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04)
2023(9544)
2022(7866)
2021(7358)
2020(6004)
2019(13939)
2018(13681)
2017(26328)
2016(13869)
2015(15771)
2014(15706)
2013(15728)
2012(15217)
2011(14387)
2010(14603)
2009(13902)
2008(13543)
2007(12132)
2006(11267)
2005(10623)
作者
(39556)
(32972)
(32906)
(31822)
(21622)
(15620)
(14941)
(12979)
(12882)
(11853)
(11645)
(10878)
(10814)
(10802)
(10645)
(10266)
(9861)
(9684)
(9440)
(9018)
(8545)
(7910)
(7899)
(7655)
(7591)
(7506)
(7146)
(6940)
(6684)
(6529)
学科
(83570)
经济(83505)
管理(38523)
(34417)
方法(28630)
(27100)
企业(27100)
数学(25674)
数学方法(25481)
中国(22266)
地方(19038)
(17197)
(16255)
贸易(16244)
(15857)
业经(14849)
(14465)
(13457)
地方经济(13239)
(13003)
(12285)
(11506)
金融(11506)
(11473)
银行(11471)
环境(11379)
(11221)
农业(11144)
(9881)
(9801)
机构
大学(215139)
学院(212324)
(111871)
经济(110090)
研究(82801)
管理(79920)
理学(67475)
理学院(66716)
管理学(66018)
管理学院(65587)
中国(64637)
(48881)
(45626)
科学(42703)
(41129)
财经(38290)
经济学(37299)
研究所(36888)
中心(35493)
(34973)
经济学院(33312)
(31052)
北京(30173)
(28977)
(28325)
财经大学(28276)
师范(28196)
(27252)
科学院(24580)
(23979)
基金
项目(129563)
科学(104580)
研究(99572)
基金(97786)
(83351)
国家(82728)
科学基金(70973)
社会(68492)
社会科(65240)
社会科学(65231)
基金项目(49114)
(45410)
教育(44880)
资助(41761)
自然(41265)
自然科(40331)
自然科学(40320)
自然科学基金(39672)
(39339)
编号(38224)
成果(32942)
(31485)
国家社会(29911)
(29885)
重点(29128)
中国(28406)
教育部(27976)
课题(27334)
人文(26767)
(26024)
期刊
(131032)
经济(131032)
研究(76927)
中国(41985)
(34645)
管理(32509)
科学(26411)
(25455)
金融(25455)
(25338)
学报(24228)
经济研究(23204)
财经(20646)
教育(20436)
大学(19828)
学学(18382)
(18106)
技术(17742)
农业(17558)
(17339)
问题(17332)
业经(16977)
国际(16725)
世界(15952)
技术经济(12714)
统计(11428)
经济问题(10534)
(10040)
(9949)
经济管理(9933)
共检索到3430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苗红娜  
此研究通过2010年和2012年在美国实施的"美国人对华态度调查"呈现美国民众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态度,并透过社会经济变量、人口变量、制度与文化好感变量以及媒体使用变量(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分析此种态度形成的原因。数据表明,美国公众基本承认中国迅速崛起的客观事实,并认为美国对中美两国的经贸关系更为依赖。但对中美贸易关系的判断具有较强的"中国威胁"意味,即认为中美之间存在的贸易不平衡是源于中国对汇率的控制,通过操纵货币在国际市场中获利。究其原因,一是客观方面,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急速增长的中美贸易不平衡使美国民众产生了危机感;二是中美之间在贸易不平衡、台湾问题、人权问题、环境保护问题等方面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宫诚举  
针对中国省域经济竞争力的综合评价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两视角下的中国省域经济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方法,分别从"战略驱动"和"差异驱动"两个角度对中国省域经济竞争力的水平进行评价,并根据两种视角下计算的各省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结果确定各省域经济竞争力所处的水平区域。最后,对2016—2017年中国31个省域的经济竞争力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到若干关于中国省域经济竞争力水平的结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军  
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也在不断地嬗变。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劳动力合理流动,对于该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和竞争力提高影响巨大。本文以美国为例,对美国移民的经济背景及对美国经济发挥的作用进行实证分析,揭示了外来移民对美国长期保持其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性,并结合中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科技人才短缺的现状,提出对我国开发西部引进人才的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沈立  倪鹏飞  张洋子  曹清峰  
采用OLS和空间计量分析等方法对中国284个50万以上人口城市的经济竞争力数据进行了分析,重点考察了经济新常态下影响中国城市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和动力机制。结果显示:科技创新和金融服务对城市经济竞争力的提升至关重要;科技创新和金融服务在提升城市经济竞争力的过程中能够相互促进;科技创新对城市经济竞争力处于较高水平的城市贡献较大,对城市经济竞争力处于中低水平的城市贡献相对较小;金融服务对经济竞争力处于较低或中高水平的城市贡献较大。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提升中国城市经济竞争力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杜琦  姚波  
民营经济成为陕西省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但陕西民营经济占GDP总值的比重,仍比65%的全国平均水平低20个百分点,因此,提升陕西省民营经济竞争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主要从优化外部环境和增强企业自身竞争实力入手,提出一些提升陕西省民营经济竞争力的对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安增军  郑国泽  
海峡西岸经济区(以下简称"海西区")是以福建为主,包括闽粤浙赣四省部分区域在内的新经济增长区域板块。该区域的发展面临着风险,因为该区域处在珠三角和长三角之间,受到这两大板块的牵引,两大板块既可以拉动海西区发展,也可能挤压海西区,引起"累积性因果循环",产生马太效应。所以,建立海西区将是一个复杂和充满曲折的过程,历史上福建及周边地区的形势是:交通落后,城市化水平低,经济腹地狭小,产业结构滞后。应在大力发展跨省际交通,扩大经济腹地的基础上,建立跨省联动机制;发展壮大中心城市,提升产业结构;加强两岸经贸关系,实现两岸经济一体化,从海西区建设发展到海峡两岸共同参与的"海峡经济区"建设,最终实现两岸政治...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尧  梁家祥  朱洪波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盛行 ,如何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 ,走出世界经济低迷的阴影 ,促成我国实现经济强国的梦想 ,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 ,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并从两者的战略搭配使用出发 ,阐述了提升中国经济竞争力的几种途径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吴玉鸣  李建霞  
教育竞争力是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和重要内容 ,一个地区经济竞争力的强弱最终体现于其教育竞争力的强弱。本文在回复胡咏梅教授等提出问题的基础上 ,采用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和Granger因果分析等方法 ,多侧面、定量地对中国各省级区域教育竞争力和区域经济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估 ,探求了二者之间的关联关系和相关程度 ,以及区域教育竞争力对区域经济竞争力的贡献 ,并验证了区域教育竞争力与经济竞争力之间关联的密切程度和因果关系 ,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逖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当前市场经济的竞争力越来越大,体育产业作为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经济竞争中存在潜在优势,基于动态协同视角,对体育经济结构进行优化调整,能够促进体育产业发展,实现体育事业的跨界整合,促进体育产业的有效聚集,体育产业的民生价值不断提高,体育产业逐渐形成为自主型群链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动态协同的理论下对体育经济进行培育,能够提升体育经济的动态演化机理。《中国都市体育竞争力研究》一书主要研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逖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当前市场经济的竞争力越来越大,体育产业作为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经济竞争中存在潜在优势,基于动态协同视角,对体育经济结构进行优化调整,能够促进体育产业发展,实现体育事业的跨界整合,促进体育产业的有效聚集,体育产业的民生价值不断提高,体育产业逐渐形成为自主型群链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动态协同的理论下对体育经济进行培育,能够提升体育经济的动态演化机理。《中国都市体育竞争力研究》一书主要研究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穆沙江·努热吉  熊鼎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范围不断扩大,开放领域不断拓宽,开放的层次不断深入,沿边陆路口岸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运用改进熵权的TOPSIS综合评价方法,从东北、西北、西南三个维度,对我国7个沿边省份51个沿边陆路口岸的经济竞争力进行评估并设计转型升级路径。经研究发现,西南地区沿边陆路口岸经济竞争力最强,西北地区居次位,东北地区最弱;广西沿边陆路口岸经济竞争力排首位,新疆为第四,辽宁为第七;各因素对沿边陆路口岸经济竞争力的贡献不同,口岸产业发展水平对沿边陆路口岸经济竞争力的影响最大,对外开发开放平台建设居次位,国家扶持政策排名第三,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则排名最后;沿边陆路口岸经济竞争力差异较大,发展不均衡现象尤为突出。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忠  陈伟雄  
近年来,在全球创意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中国也开始重视创意经济发展,加快创意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已明显增强,对促进国内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转变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与发达国家的创意经济发展相比,我国创意产业的层次和结构还较低。在日趋激烈的创意经济国际竞争中,如何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大力发展我国创意产业,切实提高创意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申恩平  
分析了我国块状经济形成的特点和目前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提出了我国西南山区、西北地区、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性地域,不易套用沿海地区的块状经济发展模式,应顾及环境、资源和城市化发展,通过人口、地理、交通、资源等全方位评价,完善本地的块状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