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23)
2023(5687)
2022(4842)
2021(4795)
2020(3934)
2019(9173)
2018(8900)
2017(17468)
2016(9269)
2015(10771)
2014(10346)
2013(10656)
2012(10106)
2011(9354)
2010(9158)
2009(8740)
2008(8630)
2007(7412)
2006(6720)
2005(6362)
作者
(24420)
(20335)
(20058)
(19678)
(13026)
(9633)
(9350)
(7848)
(7662)
(7248)
(7049)
(6808)
(6766)
(6558)
(6451)
(6350)
(6178)
(5822)
(5547)
(5518)
(5240)
(4850)
(4734)
(4648)
(4636)
(4464)
(4404)
(4222)
(4117)
(4032)
学科
(38387)
经济(38314)
(21644)
管理(21133)
税收(20192)
(20024)
(17767)
方法(16638)
数学(15573)
数学方法(15504)
中国(14650)
(13340)
(12640)
企业(12640)
(10421)
贸易(10416)
(10303)
(9428)
(7687)
(7675)
财政(7017)
(6650)
金融(6650)
(6546)
银行(6538)
(6358)
关系(6137)
业经(6023)
(5997)
(5967)
机构
大学(135772)
学院(129165)
(66138)
经济(65261)
研究(53203)
管理(45949)
中国(42039)
理学(38914)
理学院(38426)
管理学(38121)
管理学院(37832)
(36454)
(29620)
财经(27269)
科学(27080)
(26845)
(25138)
研究所(23933)
经济学(23610)
中心(21803)
经济学院(21428)
财经大学(20390)
北京(20268)
(18465)
(17461)
(17262)
师范(17176)
(15976)
科学院(15427)
研究中心(14999)
基金
项目(80425)
科学(64039)
研究(62160)
基金(62140)
(54069)
国家(53698)
科学基金(44654)
社会(43345)
社会科(41192)
社会科学(41186)
基金项目(30867)
教育(27099)
资助(26481)
自然(24735)
(24540)
自然科(24214)
自然科学(24206)
自然科学基金(23831)
编号(23823)
(23043)
成果(22237)
中国(20777)
(20684)
国家社会(20380)
教育部(18326)
重点(18015)
(17727)
(17394)
(16613)
人文(16598)
期刊
(69081)
经济(69081)
研究(53489)
(26282)
中国(25465)
学报(17293)
科学(16209)
管理(16137)
(15450)
(15253)
(14903)
税务(13683)
经济研究(13669)
大学(13564)
财经(13399)
(13157)
金融(13157)
教育(12906)
国际(12444)
学学(12335)
(11878)
(11649)
世界(11639)
农业(10634)
问题(9643)
技术(7873)
图书(7774)
(7033)
业经(6586)
书馆(6343)
共检索到2123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伟  
美国公共养老金计划在1951-1983年间成功完成了不同纳税主体税率由不同到统一的过程。而中国统筹养老金税费承担主体的费率目前仍处于不同状态,并且这种状态导致负面效应的产生。文章通过分析美国公共养老金计划企业职工与个体户税率设计特点,剖析其对中国统筹养老金税费承担主体费率规划的启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忠民  
本文对美国公共养老金机构参与公司治理的具体做法和实践经验进行了归纳总结,并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的具体情况,就有关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理论和实践提出了几点启示和借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伟  穆怀中  
公共养老金指数化调整已经成为各国公共养老金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各省市根据国务院精神也陆续建立养老金指数化调整机制,多数省市设计的调整指数与工资指数相似。文章通过数理分析,找到基于工资指数的公共养老金调整指数的特点,并运用德国历史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最后结合中国国情,为中国养老金调整指数设计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启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睢党臣  吴雪  
随着老龄化社会日益严重,日本公共养老金体系已经出现十分严重的问题,国民对日本公共养老金制度的不信任情绪逐渐滋生,从而导致公共养老金的未纳率持续上升。目前,政府把恢复公共养老金未纳率、重振国民对公共养老金制度的信任作为公共养老金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务。而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中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着个人账户空账、养老金运作收益低、管理体制混乱等问题。文章通过对日本公共养老金未纳问题的研究,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提供借鉴与指导。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董克用  张栋  
从历史发展脉络来看,养老金制度经历了有自我保障到家庭保障再到社会保障的历史发展过程。自工业革命后社会保障替代家庭保障以来,社会化的养老金制度已经历经了百余年的改革和完善,形成了一个由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多主体参与,财政、企业、个人的多渠道筹资,公共管理、私人管理以及企业与个人决策的多元化管理,包括公共养老金(Public Pension)和私人养老金(Private Pension)的多样化模式。不同的养老金发展模式都是在养老金改革和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伟  穆怀中  
根据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的特点及美国选用CPI作为公共养老金调整指数背景,本文分析了用CPI作为美国公共养老金调整指数存在的几种偏差,及偏差对美国公共养老金调整指数产生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伟  穆怀中  柳清瑞  
所谓公共养老金的指数化调整即对现收现付的养老金采用规范的调整指数,在初始养老金给付水平基础上进行,让已退休者的养老金随物价的波动、经济的增长自动发生调整。从20世纪60-7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普遍建立起公共养老金指数化调整机制,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姚金海  刘明喧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并轨是养老金制度体系的一个子问题。但过分纠结于这一问题可能会使我们无法拨云见日,看不清不同制度体系下养老金待遇差异这一本质性问题。对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而言,是否需要并轨并不是真正的问题,至少不是当前最急迫的问题,问题的症结在于两者间待遇差异过大而形成的社会不公。通过市场化运营机制提升城镇职工养老金待遇水平,有利于消弭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之间的待遇差异,这是当前乃至今后养老金制度体系顶层设计的重中之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睢党臣  吴雪  
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的日本,公共养老金制度出现诸多问题,越来越多的日本国民不缴纳公共养老金,导致公共养老金信用危机的出现。目前,日本政府把重振国民对养老金制度的信心作为公共养老金制度改革的首要任务。而老龄化不断加快的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出现了与日本类似的问题。为了避免我国在老龄人口高峰期时出现养老保险信用危机,我们应该从日本公共养老金制度出现的问题中得到启发,不断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避免养老保险信用危机的发生。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万丁  
养老金替代率精算模型的构建应该以技术性的统计口径和理念性的制度模式为基础,文章基于静态TRR概念构建了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精算模型,实证分析表明缴费基数和年限、投资收益率是影响TRR的关键变量,如果针对这些变量的工作得不到完善,制度的未来给付将遭遇挑战。同时为正确评估制度现有的保障水平,文章认为不应迷信于政策和国外的"应然",应认真对待的是国内权利义务不对等而导致财务难以持续的"实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郑红霞  
美国养老金成功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就是政府税收政策的支撑,而目前制约我国养老金发展的重要原因恰恰是税收制度的不健全。因此,文章通过对美国养老金的税收政策的基本特点、经验进行归纳总结,探讨我国如何为养老金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税收政策的保障。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春玲  
整合企业年金计划是美国企业年金计划的一个重要特征,它体现了美国公共养老金制度和企业年金计划之间最直接的联结,以及公共养老金制度对企业年金计划的直接影响。美国公共养老金制度与企业年金计划的联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整合企业年金计划的构成;二是与之相关的法律规定。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佳楠  王海岭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黄万丁  张子厚  
作为可靠的老年保障制度,公共养老金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和制度根源。半个世纪以来以人口老龄化为动因的围绕现收现付和基金积累财务机制的争论以及进而对公共养老金的批判在很多地方都值得推敲,事实上,公共养老金的可持续性并不必然受制于全社会的人口老龄化压力。与目前理论界公认的"常识"不同,本文认为,中国公共养老金改革的成效并没有证明对基金积累的推崇是明智之举,相反,现收现付的统筹账户却在中国公共养老金体系中显示了一定的优势。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郑海涛  顾东芳  蒋云赟  任若恩  
该文利用代际核算体系来分析我国2014-2050年的全口径公共养老金体系收支情况,结果显示,在不考虑财政补贴的情况下,自2031年开始,公共养老金体系出现收支缺口;若考虑财政补贴,收支缺口将从2033年开始出现。两种情况下估算的2014年公共养老金体系隐性负债分别相当于当年GDP的28.25%、7.77%,各年基金收支缺口将分别引致相当于2014年全国财政总支出的2.09%和1.74%的额外支出。该文还模拟了主要参数不同假设下的情形,发现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生育率、折现率均与基金隐性负债呈反向变动,其中折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