不断加强。中国农业发展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优先培育和发展中等规模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地流转、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利用政策措施影响农业经营者行为和建立有效的风险分散机制。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志雄  卢向虎  沈琼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个命题对美国来说依然成立,因为农业至今在美国经济中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美国农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很多,除了独特的自然条件,农业的经营机制和农业产业的组织效率无疑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此,本文力图勾勒美国农场这一经济组织,供大家参考,以及为评述当前较为流行的观点提供一个背景。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锦洪  蒲实  
以土地私有和农场规模经营为主要特征的美国现代农业,一方面其农业的真实产值呈水平分布,表现出基础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农业的真实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日益降低,农业的发展不能增加个人收入。农场经营净剩余的实际值逐年降低,90%以上的农场不能获得美国家庭收入平均水平,需要政府对其进行补贴。土地私有制和农业规模经营不能增加农民收入,不能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应该实施农业支持政策。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传江  
世界农业经营规模:变迁、现实、政策与启示刘传江一、农业企业经营规模变迁的历史考察农业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母亲产业,其经营规模的变迁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和未来。原始社会的原始部落是农业的基本生产单位,原始部落或原始人群为了保证本单位劳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鹂  蔡弘  
继经济发展问题之后,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重视。拉丁美洲作为生态环境资源最丰富的地区,由于急于求成的发展思路和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现代化进程中造成了令人惋惜的生态环境灾难。森林大面积损毁、淡水资源紧张、土壤平衡破坏、空气污染、固体废弃物堆积等环境困境,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产生活。20世纪中后期,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拉美国家广泛形成。多渠道保护森林资源、精致型的城市化道路、把握全球化的正面契机为拉美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可能。中国与多数拉美国家一样属于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同样面临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拉美国家的教训与经验对于协调中国社会经济发...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熙  
首先,本文回顾并分析了几部重要的联邦预算法案,揭示了各法案的立法动因和作用;其次,对美国历次预算管理制度革新进行描述,重点分析各种预算管理制度的成因及其功能取向;再次,笔者将美国联邦预算立法和美国预算管理制度革新这两种制度变迁过程进行对比,找到其各自特点和制度联系;最后,总结出对中国预算制度改革有启示意义的几点结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高芸  赵芝俊  
本文以总结和归纳美国农业科技政策变迁为中心,从各个阶段的政策着力点和重大改革入手,对美国农业科技政策进行了系统梳理,着重分析政策变迁及相应的机构、体制和经费改革的变迁特征和发展特征,对我国的相关激发创新政策和促进乡村振兴措施开展反思。本文的目标是甄别出历次技术政策改革中的关键政策及其作用机制,剖析美国政策制定依据、机制和相关机构的运行方式,分析科技政策重点的关注和决策体系特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牧雁  
当前,美国农业发展水平处于世界前列,这不仅依赖于其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禀赋,也得益于其完善的农业立法。虽然农业是中国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中国农业保险、补贴、环境等方面的立法尚不健全,未能建立完善的农业专项法律,此外,立法原则、制度设计等方面也亟需加强。鉴于此,我国政府应当不断完善农业立法,推动农业专项法律的建立,切实发挥农业法律在维护农民利益、保证农业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姚永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农地流转制度经历了从有限放开所有权流转,到有限放开使用权流转,再到全面放开农地流转市场三个阶段;由强调"点"的流转向"面"的集中转变,从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不可分割性向淡化所有权、重视使用权的方向转变,受让主体由专业农户向多元主体转变;但是,始终强调农地不得用于非农产业,始终在法制的轨道上实施变迁。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孙瑜  言佳羽  
分析了近年来美国国际研究生的规模变化及结构变化,总结了美国扩大国际研究生规模的举措。提出我国应从国家战略高度定位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从研究生教育内在特性审视国际化维度以及从完善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战略布局的角度扩大国际研究生规模。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蔺全录  包惠玲  王馨雅  
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组织形式,在美国、德国和日本已发展成熟,其成功经验被世界各国所效仿。家庭农场起步晚、发展慢,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借鉴美国、德国和日本发展家庭农场的成功经验,推动中国家庭农场的发展。本文介绍了美国、德国和日本家庭农场的概念及特点,着重探讨家庭农场发展经验,并结合中国国情提出适合中国家庭农场发展的启示,以期为实现中国家庭农场的优质、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管珊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管珊  
通过对湖北省和山东省104个农场的问卷调查,从社会网络视角出发,研究了农场在国家、市场与村社的多重网络结构嵌入下的规模选择问题。在加入社会网络自变量和年龄、农场类型两个控制变量的基础上建立了关于农场规模选择的有序Logit回归模型。研究结果显示:政策支持网络、市场互动网络和村社关系网络对农场规模的选择均具有正向影响。其中,政策支持网络对农场规模选择的影响显著,市场互动网络和村社关系网络对农场规模选择的影响均部分显著。在国家、市场和村社这三重网络结构嵌入中,农场主与村社关系网络对农场规模选择的影响程度最高。因此,为推进规模经营和农场发展,应改善与农场发展相关的结构位置资源,加强农场主多维网络平台建设,培育村社本土农场发展。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丁长发  
20世纪70年代中叶以来,美国的农场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即出现了农场的"双峰结构"。本文归纳了美国农场的内涵、种类分布和组织形式,着重阐述美国农场"双峰结构"的表现并分析其起因,最后提出对我国的一些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