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2064)
- 2022(1762)
- 2021(1658)
- 2019(3350)
- 2018(3301)
- 2017(6879)
- 2016(3782)
- 2015(4389)
- 2014(4545)
- 2013(4489)
- 2012(4144)
- 2011(3857)
- 2010(4102)
- 2009(3913)
- 2008(3844)
- 2007(3613)
- 2006(3222)
- 2005(3215)
- 2004(3118)
- 2003(3043)
- 学科
- 济(15160)
- 经济(15140)
- 管理(10265)
- 业(10217)
- 企(8543)
- 企业(8543)
- 方法(7566)
- 数学(6848)
- 数学方法(6813)
- 融(5053)
- 金融(5053)
- 银(4650)
- 银行(4650)
- 行(4500)
- 制(4309)
- 贸(4191)
- 贸易(4185)
- 财(4142)
- 易(4039)
- 市场(3855)
- 农(3821)
- 中国(3714)
- 务(2907)
- 财务(2906)
- 财务管理(2899)
- 企业财务(2818)
- 业经(2673)
- 制度(2417)
- 度(2417)
- 理论(2297)
- 机构
- 大学(57299)
- 学院(55369)
- 济(25960)
- 经济(25383)
- 管理(21573)
- 研究(19307)
- 中国(18589)
- 理学(17536)
- 理学院(17383)
- 管理学(17246)
- 管理学院(17125)
- 财(13890)
- 京(12579)
- 财经(10752)
- 中心(9909)
- 所(9791)
- 经(9786)
- 北京(8608)
- 江(8596)
- 科学(8541)
- 经济学(8525)
- 银(8493)
- 融(8454)
- 金融(8343)
- 研究所(8332)
- 银行(8135)
- 财经大学(8114)
- 经济学院(7617)
- 行(7442)
- 范(7425)
- 基金
- 项目(30087)
- 科学(24210)
- 研究(23385)
- 基金(22932)
- 家(18893)
- 国家(18749)
- 科学基金(16477)
- 社会(15061)
- 社会科(14325)
- 社会科学(14320)
- 教育(11693)
- 基金项目(11523)
- 自然(10288)
- 资助(10274)
- 自然科(10092)
- 自然科学(10089)
- 省(10078)
- 自然科学基金(9945)
- 编号(9682)
- 划(9249)
- 成果(8532)
- 部(7804)
- 教育部(7133)
- 课题(6760)
- 性(6584)
- 人文(6535)
- 重点(6468)
- 大学(6325)
- 制(6113)
- 国家社会(6091)
共检索到970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陈实
作为一种新型金融产品,信用违约互换试图为投资者提供固定收益投资的违约保护,但是在市场资产证券化过程中,该产品却使得信用风险更广泛地分散在固定收益市场中,从而构成了信用风险向体系性风险转化的潜在基础。除产品设计与市场营销策略等技术因素外,信用违约互换市场能否有效扩展实际上是有赖于以下三种因素:一是卖出方是否具有实际最终偿付能力;二是市场对于产品核心风险的评估与产品定价机制是否具有客观而统一的标准;三是买方机构的营利来源及大规模购买产品的意愿。信用违约互换技术上的设计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衍生产品的操作风险
关键词:
信用违约互换 信用风险 金融风暴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斌
本文首先阐述信用违约互换运作机理、功能和风险,分析了美国信用违约互换市场动荡的原因;指出信用违约互换与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广泛挂购、合成以及投机与监管空白是造成市场动荡的重要原因;最后,在展望未来信用违约互换市场发展动向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发展信用违约互换市场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次贷危机 信用违约互换 信用风险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培泽
本文在综述信用违约互换(CDS)及其市场发展的基础之上,分析了近期美国金融市场危机对信用违约互换市场造成的负面影响,并指出信用违约互换市场在防范信用风险有效性及金融工具设计、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近期CDS市场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控制信贷资产风险,稳健经营方面的启示。
关键词:
信用违约互换 信贷资产 风险防范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CDS)是国外债券市场中最常见的信用衍生产品。它是指信用保护买方(信用风险卖方)向信用保护卖方(信用风险买方)支付一定费用,当双方约定的"参考资产"或"参考实体"在规定的时间内发生特定"信用事件"时,信用保护卖方须向信用保护买方支付相应款项(信
关键词:
信用违约互换 信用衍生产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欣颜 李兆军
美国2007年爆发的次级贷款债券危机已经导致我国银行业海外投资的损失,本文在分析了美国次级贷款债券危机的成因和对我国银行业的危害后,提出了使用信用违约互换产品化解我国银行业信用风险的建议。并对信用违约互换产品的基本原理以及在我国的实施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次级贷款 信用违约互换 信用风险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范立夫 陈军晖 毛德一
债券违约风险是影响投资者决策的关键因素,是债券市场管理的重要内容。美国对债券违约风险的管理有着成熟的制度和经验,借鉴其经验对促进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对美国债券市场违约风险管理的方法,如分类管理、信用评级、保护性条款、破产清算等进行了归纳,并对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债券违约风险 保护性条款 信用制度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助仁
解决“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宏观经济决策的重点,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政策实施的效果始终不很理想。当我们发觉或抱怨国内“三农”问题解决不尽如人意的时候,不妨借鉴一下其他国家成功的经验或做法,看看国外是采取哪些措施来支持农业、农民、农村的呢? 一、政府运用立法手段保护农业和农民利益 美国早在罗斯福政府颁布的《1933年农业调整法》中,就确定了支持农民收入为农业政策的主要目标,即应使农产品的购买力恢复到对农场主比较有利的1909~1914年的水平。自2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亚 张曙东 黄亭亭
作为发展最为迅速的信用衍生品,信用违约互换为信用风险管理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信用违约互换可以转移信用风险,从而降低信用债券发行难度,增加债市投资者的可选择空间和投资收益。在大力发展直接融资、银行担保退出的背景下,应当推出信用违约互换以促进我国信用债券市场发展。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都将是重要的市场参与主体。
关键词:
信用违约互换 信用债券 风险转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波
作为专门针对信用风险的避险工具,信用违约互换交易已成为现代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交易投机化和监管空白化却又孕育出新的全面市场风险,并在美国国际集团(AIG)濒临破产事件中得以凸显。为缓解银行系统长期积累的信贷风险,我国应尽快开展信用违约互换交易,但应对交易主体资格、交易信息披露、履约争议解决、市场稳定性影响等事项构建严格的持续监管机制。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范黎红
我国信用违约互换(CDS)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而CDS市场与内幕交易存在天然的密切联系。债权人、承销商等相关合同主体对手方利用内幕信息"裸持"CDS进行投机性交易,会损害债务人的信息权利、CDS市场的交易公平性以及市场效率。CDS市场与股票市场相比有其特殊性,传统内幕交易规则用以规制CDS市场将面临一些适用困境。为此,必须视情况扩大证券法反欺诈条款的适用,约束债权人、承销商等相关合同对手方对债务人内幕信息的利用,完善CDS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并强化金融机构内部防火墙。
[期刊] 征信
[作者]
梁薇薇 陆信宇 黄曦
介绍美国信用修复行业沿革变化和《信用修复机构法》的核心内涵,分析我国信用修复市场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美国信用修复行业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为建立并规范我国信用修复市场发展提供一种思路,也为我国信用修复行业立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信用修复机构法 信用修复 信息主体
[期刊] 征信
[作者]
梁薇薇 陆信宇 黄曦
介绍美国信用修复行业沿革变化和《信用修复机构法》的核心内涵,分析我国信用修复市场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美国信用修复行业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为建立并规范我国信用修复市场发展提供一种思路,也为我国信用修复行业立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信用修复机构法 信用修复 信息主体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鄂志寰 周景彤
美国信用评级业发展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市场高度垄断、严重的"顺周期"现象、利益冲突、金融市场及监管当局对评级的严重依赖是当今美国信用评级市场存在的四大问题。目前美国信用评级业形成了以行业自律为基础、NRSRO注册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直接监管相结合的信用评级监管体系。美国信用评级市场发展及监管变迁对我国的启示是:应逐步打破国际评级市场完全由美国评级机构垄断的现有格局,必须逐步构建有中国自身特色的本土评级体系,并将本土评级体系的培育与国内债券市场建设、"走出去"战略及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结合起来,降低国内监管部门及市场主体对外部评级机构的依赖。
关键词:
信用评级 声誉资本 NRSRO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中彬
信用违约互换(CDS)作为一种套期保值工具,在美国次贷危机的形成与扩散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从信用违约相关性的视角,讨论传统模型与新近模型对信用违约互换这一衍生品的定价方法,比较其优劣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我国信用衍生品市场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信用违约互换 定价 违约相关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谢世清
欧洲各国主权债务危机的频发,使得主权CDS在全球范围内备受瞩目。本文分析了主权CDS的市场发展状况、运作及定价机制;考察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中主权CDS的行为;提出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启示。研究发现:(1)主权CDS息差变化受到了欧元区因素、本国因素、投机和代理对冲的影响;(2)短期主权CDS供不应求;(3)禁止主权CDS的裸卖空交易存在不合理性;(4)西欧主权风险外溢使得东欧及新兴市场国家的主权CDS市场波动加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