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92)
2023(5084)
2022(4197)
2021(3846)
2020(3305)
2019(7804)
2018(7275)
2017(15755)
2016(8184)
2015(8952)
2014(8785)
2013(8874)
2012(8108)
2011(7197)
2010(7260)
2009(6854)
2008(7040)
2007(6508)
2006(5735)
2005(5587)
作者
(22453)
(18838)
(18699)
(17934)
(12214)
(9057)
(8564)
(7096)
(7037)
(6726)
(6316)
(6300)
(6167)
(6021)
(5835)
(5832)
(5652)
(5581)
(5468)
(5172)
(4640)
(4632)
(4389)
(4290)
(4225)
(4202)
(4201)
(3747)
(3744)
(3726)
学科
(38800)
经济(38756)
(31857)
管理(29662)
(29021)
企业(29021)
方法(20394)
数学(18623)
数学方法(18563)
(17302)
(13765)
财务(13764)
财务管理(13743)
企业财务(13418)
(9870)
中国(8654)
(8402)
金融(8402)
(7544)
(7362)
业经(7329)
(7311)
银行(7304)
体制(6936)
(6839)
(6305)
贸易(6298)
(6107)
产业(5840)
结构(5512)
机构
大学(124923)
学院(121440)
(59850)
经济(59000)
管理(49764)
理学(43045)
理学院(42681)
管理学(42307)
管理学院(42059)
研究(38566)
中国(33252)
(32092)
财经(25765)
(24777)
(23659)
经济学(20601)
财经大学(19746)
(18843)
经济学院(18827)
科学(18439)
中心(17272)
(16507)
研究所(16423)
商学(16069)
(16004)
北京(15987)
商学院(15944)
金融(15682)
(13962)
(13483)
基金
项目(75604)
科学(61975)
基金(60002)
研究(54622)
(50904)
国家(50557)
科学基金(45232)
社会(38916)
社会科(37319)
社会科学(37310)
基金项目(31483)
自然(28736)
自然科(28121)
自然科学(28115)
自然科学基金(27704)
(26232)
资助(25536)
教育(25522)
(22706)
编号(19730)
(18996)
教育部(17372)
国家社会(17043)
重点(16628)
人文(16585)
成果(16182)
(15674)
大学(15191)
(14930)
(14842)
期刊
(61636)
经济(61636)
研究(41377)
(28206)
(19766)
金融(19766)
管理(19634)
中国(18706)
学报(15083)
财经(14856)
科学(14779)
(12651)
大学(12523)
学学(11869)
经济研究(11520)
(11163)
业经(8307)
问题(8240)
(7854)
技术(7795)
国际(7722)
财会(7359)
农业(7145)
世界(6947)
教育(6768)
理论(6516)
会计(6417)
技术经济(6355)
商业(6279)
统计(5700)
共检索到1828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周必磊  
本文研究美国1970~2006年债券市场热效应下债券发行的动因以及对发行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债券市场的热度通常与资本市场宏观环境因素紧密相关,公司通常在市场环境被认为有利的时期超额发行债券,被称之为"债券市场热效应"。热市场效应导致的超额债券发行不能被公司自身融资需要所解释。没有证据表明热市场公司试图反向调整资本结构的偏离,热市场效应对公司债券融资决策以及资本结构的影响长期存在。因此,市场时机选择是公司融资决策的重要驱动因素,而公司资本结构的形成很大程度是由于公司持续动态选择市场时机的累积结果。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边卫红  陆晓明  戴道华  
美国债券市场在全球金融市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危机救助政策促使次贷危机风暴渐行渐远,但同时美国债券市场风险正在逐渐浮出水面。文章从美国债券市场的结构及运行特点入手,重点分析美国债券市场尤其是国债市场的风险状况,并根据我国参与美国债券市场的具体情况提出应对举措。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芳  周红  
担保和审计是债务契约的重要构成,理解两者的关系对于提高债务契约效率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至关重要。本文以2008年至2013年中国债券市场非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了不同担保方式与独立审计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关联方担保与高质量审计显著正相关,同属地方国资委企业担保与高质量审计显著负相关。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只有在提供关联方担保的企业中,高质量审计才能显著降低债券融资成本。上述结果说明,当企业采用具有正面效应的担保方式时,担保与独立审计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当企业采用具有负面效应的担保方式时,独立审计能够作为一种补充机制以缓解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代理冲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英富  李梦寒  
目前,我国债券市场存在明显的市场分割现象和非均衡性。我国债券市场必须转型,即:将分割的债券市场转变为统一的债券市场,将非均衡的债券市场转变为均衡的债券市场。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李云林  
该文分析了美国国债、市政债券、公司债券及抵押债券的定息和浮息构成。基本结论是:四种债券类型中,定息国债的市场份额近90%,定息市政债券的份额约75%,定息抵押债券约70%,定息公司债券不到60%;定息公司债券的市场份额收缩速度较快,而国债、市政债券和抵押债券的定息份额收缩速度基本相当,且大大低于定息公司债券;抵押债券占债市比重因房贷证券化而快速提高,次贷的扩张又导致浮息抵押债券市场份额的大幅提高,但定息抵押债券和联邦机构抵押债券仍是抵押债券市场的主导力量;美国定息债券的债市份额应高于浮息债券,占有债市的主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亚瑟·莱维特  李为   水东流  
对于证券市场,透明度意味着达到这样一种程度,即对市场所有的参与者而言,关于价格的及时数据是可见的和可以理解的。在不同时期,一些市场参与者极力阻挠投资者获取信息。然而实践一次又一次证明:透明度——借用肯尼迪总统的话来讲,是一个能托起所有船只的潮汐。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慧声  何德旭  王朝阳  
长期以来,作为美国金融市场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债券市场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的原因,除了美国债券市场的创新层出不穷、发展十分迅速、变化日新月异以外,还因为美国债券市场往往代表着世界债券市场的前进方向和发展趋势。近些年,美国债券市场又有了新的进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近期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研究"课题组  李云林  
本文归纳了美国债券市场的六个主要特点,并提出了对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的启示和借鉴。笔者认为,从美国国内看,抵押贷款证券化、政府参与和定息债券都对美国债市影响重大,而长期国债收益率对美国长期利率也影响重大;从国际看,外资对美国债市影响重大,美国债市对全球债市也影响重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振华  
2010年,中国债券市场继续保持迅猛发展势头,包括银行间、交易所和银行柜台债券市场在内的中国债券市场各类债券发行量超过9.5万亿元人民币,债券托管总额超过20万亿元人民币,成交量超过162万亿元人民币。单从规模上看,中国债券市场已成为亚洲排名第二、世界排名第六的债券市场。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债券市场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还存在一些可能对债券市场深化发展产生掣肘的结构性问题,例如参与主体结构、产品结构、市场组成结构、市场功能结构、监管结构问题等。其中,债券市场的各类参与主体和产品在结构上的合理性对于债券市场功能的完善与有效发挥起着关键性作用。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申世军  陈珊  
近年来,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机构投资者数量快速增长,债券持有结构逐渐完善,但从债券持有结构特征看,仍存在债券持有集中度较高、投资需求趋同、同类机构内部差异显著的现象。该文分析了形成现阶段债券持有结构不均衡的一些原因,并从放宽机构投资约束、推进债券市场产品创新、大力培育合格机构投资者的角度,为进一步优化我国债券市场持有结构提出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吴腾华  
韩国债券市场是亚洲较大的国内债券市场,其近年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特别是东亚新兴市场国家的高度重视。本文主要对其市场结构、交易工具、制度法律框架以及税收待遇和结算交割系统等进行了扼要介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殷克东  程涛  
近几年来 ,作为我国资本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债券市场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是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利率市场化的推行 ,债券市场结构失衡的问题日益成为制约我国债券市场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文就我国 1981年以来有关债券市场的运行情况 ,在对形成我国债券市场结构失衡的诸多因素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我国债券市场结构优化调整的应对策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彭素杰  
文章探讨了债券通对中国债券市场开放的意义。首先,介绍了债券通的概念、运作方式及其作为一个投资渠道的特点。接着,从扩大投资者基础、提高市场流动性、提升国际化水平和促进市场发展与成熟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债券通对中国债券市场的积极影响。最后,提出了优化债券通运行的建议,包括优化运行机制和加强监管与风险管理。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鑫  龚仰树  
与发达国家的债券市场结构相同,我国的债券市场也分为场外和场内两个市场,且后者面临着边缘化的趋势。本文对美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历史进行研究,发现场内市场也曾经有过活跃的债券交易,而市场投资者结构的变化逐渐导致了流动性向场外转移,形成了新的市场均衡。虽然我国的债券市场受行政干预形成市场分割,但目前也处于相同的均衡状态。文章从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两个层面的市场建设对未来交易所债券市场发展提出了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