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90)
- 2023(4711)
- 2022(4081)
- 2021(3813)
- 2020(3358)
- 2019(7841)
- 2018(7791)
- 2017(15345)
- 2016(8731)
- 2015(9580)
- 2014(9553)
- 2013(9689)
- 2012(9383)
- 2011(8357)
- 2010(8643)
- 2009(8044)
- 2008(8461)
- 2007(7296)
- 2006(6479)
- 2005(6089)
- 学科
- 济(33770)
- 经济(33733)
- 管理(24289)
- 业(23637)
- 企(20982)
- 企业(20982)
- 方法(16538)
- 财(15688)
- 数学(14331)
- 数学方法(14189)
- 务(12101)
- 财务(12099)
- 财务管理(12062)
- 企业财务(11596)
- 贸(9191)
- 贸易(9186)
- 易(9004)
- 融(8075)
- 金融(8074)
- 中国(7890)
- 学(7657)
- 制(7242)
- 银(6945)
- 银行(6922)
- 农(6783)
- 行(6412)
- 业经(6349)
- 理论(6076)
- 产业(5471)
- 体(5321)
- 机构
- 大学(127641)
- 学院(123365)
- 济(53331)
- 经济(52344)
- 研究(47532)
- 管理(42031)
- 中国(38326)
- 理学(35432)
- 理学院(34938)
- 管理学(34292)
- 管理学院(34060)
- 财(28954)
- 京(27789)
- 科学(27241)
- 所(25439)
- 研究所(22898)
- 财经(22091)
- 中心(20488)
- 经(20167)
- 农(19440)
- 江(18631)
- 北京(18192)
- 经济学(17746)
- 范(17569)
- 师范(17372)
- 财经大学(16666)
- 院(16595)
- 经济学院(16147)
- 业大(15930)
- 农业(15407)
- 基金
- 项目(75522)
- 科学(59221)
- 基金(56130)
- 研究(54355)
- 家(49357)
- 国家(49018)
- 科学基金(40792)
- 社会(34513)
- 社会科(32962)
- 社会科学(32951)
- 基金项目(28785)
- 省(26887)
- 自然(26160)
- 教育(26011)
- 自然科(25555)
- 自然科学(25544)
- 自然科学基金(25137)
- 资助(24453)
- 划(24448)
- 编号(21023)
- 成果(19210)
- 部(18288)
- 重点(17909)
- 教育部(15802)
- 发(15694)
- 课题(15317)
- 性(15114)
- 创(15095)
- 大学(14782)
- 科研(14686)
共检索到1979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琳
美国因公共债务率和财政赤字过高等问题,第一次丧失了"AAA"长期主权债务评级。虽然与欧债危机相比,美国债务风险相对有限,但美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美元作为国际货币,其债务经济发展模式是否可持续对全球金融的影响更加深远。中美两国经济已高度相互依赖,美国债务危机的解决路径与成效,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与金融走势。
关键词:
美国债务 国际货币 债务风险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竹中正治 张虎
要回归到某种形式的固定汇率制度,需要对国际资本流动进行全面且国际性的管制,乃至各国放弃管理货币制度下行使的金融主权。从经济、政治和政策上考虑,这两种要求都无法实现。欧元、日元、人民币甚至把合成货币(SDR)都考虑在内,也难以想像在可以预测的未来(21世纪中叶为止)能够出现替代美元的货币。美国的对外资产和负债之间有正的投资回报差额,这一差额在长期内将一直存在。只要这种回报差额持续存在,并且对外资产和负债占GDP的比率能够按照一定的速度扩大,那么即便美国的贸易收支逆差占GDP的比率维持在4%左右,其对外纯负债占GDP的比重维持稳定状态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因此,以美元为中心的、由多数主要货币构成的现...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何崇阳
债务可持续性框架的主要目的是协助指导低收入国家的借款决策,平衡它们的资金需求与偿债能力。债务可持续性框架于2005年4月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认可。2007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如何运用债务可持续性框架,帮助接受债务减免的低收入国家避免再度积累过多债务进行了第二次讨论。而之前在2006年11月的讨论,则侧重于如何最好地将一些低收入国家获得减债后借款空间扩大、新债权人的出现以及国内债务比重增加等因素带来的政策挑战纳入债务可持续性框架。上述举措一定程度上令人满意,但也产生了新的风险,在各国致力于实施审慎的债务管理政策过程中,有必要应对这些新生风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赵志君 张文中
本文根据新兴市场崛起和大国之间博弈的新特点,着重分析全球经济失衡的货币因素,揭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及区域货币安排(如欧元)的弊端,为重构国际货币体系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本文认为,国际货币体系取决于各国政治、经济力量的对比。随着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美元和欧元的地位将弱化,逐步形成多种储备货币竞争的局面。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将是大国之间实行浮动汇率,给予小国选择固定汇率或浮动汇率的自由,并对实行固定汇率的国家附加约束条件。这既可以为货币政策独立性和实现国内物价稳定提供支持,也可以防止一国通过操纵汇率获得长期的比较优势。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管涛
最近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实行主权债务重组机制 ,以建立一个正式的、可预见的法律框架 ,允许主权国家在主权债务不可维持的情况下 ,向基金组织提出申请并经基金组织批准后 ,暂停偿付主权债务 ,由此促成主权债务人与债权人进行及时的、有序的债务重组。而本文认为 ,从基金组织已透露的拟建立的主权债务重组机制的基本框架看 ,实行该机制解决的问题不多 ,但操作起来难度不小 ,并且很可能难以达到预想的结果
关键词:
主权债务重组机制 国际金融体系 国际破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韩文秀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暴露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使得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成为各方讨论的一个热点。人民币的国际地位问题也引起国内外关注。本文拟结合影响国际货币国际地位的因素变化,着重从人民币与现有的主要国际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智 黎鹏 方晓萍
本文运用各时期的历史数据分析不同国际货币体系下英镑与美元的空间分布状况及其成因,利用GIS方法描述英镑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空间分布状况,发现无论在国际金本位、布雷顿森林体系还是牙买加体系下,国际贸易资本流动的相互依存格局是国际货币实现空间拓展的主要原因,而在位货币的网络外部性效应将延缓在位国际货币的空间收缩。上述分析的政策含义在于现阶段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可能得不偿失,人民币国际化应走谨慎、渐进的国际区域化之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邓晓兰 李铮 黄显林
公债货币化对利率的影响关乎金融市场稳定和实体经济调控效果。基于债券供需关系构建分析公共债务货币化对利率水平的影响模型,研究发现在公债货币化是外生的情况下,公债货币化会降低利率;当公债货币化内生于经济体时,公债货币化对利率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基于美国经验的实证结果表明:美联储的公债货币化具有内生性,长期中没能降低利率,短期内对利率的冲击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持续性。但不能据此完全否定公债货币化政策,而应辅以其他货币政策手段加强公债货币化的调控效果。
关键词:
公共债务货币化 利率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崔蕊 刘力臻
美国金融危机后,人民币现金和金融资产在东亚周边国家和地区备受重视,建立东亚人民币货币区的呼声也愈发强烈。本文通过采用东亚经济体高频汇率数据,首先揭示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东亚其它国家(地区)货币汇率长期协整规律,其次分析人民币汇率短期变动的短期影响,进而计算东亚货币汇率中人民币的比重,动态对比人民币在东亚区域的地位变化,最终证明了东亚创建人民币货币区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潜质。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史正富 龚刚 孟捷
纯粹的债务性支出是利润的源泉,是经济活动和经济增长的源头。如果金融供给侧为追求自身的利益而脱离了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宗旨,则债务问题终将成为冲击实体经济的洪水猛兽。在当前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供给侧下,货币可以区分为由中央银行所发行的货币和由商业银行所创造的存款,两种货币的比例构成了货币供给侧结构。在货币供给侧结构中,商业银行的货币是由贷款创造的,由此形成了实体经济的债务;而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机制则是多种多样的,这其中甚至包括无偿拨付。无偿拨付是传统社会主义制度下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最为直接的表现。为此,在锁定新增货币供给总量的前提下,我们建议:(1)通过央行无偿拨付的货币发行机制,注资成立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收购(剥离)商业银行不良的贷款资产;(2)适度提高央行货币占货币总量的比例,以满足中央银行用于剥离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货币需求。我们将发现,这样一种改革将使中国当前的债务问题迎刃而解。由于新增的货币供给总量是锁定的,这样一种改革也不会带来通货膨胀加速的危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飞
以2003—2012年中国沪深两市的A股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数据作为研究样本,结合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和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货币政策与上市公司债务结构调整速度的关系。研究发现,存款准备金率和贷款基准利率越高,上市公司债务结构调整的速度越快,即货币政策紧缩时,公司债务结构的调整速度较快,而货币政策宽松时,公司债务结构的调整速度较慢;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负债过度与非国有上市公司债务结构调整速度受货币政策的影响较大。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债务结构 动态调整 调整速度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飞
以2003—2012年中国沪深两市的A股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数据作为研究样本,结合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和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货币政策与上市公司债务结构调整速度的关系。研究发现,存款准备金率和贷款基准利率越高,上市公司债务结构调整的速度越快,即货币政策紧缩时,公司债务结构的调整速度较快,而货币政策宽松时,公司债务结构的调整速度较慢;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负债过度与非国有上市公司债务结构调整速度受货币政策的影响较大。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债务结构 动态调整 调整速度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段云 国瑶
本文选取上交所、深交所A股上市公司2006-2010年经验数据为研究样本,用实证研究方法探究在不同货币政策环境下政治关系对企业债务结构的影响程度差异。结果表明,具有政治关系的公司即使在紧缩的货币政策环境下也具有更强的融资能力,企业债务结构中银行借款的比率更高,本研究对揭示不同货币政策条件是否对政治关系与企业债务结构作用效果产生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边卫红 杨向荣
美国债务危机的发酵引起国际社会日益强烈的关注。美国两党因"新医改方案"的分歧,未就新财年预算达成一致,美国政府已经于2013年10月1日陷入停摆状态;10月17日美国将触及16.7万亿美元的债务上限,国会若不能及时提高债务上限,将给经济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剧烈动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国伟
本文首先从债务分布、债务悬置、产业风险、货币升值、资产价格等整体视角探讨源于潜在经济风险的中央政府"表外负债",由此揭示地方政府和银行体系等公共和准公共部门债务潜在地转化为中央政府"表内负债"的制度性和经济性根源,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