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95)
- 2023(6305)
- 2022(5522)
- 2021(5204)
- 2020(4758)
- 2019(11278)
- 2018(11354)
- 2017(21980)
- 2016(12786)
- 2015(14594)
- 2014(14982)
- 2013(14675)
- 2012(13843)
- 2011(12613)
- 2010(12814)
- 2009(12089)
- 2008(12158)
- 2007(11345)
- 2006(9617)
- 2005(8636)
- 学科
- 济(50420)
- 经济(50376)
- 管理(31944)
- 业(29461)
- 方法(25915)
- 数学(23402)
- 企(23259)
- 企业(23259)
- 数学方法(23217)
- 农(13544)
- 财(13529)
- 中国(12759)
- 学(11746)
- 地方(9798)
- 制(9761)
- 贸(9761)
- 贸易(9759)
- 易(9472)
- 业经(8913)
- 农业(8692)
- 务(8331)
- 财务(8318)
- 财务管理(8287)
- 企业财务(7855)
- 和(7839)
- 理论(7352)
- 银(7312)
- 银行(7275)
- 融(7263)
- 金融(7260)
- 机构
- 大学(188055)
- 学院(181967)
- 济(73352)
- 经济(71713)
- 管理(65347)
- 研究(63475)
- 理学(56103)
- 理学院(55387)
- 管理学(54238)
- 管理学院(53894)
- 中国(46700)
- 科学(40743)
- 京(40345)
- 农(34435)
- 所(34005)
- 财(33744)
- 研究所(31167)
- 业大(29474)
- 中心(28825)
- 江(28198)
- 农业(27557)
- 范(26907)
- 师范(26640)
- 财经(26621)
- 北京(25675)
- 经(24040)
- 经济学(23265)
- 院(22335)
- 州(22260)
- 经济学院(21264)
- 基金
- 项目(118091)
- 科学(90943)
- 研究(85862)
- 基金(83107)
- 家(72504)
- 国家(71913)
- 科学基金(59927)
- 社会(51521)
- 社会科(48728)
- 社会科学(48709)
- 省(46766)
- 基金项目(44359)
- 教育(41582)
- 划(39954)
- 自然(39125)
- 自然科(38149)
- 自然科学(38134)
- 自然科学基金(37457)
- 编号(36076)
- 资助(34818)
- 成果(31254)
- 重点(27374)
- 部(26771)
- 发(25668)
- 课题(25533)
- 创(24001)
- 科研(23368)
- 大学(23041)
- 教育部(22565)
- 创新(22471)
共检索到2691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萦 史秋衡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公立高校经费来源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因而对学校的性质、学校的管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引发了社会公众对公立高等教育质量的质疑,并认为公立高校似乎出现民营化倾向。本文就此进行初步的分析。
关键词:
公立高校 经费结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晶晶
美国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途径多样、来源形式丰富、保障措施完善。文章通过分析美国职业教育体系及其特点,对比美国教育经费与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情况,结合美国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美国原住民职业教育项目和学徒制等方面经费的来源与划拨方式和美国职业教育经费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保障措施,总结了美国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主要特点。
关键词:
美国职业教育 经费投入 政策保障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绽蕊
本研究将美国公立高校治理模式分为统一治理、分类治理、市场模式和干预模式等4种类型,并通过各种治理模式及其组合与《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全国性大学排行榜中公立大学排名对应关系的统计分析,论证了两者的相关性,得出"分类治理+市场模式+干预模式"是确保一个地区的公立高等教育体系实现平均质量和优异双赢的最佳治理模式组合等结论,提出我国应按照办学定位和目标的不同对地方高校进行分类治理等改革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樊钉 吕小明
高校问责制是美国政府部门及社会公众监督公立大学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社会转型期我国的高校在落实自主办学权力的过程中也面临着新的权责体系构建任务。分析借鉴美国公立大学问责的理念、体系架构,建立健全我国高校问责体制对于全面提升高等教育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校 问责制 美国大学 权责关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柳亮
利用社会学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范式,我们解析马丁·特罗关于高等教育问责的基本问题就有了新的研究视角和理论基础。本文试图通过构建美国公立大学问责制的分析框架,讨论"价值-功能"导向下的四种问责形式,并分析问责的限度与问题。
关键词:
问责制 结构功能主义 公立大学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福华
美国多元化筹措高等教育经费的格局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对于我国筹措高等教育经费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在对中美高等学校经费来源结构比较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我国筹措高等学校经费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高等学校 经费 来源 差异 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勇军 赵文华
密西根大学财务决策实行"外行领导"与"内行负责"相结合的体制;财务运行实行"集中管理"与"分级负责"相结合的模式;监督方式实行"内部监督"与"外部公开"相结合的机制。启此,我国研究型大学应增加经费决策的公信力和效率,在财权下放院系的同时更要注重规章制度的配套,在财务信息公开大势所趋的情况下尽快完善内部监督机制。
关键词:
公立大学 经费监管 财务决策 财务监督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勇 闵维方
对美国研究型大学经费来源和支出结构与美国其他类型的大学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比较,系统分析了美国研究型大学经费来源和支出结构的特征,最后对多渠道筹措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经费和优化学校内部资源的配置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经费来源与支出结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桂敏
本文以新管理主义理论为视角,分析在美国公立大学遭受的外部信任危机以及新经济时代引发的知识产出转型的基础上,美国公立大学共同治理结构的转变,尤其是快速发展的新公立大学身上所呈现出的明显的公司化治理倾向。这主要表现为:专业化管理团队的出现,兼职教师的增多,大学—政府—市场关系的转变,以及学术人员权力的削减。本文认为,坚守学术自治和共同治理结构始终是美国公立大学需要秉持的传统,大学需要提供学术人员参与治理的条件,也需要维护学术自由。
关键词:
美国公立大学 治理结构 公司化特征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吴伟 邹晓东 王凯 黄扬杰
拓展与参与(O&E)是大学功能在创新创业时代的顺势发展,在美国公立/赠地院校表现得尤为明显。虽然不同院校的O&E活动表现各异,但其主旨是强调大学发展与更大社区的更广泛活动的充分融合。各院校强调O&E的学术性,使之融入传统大学功能中,并使之成为日益重要的使命与任务,同时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以保障活动的长期有效。拓展与参与活动扩充了传统服务功能的内涵,与"创业"活动一起,构成了当代大学发展的重要趋势。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郑敏贤 宁永红
通过对2004-2012年国家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省市生均经费及生均经费政策、标准进行分析,发现中职生均经费投入稳定性差,地区间中职生均经费投入不均、缺乏合理生均经费标准指导,中职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单一,各级各部门缺乏生均经费监督机制等问题。为此,文章提出了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教育法律法规保障中职教育经费投入,各省市应拓宽中职教育筹资渠道、尽快出台中职生均经费拨款标准,加强中等职业教育经费管理、完善生均经费投入监督机制。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生均经费 投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马新平
教育是一项需要巨大资金投入的事业,教育经费的投入直接影响我国教育规模的扩大和教育质量的提升。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经费的投入不断扩大并形成了多元化的筹资渠道,但是教育经费的来源结构还不够合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私人团体的投入比例严重失调,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投入比例不协调,造成我国教育投入的地区间、城乡间的不均衡,各教育水平的发展不协调。因此国家在继续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应优化经费来源结构,以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
关键词:
教育经费 来源结构 国际比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由由 吴红斌 闵维方
本文利用美国20所世界一流大学2004-2013年的面板数据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高校经费水平与结构的变化对科研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高校收入和支出水平的提升,政府直接拨款比例的增长,高校主要职能和人员工资支出比例的增长均有助于提高高校论文发表产出,管理支出的增长则有碍于此。在我国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快车道的背景下,政府在给予高校财政自主权的同时应加大对一流大学建设的投入,高校需提高工资支出占比,提升管理效率并将经费充分地投入到高校的教学、科研与公共服务活动中。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胡劲松
当前德国公立高等学校的法律身份呈四种变化类型。在保持公立高校公益性的前提下,黑森州法兰克福公法财团法人大学改革不仅实现了包括接受捐赠、国家认可和享有独立权利能力在内的组织革新,而且使高校更具筹资的主动性、组织的开放性和管理的自主性。改革的可能影响在于:淡化公立高校的"国家机构"身份,"财团法人"身份成为一种明确的法律存在形式;仍然坚持公法思路,高校的"公私合流"趋势尚不明晰;强化政府对公立高校的捐助支持,改革的可持续性以及可推广性却有待观察;增强了高等学校的自身责任,高校履行自身责任的能力则尚难料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