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01)
2023(4846)
2022(3710)
2021(3892)
2020(2815)
2019(6901)
2018(6918)
2017(10774)
2016(7113)
2015(8056)
2014(8226)
2013(7111)
2012(6638)
2011(6238)
2010(6631)
2009(5790)
2008(5739)
2007(5142)
2006(4703)
2005(4550)
作者
(16064)
(13285)
(13199)
(12741)
(8647)
(6381)
(6263)
(5322)
(5182)
(5027)
(4501)
(4372)
(4350)
(4258)
(4168)
(4131)
(4131)
(3878)
(3877)
(3850)
(3615)
(3217)
(3180)
(3172)
(3161)
(3024)
(3006)
(2856)
(2724)
(2703)
学科
教育(19968)
(15269)
经济(15232)
中国(11693)
管理(11387)
理论(10448)
(9957)
教学(8277)
(7729)
企业(7729)
(6805)
(6179)
方法(5394)
(4702)
学法(4518)
教学法(4518)
(4510)
农业(4404)
发展(4373)
业经(4313)
(4248)
思想(4221)
研究(3966)
政治(3881)
学理(3864)
学理论(3864)
(3658)
思想政治(3572)
政治教育(3572)
治教(3572)
机构
大学(92321)
学院(86287)
研究(33554)
教育(29491)
(25993)
经济(25028)
(24483)
师范(24389)
管理(24101)
(21596)
师范大学(20386)
理学(20132)
理学院(19767)
管理学(19265)
中国(19063)
管理学院(19063)
科学(17648)
(15919)
职业(15440)
北京(14984)
(14938)
技术(14351)
研究所(14347)
(13898)
中心(13827)
(12169)
(12048)
教育学(11478)
职业技术(10686)
财经(10539)
基金
项目(49933)
研究(48297)
科学(40095)
教育(32407)
基金(30961)
社会(26784)
(25018)
社会科(24873)
社会科学(24870)
国家(24571)
编号(23868)
成果(23658)
(20613)
课题(20375)
科学基金(20076)
(19539)
(18320)
基金项目(14704)
规划(14604)
项目编号(14189)
(13899)
(13336)
(13217)
重点(13055)
研究成果(12728)
教育部(12539)
(12360)
(12321)
阶段(12284)
资助(12073)
期刊
教育(53084)
研究(39548)
(31835)
经济(31835)
中国(29826)
职业(13772)
技术(12658)
(10377)
学报(9190)
技术教育(9122)
职业技术(9122)
职业技术教育(9122)
管理(9103)
大学(8982)
科学(8509)
(8331)
(6848)
论坛(6848)
学学(6180)
(6174)
金融(6174)
图书(6160)
高等(6153)
农业(5916)
(5782)
成人(5579)
成人教育(5579)
财经(5411)
高等教育(5197)
经济研究(4839)
共检索到1478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于希勇  
美国公民教育充满张力,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弊端。通过对美国公民教育的系统研究,从历史与现实维度概括出美国公民教育的理论困境与实践局限。在理论层面的困境,包括基于事实与传导价值两分而难以统一,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存在藩篱而无法突破,重权利教育轻义务教育而无法取得平衡;在实践层面的局限,包括政治参与中对变革社会的乏力,社群参与中隐藏对现实政治的遮蔽,少数异议中造成对社会治理的挑战。这些揭示出美国公民教育并不是统一的整体,而是表现为内部一系列多元思潮的对立与异质力量的冲突,其理论困境与实践局限是历史与逻辑的必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乐先莲  
公民资格是理解公民教育的起点和基础。美国公民资格理论范式主要体现为自由主义、共和主义、批判主义和跨国主义公民资格。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公民资格作为影响美国公民教育的主导话语,对公民教育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批判主义和跨国主义公民资格以其特有的理论活力对公民教育提出了挑战。美国公民资格理论话语的丰富和发展为公民教育实践提供了参照和启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孟宪霞  
美国公民教育以培养公民的民主素质以及竞争、平衡、选择的能力为己任,其具有重视公民个性和人道精神培养,重视人的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倡导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等特色。借鉴美国成功公民教育经验,应从其重要性、内容性、政治性和参与力量的广泛性等几个方面着力。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高峰  
在美国,公民教育是指民主社会中关于自治政府的教育,旨在培养知情的、有效的和负责任的公民。美国人认为,民主社会中公民教育的基本组成包括三个方面:公民知识、公民技能和公民品性。美国作为现代公民教育理论研究的策源地,其公民教育不仅对美国本土,而且对世界许多国家的公民教育均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文分析介绍了美国公民教育的基本理念与内涵。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富兵  
随着公民社会研究日益活跃,教育领域对于公民教育的研究也呈现出一派繁荣与兴旺景象,但多集中于宏观研究与理论探讨,缺乏具体微观的实践层面的论述,出现了理论先行而实践滞后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民教育研究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本文试图以美国"责任"课程为例,探讨其课程组织与教学实践的特点,借鉴其积极成果,以推进我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民教育的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晓云  
美国公民教育之所以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其社会化。美国公民教育形成了全面系统的社会化理论,也有一套社会化的实践系统,给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益启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全面实现社会化,创建社会化的教育环境、打造社会化的教育主体、创新社会化的教育方式、凝练社会化的教育内容、设置社会化的评估体系。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束永睿  傅安洲  胡秋梅  
美国公民教育中心,是美国公民教育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智库。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公民教育从困境到变革的历史背景下,该中心完成了从学术团体到国家智库的转型,在促进美国公民教育政策制定、实施公民教育国际拓展策略、传播美国民主价值理念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美国公民教育变迁和美国现代智库发展为历史背景,系统梳理了该中心的发展转型历程。本文认为,该中心转型发展的决定因素有三:其一,对美国公民教育的时代主题在思想和策略层面作出持续有效响应,并搭建"知识"与"权力"的桥梁;其二,结成有共同政治信念的"政策倡导联盟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波  
对近20年我国终身教育立法研究的理论反思与实践考察,发现终身教育在理论方面存在范式尚未形成,学术队伍单薄,过度依赖"理论移植"等问题;在实践中存在整体重视不够,本土特色不彰,经费缺乏刚性约束,责任主体不明等问题。推动我国终身教育立法要加强理论研究,注重国家顶层设计,引导地方政府创新,形成"官校民"多方参与格局。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瞿卫星  贺菲  
尽管实践研究的特殊性为教师从事研究提供了合理辩护,但无论是侧重于它与理论研究的差异比较、还是偏向于两者共同之处的科学化诉求,都可能影响实践研究的有序发展,反映出理论解释的两难境地。"教师即研究者"潜藏的技术理性观和身份认同问题使教师身处解决实践问题是迎合他人理论或服从集体规范,还是遵循自我角色认知的两难选择。同时,尽管学校作为研究场域的存在支持着科研兴校和教师即研究者的判断,但自治性主体的假设只是排除多重矛盾后对学校自主发展的孤立分析,而科研机构的假设也是忽视学校专门教育机构属性和教师实践教育者的身份后对学校科研环境的简单预期。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高峡  
公民教育是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怎样通过课程设计体现我国在新时期公民教育的目标、主张和内容,是值得探索的一个问题。美国的社会科课程是基础教育中承载公民教育的主体,面对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美国从政府到社会各界,不仅深刻意识到所面临的科学技术的挑战,也同样感受到美国的传统价值观,在更加多元化的社会中正面临新的挑战,为此,在"以标准为本"的课程改革运动中,美国社会科协会研制了《全美社会科课程标准——卓越的期望》。其中为培养出更加富有行动能力和责任感的公民的主导思想、内容主题与结构,都体现出不同于传统综合课程的建构主张和方式,对于我国发展和构建新的公民教育课程,深有启示。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济洲  苏春景  
随着社会结构的变迁,美国以大学教育学院为基地的教师教育大学化正在面临着严重的信任危机,教育学院对社会需求反应迟钝、地位边缘化、学术性与专业性相冲突等等;与此相应,美国教育界要求对大学教育学院教师教育项目进行严格的专业实践能力评估,重建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确保美国未来教师质量。美国大学教育学院面临的危机、挑战及其改革动向对我国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教育具有借鉴和警示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于伟  
以透视卢梭的公民教育理论为切入点,分析其思想内部的矛盾与冲突,反思个体与国家、社会的关系这一公民教育的第一原则,为公民教育的前提性问题思考提供一个视角。从整体视域考量卢梭的公民教育思想,其公民教育和自然人教育的契合和断裂映射出他在寻求教育中"个人"与"国家"之间黄金分割点上的艰辛努力和困惑。这一寻求带给我们公民教育前提预设的宝贵的文化财:个人自由——限度因所处社会发展阶段而定,归宿点在消极自由而不在积极自由;国家权力——道德上引领而非塑造,目的在个人而不在国家;社会定位——社会"人化"与人的"社会化"兼具。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菲  
服务学习是一种将社区服务与学习整合起来的公民教育模式,它在推动学生公民参与、社会责任感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因而在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公民教育领域中受到推崇。服务学习的良好成效得益于其三个特点,表现为服务学习以真实社会情境中的服务为基点,以课程化形式存在,并通过反思推进、深化道德学习。基于服务学习反思我国的学校社会责任感教育实践活动,不难发现三个问题:狭隘的实践性,缺乏真实责任情景的构建,以及难以推进道德学习。面对问题,学校社会责任感教育需要做出积极的变革。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任晓聪  和军  
公交公私合作既是缓解财政压力、改善经营管理、推进政府公共管理改革的需要,也是公共物品理论、产权理论以及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中的应用和实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交公私合作经过初期尝试、探索迈进、改革热潮三个阶段后,出现了"民退国进"的逆民营化现象。国内外成功案例的经验表明,公交公私合作的成败和绩效受到体制环境和制度结构的影响和制约,需要有健全的市场机制和完善的立法、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严格监督、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专业化人才以及完善的财政补贴制度和风险分担机制。应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提高政府公共管理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